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卫生防疫
一、卫生
1、食品卫生
1952年5月,本县开始对食品卫生进行管理,晋熙镇对饮食行业人员170人进行训练,加强卫生知识教育。1956年,县防疫站配备专职干部,负责饮食行业的卫生管理。1962年,开始对食品行业出售的冰棒、冷饮、罐头、奶粉、酒、肉、糕点进行检验。1981年,检查经营食品户78家,销毁霉烂麻饼、方片糕187份,对制造不合规格的汽水22户,禁止再生产。1982年,对22类冷饮制品,抽样检查783次,合格率仅27.6%,后限定有的重新加工复制,有的禁止出售。1983年7月1日开始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县设立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由县政府任命4名专职食品卫生监督员,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商贩实行食品卫生许可证制度和食品卫生监督制度。
1985年,销毁不符合卫生指标的冰棒1万余支,霉烂面条831公斤,浑浊香槟酒1632瓶,变质猪肉90公斤,过期软装饮料1050支。是年,有102家国营和集体单位、36家个体户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达3107人次,其中合格的发给饮食卫生健康合格证。
2、环境卫生
1954年,县政府制订《集镇卫生管理暂行规定》。街道、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均配有卫生员和清洁工,专门负责管理卫生。1964年,对县城77口水井水质进行化验,后对其中10口水质不良的水井进行了消毒处理。1965年,城关、徐桥两镇建立“粪管队”,设置垃圾箱和公共厕所。1981年,全县选择5个点、31种水源进行卫生调查和水质检验,在16个检验项目、4968个水质分析数据中,发现水质普遍不良、水源选择不合理(30米以内有污染源),这为全县改水管水,防治地方病、流行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3、劳动卫生
1956年,县直各厂矿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卫生委员。1962和1963年,连续两年夏季高温,全县发生中暑事故137例,死亡2人,县成立防暑降温委员会,预防人畜中暑。1966年,培养农村喷药员1700人,进行劳动保护知识教育,防止农药中毒。1973年,县农机一厂、二厂、棉织厂、造纸厂给生产时接触尘毒的313名职工,发放保健食品,预防中毒。1979年后,加强对职业性疾病的监督,在县内10个工厂作调查登记。对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拍胸片检查,发现可疑矽肺1例。1981年对34名接触铅、苯的工人,进行体检,发现1人尿铅超过标准。1982年,在水泥厂76名工人中,发现可疑矽肺4人,肺结核2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5人。每次检查发现的问题,都及时采取措施,以求达到劳动保健的要求。
4、学校卫生
建国后,对各中小学学生经常进行卫生知识教育,使之加强体育锻炼,预防各种多发病、常见病的流行。1962年,对全县570名高中毕业生进行卫生检查。1964年,对84名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1965年,中小学校培训保健教师。1980年,县中小学普遍开展保护视力的宣传教育,县教育局还发给保健操挂图2000份。1982年6月,对太湖中学15个班749名高初中学生,进行身高、体重、坐高、肺活量、握力、近视力、远视力、视力范围、血压、胸围、肩宽、盆宽、色盲、脉搏等15个项目的体格检查,还检查了该校教室面积、容积、自然光线、人工照明以及课桌椅方面的情况。检查后发现男生重度色盲4人,轻度色盲5人,重度色弱11人,女生轻度色弱3人,正常视力占71.6%。对太湖二中506名学生视力进行检查,正常视力为83.4%。这两所学校教室人工照明最小值为26勒克司,最大35勒克司,平均值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5、放射卫生
县内各医院放射室设铅墙,进行隔离透视,放射人员工作时穿铅围裙,减少x光接收。每月给放射工作人员一定数量的营养费,每年离职休假一个月,一年检查一次身体,对不能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另行安排工作。
二、爱国卫生
1951年“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县掀起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5月20日全县开展清洁卫生大扫除,6至7月份为爱国卫生防疫突击月,共清除垃圾6.24万担,改良厕所5.22万所,改善水井5747口,疏通污水沟10.17万条。1956年,连续开展4个卫生突击月,8个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突击周。1958年5月,全县开展除“四害”运动。1960年后,爱国卫生工作形成制度,每逢节日开展卫生大检查。
三、预防接种
解放前,仅民间少数“苗郎中”,零星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建国后,普遍实施预防接种。1950年夏,首次接种霍乱、伤寒及副伤寒混合菌苗8090人份。1950年冬至1951年春,流行天花病的虎丘(今北中区境内)、小池、新仓、徐桥、江塘等区,应急接种牛痘1.22万人份。是年秋,全县开展普种。1952年,接种鼠疫菌苗8.14万人份,同年开始注射百日咳菌苗。1953年,开始注射白喉类毒素。1956年,开始应用痢疾噬菌体。1960年,开始在儿童中接种卡介苗。1965年,开始注射破伤风类毒素。1966年,开始应用夕克氏试验。1968年,开始注射乙型脑炎疫苗。1969年,开始使用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1970年,开始注射钩端螺旋体菌苗。1971年,开始注射脑脊髓膜炎菌苗。1978年,开始使用炭疽菌苗。1979年,普种卡介苗,全县达12万人份。到1985年止,免费接种菌苗、疫苗15种,其中连续使用的有牛痘苗,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卡介苗,白喉类毒素,霍乱、副霍乱与伤寒、副伤寒四联菌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和流行脑脊髓膜炎菌苗。1985年开始实施0—7周岁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接种疫苗有:卡介苗、百白破混合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四、传染病防治
1、天花
1950年,畈区部分乡天花流行,死亡210人。1951年,畈区和部分山区天花继续流行,县派医疗队前往抢救,治愈756人,同时,全县普种牛痘,接种人数28.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五分之四。从1952年起,天花停止发生。此后连续接种30年,普种6次,其中接种人数最多的1974年达35万人。1982年停止接种牛痘。
2、鼠疫、霍乱
1951年美国军队在朝鲜战场施行细菌战时,全县开展卫生防疫运动,发动群众灭鼠灭蝇,注射鼠疫、霍乱菌苗。1952至1985年共接种鼠疫霍乱菌苗50万人份。长期以来,县设有副霍乱防治机动队和预防队,配备专用药品药械,做到人员、技术、药品三落实。夏秋两季,县防疫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随时了解和掌握万一出现的疫情动态。1965年起,县医院及北中、弥陀、徐桥、小池、城关等区(镇)卫生院,设立肠道门诊科,加强对传染源的搜索和监察。1985年8月,县卫生局组织一次防治副霍乱实战演习,以检查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自建国以来,县内未发生鼠疫和霍乱、副霍乱病。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解放前,县内曾多次暴发流行。建国后,几次出现流行高峰。第一次是1957年,发病率为61.7/10万;第二次是1966年冬至1967年春,发病率为923—59/10万;第三次是1977至1980年,4年平均发病率为155/10万。1957到1985年,流脑报告7210例,死亡448人。主要采用呋喃西林、黄连素液滴鼻,同时口服黄胺药和中草药预防。1966年,用黄胺药2万片。1967年,城关镇用呋喃西林糖果500公斤,全县用呋喃西林糖果5520公斤。1971年开始使用流脑菌苗预防,到1985年共接种70.5万人份。
4、麻疹
1952年,岔路、汪洋、青平、永安等14个乡流行麻疹,患者2000余人。此后,连年都有病例报告。到1985年,全县累计报告6.78万例,其中1974年是建国后发病最多的一年,全县共报告7348例。1969年,开始接种麻疹疫苗预防,到1985年,累计共接种47万人份。发病率在传染病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5、白喉
1955年1例,1976年9例,1979年61例(死亡16人)。1980年后,未见病例报告。历年接种白喉菌苗25万人份。
6、百日咳
发病率仅次于流感和麻疹。1955至1985年,全县共报告4.14万例,发病率最高的为1957年,是年县卫生部门组织防疫队赴疫区抢救,治愈7242人。
7、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1957年4月,全县流行,达1.47万人。1970年后,年发病率均在200/10万,1979年达3.4万人,发病率7327.49/10万。
8、伤寒、副伤寒
1952至1985年,全县报告1348例。1950年开始注射霍乱、伤寒、副伤寒混合菌苗。1960年后,加强对饮食、饮用水的管理,年发病率在5/10万以下。
9、痢疾
1950年,虎丘区(今北中区境内)流行。1954年文桥、徐桥两区大水灾,7至10月灾民中普遍流行痢疾和肠炎,上海医疗队和望江、太湖两县医疗队联合赴灾区抢治,治愈8000余人,1971年后连续流行,1974年,发病率达1722.57/10万。1952至1985年,共报告6.23万例,死亡105人。
10、病毒性肝炎
县内以散发为主,呈局部流行,畈区发病高于山区。1958年以前无报告资料,1959年首次报告1059例,发病率为280.53/10万,是建国后的第一次流行高峰。1972至1975年出现第二次流行高峰,4年的发病率分别为122.44/10万、379.92/10万、474.23/10万、143.23/10万。1984年5月首次开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情况调查,发现男性阳性率4.42%,女性阳性率2.12%,证实太湖以甲型、乙型肝炎流行为主。自1959至1985年共报告10954例,死亡25人。
11、其他传染病
乙型脑炎,建国后,共报告972例,死亡119人。近20年,年平均发病率约在10/10万—20/10万。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1958至1985年,报告39例,死亡4人。1969年后,共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86万人份。此外如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狂犬病、回归热、黑热病、斑疹伤寒、猩红热等均有少数病例出现。
五、地方病防治
1956年,全县组织9个调查队,35个小组,共183人,深入乡村进行地方病调查,基本掌握全县地方病的流行情况。经过30年的防治,血吸虫病已经消灭,梅毒和头癣基本治愈,“两地病”基本控制,其他地方病也大幅度下降,人们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1、血吸虫病
(1)流行范围
沿泊湖地区有血吸虫病流行史。姑塘乡五合村王屋组解放前10户49人,因患血吸虫病死亡较多,至解放初只剩下5户16人。1949年,大石乡兰家村下湾组,18名男女青年死于血吸虫病。1956年2月,县成立血吸虫病防治站,开始对血吸虫病进行调查,发现姑塘、大石、桃铺3个乡和徐桥、城关两个镇,有钉螺繁殖和血吸虫病流行。1966年发现建设公社有钉螺。全县累计查出钉螺面积3.17万亩,分布在2个镇、4个公社、19个大队、309个生产队。属血吸虫病流行区共6369户,总人口4.29万人。
(2)查螺灭螺
1955年,本县在山东医疗队帮助下查出钉螺和血吸虫病人后,被正式确定为流行县。1957年,开展查螺灭螺运动,查出钉螺面积1276.6万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有钉螺30只,最高密度220只。1958年,在城关镇召开3800人参加的消灭钉螺誓师大会,掀起千军万马“送瘟神”运动。姑塘公社发动2.33万人次,清沟埋螺面积27万平方米,铲草皮33.9万平方米。1959年,组织6个灭螺垦植大队,垦植湖滩1409亩。1960年,水田改旱地2271亩。同年10月,开始使用五氯酚钠灭螺。1960年后,血防工作松懈,专业人员下放,疫情回升。1963年7月,健全血防领导机构,收回下放人员,整顿和健全专业队伍。9—10月份,在原螺区进行调查,发现11个大队仍有钉螺。1966年9月,建设公社查出钉螺分布面积23.2万平方米。10月,流行区统一组织灭螺大会战。此后,在非流行区也进行调查,连续调查9次,未发现新螺区。连续6年,全县修建血防工程66处,投工30万个,投资6万元。
(3)查病治病
1956年,疫区作抗原皮内试验,检查2.90万人,阳性反应7110人,阳性率24.5%;粪检1.56万人,阳性反应775人,阳性率4.96%。此后,每年对疫区20岁以上的人普遍检查一次,采用“一送一检”沉淀镜检法。1970年,改用“三送三检”沉淀镜孵化法。1974年,建设公社采用粪检和直肠镜相结合的检查办法,检查1325人,查出病人216人。1978年,全县组织24个查病小组对非流行区的44个公社有疫水接触史和有体征者进行粪检,受检5.92万人,未发现病人。1983年,对儿童和迁入人群进行监测,均未发现新的病人。累计历年受检人数38万人次,查出病人4358人。
1956年,开始收治病人,大石、姑塘、建设3个公社均设有医疗点,城关镇由县医院负责治疗。初期病人采用锑剂20日疗法,晚期和体质差的病人,采用中药治疗。当年收治病人463人。1958年后,采用锑剂3日疗法,当年收治316人。1965年改用“血防—846”治疗,当年治疗170人。1966年治疗553人。1971年又改用锑剂20日疗法,1978年应用新药7505,1980年后改用口服比奎酮。从1956到1982年,连续26年中,免费治疗6399人次,治愈4358人。
1958年,开始防治牲畜血吸虫病,历年共检查耕牛、生猪、骡马3万头,发现阳性474头,全部进行了治疗或处理。
(4)粪管水管
粪便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定窖贮存,统一使用。建立加荫加盖贮粪窖,拆除露天厕所。1958年,城关镇建立粪管合作社,群众集资新建9个容量300担的贮粪池。1969至1979年,疫区新建无害厕所5281座。实行饮水和用水分开,定点洗刷便具。在疫区发动群众打吃水井,1970年每建一口井国家补助水泥50到75公斤,1979年每建一口井补助300元。历年共打井298口,使用无害水井1648口。教育群众不要在疫水内洗澡、洗衣、洗菜,进入湖区从事农副业生产时要加强防护。洪水期间医务人员深入现场,加强防护指导,因而未见血吸虫病急性感染。
1984年10月,省血防专家组来县验收评审,认定太湖县消灭了血吸虫病。1985年11月26日县召开庆功大会,省人大副主任、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组长魏心一,省地方病办公室、血防所,安庆市政府和全省各地市地方病办公室、血防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中央血防办公室发了贺电,中央血防办公室、省地方病办公室给县委、县政府发了奖杯,给县血防站发了奖金。
2、梅毒病
1954年5月,北中区玉珠畈血检1029人,阳性222人,阳性率21.75%。1956年,全县查出病人6274人,主要分布在北中、弥陀、龙湾等山区。1958年,山区5个区和畈区石霞公社开展普查,血检3.47万人,阳性4030人,治疗3523人。1960年后连续几年进行抽查,并治疗散发性病人。1970年,开展普查,进行初查初治和复查复治。1972至1973年,组织5个查治小分队赴山区查治,血检1万人,治疗2000余人。1975至1976年,再次组织5个小分队,在31个山区公社进行查治,血检10.15万人,查出病人4714人,全部予以治疗。全县先后组织10次规模较大的查治,共计血检18.45万人,阳性1.25万人,全部免费治疗。1985年11月,在玉珠、望天两乡进行防治效果考核,老病人血检有效率92%,人群血检阳性率0.21%,达省规定防治控制标准。
3、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
1954年5月抽样调查,全县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俗称粗脖子病)的5.02万人。1955年下拨碘片66.2万片,给患者免费治疗。1964年,开始在山区供应碘盐。1984年,在全县供应碘盐,并建立碘盐监测网。1985年,对全县50个乡镇抽样调查,在3.05万人中,查出病人2302人,肿大者6809人。
据估算,全县尚有地甲病患者3.55—3.84万人,克汀病患者3957—4000人。
4、头癣(俗称癞痢头)
解放前,青少年中普遍感染此病。1956年,开始进行有限防治,当年治疗336人。1959年,查出头癣患者3.07万人,当年治疗1.87万人。1965至1966年,进行大面积普查普治,开始服用灰黄霉素,在黄岗、九田、桃铺3个公社治愈1100人。1977年,在北中区5个公社进行查治,治疗1581人,治愈率80%,1978年,安庆地区卫生局要求两年消灭此病,各区组织防治小分队,对患者全部免费治疗。1979年,对遗漏和复发的进行补查补治,治愈1.41万人。1980年治愈2219人。1981年验收,治愈率达97.53%,受检对象中未发生新的感染。1984年抽查治愈率为99.03%,符合消灭标准。
5、疟疾病
解放前,县内曾几度暴发流行。建国初,发病率占总人口10%。1963年,开始对有病史的人进行抗复发治疗,现症病人加服伯氨奎宁根治。1965年后,实行预防服药,流行季节在疟疾高发人群中服用乙胺嘧啶,减少发病。1966年起,采用8日疗法,医务人员送药上门,“八送八服”。1971年,发病率迅速上升,普查普治中,查出疟疾病患者12.9万人,占总人口的33.7%,全部免费治疗。1977年后,发病率逐年下降,1981年下降到1%,1984年下降到0.21%。
6、丝虫病(俗称流火、橡皮腿)
1956年调查,全县患此病的3632人,畈区多于山区。1959年,全县普查,有病人1.38万人。经过历年治疗,发病率明显下降。1982年抽样调查,阳性率为0.4%,基本控制流行。
7、钩虫病
1959年全县普查普治时,查出此病患者13.88万人,治疗7348人。1960年复查,又查出2.83万人,治疗5901人。1971年普查普治,粪检23.52万人,占总人口61%;查出钩虫病患者6.63万人,治疗1.25万人。
1、食品卫生
1952年5月,本县开始对食品卫生进行管理,晋熙镇对饮食行业人员170人进行训练,加强卫生知识教育。1956年,县防疫站配备专职干部,负责饮食行业的卫生管理。1962年,开始对食品行业出售的冰棒、冷饮、罐头、奶粉、酒、肉、糕点进行检验。1981年,检查经营食品户78家,销毁霉烂麻饼、方片糕187份,对制造不合规格的汽水22户,禁止再生产。1982年,对22类冷饮制品,抽样检查783次,合格率仅27.6%,后限定有的重新加工复制,有的禁止出售。1983年7月1日开始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县设立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由县政府任命4名专职食品卫生监督员,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商贩实行食品卫生许可证制度和食品卫生监督制度。
1985年,销毁不符合卫生指标的冰棒1万余支,霉烂面条831公斤,浑浊香槟酒1632瓶,变质猪肉90公斤,过期软装饮料1050支。是年,有102家国营和集体单位、36家个体户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达3107人次,其中合格的发给饮食卫生健康合格证。
2、环境卫生
1954年,县政府制订《集镇卫生管理暂行规定》。街道、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均配有卫生员和清洁工,专门负责管理卫生。1964年,对县城77口水井水质进行化验,后对其中10口水质不良的水井进行了消毒处理。1965年,城关、徐桥两镇建立“粪管队”,设置垃圾箱和公共厕所。1981年,全县选择5个点、31种水源进行卫生调查和水质检验,在16个检验项目、4968个水质分析数据中,发现水质普遍不良、水源选择不合理(30米以内有污染源),这为全县改水管水,防治地方病、流行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3、劳动卫生
1956年,县直各厂矿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卫生委员。1962和1963年,连续两年夏季高温,全县发生中暑事故137例,死亡2人,县成立防暑降温委员会,预防人畜中暑。1966年,培养农村喷药员1700人,进行劳动保护知识教育,防止农药中毒。1973年,县农机一厂、二厂、棉织厂、造纸厂给生产时接触尘毒的313名职工,发放保健食品,预防中毒。1979年后,加强对职业性疾病的监督,在县内10个工厂作调查登记。对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拍胸片检查,发现可疑矽肺1例。1981年对34名接触铅、苯的工人,进行体检,发现1人尿铅超过标准。1982年,在水泥厂76名工人中,发现可疑矽肺4人,肺结核2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5人。每次检查发现的问题,都及时采取措施,以求达到劳动保健的要求。
4、学校卫生
建国后,对各中小学学生经常进行卫生知识教育,使之加强体育锻炼,预防各种多发病、常见病的流行。1962年,对全县570名高中毕业生进行卫生检查。1964年,对84名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1965年,中小学校培训保健教师。1980年,县中小学普遍开展保护视力的宣传教育,县教育局还发给保健操挂图2000份。1982年6月,对太湖中学15个班749名高初中学生,进行身高、体重、坐高、肺活量、握力、近视力、远视力、视力范围、血压、胸围、肩宽、盆宽、色盲、脉搏等15个项目的体格检查,还检查了该校教室面积、容积、自然光线、人工照明以及课桌椅方面的情况。检查后发现男生重度色盲4人,轻度色盲5人,重度色弱11人,女生轻度色弱3人,正常视力占71.6%。对太湖二中506名学生视力进行检查,正常视力为83.4%。这两所学校教室人工照明最小值为26勒克司,最大35勒克司,平均值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5、放射卫生
县内各医院放射室设铅墙,进行隔离透视,放射人员工作时穿铅围裙,减少x光接收。每月给放射工作人员一定数量的营养费,每年离职休假一个月,一年检查一次身体,对不能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另行安排工作。
二、爱国卫生
1951年“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县掀起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5月20日全县开展清洁卫生大扫除,6至7月份为爱国卫生防疫突击月,共清除垃圾6.24万担,改良厕所5.22万所,改善水井5747口,疏通污水沟10.17万条。1956年,连续开展4个卫生突击月,8个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突击周。1958年5月,全县开展除“四害”运动。1960年后,爱国卫生工作形成制度,每逢节日开展卫生大检查。
三、预防接种
解放前,仅民间少数“苗郎中”,零星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建国后,普遍实施预防接种。1950年夏,首次接种霍乱、伤寒及副伤寒混合菌苗8090人份。1950年冬至1951年春,流行天花病的虎丘(今北中区境内)、小池、新仓、徐桥、江塘等区,应急接种牛痘1.22万人份。是年秋,全县开展普种。1952年,接种鼠疫菌苗8.14万人份,同年开始注射百日咳菌苗。1953年,开始注射白喉类毒素。1956年,开始应用痢疾噬菌体。1960年,开始在儿童中接种卡介苗。1965年,开始注射破伤风类毒素。1966年,开始应用夕克氏试验。1968年,开始注射乙型脑炎疫苗。1969年,开始使用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1970年,开始注射钩端螺旋体菌苗。1971年,开始注射脑脊髓膜炎菌苗。1978年,开始使用炭疽菌苗。1979年,普种卡介苗,全县达12万人份。到1985年止,免费接种菌苗、疫苗15种,其中连续使用的有牛痘苗,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卡介苗,白喉类毒素,霍乱、副霍乱与伤寒、副伤寒四联菌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和流行脑脊髓膜炎菌苗。1985年开始实施0—7周岁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接种疫苗有:卡介苗、百白破混合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四、传染病防治
1、天花
1950年,畈区部分乡天花流行,死亡210人。1951年,畈区和部分山区天花继续流行,县派医疗队前往抢救,治愈756人,同时,全县普种牛痘,接种人数28.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五分之四。从1952年起,天花停止发生。此后连续接种30年,普种6次,其中接种人数最多的1974年达35万人。1982年停止接种牛痘。
2、鼠疫、霍乱
1951年美国军队在朝鲜战场施行细菌战时,全县开展卫生防疫运动,发动群众灭鼠灭蝇,注射鼠疫、霍乱菌苗。1952至1985年共接种鼠疫霍乱菌苗50万人份。长期以来,县设有副霍乱防治机动队和预防队,配备专用药品药械,做到人员、技术、药品三落实。夏秋两季,县防疫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随时了解和掌握万一出现的疫情动态。1965年起,县医院及北中、弥陀、徐桥、小池、城关等区(镇)卫生院,设立肠道门诊科,加强对传染源的搜索和监察。1985年8月,县卫生局组织一次防治副霍乱实战演习,以检查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自建国以来,县内未发生鼠疫和霍乱、副霍乱病。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解放前,县内曾多次暴发流行。建国后,几次出现流行高峰。第一次是1957年,发病率为61.7/10万;第二次是1966年冬至1967年春,发病率为923—59/10万;第三次是1977至1980年,4年平均发病率为155/10万。1957到1985年,流脑报告7210例,死亡448人。主要采用呋喃西林、黄连素液滴鼻,同时口服黄胺药和中草药预防。1966年,用黄胺药2万片。1967年,城关镇用呋喃西林糖果500公斤,全县用呋喃西林糖果5520公斤。1971年开始使用流脑菌苗预防,到1985年共接种70.5万人份。
4、麻疹
1952年,岔路、汪洋、青平、永安等14个乡流行麻疹,患者2000余人。此后,连年都有病例报告。到1985年,全县累计报告6.78万例,其中1974年是建国后发病最多的一年,全县共报告7348例。1969年,开始接种麻疹疫苗预防,到1985年,累计共接种47万人份。发病率在传染病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5、白喉
1955年1例,1976年9例,1979年61例(死亡16人)。1980年后,未见病例报告。历年接种白喉菌苗25万人份。
6、百日咳
发病率仅次于流感和麻疹。1955至1985年,全县共报告4.14万例,发病率最高的为1957年,是年县卫生部门组织防疫队赴疫区抢救,治愈7242人。
7、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1957年4月,全县流行,达1.47万人。1970年后,年发病率均在200/10万,1979年达3.4万人,发病率7327.49/10万。
8、伤寒、副伤寒
1952至1985年,全县报告1348例。1950年开始注射霍乱、伤寒、副伤寒混合菌苗。1960年后,加强对饮食、饮用水的管理,年发病率在5/10万以下。
9、痢疾
1950年,虎丘区(今北中区境内)流行。1954年文桥、徐桥两区大水灾,7至10月灾民中普遍流行痢疾和肠炎,上海医疗队和望江、太湖两县医疗队联合赴灾区抢治,治愈8000余人,1971年后连续流行,1974年,发病率达1722.57/10万。1952至1985年,共报告6.23万例,死亡105人。
10、病毒性肝炎
县内以散发为主,呈局部流行,畈区发病高于山区。1958年以前无报告资料,1959年首次报告1059例,发病率为280.53/10万,是建国后的第一次流行高峰。1972至1975年出现第二次流行高峰,4年的发病率分别为122.44/10万、379.92/10万、474.23/10万、143.23/10万。1984年5月首次开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情况调查,发现男性阳性率4.42%,女性阳性率2.12%,证实太湖以甲型、乙型肝炎流行为主。自1959至1985年共报告10954例,死亡25人。
11、其他传染病
乙型脑炎,建国后,共报告972例,死亡119人。近20年,年平均发病率约在10/10万—20/10万。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1958至1985年,报告39例,死亡4人。1969年后,共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86万人份。此外如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狂犬病、回归热、黑热病、斑疹伤寒、猩红热等均有少数病例出现。
五、地方病防治
1956年,全县组织9个调查队,35个小组,共183人,深入乡村进行地方病调查,基本掌握全县地方病的流行情况。经过30年的防治,血吸虫病已经消灭,梅毒和头癣基本治愈,“两地病”基本控制,其他地方病也大幅度下降,人们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1、血吸虫病
(1)流行范围
沿泊湖地区有血吸虫病流行史。姑塘乡五合村王屋组解放前10户49人,因患血吸虫病死亡较多,至解放初只剩下5户16人。1949年,大石乡兰家村下湾组,18名男女青年死于血吸虫病。1956年2月,县成立血吸虫病防治站,开始对血吸虫病进行调查,发现姑塘、大石、桃铺3个乡和徐桥、城关两个镇,有钉螺繁殖和血吸虫病流行。1966年发现建设公社有钉螺。全县累计查出钉螺面积3.17万亩,分布在2个镇、4个公社、19个大队、309个生产队。属血吸虫病流行区共6369户,总人口4.29万人。
(2)查螺灭螺
1955年,本县在山东医疗队帮助下查出钉螺和血吸虫病人后,被正式确定为流行县。1957年,开展查螺灭螺运动,查出钉螺面积1276.6万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有钉螺30只,最高密度220只。1958年,在城关镇召开3800人参加的消灭钉螺誓师大会,掀起千军万马“送瘟神”运动。姑塘公社发动2.33万人次,清沟埋螺面积27万平方米,铲草皮33.9万平方米。1959年,组织6个灭螺垦植大队,垦植湖滩1409亩。1960年,水田改旱地2271亩。同年10月,开始使用五氯酚钠灭螺。1960年后,血防工作松懈,专业人员下放,疫情回升。1963年7月,健全血防领导机构,收回下放人员,整顿和健全专业队伍。9—10月份,在原螺区进行调查,发现11个大队仍有钉螺。1966年9月,建设公社查出钉螺分布面积23.2万平方米。10月,流行区统一组织灭螺大会战。此后,在非流行区也进行调查,连续调查9次,未发现新螺区。连续6年,全县修建血防工程66处,投工30万个,投资6万元。
(3)查病治病
1956年,疫区作抗原皮内试验,检查2.90万人,阳性反应7110人,阳性率24.5%;粪检1.56万人,阳性反应775人,阳性率4.96%。此后,每年对疫区20岁以上的人普遍检查一次,采用“一送一检”沉淀镜检法。1970年,改用“三送三检”沉淀镜孵化法。1974年,建设公社采用粪检和直肠镜相结合的检查办法,检查1325人,查出病人216人。1978年,全县组织24个查病小组对非流行区的44个公社有疫水接触史和有体征者进行粪检,受检5.92万人,未发现病人。1983年,对儿童和迁入人群进行监测,均未发现新的病人。累计历年受检人数38万人次,查出病人4358人。
1956年,开始收治病人,大石、姑塘、建设3个公社均设有医疗点,城关镇由县医院负责治疗。初期病人采用锑剂20日疗法,晚期和体质差的病人,采用中药治疗。当年收治病人463人。1958年后,采用锑剂3日疗法,当年收治316人。1965年改用“血防—846”治疗,当年治疗170人。1966年治疗553人。1971年又改用锑剂20日疗法,1978年应用新药7505,1980年后改用口服比奎酮。从1956到1982年,连续26年中,免费治疗6399人次,治愈4358人。
1958年,开始防治牲畜血吸虫病,历年共检查耕牛、生猪、骡马3万头,发现阳性474头,全部进行了治疗或处理。
(4)粪管水管
粪便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定窖贮存,统一使用。建立加荫加盖贮粪窖,拆除露天厕所。1958年,城关镇建立粪管合作社,群众集资新建9个容量300担的贮粪池。1969至1979年,疫区新建无害厕所5281座。实行饮水和用水分开,定点洗刷便具。在疫区发动群众打吃水井,1970年每建一口井国家补助水泥50到75公斤,1979年每建一口井补助300元。历年共打井298口,使用无害水井1648口。教育群众不要在疫水内洗澡、洗衣、洗菜,进入湖区从事农副业生产时要加强防护。洪水期间医务人员深入现场,加强防护指导,因而未见血吸虫病急性感染。
1984年10月,省血防专家组来县验收评审,认定太湖县消灭了血吸虫病。1985年11月26日县召开庆功大会,省人大副主任、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组长魏心一,省地方病办公室、血防所,安庆市政府和全省各地市地方病办公室、血防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中央血防办公室发了贺电,中央血防办公室、省地方病办公室给县委、县政府发了奖杯,给县血防站发了奖金。
2、梅毒病
1954年5月,北中区玉珠畈血检1029人,阳性222人,阳性率21.75%。1956年,全县查出病人6274人,主要分布在北中、弥陀、龙湾等山区。1958年,山区5个区和畈区石霞公社开展普查,血检3.47万人,阳性4030人,治疗3523人。1960年后连续几年进行抽查,并治疗散发性病人。1970年,开展普查,进行初查初治和复查复治。1972至1973年,组织5个查治小分队赴山区查治,血检1万人,治疗2000余人。1975至1976年,再次组织5个小分队,在31个山区公社进行查治,血检10.15万人,查出病人4714人,全部予以治疗。全县先后组织10次规模较大的查治,共计血检18.45万人,阳性1.25万人,全部免费治疗。1985年11月,在玉珠、望天两乡进行防治效果考核,老病人血检有效率92%,人群血检阳性率0.21%,达省规定防治控制标准。
3、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
1954年5月抽样调查,全县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俗称粗脖子病)的5.02万人。1955年下拨碘片66.2万片,给患者免费治疗。1964年,开始在山区供应碘盐。1984年,在全县供应碘盐,并建立碘盐监测网。1985年,对全县50个乡镇抽样调查,在3.05万人中,查出病人2302人,肿大者6809人。
据估算,全县尚有地甲病患者3.55—3.84万人,克汀病患者3957—4000人。
4、头癣(俗称癞痢头)
解放前,青少年中普遍感染此病。1956年,开始进行有限防治,当年治疗336人。1959年,查出头癣患者3.07万人,当年治疗1.87万人。1965至1966年,进行大面积普查普治,开始服用灰黄霉素,在黄岗、九田、桃铺3个公社治愈1100人。1977年,在北中区5个公社进行查治,治疗1581人,治愈率80%,1978年,安庆地区卫生局要求两年消灭此病,各区组织防治小分队,对患者全部免费治疗。1979年,对遗漏和复发的进行补查补治,治愈1.41万人。1980年治愈2219人。1981年验收,治愈率达97.53%,受检对象中未发生新的感染。1984年抽查治愈率为99.03%,符合消灭标准。
5、疟疾病
解放前,县内曾几度暴发流行。建国初,发病率占总人口10%。1963年,开始对有病史的人进行抗复发治疗,现症病人加服伯氨奎宁根治。1965年后,实行预防服药,流行季节在疟疾高发人群中服用乙胺嘧啶,减少发病。1966年起,采用8日疗法,医务人员送药上门,“八送八服”。1971年,发病率迅速上升,普查普治中,查出疟疾病患者12.9万人,占总人口的33.7%,全部免费治疗。1977年后,发病率逐年下降,1981年下降到1%,1984年下降到0.21%。
6、丝虫病(俗称流火、橡皮腿)
1956年调查,全县患此病的3632人,畈区多于山区。1959年,全县普查,有病人1.38万人。经过历年治疗,发病率明显下降。1982年抽样调查,阳性率为0.4%,基本控制流行。
7、钩虫病
1959年全县普查普治时,查出此病患者13.88万人,治疗7348人。1960年复查,又查出2.83万人,治疗5901人。1971年普查普治,粪检23.52万人,占总人口61%;查出钩虫病患者6.63万人,治疗1.2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