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学前教育
1、发展概况
清末的“癸卯学制”列有“蒙养院”学段,民国的“现行学制”也列有“幼稚园”学段。可是解放前县公立小学未附设1所幼稚园或1个幼稚班。
解放后,县学前教育起步于1954年。县晋熙小学(现实验小学)开办3个幼儿班,城关小学和徐桥小学也各招两个班,全县共收幼儿135人,教养员7人。
1958年,为适应“大跃进”形势的需要和解放妇女劳动力的要求,县委、县政府要求各公社开办幼儿园,公社完全小学附设幼儿班。当年全县公办幼儿班10个,幼儿407人;民办幼儿班18个,幼儿461人;公、民办幼儿教师43人。
随着“大跃进”形势的发展,1960年,县文教局提出基本普及幼儿教育的要求。是年,全县公办幼儿班20个,民办幼儿班113个,共收幼儿4136人,教师133人。县城关小学幼儿班还被评为省先进单位,省政府和国务院都颁发了奖状。由于当时农村学前教育是超越办学条件一哄而起的,1961年以后,县农村幼儿班全部停办,仅存城镇幼儿班7个,幼儿215人,教养员8人。
1963年学前教育又开始缓慢发展,至1965年,幼儿班增加到18个,幼儿510人。
1966年“文革”开始后,幼儿班全部关闭,1969年开始恢复,1971年发展较快,全县幼儿班达30个,幼儿1033人。
1980年,学习湖南省“三教(幼儿教育、小学普及教育、成人教育)一起抓”的经验,学前教育又获发展。1982年以后,幼儿教育纳入社会教育范畴,妇联与学校配合,使之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至1985年,幼儿园发展到5所12个班,入园幼儿422人。
2、县实验小学幼儿园
实验小学幼儿园创办于1954年秋。当时有大、中、小3个班,每班幼儿25至30名,4岁幼儿即可上小班。园内配有专职幼儿教师和保育员,1963年增配专职幼儿园主任。教学设备逐年增添,有供学习的标准桌椅和教学图片、卡片,供活动的滑梯、跷板、木船、木马等各种玩具,供生活所需的茶杯、脸盆、毛巾、便桶等。开设的课程有语言、识数、游戏、唱歌、卫生常识等。每逢节日,幼儿们穿着统一的服装,参加集会或演出。1985年仍有3个班,幼儿114名。自开办至今,共招收幼儿3000多名。
二、小学教育
1、发展概况
清末,太湖始有小学,均为教会学校。光绪二十年(1894),美以美会在县城西门设福音堂,继而在北门购地建圣堂,并开办男女初等小学校各1所。同年,天主教亦于南门购地造住房,建经堂,并开办男女学堂。光绪二十七年,圣公会于城内四牌楼旁购地建礼拜堂、学舍、男女客堂、教士住室,并附设初等男小学,学生37人。
民国时期,县内小学有所增加。元年(1912),县立中学堂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校舍是利用熙湖书院和考棚改建的。2年,徐桥(今徐桥镇)商董王奇三、孟秀廷、周熙鸿邀集商民捐款,在镇南杨泗庙左侧建筑校舍,创办新民高等小学校,学生130人。5年,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附设国民学校。8年,在薛义保龚家庵创办乐山国民学校,在杨胜保店前河创办北后区立高等小学校,在完场保利用大义仓基址创办西后区立国民学校。此外,还有由方三岩等人创办的方氏三岩学校和九村保刘子伟创办的上达高等国民学校。至18年,除上述学校外,县内尚有下列公、私立小学:刘羊国民小学、树林冲国民小学、弥陀寺国民小学、牛包岭国民小学、鹿山小学、北中区立小学、南阳初级小学、十五甲初级小学、余氏私立小学、汪氏私立颖华小学、吴氏私立初级小学、程氏私立初级小学、余氏宣教初级小学、汪氏恩南初级小学、汪氏宪龙初级小学、甘氏育婴初级小学、徐氏东山初级小学等。19年,又相继创办东前区、东后区等高级小学。
民国13年至抗战前夕,外国教会在县内又兴办一批学校。圣公会在城内办圣公会高等小学校,后改称博爱小学。牧师桂承福在徐桥镇办明德小学,美以美会牧师张镜明在城北办福音堂高级小学校,并附设第一国民学校,后又在北门外办熙湖小学。天主堂神甫张克仁在弥陀寺办弥陀小学,神甫徐哲仁在徐桥镇办进化小学。
民国24年,国民政府通令,农村由政府负责经费开办初级小学和短期小学。至年底,县城乡有初级小学165所,短期小学27所,高级小学11所,共计203所,教师275人,学生7480人。25年,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通令和规程,初级小学更名为“保国民学校”,高级小学更名为“中心国民学校”。29年,全县中心国民学校31所,保国民学校261所,学生12701人。同年秋,城内增办1所八保联立小学,4个班,学生200余人。加上抗战前兴办的熙湖、博爱、永绥、太平、振武、晋熙等小学,县城小学达7所之多。32年,省立太湖师范为便于学生实习,在赤土岭方家祠堂办1所附属小学,6个班,学生300余名。35年,全县小学331所,学生19475人,教师694人。同年,天主教在城内又办善导小学1所,5个班,学生200人。
民国38年太湖解放后,县民主政府即对县内小学进行整顿,接管一些乡、保小学,封闭和改造一些农村私塾。暑期后,在晋熙、徐桥、新仓、小池、寺前、弥陀、虎丘7个区建中心小学各1所,分别命名为县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中心小学。1950年,由于县行政区划变更,增设区中心小学3所,并在每乡建初级小学1所。是年,全县区中心小学10所,初级中心小学25所。1952年,根据《中小学暂行规程》,将全县349所民办小学改为公办,7所私立小学(应龙、石林、新民、鹿山、景德、羊坞、何埠)也改为公办。从解放至1952年,县小学教育经过接管、恢复、整顿、发展,初步形成区、乡都有小学的教育网络。至1952年底,全县小学449所,教职员工830人,学生21543人。与解放前最高年份1944年相比,学校增加168所,教职工增加456人,学生增加1268人。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1954年,要求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办学方针。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县重点发展完全小学,对初级小学进行了调整,使全县小学布局更为合理,至1957年,县有完全小学31所。
1958年,贯彻“勤工俭学”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办民办小学。是年,兴办民办小学99所,民师213人。1959年,完全小学发展到42所,实现了每个公社都有完全小学,每个生产队都有初小或单班小学。1960年,因自然灾害的影响,小学生流失较多,教学秩序不正常,教育质量明显下降。1961年,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将全县410所公办小学调整为372所,99所民办小学停办67所,并动员12周岁以上的超龄生4007人回家生产和下放部分教师。1963年,贯彻中央颁布的《全日制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全县小学大力恢复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秩序,基本走上健康发展轨道。1964年,贯彻刘少奇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农村大办耕读小学,全县共计办耕读小学1112所,学生18481人。至1966年上半年,耕读小学发展到1595所,学生26106人,加上原有公、民办小学学生,共计40609人,出现一个普及小学教育的热潮。
1966年“文革”开始后,县内学校普遍停课。不久,办耕读小学的做法受到批判,县内耕读小学全部停办。1967年,国务院发出“复课闹革命”的号召,但由于受到社会上派性斗争的干扰,学校教学秩序仍不正常,不少学校每天只上一、两节《毛主席语录》课。1968年10月,《人民日报》发表山东嘉祥县马集小学侯振民、王庆余2人的文章,建议农村小学全部下放到大队办,小学教师一律回家乡所在大队任教,教师工资改为工分制。这一建议,使太湖流失不少外地教师,同时本县教师回各自所属大队,也造成人数不一、难于调配的矛盾。有鉴于此,县革委会只好收回成命,不予执行。同年,遵照毛泽东“在农村则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指示,全县48个公社成立教育革命委员会,419个大队建立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1969年,县革委会发出通知,要求读小学不出生产队,读初中不出公社,于是每个生产大队办起1所完全小学。同年,根据毛泽东“学制要缩短”的指示,小学一律改为“五年一贯制”。是年,全县小学由1964年的1461所减至828所,学生由1964年的40609人减至23580人。1971年,学校普遍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同时实行开卷考试,教学质量明显下降。1975年至1976年上半年,江青反革命集团大搞“反击右倾翻案风”,教学秩序又被打乱。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中共中央发出“拨乱反正”号召,接着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和《小学生守则》,使小学教育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1978年,全县恢复9个学区、49个辅导站的建制,确定49个公社(镇)的中心小学。1979年,各校整顿校风校纪,恢复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正常教学秩序。1980年,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的决定》精神,县委、县政府召开区、公社书记和辅导校长、辅导站长联席会议,制订太湖县1980-1986年普及小学教育规划。不久,县文教局又拟订以包“四率”(普及率、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为主的岗位责任制。同年,还检查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1981至1982年,县文教局对全县小学进行定员、定编,规定畈区师生比例为1:30、山区为1:27。
1984年,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3.4%。北中区桐山乡经过检查验收,入学率达100%,巩固率99.8%,合格率99.2%,普及率96.8%,成为全县第一个“四率”达标乡。
1950—1985年县小学发展情况统计表

县若干年份普及初等教育情况统计表

2、学校简介
(1)实验小学
实验小学前身——太湖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创办于民国元年(1912),是县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所小学。是年,校长朱克诚,教员7人,学生分甲、乙、丙、丁4级,124人。8年改名为晋熙高等小学校,22年又改名为县立晋熙小学。27年,县城沦陷,校舍被日军烧毁,学校迁往辛家冲。29年迁回县城,校址分设河口商会旧址和西门王氏宗祠两处。31年迁至城内天主堂,校名为城厢镇中心示范小学。35年秋,学校由天主堂出资维持,改名为私立善导小学,直至解放。在该校先后任教的有曹镜清、杨格远、李直清、周祖舜、朱丝纶等,均为当时县教育界名流。
该校解放前不仅规模、设备、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皆居全县之首,而且还有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爆发后,学校师生闻风而动,分赴城乡宣传,并迅速成立“太湖县学生联合会”和“太湖县教职员联合会”,致电北京,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以后又是游行示威,又是清查日货,充分表现该校师生高涨的爱国热情。14年“五卅”惨案消息传来,学校师生罢课示威,声讨帝国主义暴行。16年4月16日,学校师生参加国民党县党部(左派)组织的游行示威,包围县署,高呼“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民国38年(1949)春太湖解放,私立善导小学被县民主政府接管。秋季,改名为太湖县立第一中心小学。嗣后,校名迭改为晋熙小学、太湖师范附属小学、反帝小学(“文革”时校名)等,1981年7月,命名为太湖县实验小学。解放后,学校发展迅速,至1985年,有19个班,学生1067人,教职工50人,校址未变,教学用房增至1479平方米,教学设备也较齐全。
1962年6月,学校被安庆地区教育局定为重点办好的小学,此后一直是县重点小学。1982至198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县内“五讲四美”文明单位,1984年被省体委命名为“安徽省体育先进单位”。安徽省著名黄梅戏演员马兰毕业于该校。该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很重视总结经验,从1981到1985年,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学论文共20余篇。
(2)徐桥小学
徐桥小学前身——新民高等小学堂,在镇南杨泗庙左侧,创办于民国2年,比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仅晚1年。25年,改为镇办小学。解放前,经费大部分由镇商会筹措,学校规模不大,始终保持三、四个班,学生百来人。有声望的教师有孙高原、汪穆堂、陈家珠等。
解放后,学校迁至天主堂内,正式命名为徐桥镇中心小学。此时,因解放前的两所教会学校(明德、进化)已停办,进入该校儿童日渐增多。县教育行政部门一直把该校作为重点办好的学校之一。五、六十年代,学校经常承担教学试验方面的任务。80年代,大体保持15个班的规模,加上幼儿园3个班,入学儿童800余人。1985年以前,校舍全系平房,面积为1670平方米。1985年建教学大楼1栋,面积约700平方米。该校教学秩序正常,文体活动开展活跃,教学质量逐步提高。1985年被评为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3)城关小学
解放初,县城仅有1所县立中心小学(今实验小学),很难满足群众需要,加之校址偏居城东,城西学生上学路远不便。于是,1950年秋,在西门外河口,利用周氏宗祠做为校舍,创办1所单班小学。1962年,增建一些校舍,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完全小学,并附设幼儿园,正式定名为城关小学。行政上属城关镇领导,业务上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经过30多年的发展,城关小学已有13个班、500多名学生、30多名教职工。1960年,该校幼儿园被评为省先进单位,省政府、国务院颁发了奖状。
3、学制与课程
(1)学制
民国元年(1912),根据全国教育临时会议制订的《壬子学制》,县将原初等小学5年改为4年,原高等小学4年改为3年。11年,根据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的新学制,县内小学修业年限改为6年,分初高两级:初级4年,高级2年。这个学制当时称《现行学制》,一直为民国时期所采用。
建国后,县小学仍沿用“四、二”制,初小4年,高小2年。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中指出,小学6年不利于劳动人民子女受完小学教育,应改为5年。教育部通令:从1952年春季起,改小学“四、二”制为“五年一贯制”。是年下半年,在晋熙小学和徐桥小学开始进行试点工作。1953年,教育部又通知,“五年一贯制”暂缓推行。1963年,教育部再度决定试行“五年一贯制”。同年秋县文教局指定实验小学、城关小学、徐桥小学,各招新生两个班,学生100人,进行试点工作。后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1969年,贯彻毛泽东“学制要缩短”指示,“五年一贯制”在全县普遍推行。1972年秋季始业改为春季始业。“文革”后,根据省教育厅通知,从1978年暑期起,又将春季始业恢复为秋季始业。1982年,县教育局根据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决定在实验小学、城关小学、太师附小、徐桥小学率先推行6年学制。至1985年,除上述城镇小学实行6年学制外,县农村小学仍实行5年学制。
(2)课程
民国元年(1912),根据革命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县小学开设修身、国文、算术、厉史、地理、理科、体操、唱歌、图画、缝纫、农业、英语12科。12年,执行全国教育委员会修订的《小学课程纲要》,县小学开设科目有:国语、算术、地理、历史、公民、卫生、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音乐、体育等。18年,县小学设置党义、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工作、美术、体育、音乐等科目。25年,“党义”改称“公民”,“工作”改称“劳作”。28年,“公民”改称“党识”,社会、自然并成一门课,称“常识”。36年,县中心国民学校设置的课程有:公民、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体育、音乐等。
建国后,县小学设置以下科目:政治、语文(包括阅读、作文、写字、口述)、算术(包括珠算)、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外语课除个别城镇小学一度开设外,其余学校均一直未开。“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突出政治”、“开门办学”,县小学开设毛主席著作课、阶级斗争课(请老工人、老农民、老红军讲村史、家史、阶级斗争史)、生产斗争课(学习农技知识和简单的工业知识)、文化课(只开语文、算术两科)等,体育课改为军体课,音乐课专教革命歌曲。
三、中学教育
1、发展概况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知县贾仕骏将熙湖书院改为县立中学堂,这是“废科举、立新学”以后县中学教育的开端。
民国元年(1912),县立中学堂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此后,直到27年,在这长达26年的时间内,县内无一所中学。27年,侵华日军占领安庆,原设在安庆的六邑(太湖、宿松、望江、怀宁、桐城、潜山)联立中学迁来太湖城内。6月,日机轰炸县城,学校迁往薛义河,由赵纶仕出任校长,招收初中3个班,学生150人。28年春,选定城北姜家岭为本部,改薛义河为分部,同时开学上课。半年后,分部并入本部,设高、初中两部,共12个班。29年,又设一分部于辛家冲,此时,六邑联中学生达700余人。33年,创办县立初级中学,县长隆武功兼任校长,周学文任副校长。校址设在城内北门王家祠堂,招收初一新生3个班,学生150人。六邑联中辛家冲分部也并入县立初中。同年秋,创办私立白沙中学,校址设在白沙畈何家祠堂,何鹏任校长,招收新生3个班,学生150人。35年春,六邑联中迁回安庆,县立初中随即迁至姜家岭,同年秋,白沙中学增办刘山铺分校,并在本部增办高中部。是年,两校共有17个班,学生800余人。36年秋,白沙中学改办为太湖公学。县立初中开学两星期后,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学校负责人慌忙宣布疏散,学生只得离校。随后在黑漆门楼(今姑塘乡境内)设一分部,招收初一、初二各1个班,学生共100人。37年上半年,县立初中复课,校址迁入城内圣公会。此时,太湖仅存1所县立初级中学,9个班,教职员30余人。县立初中共培养3届毕业生,约470人。
民国38年(1949)太湖解放后,县民主政府接管县立初中。7月,将其改办为皖北区安庆第二中学。校址设在姜家岭,另在城内王家祠堂设立分部。高中3个班,学生128人;初中两个班,学生76人;教职员26人。副县长朱涤华兼任校长。1950年秋,改名为安徽省太湖中学,不久,姜家岭本部和城内分部同时迁至岔路口。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太湖中学由初中发展为完中,学生增加到283人,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学生,比例大幅度上升。学校藏书已有2000余册,其他教学设备也逐年添置不少。1954年,省人民政府拨款23.9万元,在县城北门兴建校舍7651平方米。1955年10月3日,学校由岔路口迁入城内新校舍。1958年,增办小池、辛冲两所初中。1959年,增办徐桥、北中、城关3所初中。至此,全县普通中学6所,在校学生1345人。1960年,辛冲初中因校址属于花凉亭水库淹没区,迁到牛包岭,遂改名为牛镇初中。1961年,县文教局着手筹办新仓、黄岗两所初中,后因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而停止。同年,城关初中并入太湖中学。1958至1961年,县中学师生因大炼钢铁、下乡支农和搞小秋收,致使生产劳动时间占在校总时间的70%。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县各中学停止上课和招生。学生投入“造反”运动,揪“走资派”,进行“大串联”,随后又转入派性斗争,教师挨整,有的被打成“牛鬼蛇神”,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1968年,县中学开始招生,取消传统的文化考试,一律实行“学校推荐、大队审查、公社(镇)批准、招生学校复审”的推荐选拔方法。同年,安庆四中45名教师下放到县寺前区办学,太湖中学大批教师和学生下放到农村。1972年,提出区办高中,社办初中,全县中学发展到53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中8所),在校学生4400人,教职工共483人。1974年,县中学普遍开展“学朝农”活动,大办农场,大搞“开门办学”,教学时间与劳动时间各占一半。“文革”十年,县中学教育处于严重混乱状态。
1976年,“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1977年底,恢复招生考试制度,采取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办法。1978年,太湖中学重新被确定为地、县两级重点中学。县文教局也选定沙河、弥陀、牛镇、大山、寺前、刘羊、花园、建设、凉亭(今城西)等9所学校为县首批办好的初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中学教育经过拨乱反正,逐渐恢复、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1979年,在城东万花墩创办县第二中学,秋季招收初一4个班学生,共200人,1982年开始招收高中班。1983年,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将农村9所普通高中调整为7所,原黄镇、寺前两所普通高中改为高级职业中学。徐桥高中由徐桥镇迁至桃铺乡境内的原县教师进修学校,原县教师进修学校并入太湖师范学校。对农村民办初中也进行较大的调整,除江塘、胜昔、五星、鸣山、百圩等民办初中外,其他民办初中和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停止招生,原有学生分别转入所在乡公办初中就读。1985年,县有完全中学2所(太湖中学、太湖二中)、普通高中7所(北中、弥陀、牛镇、小池、新仓、徐桥、江亭)、初级中学50所。全县高中共有46个班,学生2473人,教师136人;初中共238个班,学生13330人,教职工840人。全县普通中学的所数是1949年的59倍,学生数是1949年的65倍。
1949—1985年县中学发展情况统计表

2、学校简介
(1)安庆六邑联立中学
民国27年(1938),因避战乱,安庆六邑联立中学初中部由安庆市内的百花亭迁来太湖,利用城北福音堂和聂、王二姓祠堂做校舍。6月,城内的临时校舍遭日机轰炸,变成废墟。经校董事会研究,决定由赵纶仕出任校长,并将学校迁往离县城35公里的薛义河。28年,选定城北姜家岭为本部,改薛义河为分部。半年后,分部并入本部,设高、初中两部,共12个班。29年,又设一分部于辛家冲。六邑联中因陋就简扩建校舍100余间,面向太湖、宿松、望江、怀宁、桐城、潜山、岳西招生,此时学生达700余人。
在扩建校舍过程中,校长赵纶仕不辞劳苦,亲率师生到城内拆运被日机炸毁的公房的残砖剩瓦。另外,他还将母亲去世时亲友馈赠的全部礼金作为建校经费。
六邑联中很注重教师的选聘。当时一些有名望的学有专长的教师,如李西溟、李天笃、马自强、陈家贽、胡亚伯、金真逸、祝祖光、杨格远、孙觉、李文涛等都先后受聘来校授课。由于治校严谨,校风朴实,学校教学质量较高。28年,学生赵国廷、赵璧、李礽之等,参加全国高中学生作文竞赛,均名列前茅。
六邑联中学生热爱祖国,迫求进步。28年,当强敌入侵、国难当头之际,学校成立了“青抗会”(即青年抗敌协会),初三以上学生全部参加,约300余人,在教师李文涛、孙觉(均系中共地下党员)的指导下,演唱抗日救亡歌曲,学习《论持久战》,并分赴农村,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们驱走反动军训教官周剑平,以后又驱走三青团县总部干事魏某和教官汪铁如。
六邑联中在太湖办学的8年中,共培养初、高中毕业生1000余人。其中一部分人考入大学或出国留学,另有一部分人毕业后直接投身于祖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2)太湖县私立白沙中学
民国33年(1944)秋,何鹏用何姓公堂的公产作校产,于白沙畈何家祠堂创办私立白沙中学。当年,向省教育厅申报立案后,招收新生3个班,学生150人。学校面向太湖、怀宁、潜山、桐城、望江、宿松、岳西、合肥等县市招生。
白沙中学有一支思想进步、学有专长的教师队伍。如:赵琦,本名高鸣歧,生物教师,湖南人,中共党员;谢濂,文史教师,湖南人,中共党员;萧茶,文史教师,湖南人;蔡洲清,英语教师,湖南人;罗陶,数学教师,后改名向明;还有向锦江等。
在教学方面,既采用统编教材,又不受它的束缚。历史课,增加社会发展史方面的知识;生物课,补充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方面的内容;公民课,则改授国内外时政,经常介绍苏联革命和经济文化建设的情况。校长何鹏将自己2500余册藏书献给学校,又将自己一年半的工资给学校购买图书,使学校藏书增至6000余册,其中进步书刊近2000余册。另外,还在上海订购20余种进步报刊。
民国36年(1947),新四军皖西独立大队某中队到白沙畈筹粮,与学校建立了联系。5月,以高尚毅、桂林栖为首的皖西独立大队到校住了两晚。不久,太湖县城第一次解放。9月,县民主政府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为培训革命干部,决定以白沙中学为基础创办太湖公学,由县长李英兼校长,何鹏任副校长。皖西军区司令员曾绍山曾来公学参观。后因解放军赴中原地区作战,撤离太湖县城,公学停办,教职工20余人集体参加革命队伍。
(3)安徽省太湖中学
位于县城关镇北门街,是安庆地区重点中学之一。
民国38年(1949)太湖解放后,县民主政府接管县立初中。当时学校破烂不堪,设备、仪器、图书极少。学生189人,教职员26人。7月,皖北行政区将县立初中和省立太湖师范重新组建成为“皖北区安庆第二中学”。校址设在姜家岭,另在城内王家祠堂设立分部。高中3个班,学生128人;初中两个班,学生76人;教职员26人。副县长朱涤华兼任校长。1950年秋,改名为安徽省太湖中学。是年,安庆行署拨大米5万公斤做经费,为学校整修城东岔路口民国新县治的房屋。9月,姜家岭本部和城内分部同时迁至岔路口。1954年,省人民政府拨款23.9万元,以后大约用了一年多时间,在县城北门建起7661平方米的校舍。1955年10月,学校由岔路口迁入城内新校舍。1958年,学校高、初中增至18个班,学生903人,教职工73人。“文革”期间,太湖中学是“重灾区”,校舍、图书、仪器、设备遭到严重破坏。1969年,全校仅有初中学生180人,教师半数下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太湖中学重新恢复生机,得到迅速发展。1985年,全校共有26个班,学生1333人,教职员130多人。1978年以后,兴建教学大楼、实验楼、图书楼、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共6257平方米。现校园总面积76亩,校舍建筑面积17208平方米。
此外,各种教学设施、体育器材、图书、仪器,也充足齐全,非昔日可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教师为革命而教,学生为革命而学,已蔚然成风。1978至1985年,全校教师共写出教学研究论文100余篇,先后有31名学生在全国和省办的学科竞赛中获奖。解放后的36年中,太湖中学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计8万多人,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约1400余人。在众多的毕业生中,有的成为高级领导干部和高级专家。1951年高中毕业的孟宪勤,后任上海大学党委书记;1956年高中毕业的王仁定,后任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1958年初中毕业的石楠,是全国知名的女作家,后任安徽省作协副主席;1960年高中毕业的方文汉,后任苏州军区司令员。
1985年,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为太湖中学题写校名。
(4)太湖县第二中学
位于县城河东万花墩,创办于1979年7月,当年招收初一新生200人。1982年开始招收高中生,1985年发展到16个班,学生835人,教职员工70人。学校占地90余亩,总建筑面积6770平方米。建校6年来,共培养初、高中(含职业班)毕业生1000余人,有40余人升入大专院校或中专、重点高中。学校规模仅次于太中,是县第二所完全中学。
3、学制与课程
(1)学制
民国14年(1925),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中学规程》。将中学5年制改为6年制,分初、高中两个学段,各为3年。建国后,县中学仍沿袭民国时期的“三三制”,即初、高中各3年,秋季始业。1970年,改为“三二制”,即初中3年,高中2年,并改秋季始业为春季始业。1977年,根据省教育厅文件规定,实行秋季始业,当年在校毕业班推迟半年毕业。1982年,太湖中学高中部率先改为3年制,以后,徐桥、弥陀、小池、牛镇等高中也相继改为3年制。
(2)课程
民国29年(1940),国民政府颁布《修正中学规程》,规定初、高中的课程设置。是年,县立初中开设的课程,有国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卫生、历史、地理、生物、英语、公民、音乐、图画、童训等。六邑联中开设的课程,有国文、英语、历史、地理、公民、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图画、音乐、军训等。
1953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暂行计划》,县初中开设语文、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植物、动物、生理卫生、历史、地理、中国革命史常识、外语、体育、音乐、图画等科,高中开设语文、三角、几何、代数、物理、化学、人体解剖学、达尔文主义基础、历史、地理、社会科学基础、共同纲领、外语、体育、制图等科。1956年,语文分为汉语、文学两科,政治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教材,另外还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课。1958年,汉语、文学又并为语文一科,政治课又改为《社会主义》。1969年,根据毛泽东“课程要精简”的指示,县中学只设政治、语文、数学、工农业基础知识、音乐、体育等科。1978年,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县中学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农业基础知识、体育、生理卫生、音乐、美术等14科,并进科目为8至9科。1981年,教育部修订了1978年颁发的《教学计划》,同时规定政治课内容为:初一学《青少年修养》,初二学《社会发展简史》,初三学《法律常识》;高中学《政治经济学常识》和《辩证唯物主义常识》。
1985年县普通中学基本情况表

1977—1985年县报考高校、中专录取情况统计表

1980—1985年县中学生
参加省及全国学科竞赛获奖概况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