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礼仪习俗
一、婚嫁
婚嫁是人生大事,一对夫妇从议婚到结婚过程历时长,活动项目多。建国前还夹杂不少迷信因素和封建宗教意识。
1、婚前的议婚、订婚
旧社会根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首先是男方请媒人向女方家长提出议婚。女方忌讳作议婚发起人,即使有意也得请人向男方启发暗示,让男方主动提出。议婚前或议婚过程中,男方总想看看女方本人,多由媒人或其他亲友带至女家或其他场合彼此窥视一下,叫作“相亲”。女方家长开明者一般也征求一下女儿意见。双方“相中”或勉强同意,则交换“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推算,叫“合八字”,如无“冲克”即可定婚约;否则,可能告吹。建国前,还有少数男子长相丑陋,怕女方相不中,便请人代替,叫做“打桩”,结婚时即使露馅,但生米已成熟饭。
婚约议成即择日订婚,俗称“过庚”。男方将生辰八字写在大红帖(叫做庚帖)上,配以衣物、酒肉、糖糕等礼品和戒指等信物,送给女方,男方本人大都一道去,称新女婿上门。女方除回自己生辰八字的庚帖外,还要配以鞋袜衣帽及粑、馍、圆子等食物,让男方带回馈赠亲邻。双方家长或兄妹也有互相上门习俗,要办酒宴、赠礼物,时间不定,婚前、婚后均可。
订婚后双方即成亲戚。此后每逢端午、中秋、春节三大节日,男方都要向女方送衣物酒肉和节日食品,叫“送年节礼”。
2、结婚前后
婚前三天男方要向女方送一份丰盛的礼物,包括女用衣物,供新娘婚期穿用;鱼肉烟酒及大米若干,供女方办送嫁喜筵用;饼子或糯米粉粑,大户人家还讲究“千粑只猪”,供女方分送亲友,受赠者必须加倍回赠礼物或礼金陪嫁;还包括香烛鞭炮,供新娘离家时辞祖祭祀用。这次大礼叫“辞家礼”或“香火礼”。
新婚前几天,女方要择吉日“开脸”(用线绞去脸上绒毛,表示由姑娘成为少妇)。婚期前夕,女方家庭要宴请有关亲属劝嫁送行,并整理“嫁妆”。婚期当天还要设宴招待男方迎亲者和亲友邻里。新娘在房中梳洗完毕后,先辞祖先,再拜父母及其他长辈,长辈还要给银钱礼物。新娘离家登轿时,脚下要垫红毡。旧俗认为女子出嫁带走娘家尘土,会使娘家贫困。新娘登轿时和头天晚上都要哭,既是感情流露,也是图吉利,俗谓“哭嫁、哭嫁、越哭越发”。陪新娘到婆家的一般是喜娘(年长亲属,善于应酬,以便照应新娘)和兄弟。
迎娶花轿由男方准备(小户人家用软篮代替)。新娘到家后要请两位有“福气”(即儿女双全、家境较好者)中老年妇女搀扶至堂屋举行典礼:拜天地、拜祖先,拜公婆和夫妇对拜。进入新房(又名洞房)后坐帐吃喜蛋、喜枣。家中举办的宴客喜筵必须等婚礼结束后才能开始,洞房中新婚夫妇要饮交杯酒。晚间亲朋还要“闹新房”,向新人出难题,逗笑取乐。间或还有人恶作剧,入睡后偷听房中动静,叫“听新房”;甚至有人偷走新人衣物,叫“偷新房”,第二天要挟新人赎取。还有人用红颜料涂在新人父母或其他亲属脸上,谓之“福星高照、红光满面”。即使是恶作剧,因“新婚三天,不分大小”,主人家也不便计较。
婚后第三天早晨,新娘要下厨房参加炊事劳动。
婚期一月中(蜜月),旧例不能空房。新娘一般要在满月之后才能回娘家。新郎随行,要带礼物,还要拜女方祖先,参见岳父母和其他尊长。新娘可留宿,新郎一般当天赶回,即使留宿也不能与新娘同居。县内习俗在岳家夫妇不能同宿,有特殊情况者,也必须写住房租约。
30年代以后,知识分子中也有自由恋爱和举行新式婚礼(俗称文明结婚)的,新娘不坐轿,夫妇不拜堂;参加婚礼还有主婚人、证婚人、男女傧相等。但为数极少,不是建国前婚俗主流。
二、生育
婚后妇女怀孕俗称“有喜”。孕妇称作“四眼人”或“双身人”,邻里有婚丧喜庆事要回避,不上门,否则会给人带去不吉利,遭人责怪。久婚不孕多用迷信习俗求子,到寺庙拜佛许愿,尤其是拜“送子观音娘娘”。建国后逐渐改为请医生对男女双方检查治疗。
旧俗妇女不能在娘家生育,必须赶回家中。城乡也有一批“接生婆”,系采用旧式接生方法,产妇临产不得仰卧,要在踏板上坐着分娩,这会使产妇流血更多。所用剪刀未经严格消毒,婴儿患破伤风者甚多,俗称“发脐风”。如遇难产也多用迷信方法解救,误了不少婴儿产妇生命。建国后村村都有经过培训的接生员,采用新法接生,有的还住院分娩,产妇和婴儿生命有可靠保障。
小孩出生后要记准时间,并根据农历计时规定确定“生辰八字”。家主要在祖宗前烧香,要向岳父母和族内尊长报喜。产妇一开始要在床上坐靠,叫“坐月子”,产妇得禁十来天荤油,传统食品有红糖、芝麻、面条、鸡蛋等。
小孩出生后第三天俗称“三朝”,要给小孩用艾水洗浴一次,叫“洗三朝”。要染红鸡蛋,下满锅面条,分送亲友邻里。重视小孩人家还要加餐备宴。
亲友致贺大都在小孩满月以前,叫送“月子礼”。外婆家特别讲究,要送摇篮、小儿衣被、鞋帽、项圈或长命锁,以及产妇所需的肉、面、糖等。满月以前产妇不能到人家去,怕人家嫌身子“不干净”,带去“晦气”。其他少妇也一般不入产房,怕“夺走”婴儿乳水。满月这天家中要加餐庆贺,还有娘家接女儿回家吃“满月饭”的习俗。
小孩满百日和周岁,大都要举行一些庆贺活动,主要是做粑分赠亲友,叫“生日粑”。亲友也要备礼致贺。满岁“抓周”活动只大户人家偶或举行。建国后庆贺生育的习俗保留,但有所简化。
小孩出生后,一般由家长取个乳名;希望小孩生命力强的人家,还喜欢用狗、犬、虎、牛等字为名。长大上学男孩要取学名,如学名与派名(将宗族规定辈份中的字嵌入名字)不统一,还要另取派名。由于重男轻女,女孩除乳名外,或加一个长大后的正式名字。第一胎生的女孩还多用“招弟”、“引弟”等名字。
为保小孩平安健康,还有作“百衲衣”、“百家粑”的习俗。“百衲衣”要用百块衣片拼成,“百家粑”要用百家的米作。衣片和米向亲邻甚至不认识的人家化取。
小孩长大后第一次去外婆家叫“外孙上门”。外婆家要鸣炮迎接,要备衣袜鞋帽或文具等礼物,宽裕人家还要备一牛犊,俗称“外孙上门一条牛”。
三、寿庆
对50岁以下的人来说,通称“作生日”。小孩从周岁以后,每逢出生日,家中要特为他加餐,一定得有面条,象征长寿。三周岁、十周岁较为重视。男女成年(“弱冠”或“及笄”)年龄,县内无岁数规定,向无庆贺习俗。成年后还有小生日和大生日(逢十整数)之分,也只是家内庆贺。另外,还有一个36岁比较重视。迷信认为36岁是个“关卡”,闯过去了就能平安长寿。
老人作寿大都从50岁开始,旧俗是作九不作十,即49、59岁作50、60岁寿。一般人家只是子女献点衣物补品,并全家团聚一下;举行祝寿仪式并大宴宾客的,只有少数官绅富户。亲朋邻里要送礼并登门致贺。家中要设香案、烧红烛、挂寿幛寿联、陈列寿桃寿糕。寿老人(多为夫妇偕同)居中坐席。宾客来贺者,鞠躬作揖,说几句吉利语,晚辈还要下跪磕头。
建国后每逢生日,家庭内部也大都加餐示庆,尤其是对小孩和老人。家长或晚辈送点衣物或食品补品。80年代还流行生日蛋糕,唱“祝你生日快乐”的祝寿歌。亲友致贺的也有。
四、丧葬
1、丧前送终
旧例老人病故,直系亲属必须守在身旁送终,病危时就要急召外出儿孙赶回家。弥留时家人要齐集床前等待。老人停止呼吸要立即下掉帐子,迷信说法是可免老人进入“枉(网)死城”。床前要立即用盆钵焚烧纸钱,还要点“长明灯”。家人要恸哭,为老人送终。
2、丧事办理
迷信说法是寿终正寝老人都“恋家”。停放时间长一点可表示后辈孝心;同时,办理丧事也需一个过程。
入殓:就是“入棺”。要请迷信职业者卜定具体时刻。殓前要给死者梳头、洗脸、净身,穿上寿衣,口含茶米。有的还要伴以死者喜爱物品甚至金银首饰,入殓前要有亲人看守,严防家畜接近。入殓后要将死者床上的稻草、席子和鞋搬到室外焚毁(俗称烧下床草)。
报丧:丧事日程确定后,要派专人到亲戚家报丧,以便按期前来吊唁。报丧者要腋下倒夹雨伞一把。官绅大户要印刷“讣告”,上书死者年龄、生卒年月,生前简历和治丧日程等内容,广泛发送亲朋好友。吊唁者中女婿、孙女婿奠礼最重,建国前讲究“抬猪牵羊”。死者为女性,娘家亲属来要敲锣打鼓,丧主家要出门跪接,俗称“接娘家人”。近族亲属不送礼,应来义务帮忙。建国后报丧形式多由治丧组织写几张“讣告”张贴,告知亲朋。
守灵:死者入殓后,农村都将灵枢停放在公共堂轩内(客死、凶死不得“上堂”)。城镇都放在堂屋内,并布置“灵堂”。此后,棺木旁日夜都要有亲属陪伴,名曰“守灵”。有祭奠者来致礼时,亲属要匐匍在地答谢。
丧祭:死者如系有后代的中老年人,大都要举行祭礼。请通晓仪式的读书人主持,有“上香”、“献爵”、“读祭文”等项目。每次祭礼一二小时,次数多少按奠祭者人数确定,有的要祭奠两三天。另外,还要请道士或和尚作“法事”,“超度”,时间长短不一。建国后,一度曾用追悼会形式代替,80年代“祭礼”和“超度”的形式又有出现。
出殡安葬:出殡时间旧例定为早晨,仪仗队伍里有彩旗、锣鼓、挽幛、挽联等。直系晚辈披麻带孝扶棺,其他送葬者随行。墓地和“山向”要请“风水先生”选择确定,棺木抬到墓地后要绕墓三周才能停放、“入库”、培土。
守孝:从死者去世之日起,每隔七天,亲属都要举行一点祭悼活动(叫做“应七”);到七七四十九日丧事才算结束。直系晚辈还要守孝;旧社会按照封建礼教规定,妇女丧夫也要守孝。时间长短根据亲疏各有不同,如百日、周年、三年。至于不理发、不结婚,不着红绿衣服,春节不用红纸写春联等,旧例也有具体规定。
五、乔迁
迁入新居谓之乔迁,要选择吉日,具体时间都选择半夜以后,意谓所行之路没有被别人“踩破”,这才吉利。搬进新居的第一件东西是柴火,取“柴”、“财”谐音,可以发家。还有的人家进屋时家主用长竹竿套上箍,肩负在前,表示子孙后代节节高,并紧箍不破,家庭和睦。迁入新居后亲朋邻里要送礼致贺,习惯送对联、喜帐、玻璃匾、挂画等。官绅大户还讲究送匾额,长五六尺,宽二三尺,用木板制成,加漆,上面有面盆大的金字,文为“德荫乡梓”、“仁里长春”等恭维话。屋主要设宴答谢。建国后乔迁习俗在群众中尚有保留。
婚嫁是人生大事,一对夫妇从议婚到结婚过程历时长,活动项目多。建国前还夹杂不少迷信因素和封建宗教意识。
1、婚前的议婚、订婚
旧社会根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首先是男方请媒人向女方家长提出议婚。女方忌讳作议婚发起人,即使有意也得请人向男方启发暗示,让男方主动提出。议婚前或议婚过程中,男方总想看看女方本人,多由媒人或其他亲友带至女家或其他场合彼此窥视一下,叫作“相亲”。女方家长开明者一般也征求一下女儿意见。双方“相中”或勉强同意,则交换“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推算,叫“合八字”,如无“冲克”即可定婚约;否则,可能告吹。建国前,还有少数男子长相丑陋,怕女方相不中,便请人代替,叫做“打桩”,结婚时即使露馅,但生米已成熟饭。
婚约议成即择日订婚,俗称“过庚”。男方将生辰八字写在大红帖(叫做庚帖)上,配以衣物、酒肉、糖糕等礼品和戒指等信物,送给女方,男方本人大都一道去,称新女婿上门。女方除回自己生辰八字的庚帖外,还要配以鞋袜衣帽及粑、馍、圆子等食物,让男方带回馈赠亲邻。双方家长或兄妹也有互相上门习俗,要办酒宴、赠礼物,时间不定,婚前、婚后均可。
订婚后双方即成亲戚。此后每逢端午、中秋、春节三大节日,男方都要向女方送衣物酒肉和节日食品,叫“送年节礼”。
2、结婚前后
婚前三天男方要向女方送一份丰盛的礼物,包括女用衣物,供新娘婚期穿用;鱼肉烟酒及大米若干,供女方办送嫁喜筵用;饼子或糯米粉粑,大户人家还讲究“千粑只猪”,供女方分送亲友,受赠者必须加倍回赠礼物或礼金陪嫁;还包括香烛鞭炮,供新娘离家时辞祖祭祀用。这次大礼叫“辞家礼”或“香火礼”。
新婚前几天,女方要择吉日“开脸”(用线绞去脸上绒毛,表示由姑娘成为少妇)。婚期前夕,女方家庭要宴请有关亲属劝嫁送行,并整理“嫁妆”。婚期当天还要设宴招待男方迎亲者和亲友邻里。新娘在房中梳洗完毕后,先辞祖先,再拜父母及其他长辈,长辈还要给银钱礼物。新娘离家登轿时,脚下要垫红毡。旧俗认为女子出嫁带走娘家尘土,会使娘家贫困。新娘登轿时和头天晚上都要哭,既是感情流露,也是图吉利,俗谓“哭嫁、哭嫁、越哭越发”。陪新娘到婆家的一般是喜娘(年长亲属,善于应酬,以便照应新娘)和兄弟。
迎娶花轿由男方准备(小户人家用软篮代替)。新娘到家后要请两位有“福气”(即儿女双全、家境较好者)中老年妇女搀扶至堂屋举行典礼:拜天地、拜祖先,拜公婆和夫妇对拜。进入新房(又名洞房)后坐帐吃喜蛋、喜枣。家中举办的宴客喜筵必须等婚礼结束后才能开始,洞房中新婚夫妇要饮交杯酒。晚间亲朋还要“闹新房”,向新人出难题,逗笑取乐。间或还有人恶作剧,入睡后偷听房中动静,叫“听新房”;甚至有人偷走新人衣物,叫“偷新房”,第二天要挟新人赎取。还有人用红颜料涂在新人父母或其他亲属脸上,谓之“福星高照、红光满面”。即使是恶作剧,因“新婚三天,不分大小”,主人家也不便计较。
婚后第三天早晨,新娘要下厨房参加炊事劳动。
婚期一月中(蜜月),旧例不能空房。新娘一般要在满月之后才能回娘家。新郎随行,要带礼物,还要拜女方祖先,参见岳父母和其他尊长。新娘可留宿,新郎一般当天赶回,即使留宿也不能与新娘同居。县内习俗在岳家夫妇不能同宿,有特殊情况者,也必须写住房租约。
30年代以后,知识分子中也有自由恋爱和举行新式婚礼(俗称文明结婚)的,新娘不坐轿,夫妇不拜堂;参加婚礼还有主婚人、证婚人、男女傧相等。但为数极少,不是建国前婚俗主流。
二、生育
婚后妇女怀孕俗称“有喜”。孕妇称作“四眼人”或“双身人”,邻里有婚丧喜庆事要回避,不上门,否则会给人带去不吉利,遭人责怪。久婚不孕多用迷信习俗求子,到寺庙拜佛许愿,尤其是拜“送子观音娘娘”。建国后逐渐改为请医生对男女双方检查治疗。
旧俗妇女不能在娘家生育,必须赶回家中。城乡也有一批“接生婆”,系采用旧式接生方法,产妇临产不得仰卧,要在踏板上坐着分娩,这会使产妇流血更多。所用剪刀未经严格消毒,婴儿患破伤风者甚多,俗称“发脐风”。如遇难产也多用迷信方法解救,误了不少婴儿产妇生命。建国后村村都有经过培训的接生员,采用新法接生,有的还住院分娩,产妇和婴儿生命有可靠保障。
小孩出生后要记准时间,并根据农历计时规定确定“生辰八字”。家主要在祖宗前烧香,要向岳父母和族内尊长报喜。产妇一开始要在床上坐靠,叫“坐月子”,产妇得禁十来天荤油,传统食品有红糖、芝麻、面条、鸡蛋等。
小孩出生后第三天俗称“三朝”,要给小孩用艾水洗浴一次,叫“洗三朝”。要染红鸡蛋,下满锅面条,分送亲友邻里。重视小孩人家还要加餐备宴。
亲友致贺大都在小孩满月以前,叫送“月子礼”。外婆家特别讲究,要送摇篮、小儿衣被、鞋帽、项圈或长命锁,以及产妇所需的肉、面、糖等。满月以前产妇不能到人家去,怕人家嫌身子“不干净”,带去“晦气”。其他少妇也一般不入产房,怕“夺走”婴儿乳水。满月这天家中要加餐庆贺,还有娘家接女儿回家吃“满月饭”的习俗。
小孩满百日和周岁,大都要举行一些庆贺活动,主要是做粑分赠亲友,叫“生日粑”。亲友也要备礼致贺。满岁“抓周”活动只大户人家偶或举行。建国后庆贺生育的习俗保留,但有所简化。
小孩出生后,一般由家长取个乳名;希望小孩生命力强的人家,还喜欢用狗、犬、虎、牛等字为名。长大上学男孩要取学名,如学名与派名(将宗族规定辈份中的字嵌入名字)不统一,还要另取派名。由于重男轻女,女孩除乳名外,或加一个长大后的正式名字。第一胎生的女孩还多用“招弟”、“引弟”等名字。
为保小孩平安健康,还有作“百衲衣”、“百家粑”的习俗。“百衲衣”要用百块衣片拼成,“百家粑”要用百家的米作。衣片和米向亲邻甚至不认识的人家化取。
小孩长大后第一次去外婆家叫“外孙上门”。外婆家要鸣炮迎接,要备衣袜鞋帽或文具等礼物,宽裕人家还要备一牛犊,俗称“外孙上门一条牛”。
三、寿庆
对50岁以下的人来说,通称“作生日”。小孩从周岁以后,每逢出生日,家中要特为他加餐,一定得有面条,象征长寿。三周岁、十周岁较为重视。男女成年(“弱冠”或“及笄”)年龄,县内无岁数规定,向无庆贺习俗。成年后还有小生日和大生日(逢十整数)之分,也只是家内庆贺。另外,还有一个36岁比较重视。迷信认为36岁是个“关卡”,闯过去了就能平安长寿。
老人作寿大都从50岁开始,旧俗是作九不作十,即49、59岁作50、60岁寿。一般人家只是子女献点衣物补品,并全家团聚一下;举行祝寿仪式并大宴宾客的,只有少数官绅富户。亲朋邻里要送礼并登门致贺。家中要设香案、烧红烛、挂寿幛寿联、陈列寿桃寿糕。寿老人(多为夫妇偕同)居中坐席。宾客来贺者,鞠躬作揖,说几句吉利语,晚辈还要下跪磕头。
建国后每逢生日,家庭内部也大都加餐示庆,尤其是对小孩和老人。家长或晚辈送点衣物或食品补品。80年代还流行生日蛋糕,唱“祝你生日快乐”的祝寿歌。亲友致贺的也有。
四、丧葬
1、丧前送终
旧例老人病故,直系亲属必须守在身旁送终,病危时就要急召外出儿孙赶回家。弥留时家人要齐集床前等待。老人停止呼吸要立即下掉帐子,迷信说法是可免老人进入“枉(网)死城”。床前要立即用盆钵焚烧纸钱,还要点“长明灯”。家人要恸哭,为老人送终。
2、丧事办理
迷信说法是寿终正寝老人都“恋家”。停放时间长一点可表示后辈孝心;同时,办理丧事也需一个过程。
入殓:就是“入棺”。要请迷信职业者卜定具体时刻。殓前要给死者梳头、洗脸、净身,穿上寿衣,口含茶米。有的还要伴以死者喜爱物品甚至金银首饰,入殓前要有亲人看守,严防家畜接近。入殓后要将死者床上的稻草、席子和鞋搬到室外焚毁(俗称烧下床草)。
报丧:丧事日程确定后,要派专人到亲戚家报丧,以便按期前来吊唁。报丧者要腋下倒夹雨伞一把。官绅大户要印刷“讣告”,上书死者年龄、生卒年月,生前简历和治丧日程等内容,广泛发送亲朋好友。吊唁者中女婿、孙女婿奠礼最重,建国前讲究“抬猪牵羊”。死者为女性,娘家亲属来要敲锣打鼓,丧主家要出门跪接,俗称“接娘家人”。近族亲属不送礼,应来义务帮忙。建国后报丧形式多由治丧组织写几张“讣告”张贴,告知亲朋。
守灵:死者入殓后,农村都将灵枢停放在公共堂轩内(客死、凶死不得“上堂”)。城镇都放在堂屋内,并布置“灵堂”。此后,棺木旁日夜都要有亲属陪伴,名曰“守灵”。有祭奠者来致礼时,亲属要匐匍在地答谢。
丧祭:死者如系有后代的中老年人,大都要举行祭礼。请通晓仪式的读书人主持,有“上香”、“献爵”、“读祭文”等项目。每次祭礼一二小时,次数多少按奠祭者人数确定,有的要祭奠两三天。另外,还要请道士或和尚作“法事”,“超度”,时间长短不一。建国后,一度曾用追悼会形式代替,80年代“祭礼”和“超度”的形式又有出现。
出殡安葬:出殡时间旧例定为早晨,仪仗队伍里有彩旗、锣鼓、挽幛、挽联等。直系晚辈披麻带孝扶棺,其他送葬者随行。墓地和“山向”要请“风水先生”选择确定,棺木抬到墓地后要绕墓三周才能停放、“入库”、培土。
守孝:从死者去世之日起,每隔七天,亲属都要举行一点祭悼活动(叫做“应七”);到七七四十九日丧事才算结束。直系晚辈还要守孝;旧社会按照封建礼教规定,妇女丧夫也要守孝。时间长短根据亲疏各有不同,如百日、周年、三年。至于不理发、不结婚,不着红绿衣服,春节不用红纸写春联等,旧例也有具体规定。
五、乔迁
迁入新居谓之乔迁,要选择吉日,具体时间都选择半夜以后,意谓所行之路没有被别人“踩破”,这才吉利。搬进新居的第一件东西是柴火,取“柴”、“财”谐音,可以发家。还有的人家进屋时家主用长竹竿套上箍,肩负在前,表示子孙后代节节高,并紧箍不破,家庭和睦。迁入新居后亲朋邻里要送礼致贺,习惯送对联、喜帐、玻璃匾、挂画等。官绅大户还讲究送匾额,长五六尺,宽二三尺,用木板制成,加漆,上面有面盆大的金字,文为“德荫乡梓”、“仁里长春”等恭维话。屋主要设宴答谢。建国后乔迁习俗在群众中尚有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