目录
第二节 农作物生产
一、区域分布
太湖县系综合农业区,依据地貌、气候、农作物传统栽培情况,农作物生产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
1、山前丘陵粮棉油区
位于高界公路以南的徐桥、新仓区和江亭、小池两区的大部分,总面积100.07万亩,其中耕地20.51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61.57%。水利、土质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高,产粮占全县总量的66%,是本县粮、棉、油主要产区和商品粮基地。水田种植水稻、油菜、绿肥,田埂兼种黄豆;旱地主要种植棉花、山芋、麦,少量种植花生、芝麻。
2、低山粮茶果区
位于本县中部花凉亭水库周围的13个乡和9个乡的部分村,总面积79.0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87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7.62%。水田种植水稻和油菜、大麦、荞麦;旱地以种植小麦、山芋、豆类为主,少数栽种芝麻、高粱、稗子、玉米。经济作物以茶叶为大宗,少数为苧麻、桑树。1974年,引进温州蜜橘试种成功后,近年发展很快,已成为县柑橘主要产区。
3、中山林粮牧区
位于赤百公路和太北公路沿线北段地带,包括13个乡和17个乡的部分村,总面积124.81万亩,其中耕地6.93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0.8%。水田主要种植水稻,部分种植油菜和绿肥;旱地以种植大麦、小麦、山芋为主,少数种植马铃薯、豆类、小杂粮、芝麻和生姜。该区域产茶历史悠久,质量好,是县名优茶的主要产区。
二、粮食作物
1、水稻
建国前,历年水稻种植面积33——35万亩,占水田面积的99.8%。由于耕作粗糙,一般年景亩产175公斤左右,年景较好的民国36年(1947),亩产也只有183.7公斤。
建国后,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推广生产新技术,水稻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这大体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2):沿袭传统的种植方式。
熟制:一稻一麦(油),有五分之二的水田是一年一季稻,冬季休闲或关腊水。
栽培方法:挨谷(谷雨)浸谷,大秧田,密播水育。小满后插秧,一尺两头挂。
1950年后,县农场引进少量良种,如“胜利籼”、“中农4号”,水稻生产逐渐发展,栽培面积由1949年的33万亩,上升到1952年的37.13万亩,增长12.4%;单产由159.5公斤上升到203.5公斤,提高27.2%。
第二阶段(1953——1957):发展水稻双季连作。
1954年,推行农业“三改”(改变午季收成比重、改种耐旱作物和改变耐水作物及某些作物的播种方式、改变广种薄收的习惯),学习华东地区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的水稻高产经验,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泥水选种、合式秧田、落谷稀和小株密植。
1955年,试种双季早稻35087亩,平均亩产181公斤,其中有2499亩栽插连作晚稻(其中一部分是从单季晚田撇棵插的),平均亩产120公斤,两季稻亩产301公斤,分别比一季中稻和单季晚稻增加79和195公斤。县农业部门在花园乡沙坝农业社试种双季晚稻35.52亩,平均亩产178公斤,成为全县双季稻试种成功的典型。
继后,每年双季稻生产均下指令性计划,栽插面积逐年扩大,栽培技术相继改进,如引进早、晚稻配套品种,总结推广早、晚稻适期播种经验,实行6×6寸适度密植,防治病虫害等。1957年全县早稻9.75万亩,单产197公斤,双晚稻9.59万亩,单产83.5公斤;水稻总产比1952年增产1603.51万公斤。
1958——1960年,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8.3万亩。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和栽培技术的指导不当,提出“惊蛰下稻种,清明插早秧”、“方方二、三寸”、“棵棵二十根”、“三角秧”(每一丛分插三小丛)等口号,种植面积虽然扩大,全年稻谷总产量反而减少。1959年,全县早稻20.06万亩,单产170.5公斤,双晚稻18.36万亩,单产91公斤,全年稻谷总产6959.37万公斤,比1957年减少2200.32万公斤。
第三阶段(1964——1975):形成一肥(油)两稻连作制。
1961——1963年,对水稻的生产布局、茬口安排、栽培技术等进行调查、总结,形成以肥——稻——稻(为主)和油——稻——稻三季连作的格局。
做法是:压缩午季大、小麦,减少冬闲田,扩种红花草,稳定适当比例的油菜,夏秋季接茬早、晚稻。1963年,全县红花草面积0.3万亩,1965年6.9万亩,1970年扩大到14.3万亩,一肥两稻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74.3%,一油两稻占9.5%。
在栽培技术上,推广适期播种(清明后抢第一个晴暖天气播种)、薄膜育秧(稀播水育壮秧和两段育秧)、适期栽插(花草田脚不插立夏秧)、适当密植(3×6、4×5寸)、早、中、迟熟品种合理搭配,狠抓以防治病虫害为重点的田间管理。从1964到1974年的10年间双季稻生产比较正常,产量逐渐上升。1964年,早稻4.83万亩,单产196.5公斤,单晚稻3.96万亩,单产210.5公斤,全年稻谷总产为6627.98万公斤。1974年,早稻21.62万亩,单产380.5公斤,双晚稻20.82万亩,单产206公斤;全年稻谷总产为14148.29万公斤,比1964年增产7520.31万公斤,超一倍以上。
第四阶段(1976——1985):发展杂交稻。
1976年冬,县农业局组织技术干部和农民技术员33人,首次赴海南岛进行杂交稻冬季制种和繁殖不育系种子。连续三年,共制杂交一代种子3万公斤,不育系5000公斤。1977年,县农科所和重点社、队示范栽培杂交稻。1978年社、队多点示范栽培,显示高产。作单季中稻栽培,亩产646.7公斤,比常规品种增产36.2%;作双季晚稻栽培,亩产374.1公斤,增产69.2%。1985年,全县水稻栽培面积42.74万亩,单产356公斤,总产15221.9万公斤,比1977年增产1581万公斤,增长11.6%。
解放后若干年份水稻生产统计表
1981——1985年全县杂交稻栽培面积、产量表
2、麦类
1949到1952年,全县麦类年播种面积17——24万亩,大麦多于小麦,水田小麦多于旱地小麦。1954年推行农业“三改”,提高午季粮食作物收成比重,1956年全县麦类播种面积扩大到25.64万亩,其中小麦8.92万亩。1957年,为有利于双季稻生产,水田缩麦扩肥,麦类播种面积缩减到17万余亩,其中小麦4.8万亩。60年代,小麦年播种面积在5——8万亩之间升降。1971到1977年,麦类年播种面积7万亩左右,其中小麦5万亩左右,且多在旱地播种。1979年后,麦类年播种面积为8万余亩,其中小麦6万亩左右。单产曲线上升,麦类单产和其中的小麦单产,1949年为26.5公斤和24公斤,1956年为56公斤和69公斤,1961年为49公斤和47.5公斤,1971年为102公斤和101.5公斤。1985年,全县麦类播种面积7.93万亩,单产122公斤,其中小麦6.1万亩,单产129公斤。
3、蚕、豌豆
建国初期到1956年,蚕、豌豆年播种面积1.5——2万亩,其中蚕豆多于豌豆;主要是旱地播种;畈区多蚕豆、棉连作,山区多豌豆、麦混种,常年播种面积近万亩。1957年后,麦、棉连作代替豆、棉连作,蚕豆年播种面积减到0.3——0.4万亩。1956年后,豆、麦混种增产优势不很明显,豌豆播种面积减少,常年只有0.4——0.5万亩,且多在开荒地里种植。70年代后,蚕、豌豆年播种面积在0.4——0.5万亩左右。
4、薯、芋类
薯、芋类生产以甘薯(红芋)为主,历年栽种面积3——4万亩,1960年6.6万亩,山区和丘陵区占多数,有“红芋半年粮”之说;1967年后,年栽种面积仅2——3万亩。其次为马铃薯,种植最多年份约千亩,多在山区种植。九田乡蓝家山的马铃薯一年种两季,品质好,产量高,栽种经验整理成文后收入《安徽省农业“三改”经验汇编》。白芋(毛芋)在山、畈区都是零星栽种。
5、其它杂粮
其它杂粮有玉米、高梁、稗子、小米、大豆、绿豆、赤豆。建国初期,常年种植面积2——2.5万亩。50年代中期,每年达5万亩。1957年,高达8.6万亩。由于杂粮产量不高,价格较低,播种面积逐年减少。60年代后期,减少到2万亩左右,1985年1.17万亩。
建国后若干年份麦粮作物生产统计表
三、油料作物
1、油菜籽
油菜籽是县主要食用油料作物。建国前,常年种植面积1.5——2万亩,主要在丘陵、畈区,山区只有零星种植。
1949年,全县油菜籽播种3.51万亩,单产20公斤。1952年增加到6.06万亩,单产35公斤。1953年单产47.5公斤。1957、1958年,为扩大油——稻——稻面积,播种面积虽达7.68万亩和7.84万亩,单产只有17.5公斤和15.5公斤,而且推迟了让茬季节,影响早、晚稻单产。1959年播种面积缩小到4.06万亩。1960到1970年,扩大一肥两稻制,年种植面积缩减到2——3万亩。1971到1985年,推行午季油、肥轮作换茬,加之1979年改种甘蓝型品种,推行育大壮苗移栽,面积和单产都逐年上升,1981年播种5.31万亩,单产53公斤。1985年6.83万亩,单产64公斤。
2、芝麻
芝麻多零星播种,山区以前有“打火子”习惯,即在就山砍槎烧槎后进行播种,不施肥,不治虫,产量低。1949年播种面积3800亩,单产25.5公斤,总产9.69万公斤。1950、1953和1957年,芝麻种植面积分别为4186、6158和9247亩,单产分别为29、40和51.5公斤;总产分别为12.15、24.63和47.63万公斤。
1958年后,各年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差异很大。1958年播种面积4713亩,单产40公斤。1960年,播种面积2062亩,单产12公斤。产量最高是1982年,亩产82.5公斤。1985年播种面积5313亩,单产37公斤,总产19.8万公斤,低于1957年水平。
3、花生
大石、姑塘、徐桥、桃铺、太平、新仓、花园等乡为花生主要产地,多作副食品,很少榨油。1949年,全县种植1700亩,单产105公斤。1957年种植4312亩,单产164公斤,是历史最高水平。1958年后,为让茬给棉花,花生面积剧减,1960年仅种18亩,单产58.5公斤。1962年后种植面积和单产逐渐上升,1965年2334亩,单产93公斤。1969年后,每年种植面积多在1200——1500亩之间,单产多在100——125公斤。1985年,全县花生面积1423亩,单产94公斤,总产13.38万公斤。
建国后若干年份油料作物生产统计表
四、经济作物
1、棉花
姑塘、大石、桃铺、建设等乡和徐桥(镇)是棉花的主要产地,其种植面积占全县棉花总面积的85%以上,太平、新仓、花园等乡也有少数队零星种植。
建国前,农民种棉主要用于自纺自用。品种是“鸡爪棉”,又称“铁籽棉”,绒头短,产量低,常年亩产20公斤左右。
1949年,全县种棉1.17万亩,单产7.5公斤,总产8.49万公斤。1952年,发展到1.6万亩,单产:10.5公斤,总产16.88万公斤。1953年,仍沿袭过去的播种方法,肥、水条件跟不上,虽种植面积比前一年增加746亩,但单产只有8.5公斤,总产减少2.79万公斤。
1956年,全面推广“解放棉”、“斯字五号”等新品种,举办棉农技术培训班,传授栽培技术,聘请外地有经验的棉农到重点产棉社、队当辅导员,进行技术辅导。但因粮棉争地,棉花播种面积不落实,单产和总产都很低。
1958——1961年,因受3年自然灾害和“五风”危害,棉花面积、产量均下降;最低为1961年,面积只有6991亩,单产4公斤,总产2.41万公斤。1965年,调整种植面积,推广“岱字15”良种,改变播种方法,加强棉苗管理,种植面积由1963年的1.14万亩扩大到1.92万亩,单产由16.5公斤提高到37.5公斤。1966年,棉区实行“五定”政策(定棉花面积、定自产粮、定自留棉、定口粮标准、定粮食征购或供应量),并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但由于皮棉价格偏低,棉花面积不落实,除1979年亩产达46.5公斤外,其余年份均在30公斤左右。
198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进一步落实棉花面积,推广“沪棉479”、“泗棉2号”良种,单产提高较快。1981年播种面积3.5万亩,单产34.5公斤。1982年3.68万亩,单产54公斤,第一次超过“农纲”规定指标。1985年3.67万亩,单产75公斤,总产273.7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2、茶叶
太湖县是全省18个重点产茶县之一,茶叶主要产于低山区的南阳河、沙河、弥陀、牛包岭、黄界河、寺前河等地。宋嘉祐六年(1061),全国设立13所卖茶山场,计卖茶叶479万条斤(旧秤),其中太湖场83万条斤(见《安徽茶经》)。晚清年间,太湖所产芽茶以其品质优异,被列入户部贡品,年交贡茶51.95公斤,“南阳谷尖”,色、香、味、型俱佳,闻名遐迩。后因连年战乱,茶园荒芜,茶叶生产渐趋衰落,到1949年,全县茶园面积8400亩,总产10万公斤。
建国后,政府重视茶叶生产。1952年,省政府专门拨给茶改经费,派来茶改队,帮助改造老茶园。县成立“茶叶生产改进委员会”,从江南聘请茶叶技术人员10人,深入茶区,指导生产,使茶叶生产迅速得到恢复。是年,全县茶叶总产11万公斤。1955年,县农业部门在龙湾区马鞍乡、寺前区佛图乡、南阳区枫树乡,无偿投放茶叶杀青机和揉茶机各1部,分点举办茶改培训班,推广“三采”(适时、分批、留鱼叶)、“三不采”(不采老叶、老梗、肚苗)和“高温杀青”等采制技术。次年,又投放杀青机2部,揉茶机9部。1957年,省派9名茶叶技术员来太湖推广茶叶改制技术。1958年,县从安庆聘请茶师14名,分赴北中、弥陀、黄镇等地推广外销“舒绿茶”制作技术,并在平阳、青石、黄岗、安乐等乡建立茶叶初制厂,投资7000元,添制茶叶初制机械40台。
1959年,全县茶园面积1.07万亩,为单纯追求完成任务,春、夏、秋三季采摘,采老叶,摘枝条,共产干茶41.16万公斤,茶园遭到破坏。1960和1961年,农民毁茶种粮,加之花凉亭水军蓄水淹没,1962年茶园面积减少到2164亩,总产8.5万公斤。1962年后,执行茶叶奖售政策,每交售50公斤舒绿毛茶,奖售化肥34.5公斤,粮食18公斤,棉布票22.5市尺,茶叶生产逐年回升。1967年,全县茶园面积4559亩,产干茶12.17万公斤。
70年代,主要是新辟茶园,扩大面积,兴办集体茶场,建立茶叶初制厂。1972年,全县社、队办集体茶场435个,全县茶园面积1.16万亩。1974年,茶园1.19万亩,产干茶19.67万公斤。1979年,凡产干茶百担以上的大队,由国家无偿投资给铁制茶机1部;全县有初制茶厂39个,年加工能力21.25万公斤,占全县茶叶总产量的60%以上。
80年代,在稳步开辟新茶园的同时,加强茶园管理,改造低产茶园。1982——1985年,共改造低产茶园4500亩,占低产茶园总面积的50%,新辟茶园7230亩。1985年全县茶园总面积1.85万亩,采摘面积1.27万亩,年产干茶27.75万公斤。
1981年,开始试制地方名茶。当年,推出的“南阳炒青”,参加安庆地区名茶评选,获二等奖。
3、桑
解放前,多为农户零星栽种,品种是乔木实生桑。建国初期,县供销社引进少量湖桑苗,供农产栽种。1964年3月,城关镇创办农场(今蚕桑场),在沙滩上成片栽桑。1965年,全县有成片桑园2亩。1967年有成片桑园53亩。1975年,县土产公司引进湖桑苗,分别在沙河公社横河大队、马龙公社毕岭大队成片栽植。1976年,该公司再次引进桑苗32万株,供集体桑场栽植。此后,湖桑栽植逐年增多。1978年,全县有桑园1.81万亩,其中社队桑场150个,百亩以上成片桑园47个。由于桑园多开辟在黄土山坡上,加之管理技术跟不上,产叶量不高。1981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桑场逐步解体,桑园面积大为减少。1983年全县桑园6939亩,1985年1695亩。
4、麻类
1949年,全县苧麻317亩,总产1.24万公斤。1955年1009亩,总产3.63万公斤。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麻园荒芜。1961年,全县苧麻面积只有120亩,总产3000公斤。1962年,县供销部门为促进荢麻生产,实行奖售政策,每交售50公斤麻,奖售粮食15公斤。1963年,全县种植240亩,总产8550公斤。1967年524亩,总产1.14万公斤。1968年,压缩种麻面积,全县仅剩下193亩,总产5800公斤。1973年。再度减少到84亩,总产只有4900公斤。直到1979年,种植面积没有超过百亩。1982年,苧麻市场变好,种植面积扩大到274亩,总产1.16万公斤。1984年,掀起荢麻热。1985年,种植面积3160亩,总产9.1万公斤。
5、烟草
烟草多为农产自种自用,山区农民有少量出售。刘畈乡永祥大队和石霞乡抱山大队所产烟叶制成的黄烟(毛烟),色泽金黄,烟丝细匀,味纯香郁,深受吸早烟者喜爱。
1949年全县烟草栽培2100亩,总产5.25万公斤。建国后,随着卷烟事业的发展,吸旱烟人数渐减,烟草种植面积相应减少。1957年,全县烟草面积1086亩,总产5.64万公斤。1967年减少到100亩,总产1.24万公斤。1974年后有所增加,1979年种植1007亩,总产6.87万公斤。1985年1059亩,总产7.22万公斤。
6、糖料
本县糖料主要是甘蔗。解放前少数农户零星栽植,用手工加工蔗糖,以供自食,有的户少量出售。建国后,食糖供货充足,价格低于自制糖,农民种甘蔗,以食禾为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1949年,全县种植500亩,总产40万公斤。1953年715亩,总产114.4万公斤。此后,逐年减少,1967年只有2亩,总产2750公斤。1985年58亩,总产2.9万公斤。
1959年,引进甜菜种2250公斤,在徐桥、城关、小池一带试种692亩,大部分长势良好。因无加工设备,只种一年便停止。
7、水果
县内传统水果种类有桃、柿、梨、枇杷、樱桃、杏、李、石榴、橘红、枣等。尤其是柿子,因个头大、瓤稠、汁浓、味甜,畅销于安庆、九江、芜湖等鲜果市场,被誉为佳品。
1949年,全县果木面积740亩,总产量25.1万公斤,均系农家零星种植。1957年,全县果木栽种5220亩,总产45.13万公斤,并有多处成片桃、梨园。
1958年,果树遭大量砍伐。1960年,全县果木面积只有112亩,总产36.22万公斤,柿子产量减少90%以上,樱桃近于灭绝。1962年后,水果生产缓慢回升。1971年,全县栽培1900亩,总产10.26万公斤。1974年,引进“温州蜜橘”苗2000株,在界河公社朱岭大队试种成功。1977年,再次引进“温州蜜橘”苗11万株,分别在朱岭大队和小池公社新民大队、李杜公社沙场大队、徐桥公社“八一”林场栽植。1982年,全县收摘“温州蜜橘”3.5万公斤。1983年,再次调进橘苗17.2万株,在花凉亭水库周围开辟蜜橘基地。县农业局、供销社先后在浙江黄岩聘请3名橘农辅导员,培训本地柑橘栽培技术骨干(80人)。1984年,朱岭大队258亩柑橘,总产5.82万公斤,最高亩产2250公斤,最高单株产量68公斤。1985年,调进柑橘苗51.86万株,柑橘面积2923亩,产橘16万公斤。是年,全县果木面积4577亩,总产32.2万公斤。
8、蔬菜
县传统蔬菜有40多个品种。解放后,不断引进新品种。现有13类70多种。
绿叶类有:菠菜、苋菜、茼蒿、莴苣、瓢儿菜、芫荽(香菜)。
瓜果类有:黄瓜、冬瓜、葫芦、瓠子、菜瓜、丝瓜、南瓜、茄子、辣椒、蕃茄。
白菜类有:高杆巨菜、油心白菜、大白菜(黄叶白)。
芥菜类有:大叶芥、花叶芥、雪里蕻。
根茎类有:萝卜、胡萝卜、空心菜、地瓜、莴笋、普芹、香芹(药芹)、苔笋。
甘蓝类有:包心菜(球茎甘蓝)、花椰菜。
豆类有:扁豆、四季豆、刀豆、青豌豆、青蚕豆、毛豆、豇豆。
芋(薯)类有:芋艿(毛芋)、菊芋(洋姜)、马铃薯。
葱蒜类有:韭菜、大葱、洋葱头、火葱头、四季葱、青蒜。
水生菜类有:水芹菜、茭白、藕、荸荠、鸡头菜。
多年生菜类有:竹笋、金针菜、香椿头、盐禾姜、生姜。
野生菜类有:荠菜、蕨菜。
食用菌类有:人工栽培的有蘑菇、平菇、凤尾菇、香菇、黑木耳;野生的有三九菇、松树菇、梓树菇、杨树菇、筅帚菇、地衣。
蔬菜生产,主要是农户利用自留地种植。人均0.5——1分亩,一般自给。县城附近农村进行少量商品菜生产。1978年,县财贸办公室划定城关镇南园、城南、河头、河口、西门5个生产队为专业蔬菜组生产蔬菜,供给县城机关和居民吃菜,常年种植面积300余亩,总产100万公斤。
建国后若干年份经济作物生产统计表
太湖县系综合农业区,依据地貌、气候、农作物传统栽培情况,农作物生产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
1、山前丘陵粮棉油区
位于高界公路以南的徐桥、新仓区和江亭、小池两区的大部分,总面积100.07万亩,其中耕地20.51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61.57%。水利、土质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高,产粮占全县总量的66%,是本县粮、棉、油主要产区和商品粮基地。水田种植水稻、油菜、绿肥,田埂兼种黄豆;旱地主要种植棉花、山芋、麦,少量种植花生、芝麻。
2、低山粮茶果区
位于本县中部花凉亭水库周围的13个乡和9个乡的部分村,总面积79.0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87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7.62%。水田种植水稻和油菜、大麦、荞麦;旱地以种植小麦、山芋、豆类为主,少数栽种芝麻、高粱、稗子、玉米。经济作物以茶叶为大宗,少数为苧麻、桑树。1974年,引进温州蜜橘试种成功后,近年发展很快,已成为县柑橘主要产区。
3、中山林粮牧区
位于赤百公路和太北公路沿线北段地带,包括13个乡和17个乡的部分村,总面积124.81万亩,其中耕地6.93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0.8%。水田主要种植水稻,部分种植油菜和绿肥;旱地以种植大麦、小麦、山芋为主,少数种植马铃薯、豆类、小杂粮、芝麻和生姜。该区域产茶历史悠久,质量好,是县名优茶的主要产区。
二、粮食作物
1、水稻
建国前,历年水稻种植面积33——35万亩,占水田面积的99.8%。由于耕作粗糙,一般年景亩产175公斤左右,年景较好的民国36年(1947),亩产也只有183.7公斤。
建国后,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推广生产新技术,水稻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这大体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2):沿袭传统的种植方式。
熟制:一稻一麦(油),有五分之二的水田是一年一季稻,冬季休闲或关腊水。
栽培方法:挨谷(谷雨)浸谷,大秧田,密播水育。小满后插秧,一尺两头挂。
1950年后,县农场引进少量良种,如“胜利籼”、“中农4号”,水稻生产逐渐发展,栽培面积由1949年的33万亩,上升到1952年的37.13万亩,增长12.4%;单产由159.5公斤上升到203.5公斤,提高27.2%。
第二阶段(1953——1957):发展水稻双季连作。
1954年,推行农业“三改”(改变午季收成比重、改种耐旱作物和改变耐水作物及某些作物的播种方式、改变广种薄收的习惯),学习华东地区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的水稻高产经验,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泥水选种、合式秧田、落谷稀和小株密植。
1955年,试种双季早稻35087亩,平均亩产181公斤,其中有2499亩栽插连作晚稻(其中一部分是从单季晚田撇棵插的),平均亩产120公斤,两季稻亩产301公斤,分别比一季中稻和单季晚稻增加79和195公斤。县农业部门在花园乡沙坝农业社试种双季晚稻35.52亩,平均亩产178公斤,成为全县双季稻试种成功的典型。
继后,每年双季稻生产均下指令性计划,栽插面积逐年扩大,栽培技术相继改进,如引进早、晚稻配套品种,总结推广早、晚稻适期播种经验,实行6×6寸适度密植,防治病虫害等。1957年全县早稻9.75万亩,单产197公斤,双晚稻9.59万亩,单产83.5公斤;水稻总产比1952年增产1603.51万公斤。
1958——1960年,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8.3万亩。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和栽培技术的指导不当,提出“惊蛰下稻种,清明插早秧”、“方方二、三寸”、“棵棵二十根”、“三角秧”(每一丛分插三小丛)等口号,种植面积虽然扩大,全年稻谷总产量反而减少。1959年,全县早稻20.06万亩,单产170.5公斤,双晚稻18.36万亩,单产91公斤,全年稻谷总产6959.37万公斤,比1957年减少2200.32万公斤。
第三阶段(1964——1975):形成一肥(油)两稻连作制。
1961——1963年,对水稻的生产布局、茬口安排、栽培技术等进行调查、总结,形成以肥——稻——稻(为主)和油——稻——稻三季连作的格局。
做法是:压缩午季大、小麦,减少冬闲田,扩种红花草,稳定适当比例的油菜,夏秋季接茬早、晚稻。1963年,全县红花草面积0.3万亩,1965年6.9万亩,1970年扩大到14.3万亩,一肥两稻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74.3%,一油两稻占9.5%。
在栽培技术上,推广适期播种(清明后抢第一个晴暖天气播种)、薄膜育秧(稀播水育壮秧和两段育秧)、适期栽插(花草田脚不插立夏秧)、适当密植(3×6、4×5寸)、早、中、迟熟品种合理搭配,狠抓以防治病虫害为重点的田间管理。从1964到1974年的10年间双季稻生产比较正常,产量逐渐上升。1964年,早稻4.83万亩,单产196.5公斤,单晚稻3.96万亩,单产210.5公斤,全年稻谷总产为6627.98万公斤。1974年,早稻21.62万亩,单产380.5公斤,双晚稻20.82万亩,单产206公斤;全年稻谷总产为14148.29万公斤,比1964年增产7520.31万公斤,超一倍以上。
第四阶段(1976——1985):发展杂交稻。
1976年冬,县农业局组织技术干部和农民技术员33人,首次赴海南岛进行杂交稻冬季制种和繁殖不育系种子。连续三年,共制杂交一代种子3万公斤,不育系5000公斤。1977年,县农科所和重点社、队示范栽培杂交稻。1978年社、队多点示范栽培,显示高产。作单季中稻栽培,亩产646.7公斤,比常规品种增产36.2%;作双季晚稻栽培,亩产374.1公斤,增产69.2%。1985年,全县水稻栽培面积42.74万亩,单产356公斤,总产15221.9万公斤,比1977年增产1581万公斤,增长11.6%。
解放后若干年份水稻生产统计表
1981——1985年全县杂交稻栽培面积、产量表
2、麦类
1949到1952年,全县麦类年播种面积17——24万亩,大麦多于小麦,水田小麦多于旱地小麦。1954年推行农业“三改”,提高午季粮食作物收成比重,1956年全县麦类播种面积扩大到25.64万亩,其中小麦8.92万亩。1957年,为有利于双季稻生产,水田缩麦扩肥,麦类播种面积缩减到17万余亩,其中小麦4.8万亩。60年代,小麦年播种面积在5——8万亩之间升降。1971到1977年,麦类年播种面积7万亩左右,其中小麦5万亩左右,且多在旱地播种。1979年后,麦类年播种面积为8万余亩,其中小麦6万亩左右。单产曲线上升,麦类单产和其中的小麦单产,1949年为26.5公斤和24公斤,1956年为56公斤和69公斤,1961年为49公斤和47.5公斤,1971年为102公斤和101.5公斤。1985年,全县麦类播种面积7.93万亩,单产122公斤,其中小麦6.1万亩,单产129公斤。
3、蚕、豌豆
建国初期到1956年,蚕、豌豆年播种面积1.5——2万亩,其中蚕豆多于豌豆;主要是旱地播种;畈区多蚕豆、棉连作,山区多豌豆、麦混种,常年播种面积近万亩。1957年后,麦、棉连作代替豆、棉连作,蚕豆年播种面积减到0.3——0.4万亩。1956年后,豆、麦混种增产优势不很明显,豌豆播种面积减少,常年只有0.4——0.5万亩,且多在开荒地里种植。70年代后,蚕、豌豆年播种面积在0.4——0.5万亩左右。
4、薯、芋类
薯、芋类生产以甘薯(红芋)为主,历年栽种面积3——4万亩,1960年6.6万亩,山区和丘陵区占多数,有“红芋半年粮”之说;1967年后,年栽种面积仅2——3万亩。其次为马铃薯,种植最多年份约千亩,多在山区种植。九田乡蓝家山的马铃薯一年种两季,品质好,产量高,栽种经验整理成文后收入《安徽省农业“三改”经验汇编》。白芋(毛芋)在山、畈区都是零星栽种。
5、其它杂粮
其它杂粮有玉米、高梁、稗子、小米、大豆、绿豆、赤豆。建国初期,常年种植面积2——2.5万亩。50年代中期,每年达5万亩。1957年,高达8.6万亩。由于杂粮产量不高,价格较低,播种面积逐年减少。60年代后期,减少到2万亩左右,1985年1.17万亩。
建国后若干年份麦粮作物生产统计表
三、油料作物
1、油菜籽
油菜籽是县主要食用油料作物。建国前,常年种植面积1.5——2万亩,主要在丘陵、畈区,山区只有零星种植。
1949年,全县油菜籽播种3.51万亩,单产20公斤。1952年增加到6.06万亩,单产35公斤。1953年单产47.5公斤。1957、1958年,为扩大油——稻——稻面积,播种面积虽达7.68万亩和7.84万亩,单产只有17.5公斤和15.5公斤,而且推迟了让茬季节,影响早、晚稻单产。1959年播种面积缩小到4.06万亩。1960到1970年,扩大一肥两稻制,年种植面积缩减到2——3万亩。1971到1985年,推行午季油、肥轮作换茬,加之1979年改种甘蓝型品种,推行育大壮苗移栽,面积和单产都逐年上升,1981年播种5.31万亩,单产53公斤。1985年6.83万亩,单产64公斤。
2、芝麻
芝麻多零星播种,山区以前有“打火子”习惯,即在就山砍槎烧槎后进行播种,不施肥,不治虫,产量低。1949年播种面积3800亩,单产25.5公斤,总产9.69万公斤。1950、1953和1957年,芝麻种植面积分别为4186、6158和9247亩,单产分别为29、40和51.5公斤;总产分别为12.15、24.63和47.63万公斤。
1958年后,各年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差异很大。1958年播种面积4713亩,单产40公斤。1960年,播种面积2062亩,单产12公斤。产量最高是1982年,亩产82.5公斤。1985年播种面积5313亩,单产37公斤,总产19.8万公斤,低于1957年水平。
3、花生
大石、姑塘、徐桥、桃铺、太平、新仓、花园等乡为花生主要产地,多作副食品,很少榨油。1949年,全县种植1700亩,单产105公斤。1957年种植4312亩,单产164公斤,是历史最高水平。1958年后,为让茬给棉花,花生面积剧减,1960年仅种18亩,单产58.5公斤。1962年后种植面积和单产逐渐上升,1965年2334亩,单产93公斤。1969年后,每年种植面积多在1200——1500亩之间,单产多在100——125公斤。1985年,全县花生面积1423亩,单产94公斤,总产13.38万公斤。
建国后若干年份油料作物生产统计表
四、经济作物
1、棉花
姑塘、大石、桃铺、建设等乡和徐桥(镇)是棉花的主要产地,其种植面积占全县棉花总面积的85%以上,太平、新仓、花园等乡也有少数队零星种植。
建国前,农民种棉主要用于自纺自用。品种是“鸡爪棉”,又称“铁籽棉”,绒头短,产量低,常年亩产20公斤左右。
1949年,全县种棉1.17万亩,单产7.5公斤,总产8.49万公斤。1952年,发展到1.6万亩,单产:10.5公斤,总产16.88万公斤。1953年,仍沿袭过去的播种方法,肥、水条件跟不上,虽种植面积比前一年增加746亩,但单产只有8.5公斤,总产减少2.79万公斤。
1956年,全面推广“解放棉”、“斯字五号”等新品种,举办棉农技术培训班,传授栽培技术,聘请外地有经验的棉农到重点产棉社、队当辅导员,进行技术辅导。但因粮棉争地,棉花播种面积不落实,单产和总产都很低。
1958——1961年,因受3年自然灾害和“五风”危害,棉花面积、产量均下降;最低为1961年,面积只有6991亩,单产4公斤,总产2.41万公斤。1965年,调整种植面积,推广“岱字15”良种,改变播种方法,加强棉苗管理,种植面积由1963年的1.14万亩扩大到1.92万亩,单产由16.5公斤提高到37.5公斤。1966年,棉区实行“五定”政策(定棉花面积、定自产粮、定自留棉、定口粮标准、定粮食征购或供应量),并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但由于皮棉价格偏低,棉花面积不落实,除1979年亩产达46.5公斤外,其余年份均在30公斤左右。
198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进一步落实棉花面积,推广“沪棉479”、“泗棉2号”良种,单产提高较快。1981年播种面积3.5万亩,单产34.5公斤。1982年3.68万亩,单产54公斤,第一次超过“农纲”规定指标。1985年3.67万亩,单产75公斤,总产273.7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2、茶叶
太湖县是全省18个重点产茶县之一,茶叶主要产于低山区的南阳河、沙河、弥陀、牛包岭、黄界河、寺前河等地。宋嘉祐六年(1061),全国设立13所卖茶山场,计卖茶叶479万条斤(旧秤),其中太湖场83万条斤(见《安徽茶经》)。晚清年间,太湖所产芽茶以其品质优异,被列入户部贡品,年交贡茶51.95公斤,“南阳谷尖”,色、香、味、型俱佳,闻名遐迩。后因连年战乱,茶园荒芜,茶叶生产渐趋衰落,到1949年,全县茶园面积8400亩,总产10万公斤。
建国后,政府重视茶叶生产。1952年,省政府专门拨给茶改经费,派来茶改队,帮助改造老茶园。县成立“茶叶生产改进委员会”,从江南聘请茶叶技术人员10人,深入茶区,指导生产,使茶叶生产迅速得到恢复。是年,全县茶叶总产11万公斤。1955年,县农业部门在龙湾区马鞍乡、寺前区佛图乡、南阳区枫树乡,无偿投放茶叶杀青机和揉茶机各1部,分点举办茶改培训班,推广“三采”(适时、分批、留鱼叶)、“三不采”(不采老叶、老梗、肚苗)和“高温杀青”等采制技术。次年,又投放杀青机2部,揉茶机9部。1957年,省派9名茶叶技术员来太湖推广茶叶改制技术。1958年,县从安庆聘请茶师14名,分赴北中、弥陀、黄镇等地推广外销“舒绿茶”制作技术,并在平阳、青石、黄岗、安乐等乡建立茶叶初制厂,投资7000元,添制茶叶初制机械40台。
1959年,全县茶园面积1.07万亩,为单纯追求完成任务,春、夏、秋三季采摘,采老叶,摘枝条,共产干茶41.16万公斤,茶园遭到破坏。1960和1961年,农民毁茶种粮,加之花凉亭水军蓄水淹没,1962年茶园面积减少到2164亩,总产8.5万公斤。1962年后,执行茶叶奖售政策,每交售50公斤舒绿毛茶,奖售化肥34.5公斤,粮食18公斤,棉布票22.5市尺,茶叶生产逐年回升。1967年,全县茶园面积4559亩,产干茶12.17万公斤。
70年代,主要是新辟茶园,扩大面积,兴办集体茶场,建立茶叶初制厂。1972年,全县社、队办集体茶场435个,全县茶园面积1.16万亩。1974年,茶园1.19万亩,产干茶19.67万公斤。1979年,凡产干茶百担以上的大队,由国家无偿投资给铁制茶机1部;全县有初制茶厂39个,年加工能力21.25万公斤,占全县茶叶总产量的60%以上。
80年代,在稳步开辟新茶园的同时,加强茶园管理,改造低产茶园。1982——1985年,共改造低产茶园4500亩,占低产茶园总面积的50%,新辟茶园7230亩。1985年全县茶园总面积1.85万亩,采摘面积1.27万亩,年产干茶27.75万公斤。
1981年,开始试制地方名茶。当年,推出的“南阳炒青”,参加安庆地区名茶评选,获二等奖。
3、桑
解放前,多为农户零星栽种,品种是乔木实生桑。建国初期,县供销社引进少量湖桑苗,供农产栽种。1964年3月,城关镇创办农场(今蚕桑场),在沙滩上成片栽桑。1965年,全县有成片桑园2亩。1967年有成片桑园53亩。1975年,县土产公司引进湖桑苗,分别在沙河公社横河大队、马龙公社毕岭大队成片栽植。1976年,该公司再次引进桑苗32万株,供集体桑场栽植。此后,湖桑栽植逐年增多。1978年,全县有桑园1.81万亩,其中社队桑场150个,百亩以上成片桑园47个。由于桑园多开辟在黄土山坡上,加之管理技术跟不上,产叶量不高。1981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桑场逐步解体,桑园面积大为减少。1983年全县桑园6939亩,1985年1695亩。
4、麻类
1949年,全县苧麻317亩,总产1.24万公斤。1955年1009亩,总产3.63万公斤。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麻园荒芜。1961年,全县苧麻面积只有120亩,总产3000公斤。1962年,县供销部门为促进荢麻生产,实行奖售政策,每交售50公斤麻,奖售粮食15公斤。1963年,全县种植240亩,总产8550公斤。1967年524亩,总产1.14万公斤。1968年,压缩种麻面积,全县仅剩下193亩,总产5800公斤。1973年。再度减少到84亩,总产只有4900公斤。直到1979年,种植面积没有超过百亩。1982年,苧麻市场变好,种植面积扩大到274亩,总产1.16万公斤。1984年,掀起荢麻热。1985年,种植面积3160亩,总产9.1万公斤。
5、烟草
烟草多为农产自种自用,山区农民有少量出售。刘畈乡永祥大队和石霞乡抱山大队所产烟叶制成的黄烟(毛烟),色泽金黄,烟丝细匀,味纯香郁,深受吸早烟者喜爱。
1949年全县烟草栽培2100亩,总产5.25万公斤。建国后,随着卷烟事业的发展,吸旱烟人数渐减,烟草种植面积相应减少。1957年,全县烟草面积1086亩,总产5.64万公斤。1967年减少到100亩,总产1.24万公斤。1974年后有所增加,1979年种植1007亩,总产6.87万公斤。1985年1059亩,总产7.22万公斤。
6、糖料
本县糖料主要是甘蔗。解放前少数农户零星栽植,用手工加工蔗糖,以供自食,有的户少量出售。建国后,食糖供货充足,价格低于自制糖,农民种甘蔗,以食禾为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1949年,全县种植500亩,总产40万公斤。1953年715亩,总产114.4万公斤。此后,逐年减少,1967年只有2亩,总产2750公斤。1985年58亩,总产2.9万公斤。
1959年,引进甜菜种2250公斤,在徐桥、城关、小池一带试种692亩,大部分长势良好。因无加工设备,只种一年便停止。
7、水果
县内传统水果种类有桃、柿、梨、枇杷、樱桃、杏、李、石榴、橘红、枣等。尤其是柿子,因个头大、瓤稠、汁浓、味甜,畅销于安庆、九江、芜湖等鲜果市场,被誉为佳品。
1949年,全县果木面积740亩,总产量25.1万公斤,均系农家零星种植。1957年,全县果木栽种5220亩,总产45.13万公斤,并有多处成片桃、梨园。
1958年,果树遭大量砍伐。1960年,全县果木面积只有112亩,总产36.22万公斤,柿子产量减少90%以上,樱桃近于灭绝。1962年后,水果生产缓慢回升。1971年,全县栽培1900亩,总产10.26万公斤。1974年,引进“温州蜜橘”苗2000株,在界河公社朱岭大队试种成功。1977年,再次引进“温州蜜橘”苗11万株,分别在朱岭大队和小池公社新民大队、李杜公社沙场大队、徐桥公社“八一”林场栽植。1982年,全县收摘“温州蜜橘”3.5万公斤。1983年,再次调进橘苗17.2万株,在花凉亭水库周围开辟蜜橘基地。县农业局、供销社先后在浙江黄岩聘请3名橘农辅导员,培训本地柑橘栽培技术骨干(80人)。1984年,朱岭大队258亩柑橘,总产5.82万公斤,最高亩产2250公斤,最高单株产量68公斤。1985年,调进柑橘苗51.86万株,柑橘面积2923亩,产橘16万公斤。是年,全县果木面积4577亩,总产32.2万公斤。
8、蔬菜
县传统蔬菜有40多个品种。解放后,不断引进新品种。现有13类70多种。
绿叶类有:菠菜、苋菜、茼蒿、莴苣、瓢儿菜、芫荽(香菜)。
瓜果类有:黄瓜、冬瓜、葫芦、瓠子、菜瓜、丝瓜、南瓜、茄子、辣椒、蕃茄。
白菜类有:高杆巨菜、油心白菜、大白菜(黄叶白)。
芥菜类有:大叶芥、花叶芥、雪里蕻。
根茎类有:萝卜、胡萝卜、空心菜、地瓜、莴笋、普芹、香芹(药芹)、苔笋。
甘蓝类有:包心菜(球茎甘蓝)、花椰菜。
豆类有:扁豆、四季豆、刀豆、青豌豆、青蚕豆、毛豆、豇豆。
芋(薯)类有:芋艿(毛芋)、菊芋(洋姜)、马铃薯。
葱蒜类有:韭菜、大葱、洋葱头、火葱头、四季葱、青蒜。
水生菜类有:水芹菜、茭白、藕、荸荠、鸡头菜。
多年生菜类有:竹笋、金针菜、香椿头、盐禾姜、生姜。
野生菜类有:荠菜、蕨菜。
食用菌类有:人工栽培的有蘑菇、平菇、凤尾菇、香菇、黑木耳;野生的有三九菇、松树菇、梓树菇、杨树菇、筅帚菇、地衣。
蔬菜生产,主要是农户利用自留地种植。人均0.5——1分亩,一般自给。县城附近农村进行少量商品菜生产。1978年,县财贸办公室划定城关镇南园、城南、河头、河口、西门5个生产队为专业蔬菜组生产蔬菜,供给县城机关和居民吃菜,常年种植面积300余亩,总产100万公斤。
建国后若干年份经济作物生产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