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邮政
一、邮政网络
民国6年(1917)春,开通太湖至英山步班,班期六日两次。17年,开通太湖至潜山、太湖至望江邮路,总长约220公里。后因太湖的出口邮件全部经安庆局中转,开通了太湖—潜山—怀宁(甘露庵)—安庆日夜兼程的快班,路程120公里,时间只要一天半。30年,日军在长江封锁严密,大江南北通信联络中断,省局办事处(当时驻霍山)和军邮11段(当时驻立煌)决定:开通太湖至东至秘密邮路1条,并在望江后埠岭设115军邮所,负责接递偷渡长江秘密通过日军封锁线的邮件,班期不定。抗战胜利后,太湖局转口量逐渐增大,其他业务也相应增多;新柜逐渐增多,除增加横河岭、老虎口、毕家岭、何家墩等地的信柜外,还增加望江境内的6个信柜;原有邮路有所延伸;班期大部分由三日、六日班改为逐日、隔日和三日班。建国前,农村邮件只投乡村集镇的代办所或信柜,全靠肩挑背驮。
建国后,对太湖至潜山邮路进行调整,把日夜兼程的步班改为自行车班。1953年安庆至太湖公路通车后,安庆局委办汽车邮路,用汽车将邮件送至太湖县城长河东岸,再用渡船、板车接运。1964年,东门桥修通,省局将原委办汽车邮路改为自办邮路,邮件报刊由合肥直接送太湖城。
县内干线有县城至小池、新仓、徐桥、北中、寺前5条。到小池的邮件是由太湖到合肥的邮车代送,单程25公里,逐日班。至新仓、徐桥两路,开始为步班,后改为自行车班;1968至1973年委托客车代运,中间一度改用摩托车班,后仍委托客车代运;单程均为25公里,逐日班。县城至北中区干线,途经黄镇、牛镇、弥陀区,解放初至1969年均为接力步班;太湖至岳西公路通车后才改为客车委办邮路,单程90公里,逐日班。县城至寺前干线的邮件,因中间有花凉亭水库,至1985年还是自行车、机帆船、步班接力传递。
1985年底,县有邮路65条,总长2422公里,其中3条为委办汽车邮路,山区19条为步班,其余均为自行车邮路;投递员增加到60人;邮运交通工具和设备有飞虎牌汽车1辆,自行车55辆,分发工作台3张,投递工作台10张。
城关投递分东、中、西三道。县局负责城关投递和各区干线的邮运,其他乡邮投递则由各区乡邮电支局、所负责。县局设有专职乡邮检查员,每月底每个乡邮员排单寄县,经县乡邮检查员审核。
进口邮件由省局汽车运往太湖,每天下午5至6时到达。县城和.乡邮投递都是逐日1次(边远的村除外)。每个自行车班日行55公里,步班日行24公里。全县9个区、49个乡都能收到隔日的邮件。
二、邮政业务
1、函件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开始收寄信函。收寄印刷品、警者文件、明信片及新闻报刊等业务是以后逐步开办的。民国29至37年(1940-1948),因物价上涨,法币贬值,邮资年年调价。外埠平信邮资在29年为每件8分(法币),到37年为每件1.5万元(法币)。尤其是使用金圆券后,涨价幅度更大。解放前夕,邮局业务停办。
1950年2月9日,县开始执行全国统一邮政资费。1953年后,停办快信及代售印花税票等业务。1960年,开办特种挂号信函业务。1979年后,县外出手工业者不断增加,为方便群众寄发信函,全县每个支局、所都办理函件收寄业务。
2、包件
民国初年县局就办理包件收寄业务,但因太湖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商业不发达,再加上物价和运输费不断上涨,收寄包件资费标准随之调整提高,所以包件业务一直很萧条。
民国38年(1949)3月,包件业务停办,4月恢复收寄普通包裹,9月恢复保价包裹业务。1950年国家统一全国邮政包件资费标准,业务量一度上升。1957年4月1日,包裹和快件小包起重计费单位由500克改为100克。快件小包按信函程序处理,按址投递,限重500克,比普通包件加收5%资费。1979年7月1日,开始办理乙类保价包裹业务,同时恢复收取包裹逾期保管费。
80年代为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扩大商品包件收寄范围,个体户、专业户邮寄包件占很大比重。另外,每年四、五月间,茶叶包件较多。由于太湖轻工业、乡镇企业发展不平衡,产品种类不多,商品包件进大于出,业务增长不快。1985年包件交换量2.61万件,其中出口1.15万件,进口1.46万件。出口包件收入1.04万元,比1979年增长51%
3、汇兑
县局初建时,汇兑业务通汇面小。解放前夕,因交通受阻,汇况业务停办。民国38年(1949)7月1日,恢复办理汇兑业务。第二年,汇兑业务开始增加,收寄汇票2780张,业务收入695元。1953年,邮电局与银行进行分工:个人汇款由邮电局办理,每笔汇款最高限额为300元;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汇款由银行办理。1954年,在汇兑资金的调拔与管理上,邮局采取向银行立户存取,季末上划余额的办法,改变汇兑资金通过邮汇金库统一调拨的做法。同年10月,邮政汇兑又实行“凭证兑付”的办法,方便群众取款。
1955年9月,定额汇票改为普通汇票。自1958年1月1日起,汇费统一按汇款金额的1%收取,每笔汇款最低汇费为1角。同时,配备兼职汇兑检查员,对所有汇票进行复核检查。1963年配备专职汇兑检查员。
80年代,劳务输出增多,邮政汇兑业务开始活跃。1982年将每笔汇款最高限额从300元提高到5000元。县个体户、专业户高额汇款越来越多,还有大批铁匠、补锅匠外出的副业收入,大都通过邮局汇款回家。徐桥、新仓、江塘两局一所近年汇兑业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1985年,全县汇票交换量达7.6万张,其中出口3.27万张,比1977年增加1.94万张,比1950年增长12倍。
4、报刊发行
建国前,全国报刊由各报社通过商务印书馆分销处发行,零售由报贩、报童在街头叫卖。民国21年(1932)安庆行署迁至太湖,县内有《新太湖》、《太湖青年报》、《太湖日报》等报,还有国家出版的一些报纸,这些报纸发行量都不大,邮政部门把它作为邮件收寄分发,不是重要业务。
1950年3月实行“邮发合一”,县邮局开始办理发行业务,增设发行台。1952年底,原由新华书店发行的刊物全部交邮电部门发行,这样邮电部门既发行报纸又发行刊物。1953年发行量达81.84万份。1962和1963年,发行量一度下降,1964年后又开始回升。县邮局采取走访用户、上门征订、破季破月订阅等措施,方便用户,扩大了发行量。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多数报刊停办,发行量急剧下降。1969年全县订阅销售报刊累计为240.33万份,1971年以后发行量又开始上升,但以后七八年间,发行量无多大增长。
1985年,全县订阅、销售报刊共1846种,占全国报刊种类的50.86%。
全县的报刊发行工作由县局发行台负责,配有3人。县城各机关、企业、学校共建立义务发行站33个,发行员33人。发行站从订阅、销售报刊流转额中提取5%作为活动经费。另外,为搞好发行工作,县局除将省下达的发行指标分配给各支局、所外,还将流转额的3%用于奖励。
报刊零售工作,由县局报刊零售集邮门市部负责,配有职工6人,经营报刊零售品种达326种。1985年统计,零售占订购销售资金的14.35%,在全地区居第一位。截止9月底,全县报刊零售点4处,乡村集体、个体零售点13处,同时在潜山、宿松、湖北等地开展一些个体零售业务。
5、机要通信
民国时期,机要通信(解放区称“机要交通”、“党内交通”)由军邮办理。建国后,全县机要通信归县委机要通信班经办。1957年4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邮电部门成立机要通信机构的通知》,将县委机要通信班划归县邮电局,开始对区、社办理机要通信业务。1976年又根据上级通知精神,停办县以下机要通信业务。
1957年,业务量500件。1961年业务量下降,1962年最低,只有1957年的一半。1963年又开始回升,到1964年,业务量已突破500件,通信质量也为县局接收机要通信业务后最好的一年。“文化大革命”中,机要通信工作受到影响,除收寄一些“内查外调”材料外,收寄文件寥寥无几。80年代以后,由于加强管理,更新人员,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扩大了业务范围,提高了通信质量,未发生失密事故,未出现服务差错和手续差错。不过,机要通信业务量不大,月平均仅70至80件,全年收入400余元,为邮政各项业务之末,亏损严重。
机要通信业务由县局机要室统一办理,机要室每人配自行车1辆,每天上午8时左右接机要邮件1次。1985年投递线路总长10公里,投递点69个,最远的单程5公里,每天投递1次,全县共有用户72个。县以下不办理机要通信业务。
附:集邮
建国后,县邮电局开始办理集邮业务,纪念邮票与普通邮票同台出售。到1956年,纪念和特种邮票越来越受到集邮爱好者的欢迎,集邮爱好者日益增多。1958年,集邮爱好者约200人。1965年,群众性集邮活动初步形成。
“文化大革命”期间,集邮被视为“异端”遭到扫除。1978年恢复办理集邮业务。1980年报刊门市部设置集邮专柜,出售纪念和特种邮票。1983年12月,专设集邮门市部,除出售邮票外,还出售集邮册及其他集邮用品,集邮爱好者还在不断增加。
民国6年(1917)春,开通太湖至英山步班,班期六日两次。17年,开通太湖至潜山、太湖至望江邮路,总长约220公里。后因太湖的出口邮件全部经安庆局中转,开通了太湖—潜山—怀宁(甘露庵)—安庆日夜兼程的快班,路程120公里,时间只要一天半。30年,日军在长江封锁严密,大江南北通信联络中断,省局办事处(当时驻霍山)和军邮11段(当时驻立煌)决定:开通太湖至东至秘密邮路1条,并在望江后埠岭设115军邮所,负责接递偷渡长江秘密通过日军封锁线的邮件,班期不定。抗战胜利后,太湖局转口量逐渐增大,其他业务也相应增多;新柜逐渐增多,除增加横河岭、老虎口、毕家岭、何家墩等地的信柜外,还增加望江境内的6个信柜;原有邮路有所延伸;班期大部分由三日、六日班改为逐日、隔日和三日班。建国前,农村邮件只投乡村集镇的代办所或信柜,全靠肩挑背驮。
建国后,对太湖至潜山邮路进行调整,把日夜兼程的步班改为自行车班。1953年安庆至太湖公路通车后,安庆局委办汽车邮路,用汽车将邮件送至太湖县城长河东岸,再用渡船、板车接运。1964年,东门桥修通,省局将原委办汽车邮路改为自办邮路,邮件报刊由合肥直接送太湖城。
县内干线有县城至小池、新仓、徐桥、北中、寺前5条。到小池的邮件是由太湖到合肥的邮车代送,单程25公里,逐日班。至新仓、徐桥两路,开始为步班,后改为自行车班;1968至1973年委托客车代运,中间一度改用摩托车班,后仍委托客车代运;单程均为25公里,逐日班。县城至北中区干线,途经黄镇、牛镇、弥陀区,解放初至1969年均为接力步班;太湖至岳西公路通车后才改为客车委办邮路,单程90公里,逐日班。县城至寺前干线的邮件,因中间有花凉亭水库,至1985年还是自行车、机帆船、步班接力传递。
1985年底,县有邮路65条,总长2422公里,其中3条为委办汽车邮路,山区19条为步班,其余均为自行车邮路;投递员增加到60人;邮运交通工具和设备有飞虎牌汽车1辆,自行车55辆,分发工作台3张,投递工作台10张。
城关投递分东、中、西三道。县局负责城关投递和各区干线的邮运,其他乡邮投递则由各区乡邮电支局、所负责。县局设有专职乡邮检查员,每月底每个乡邮员排单寄县,经县乡邮检查员审核。
进口邮件由省局汽车运往太湖,每天下午5至6时到达。县城和.乡邮投递都是逐日1次(边远的村除外)。每个自行车班日行55公里,步班日行24公里。全县9个区、49个乡都能收到隔日的邮件。
二、邮政业务
1、函件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开始收寄信函。收寄印刷品、警者文件、明信片及新闻报刊等业务是以后逐步开办的。民国29至37年(1940-1948),因物价上涨,法币贬值,邮资年年调价。外埠平信邮资在29年为每件8分(法币),到37年为每件1.5万元(法币)。尤其是使用金圆券后,涨价幅度更大。解放前夕,邮局业务停办。
1950年2月9日,县开始执行全国统一邮政资费。1953年后,停办快信及代售印花税票等业务。1960年,开办特种挂号信函业务。1979年后,县外出手工业者不断增加,为方便群众寄发信函,全县每个支局、所都办理函件收寄业务。
2、包件
民国初年县局就办理包件收寄业务,但因太湖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商业不发达,再加上物价和运输费不断上涨,收寄包件资费标准随之调整提高,所以包件业务一直很萧条。
民国38年(1949)3月,包件业务停办,4月恢复收寄普通包裹,9月恢复保价包裹业务。1950年国家统一全国邮政包件资费标准,业务量一度上升。1957年4月1日,包裹和快件小包起重计费单位由500克改为100克。快件小包按信函程序处理,按址投递,限重500克,比普通包件加收5%资费。1979年7月1日,开始办理乙类保价包裹业务,同时恢复收取包裹逾期保管费。
80年代为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扩大商品包件收寄范围,个体户、专业户邮寄包件占很大比重。另外,每年四、五月间,茶叶包件较多。由于太湖轻工业、乡镇企业发展不平衡,产品种类不多,商品包件进大于出,业务增长不快。1985年包件交换量2.61万件,其中出口1.15万件,进口1.46万件。出口包件收入1.04万元,比1979年增长51%
3、汇兑
县局初建时,汇兑业务通汇面小。解放前夕,因交通受阻,汇况业务停办。民国38年(1949)7月1日,恢复办理汇兑业务。第二年,汇兑业务开始增加,收寄汇票2780张,业务收入695元。1953年,邮电局与银行进行分工:个人汇款由邮电局办理,每笔汇款最高限额为300元;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汇款由银行办理。1954年,在汇兑资金的调拔与管理上,邮局采取向银行立户存取,季末上划余额的办法,改变汇兑资金通过邮汇金库统一调拨的做法。同年10月,邮政汇兑又实行“凭证兑付”的办法,方便群众取款。
1955年9月,定额汇票改为普通汇票。自1958年1月1日起,汇费统一按汇款金额的1%收取,每笔汇款最低汇费为1角。同时,配备兼职汇兑检查员,对所有汇票进行复核检查。1963年配备专职汇兑检查员。
80年代,劳务输出增多,邮政汇兑业务开始活跃。1982年将每笔汇款最高限额从300元提高到5000元。县个体户、专业户高额汇款越来越多,还有大批铁匠、补锅匠外出的副业收入,大都通过邮局汇款回家。徐桥、新仓、江塘两局一所近年汇兑业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1985年,全县汇票交换量达7.6万张,其中出口3.27万张,比1977年增加1.94万张,比1950年增长12倍。
4、报刊发行
建国前,全国报刊由各报社通过商务印书馆分销处发行,零售由报贩、报童在街头叫卖。民国21年(1932)安庆行署迁至太湖,县内有《新太湖》、《太湖青年报》、《太湖日报》等报,还有国家出版的一些报纸,这些报纸发行量都不大,邮政部门把它作为邮件收寄分发,不是重要业务。
1950年3月实行“邮发合一”,县邮局开始办理发行业务,增设发行台。1952年底,原由新华书店发行的刊物全部交邮电部门发行,这样邮电部门既发行报纸又发行刊物。1953年发行量达81.84万份。1962和1963年,发行量一度下降,1964年后又开始回升。县邮局采取走访用户、上门征订、破季破月订阅等措施,方便用户,扩大了发行量。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多数报刊停办,发行量急剧下降。1969年全县订阅销售报刊累计为240.33万份,1971年以后发行量又开始上升,但以后七八年间,发行量无多大增长。
1985年,全县订阅、销售报刊共1846种,占全国报刊种类的50.86%。
全县的报刊发行工作由县局发行台负责,配有3人。县城各机关、企业、学校共建立义务发行站33个,发行员33人。发行站从订阅、销售报刊流转额中提取5%作为活动经费。另外,为搞好发行工作,县局除将省下达的发行指标分配给各支局、所外,还将流转额的3%用于奖励。
报刊零售工作,由县局报刊零售集邮门市部负责,配有职工6人,经营报刊零售品种达326种。1985年统计,零售占订购销售资金的14.35%,在全地区居第一位。截止9月底,全县报刊零售点4处,乡村集体、个体零售点13处,同时在潜山、宿松、湖北等地开展一些个体零售业务。
5、机要通信
民国时期,机要通信(解放区称“机要交通”、“党内交通”)由军邮办理。建国后,全县机要通信归县委机要通信班经办。1957年4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邮电部门成立机要通信机构的通知》,将县委机要通信班划归县邮电局,开始对区、社办理机要通信业务。1976年又根据上级通知精神,停办县以下机要通信业务。
1957年,业务量500件。1961年业务量下降,1962年最低,只有1957年的一半。1963年又开始回升,到1964年,业务量已突破500件,通信质量也为县局接收机要通信业务后最好的一年。“文化大革命”中,机要通信工作受到影响,除收寄一些“内查外调”材料外,收寄文件寥寥无几。80年代以后,由于加强管理,更新人员,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扩大了业务范围,提高了通信质量,未发生失密事故,未出现服务差错和手续差错。不过,机要通信业务量不大,月平均仅70至80件,全年收入400余元,为邮政各项业务之末,亏损严重。
机要通信业务由县局机要室统一办理,机要室每人配自行车1辆,每天上午8时左右接机要邮件1次。1985年投递线路总长10公里,投递点69个,最远的单程5公里,每天投递1次,全县共有用户72个。县以下不办理机要通信业务。
附:集邮
建国后,县邮电局开始办理集邮业务,纪念邮票与普通邮票同台出售。到1956年,纪念和特种邮票越来越受到集邮爱好者的欢迎,集邮爱好者日益增多。1958年,集邮爱好者约200人。1965年,群众性集邮活动初步形成。
“文化大革命”期间,集邮被视为“异端”遭到扫除。1978年恢复办理集邮业务。1980年报刊门市部设置集邮专柜,出售纪念和特种邮票。1983年12月,专设集邮门市部,除出售邮票外,还出售集邮册及其他集邮用品,集邮爱好者还在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