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通过技术引进,对比试验,择优推广以及创新、仿制、改革等实践, 1959年,全县有17项农业、工业、医药科研成果,在全地区国庆十周年献礼项目评比中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9项,四等奖7项。1977年,全县有30项农业、畜牧业、工业、医药业科研成果,向县科学技术大会献礼,同时评选出27项向地区科学技术大会献礼。1979至1985年,省、地、县共下达科研项目66项(农业53项、畜牧业2项、工业8项、医药卫生3项),取得科技成果64项。
一、工业
县办工业在70年代以前,工程技术人员很少,主要依靠一些手工技艺较高、有丰富实践经验、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工人,组成技术革新或科研小组,开展“五小”(小创造、小发明、小革新、小窍门、小建议)活动。60年代末,少数大专院校毕业生陆续分配到厂矿,他们在生产实践中,与工人一道改进工艺,开展科研活动,不断取得新的科研成果。
1955至1985年,除各厂矿自己动手完成有关设备安装调试任务外,有资料记载的主要科研成果80余项,试制新产品127种。这些科研成果,对发展新产品,提高机械化程度、工效、质量、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1955年,县印刷厂工人自制切纸机、装订机、划线机、压力机取代手工。1958年,县机械厂自制电动机、鼓风机、简易车床、刨床,除自我武装外,还供应其他工业行业生产急需。1966年,县木器社为加快木制打稻机生产步伐,自制圆盘锯、中型带锯、梭边机、梭桦机、刨槽机、排钻等木工机械。县铁器社自制跳板锤、皮带锤,取代手工锻打钢件。县农机二厂为生产12K水泵,研究实现工装模具等大小科研成果80余项,其中主要的有碾砂机、筛砂机、落模机、去毛(刺)机、行车、焦炭化铁炉、鼓风机、皮带锤、简易立式车床、简易镗床等。县农机一厂为生产闽农4水泵、交流电机,自制混砂机、筛砂机、落模机、行车、焦炭化铁炉、剪板机、卷管机和浸漆、喷漆、热处理、金属加工等工装模具。1968年,县印刷厂为赶印毛主席著作《老三篇》、《新五篇》,进行印刷机改造,实现四开圆盘机印刷自动化。县食品厂自制炒米机、食品烘烤转炉取代手工。1971年县农机二厂自制锯床、摇臂钻、外圆磨、平面磨等工装设备20余件。1972年,徐桥变压器厂为生产变压器,自制弯管机、绕线机、喷漆、烘烤、测试等设备。县五金厂为解决焦炭燃料供应不足,自建2吨煤粉化铁炉1座取代焦炭化铁。《关于煤粉化铁炉情况的汇报》,后被中央冶金部选刊在《铸造》和《铸造技术》杂志上。1974年,县农具厂自建2吨煤粉化铁炉1座,研制成功打稻机击禾齿机械成型工装1件。1975年,县农机一厂恢复电机生产后,通过科研活动获铸造、浇铸、冲压、金加工、下线、总装、检测等方面科研成果20余项。县水利工程队研制成功钢筋冷拔机1台。1976年,县酒厂为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工时,自制刮饭机、起料机、拌料机、地道通风凉床。1977年,徐桥五金工具厂自制铅件压铸机、带钢除锈机、下料锯床、皮带扣冲模。县针织厂自制并纱机、并线机。县五金厂为生产榨油机械,自制铣锤机,并以车床改制1台旋风铣床、铣罗旋,提高工效20倍以上。1980年,县农具厂为生产钢家具,自制卷璜机、卷管机、五眼排钻。县印刷厂为增加花色,自制打蜡机、塑印机。县电机厂自制电扇网罩掰圆机,使压扁掰圆一次成型。
各个工业行业在技术缺乏、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除添置部分关键性设备外,主要依靠自己动手进行一些小的改革来发展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的变化,有的土设备和产品已逐渐淘汰更新,有的仍在发挥作用。1985年,县电机厂登记在册的166台(套)设备中,就有26台(套)为自制设备;全县工业开发的127项新产品中,尚有39项在继续生产。
二、农业
1、水稻
1954年,推行“再生稻”。这对解决当年因特大洪水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问题起了很好的作用。
1955年,推行“三改"(改旱地为水田、改单季为双季、改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县内因地制宜试种双季稻2449亩,早稻亩产181公斤,晚稻亩产120公斤,双季稻亩产比单季稻增收79公斤,为后来坚持大面积双季稻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1965年,在凉亭的幸福、花园的杨桥、马庙的东冲试种引进的“矮南特”、“农垦58”等良种,获得大幅度增产。推广扩大种植面积后,1967年双季稻单产411.5公斤,比1966年老品种增产6成以上。
1976年,县农科所引进杂交稻试种成功,翌年派出36人到海南岛制种,回来后扩大到45个农科单位,繁育制种440.51亩,示范种植单季亩产519.8公斤,比当年中稻增收138.3公斤。双晚平均亩产374.1公斤,比当年双晚增收153.1公斤,为推广杂交稻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1985年杂交晚稻种植面积达14万亩。
1979至1982年,花园红合大队承担油一稻一稻三熟丰产技术试验,同时结合甘蓝型油菜大壮苗移栽冬春双发高产技术试验,获得成功,油菜籽亩产125—155.5公斤,比白菜型油菜籽增产62%,甘蓝型油菜茬双季稻亩产达750公斤以上。
1981年县组织农民技术辅导小组,在花园的红合、杨桥两个大队对实行油一稻一稻三熟制开展技术辅导。1981至1982年,油菜籽比前两年总产增长78.7%,水稻分别增长22.7%、30.78%。
1982年,县农业部门将水稻高产低成本联合试验示范的任务,分别交给全县技术性强、经济条件好的28个试验示范户和园畈、蔡河两个农科所承担,要他们建立田间管理档案,如实记录全过程的35项内容,示范面积58亩,试验结果两季亩产达774.8公斤。
1983年,北中区双晚杂交稻高产低成本生产技术试验结果:双晚平均亩产514公斤,早稻亩产425公斤,平均亩产939公斤,比1982年非杂交稻增产78.1%,并摸索到一套高产低成本的生产技术。
1984年,桃铺乡孟岭村及太平乡进行防治稻瘟病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选用抗病品种,进行合理施肥,施用农药防治,开展对比试验,使发病率比1983年下降46.85%,比1982年下降78.93%,平均亩产比1983年增长24.3%,比1982年增长71%。
随着秧田改革,稀播壮秧,薄膜、地膜育秧,合理密植,品种试验更新,合理施肥,适时适量喷洒高效低残毒农药防治病虫害,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水稻单产逐年递增,1985年全县平均亩产356公斤(杂交稻平均亩产415.5公斤),比1950年增长1.1倍。
2、油菜
1957年,黄镇区星火农业社采取育苗移栽201亩双季稻茬油菜,获得平均亩产35.7公斤的好收成,比当年邻社常规种植亩产高15公斤。
1982年,压缩地方“五花籽”和迟熟品种“胜利”油菜,采用甘蓝型油菜中熟品种,推广大壮苗移栽冬春双发高产技术,全县平均单产65.5公斤,比1981年增产12.5公斤。1985年单产64.5公斤。
3、棉花
1966年,改革传统植棉方式,由“板地套种点播”改为“小麦宽幅小墒条播”和“棉花开沟条播”,扩大麦棉连作面积。
1983年,徐桥公社农科站引进中棉10号,在示范种植同时,随机分组排列5个播种期进行试验,获得阶段性成果。
4、花生
1983年,刘羊赤土大队进行地膜花生一杂交稻连作试验,亩产花生111.9公斤。
1985年,北中、寺前、新仓、小池布点示范,亩产花生215公斤、杂交稻313.5公斤,纯收人202.7元,比插双季稻增收27.33元。
三、林业
1982年4月,县林业局从潜山天柱山引进白僵菌粉剂500公斤,在城西乡建华、金平大队900亩松林中放菌试验。越冬代松毛虫茧(蛹)和第一代松毛虫幼虫平均每株僵死20条,第二代幼虫僵死50%左右,放菌区外围扩散面积4500亩,原接近死亡的3000亩松林,松针保存率85%以上,行署林业局召开现场会推广这一经验。
四、多种经营
1、柑橘
1974年,引进温州蜜橘,在山区的李杜学士、界河朱岭大队,畈区的新丰、小池、毛安大队栽植,长势良好。经受1977至1985年冬春低温冻害和特大干旱,成活率仍在60%左右。
1977年,小池大队柑橘场定植柑橘5040株,面积84亩。
1982年,小池柑橘场产鲜橘万余斤,朱岭柑橘场也突破万斤。试验证明柑橘适宜于本县部分地区栽培。
1983年11月和1984年6月,县科委两次举办“柑橘小气候调查”学习班,全县布31个点,对1983年12月1日至1984年1月31日,1984年7月1日至8月31日,1984年12月1日至1985年1月31日3个时段的气温、风速等进行定点、定时同步观测,搜集了大量的观测资料,证明县内有两个暖区一个暖舌,即花凉亭水库内有一个暖中心,南部丘陵的东边有一个暖区,东部小池有一个暖舌,小气候条件优越,可以因地制宜发展柑橘生产。
1984年,在适宜柑橘种植小气候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全县柑橘种植区划工作,作出了“库区一大片,界界公路一条线,其余地方星星点点”的布局。全县适宜种植柑橘面积2万余亩。
1985年,全县栽柑橘114万株,栽培面积达万亩。是年,产柑橘16.5万公斤。
2、生漆
县小木漆树种,适应性强,生长快,单产高(单株产量2.5—5两以上),漆质好,被定为全省三个优良品种之一。
1979至1984年,县科委先后拨给河口乡罗冲大队、弥陀乡李坳大队、沙河乡罗山大队科技经费,支持引进大木漆树种栽培试验及小木漆树速生丰产技术研究,发展生漆生产。
1982年,罗山大队7万余株小木漆,年产生漆1000余公斤。雀鸣大队单株收漆0.16公斤,亩产32公斤。
1983年,北中区计收生漆2060公斤,成为名符其实的“生漆之乡”。
3、蚕桑
1979年,县科委拨给科研经费,支持城关园桑场(农场改称)、北中横河园桑场进行蚕桑丰产试验。
1981年,北中区植桑31.9万株,横河大队223户中有102户植桑养蚕,其中72个重点户收茧2946.5公斤,价值1.17万元。
1982年,城关园桑场收茧7.04吨,北中区收茧10.47吨。
1983年,北中农林站从省蚕研所引进15个蚕桑树品种,在沙河乡雀鸣大队建立1.2亩良种场。
1984年,引进抗萎缩病湖桑良种苗8万株,在甘河洲建良种桑园120亩,同时引进402抗菌剂、敌雹霉等新药防治病虫害。
1985年,全县收茧4.17吨。
4、茶叶
1952年,全县推广“三采"(适时、分批、留冬叶)、“三不采”(老叶、老梗、壮苗)、高温杀青等茶叶采制技术。
1981年,分别在马龙、岔路、光明、龙湾、洪畈等地进行“茶叶丰产技术研究”,“茶叶扦插试验”,“密植速生茶园研究”;在沙河的花冲、弥陀的柳树实行“重修剪”(夏茶后剪去茶树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和改树、改园、改土、改管理,使茶园场地阶梯化、种植系列化、树型规格化,真正做到采养结合。全县改造茶园3000亩,比未改造的茶园增产57%。1982年总结推广这一经验,又改造茶园868亩。
1982年,马龙茶场百亩茶园产干茶3980公斤,比1981年增产27%,丰产片亩产86公斤。1983年10亩丰产片,平均亩产126公斤。
1984年,南阳炒青获地区评比二等奖。
1985年,天华谷尖评为地区优质茶。
5、天麻
1981年春,桐山公社将军林场,引进岳西天麻种试种,在五星、花楼、将军3个大队下种4窖,1984年将军大队下种467窖,收天麻15公斤(成品),麻种300公斤。
6、板栗
1984年5月,县科委拨给科研费,支持大山乡燕窝村、马庙乡姜河村承担“板栗丰产优质栽培技术示范”。
1985年,县科委与树堰、燕窝2村签订“20亩老树改造丰产栽培”的技术经济合同。
7、蔓荆子
1984年,县医药公司承担县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在新仓乡南安村孙湾组进行蔓荆子丰产栽培试验:选沙质土壤地1亩,开沟整成6块,种下蔓荆子,改自然生长为人工管理,采用不同的行距,不同的肥料,不同的施肥方法,对比试验。从5月20日播种到9月3日收获,结果最高亩产达66公斤,为人工种植蔓荆子开辟了新途径。
8、食用菌
1984年,县科委保送江塘乡金湾村等地3位农民到华中农学院学习食用菌培育技术,返回后,自制菌种,培育平菇、银耳。为推广这一技术,县科委适时培训学员45名,有14人回去后引种培育,当年获利万元以上。
五、水产
1、鱼
1977年,花凉亭渔场放养“夏花”成功。
1980年,徐桥水产场从省水产科研所引进日本白鲫鱼32对,放养试验,证实该鱼种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易捕捞,已在县内水域中繁殖。
1984年,县水产场承担“稻田培养大规格鱼种试验”,放养面积9.42亩,放养“夏花”17240尾,经110天稻田养殖,收获大规格鱼种5779尾,尚存草鱼100公斤,除本获利2293元,试验田每亩增产稻谷48公斤。
1985年,县水产场承担“网箱养鱼”科研项目,试验水面825平方米。其中60平方米网箱10个、28平方米网箱9个,放养鲢、鳙,时间3个月。分别给每平方米放养15、21、30、45尾。试验结果:放养密度大,成活率低,但产量高。45尾/m2,亩产1136公斤;15尾/m2,亩产977.5公斤。网箱养鱼的成功,为库区人民利用水面发展渔业生产开辟了新路。1985年,放养水面扩大到170亩,最高亩产达2500—3500公斤。
2、水浮莲
1959年,从广东引进亚热带水生植物——水浮莲。通过温室越冬养种、薄膜越冬保种,放养成功,后扩大到全县村村户户,成为生猪的主要青饲料之一。
六、畜牧
1、牛
1975年10月,县畜牧兽医站从北京种公牛站引进英国海福特肉牛冷冻精液颗粒与本地黄牛杂交试验。当年输精8头,准胎2头,1976年生下“海杂一代”2头,初获成功。
1977年,李杜公社沙场牛场给25头母牛输精,准胎14头,1978年杂交牛犊出生后,头头成活,长势健壮。
1978年,罗溪公社罗庙大队、刘羊公社赤土大队办起牛场,3个牛场共养母牛110头。当年输精84头,准胎49头。
1979年,增设4个输精点,为社员饲养的母牛输精配种,全县共配种508头,准胎228头。
1980年,在全县设24个输精点,先后引进英国“海福特”、“短角”和法国“夏洛来”、瑞士“西门塔尔”4个良种。是年,报经中央农业部批准,太湖被列为全国200个商品牛基地之一。
1975至1981年,输精配种2407头,准胎1188头,计产杂交牛1045头,成活1024头。1982年,全县共冷配4218头,1983年受孕率提高到62%。
杂交牛,既有父本海福特的初生体重、开食早、生长快、发育好、体型大,又具有母本本地黄牛的耐粗食、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特点。一般饲养条件下,20个月龄体重可达300公斤,一岁半即可下田拉犁干活。
2、猪
太湖“六白猪”,是省内优良品种之一。为提高生猪瘦肉率,1984年,县食品公司小池食品站养殖场,先后引进“杜洛克”公猪3头、母猪7头,“汉普夏”公猪3头、母猪4头,“长白”公猪6头、母猪14头,“大约克”公猪2头、母猪6头,共计45头,进行纯种、二元杂交、三元杂交试验。后繁殖“汉普夏”纯种7头,当年产杂交一代68头。屠宰后其瘦肉率达54.4%,比一般猪瘦肉高20%。
1985年,进行杂交猪组合对比试验。分长白与六白、汉普夏与六白、杜洛克与六白、大约克与六白4个杂交一代对比组共5个组合,经146天饲养期试养,结果是:长白与六白杂交一代,总耗料2378公斤,平均每头日增重432克,料肉比4.6:1;汉普夏与六白杂交一代,总耗料1252公斤,平均每头日增重526克,料肉比5.2:1。以汉普夏与六白杂交一代日增重最高,耗料最低,经济效益最高。
七、医药卫生
1959年,县医院研制成功的中草药剂“威灵仙液”、“紫萍丸”,获安庆地区国庆十周年献礼项目三等奖。
1970年,县医院制剂室研制成功中草药剂40余种,其中“威灵仙”经省推荐参加全国中草药医疗法展览会,并被收入展览会《资料汇编》。
1977年,县医院妇产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小池医院以“治疗恶性淋巴癌”、凉亭中学李敬六以“治疗精神分裂症”、北中区兽医站以研制成功的“兽医中草药西剂”作为科研新成果,向县首次科学技术大会献礼,并以临床治愈病例向大会作口头或书面发言。
1980年,县科委将“抗癌药膏结合中草药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科研项目,下达给县医院,进行临床实验。
1982年,罗湾医院朱敦楼撰写《阳和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一例》、《浅谈达原散在温热病中加减应用》、《夏枯草治愈口唇溃烂一例》,分别在《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第1、2期上发表。
1984年,通过科学技术鉴定,太湖县消灭血吸虫病。12月13日,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发给县《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书》。
八、气象
1983年,县气象局曾天明执笔编写的《太湖县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一书,经省气象局审定核准出版,获安庆行署气候研究成果四等奖。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