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以前,全县农业生产受自然、社会条件制约,传统、粗放性的耕作制度长期延续。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油料、棉花为辅;粮食生产中以水稻为主。水田耕作,由于塘堰少,蓄水能力差,抗旱能力弱,10天无雨就出现旱情,30天无雨就发生大旱灾,因此只种一季中稻;中稻一般在清明,谷雨前后浸种,5月中旬栽插,8月中、下旬收割。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收割后种一季荞麦,并套种萝卜菜。一些“沉水田”、“垅田”收割后,蓄腊水过冬,进行沤田。旱地一般为两熟制,4、5月种山芋、芝麻,9、10月收割后,种一季冬小麦。洲地3、4月份种黄豆、棉花,9、10月收割后,种一季冬小麦。由于作物茬口安排不当和地域条件的限制,空白地面积大,造成了地力的浪费。
建国后,耕作制度的变革,因时期和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
各时期的耕作制度
恢复发展时期的耕作制度。1949~1955年,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复种指数,农作物间作、套种、混种较普遍,间作主要是豆科作物和禾本科作物,高秆与矮秆结合,充分利用空间。如利用山芋地沟边种绿豆、高粱、蚕豆、豌豆;水稻田埂种黄豆,菜地周围种玉米、高粱等。为了解决季节茬口和劳畜力的矛盾,采用免耕法,进行套种,在小麦收获前套种棉花、黄豆;水稻田里套种泥黄豆等。为了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的采取混种的办法,如荞麦里混种萝卜或兰花草子;棉花地里混种芝麻或西瓜。有的把低产作物改为高产作物,如引种马铃薯,采取切块催芽办法扩种,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双季稻试种和推广。1955年,水稻由一季改为双季,是宿松县农业生产史上第一次重大改革。1955年到1967年,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大力兴修水利,调入化肥,扩种绿肥,普及科学种田知识,使双季稻在宿松县扎根。
两熟改三熟试验。1968年~1976年,为解决早稻倒伏和晚稻病虫害问题,高秆早稻逐年实行矮秆化,晚籼稻实行晚粳化。1973年在人多地少的地方着手进行两熟改三熟的试验,从江苏聘请了一批农民辅导员,常年在凉亭、河塌、二郎、乔木等四乡进行指导,传授麦——稻——稻。肥(绿肥)——稻——稻的栽培技术。80年代普遍采用油——稻——稻、肥——稻——稻的三熟制栽培技术。油——稻——稻的方法,是在当年收割杂交晚稻后,播种白菜型油菜,翌年4月收获,5月初栽种早稻,占水田播种面积的30%左右。肥——稻——稻是在晚稻含苞时撒播红花草籽,占水稻面积的50%左右。1976年以后,试种和推广杂交水稻,不断更换品种,推广良种,1983年首次实现双晚杂交化,产量超过了早稻。
耕作制度的改变,使全县复种指数,由1950年的110%发展到1982年的180%。
各地区的耕作制度
洲地。建国前,洲地人口较少,水灾频繁,土地常呈半荒芜状态,外来移民较多。耕作上多是广种薄收。夏季以种玉米、大豆、芝麻、花生为主;冬季以小麦、蚕豆、杂粮为主。
建国后,棉花生产不断发展,50年代形成棉产区,夏秋季以棉花为主,冬春季种植油菜、蚕豆、麦类,形成棉——麦(油、豆)的两熟制。
丘陵地区。丘陵旱地,常年缺水、缺肥,历年来,夏季以种山芋为主,花生、芝麻为辅,冬季以小麦为主,油菜为辅的一年两熟制,各种作物换轮作。60年代沿湖丘陵旱地扩种棉花,多为麦、棉和油、棉两熟制。
山地。耕地耕层浅,大多为林粮套种,生产方法落后。50年代末,由于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70年代末,政府扶持农民发展经济作物,封山育林,退农还林,并利用小气候,在海拔250米以下的坡地栽种柑桔,经济效益较好。
圩畈区大部分实行肥——稻——稻和油——稻——稻三熟制的耕作方法,少数地方为养地力有冬闲田。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