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采伐与运输
一、采伐
建国前,县林木采伐主要在长河两岸和黄镇、小池、江亭等地,其采伐量占全县总量的80%以上。偏远山区和交通不便的北中、弥陀、寺前等地采伐量甚微。全县平均每年出产杉树54000株、赤松2600株、杂木3000株、竹42000株。
建国后,采伐区分布全县各地。1950至1952年,全县林木采伐量共计563立方米,其中杉木275立方米、松树288立方米。1953至1957年,每年采伐木材500立方米左右。
“大跃进”期间,大炼钢铁,大砍树木。1958年,组成“炼铁团”、“砍伐队”,参加人员达83183人,共有220座炼铁炉。炼铁需要大量木炭,于是组成上万人的砍伐队,不分山区和丘陵地区,在山上、四旁,昼夜砍树烧炭。1958年《太湖报》载:“从牛包岭到弥陀寺的河岸上,白天有千万条烟柱象青龙般弥漫着山岳,晚上千万朵炉火象天上的卫星……”又载:“102团121营2连2排和122营1连5排在10月11日一天分别烧炭4100斤和3120斤”,“103团133营第1连烧炭实行定任务。男劳力18——40岁每天烧炭150斤……,还规定每三口窑锯一把、斧二把、刀三把。11月28日,该连‘卫星炭窑’一窑出炭3万公斤。”新仓公社在几天之内新建栗炭厂35个,每5天产炭达2万公斤。滥伐使树木损失殆尽。香茗山初阳屋场背后百亩栓皮栎林均为大树,全部砍光;大山公社树堰大队岩林一片约80亩栎类树林荡然无存。
1958年,筹建花凉亭水库,将劳改犯组成砍伐队,在马庙、大山、界河、李杜等地成片砍伐树木。这年3月,砍伐队330人进驻李杜公社芦岭大屋,将山上尺围以上杉木从胸高处于斧一次砍光。10月,县成立木材生产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同时在牛镇还设一木材生产指挥所。
1959年国家分配县木材生产任务1万立方米,8月县委从江亭区抽调201名木材砍伐临时工,9月转为长期专业采伐队,同时又雇请159名临时工,组成两个支队,分赴黄镇、牛镇两地采伐。后又从县直机关抽调183名干部和工人组成另一支砍伐队,由县木材生产指挥部统一领导采伐。10月,中共安庆地委要求太湖在20天内完成木材6000立方米、毛竹75700根、园竹25万公斤的生产任务,县又发动4000人砍伐。
1960年2月县木材生产指挥部在牛镇召开会议后,再次掀起木竹生产高潮,全年完成木材生产任务11505立方米、毛竹94300根。
三年期间,全县砍伐杉松杂木4万多立方米、毛竹20万根,砍下的大树,有些至今难见。大量树木运不下山,不少的树烂在山上。经过几年大砍伐,森林资源大为减少。1961年1月1日,县委在请求地委免去木材生产任务的报告中说:“近年来,我县境内山林大部分被砍伐,据最近派员深入林区调查,目前全县所存木材全部砍光,胸围4寸以上的树木,也只能砍到7000立方米。”由于乱砍滥伐,木竹生产下降,1961至1965年,每年平均木材采伐量2600立方米、毛竹2.5万根。1966至1981年,木材年采伐量1200——1850立方米。其中林业“三定”前的1979年,有人恐怕林业政策有变,加之森林管理工作放松,造成了继“大跃进”后的又一次乱砍滥伐,采伐量为4010立方米(偷砍的未完全统计在内)。1982至1984年,年采伐量只有900多立方米,1985年超过4000立方米。
二、运输
1、陆上运输
人力运输有肩扛、肩挑、独轮车推、板车拖运。人力运输一直是县木竹运输的一种主要方式。尤其是在建国前,林区山路崎岖,交通极不方便,将木竹从山上运至山下,不仅用肩扛、肩挑,还要手持木杵行走,歇息时也用它支撑木竹。道路较宽而又平坦的地方,则用肩扛和独轮车运输。建国后,各地相继修建板车道,用板车拖运代替肩挑背驮。从1959年起,先后修建界河公社华年至地包2.5公里、刘畈公社双河至老街2公里、天桥公社高田陆家祠堂至桥埠滩12.5公里、黄岗至龙潭10公里等林区板车道,大大方便了这些产材区的木竹运输。但短途和数量少的木竹运输以及集材过程中的搬运仍以人力为主。
其后,渐用钢丝滑道运输。1958至1960年,大砍木竹,运输任务繁重,重点采伐区采用钢丝滑道集材。1959年架设黄镇邓冲和河口铁林两处钢丝滑道。邓冲滑道从歧山顶上拉到山脚,用5条300米长的钢丝连接而成。1960年底架设田家叶汤沟滑道,长2公里。当时利用钢丝滑道运送木材,进度大大加快。
汽车运输。1959年9月,为加速岳西县木材的转运,由林业部门投资,开辟了城关老东门(现太湖县搬运公司)至檀树坳的10公里汽车道。1973至1975年,林业部门投资40万元,先后修通天桥桥埠滩至天光(20公里)、大山至向坪(8公里)、马庙至永坪(4公里)、城西狭窄口至山龙汤沟(5公里)以及界河莲花(2公里)等5处林道,计长39公里。至1985年,全县除少数乡外,均有公路相通,木竹多用汽车、拖拉机运输。一个凭借太北公路、高界公路和花凉亭水库的木材运输网络已初步形成。
2、水上运输
太湖境内,长河贯穿东西,泊湖沟通太、宿、望三县。这些水面,是木竹水上运输的主要通道。水运分“赶羊”、筏运和船运。“赶羊”是将木材运至小河沟中,利用洪水将它冲走,人随木材沿途照看。筏运是在较宽的河道进行,将木材扎成排筏,人在排筏上用竹竿拨向,随水漂流。古代太湖长河上游的木材主要是靠这两种方式运输。
1960年,清理赵河至青石河、大山至界河、刘畈至南阳、羊角河至桥埠滩等河道,计长35公里。同年花凉亭水库建成,库内常年有深水,增强了水上运输能力。从此,库内木竹运输主要是船运,筏运逐渐少见。花凉亭水库大坝以下的长河水系,由于浅水和缺水期长,基本上失去了水上运输木竹的作用。
建国前,县林木采伐主要在长河两岸和黄镇、小池、江亭等地,其采伐量占全县总量的80%以上。偏远山区和交通不便的北中、弥陀、寺前等地采伐量甚微。全县平均每年出产杉树54000株、赤松2600株、杂木3000株、竹42000株。
建国后,采伐区分布全县各地。1950至1952年,全县林木采伐量共计563立方米,其中杉木275立方米、松树288立方米。1953至1957年,每年采伐木材500立方米左右。
“大跃进”期间,大炼钢铁,大砍树木。1958年,组成“炼铁团”、“砍伐队”,参加人员达83183人,共有220座炼铁炉。炼铁需要大量木炭,于是组成上万人的砍伐队,不分山区和丘陵地区,在山上、四旁,昼夜砍树烧炭。1958年《太湖报》载:“从牛包岭到弥陀寺的河岸上,白天有千万条烟柱象青龙般弥漫着山岳,晚上千万朵炉火象天上的卫星……”又载:“102团121营2连2排和122营1连5排在10月11日一天分别烧炭4100斤和3120斤”,“103团133营第1连烧炭实行定任务。男劳力18——40岁每天烧炭150斤……,还规定每三口窑锯一把、斧二把、刀三把。11月28日,该连‘卫星炭窑’一窑出炭3万公斤。”新仓公社在几天之内新建栗炭厂35个,每5天产炭达2万公斤。滥伐使树木损失殆尽。香茗山初阳屋场背后百亩栓皮栎林均为大树,全部砍光;大山公社树堰大队岩林一片约80亩栎类树林荡然无存。
1958年,筹建花凉亭水库,将劳改犯组成砍伐队,在马庙、大山、界河、李杜等地成片砍伐树木。这年3月,砍伐队330人进驻李杜公社芦岭大屋,将山上尺围以上杉木从胸高处于斧一次砍光。10月,县成立木材生产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同时在牛镇还设一木材生产指挥所。
1959年国家分配县木材生产任务1万立方米,8月县委从江亭区抽调201名木材砍伐临时工,9月转为长期专业采伐队,同时又雇请159名临时工,组成两个支队,分赴黄镇、牛镇两地采伐。后又从县直机关抽调183名干部和工人组成另一支砍伐队,由县木材生产指挥部统一领导采伐。10月,中共安庆地委要求太湖在20天内完成木材6000立方米、毛竹75700根、园竹25万公斤的生产任务,县又发动4000人砍伐。
1960年2月县木材生产指挥部在牛镇召开会议后,再次掀起木竹生产高潮,全年完成木材生产任务11505立方米、毛竹94300根。
三年期间,全县砍伐杉松杂木4万多立方米、毛竹20万根,砍下的大树,有些至今难见。大量树木运不下山,不少的树烂在山上。经过几年大砍伐,森林资源大为减少。1961年1月1日,县委在请求地委免去木材生产任务的报告中说:“近年来,我县境内山林大部分被砍伐,据最近派员深入林区调查,目前全县所存木材全部砍光,胸围4寸以上的树木,也只能砍到7000立方米。”由于乱砍滥伐,木竹生产下降,1961至1965年,每年平均木材采伐量2600立方米、毛竹2.5万根。1966至1981年,木材年采伐量1200——1850立方米。其中林业“三定”前的1979年,有人恐怕林业政策有变,加之森林管理工作放松,造成了继“大跃进”后的又一次乱砍滥伐,采伐量为4010立方米(偷砍的未完全统计在内)。1982至1984年,年采伐量只有900多立方米,1985年超过4000立方米。
二、运输
1、陆上运输
人力运输有肩扛、肩挑、独轮车推、板车拖运。人力运输一直是县木竹运输的一种主要方式。尤其是在建国前,林区山路崎岖,交通极不方便,将木竹从山上运至山下,不仅用肩扛、肩挑,还要手持木杵行走,歇息时也用它支撑木竹。道路较宽而又平坦的地方,则用肩扛和独轮车运输。建国后,各地相继修建板车道,用板车拖运代替肩挑背驮。从1959年起,先后修建界河公社华年至地包2.5公里、刘畈公社双河至老街2公里、天桥公社高田陆家祠堂至桥埠滩12.5公里、黄岗至龙潭10公里等林区板车道,大大方便了这些产材区的木竹运输。但短途和数量少的木竹运输以及集材过程中的搬运仍以人力为主。
其后,渐用钢丝滑道运输。1958至1960年,大砍木竹,运输任务繁重,重点采伐区采用钢丝滑道集材。1959年架设黄镇邓冲和河口铁林两处钢丝滑道。邓冲滑道从歧山顶上拉到山脚,用5条300米长的钢丝连接而成。1960年底架设田家叶汤沟滑道,长2公里。当时利用钢丝滑道运送木材,进度大大加快。
汽车运输。1959年9月,为加速岳西县木材的转运,由林业部门投资,开辟了城关老东门(现太湖县搬运公司)至檀树坳的10公里汽车道。1973至1975年,林业部门投资40万元,先后修通天桥桥埠滩至天光(20公里)、大山至向坪(8公里)、马庙至永坪(4公里)、城西狭窄口至山龙汤沟(5公里)以及界河莲花(2公里)等5处林道,计长39公里。至1985年,全县除少数乡外,均有公路相通,木竹多用汽车、拖拉机运输。一个凭借太北公路、高界公路和花凉亭水库的木材运输网络已初步形成。
2、水上运输
太湖境内,长河贯穿东西,泊湖沟通太、宿、望三县。这些水面,是木竹水上运输的主要通道。水运分“赶羊”、筏运和船运。“赶羊”是将木材运至小河沟中,利用洪水将它冲走,人随木材沿途照看。筏运是在较宽的河道进行,将木材扎成排筏,人在排筏上用竹竿拨向,随水漂流。古代太湖长河上游的木材主要是靠这两种方式运输。
1960年,清理赵河至青石河、大山至界河、刘畈至南阳、羊角河至桥埠滩等河道,计长35公里。同年花凉亭水库建成,库内常年有深水,增强了水上运输能力。从此,库内木竹运输主要是船运,筏运逐渐少见。花凉亭水库大坝以下的长河水系,由于浅水和缺水期长,基本上失去了水上运输木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