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粮油加工
民国年间,宿松县内无一家粮油加工厂,个体油坊也寥寥可数。
1951年安庆私营裕丰米厂,连人带机迁至宿松创办米厂,本县首次使用机械碾米。
1953年,接收一批庐江流入的手工砻坊工人(60余人),分赴全县13个区粮站,就仓加工。
1956年,铜陵县安顺米厂根据上级决定,迁至本县许岭,成立宿松第二碾米厂,与此同时,汇口油厂在原油坊基础上建成投产。翌年,坝头、凉亭两处相继建起流动米厂。
1957年,全县有正式米厂4个,油厂1个,手工砻坊14处,拥有谷机6台,碾米机6台,轧米机4台,统糠机3台,木榨113台(其中社队109台)。年产大米2000万斤,食油600万斤,面粉20万斤,饲料30万斤。
1960年全县新建、扩建规模较小的碾米、轧米、磨油的加工厂34个。1961年撤销盲目上马的手工砻坊15处、小型综合厂4个,合并粉厂1个,精减职工310人,同年增设复兴,先觉两米厂。
1966年和1970年,又先后增设九姑、程集两米厂。1971年改复兴厂为粉厂,撤复兴油厂,建县油厂于城关。至此,宿松县一个布局合理的机械化粮油加工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1978年,全县粮油工业总产值达848万元,上交利税24万元,其中米糠榨油,在地区范围内以起步早,见效快而名列前茅。
1984年,先期动工兴建的县第一个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粮油食品厂即宿松县粮油食品厂竣工投产。至1985年,县粮油食品加工企业9个,其中米厂6个,油、粉、食品厂各一个。设备能力可年产:大米4万余吨机制饲料5000吨,各类食品900吨,成品粮油全县自给有余。
近年来,汇口、洲头、程营、套口、坝头等乡先后办起机械榨油厂(洲头、汇口、程营为200型油厂,坝头、套口为95型),设备较全,基本实行了机械化生产,年产值均在50万元以上。其中:洲头乡油厂是县内最大的乡办企业,年产值达115万元,1985年获利5.8万元,交纳税金1.5万元。
多数村镇以抗旱、排涝的柴油机为动力,兴办了一批粮油加工企业。1985年全县农村有碾米机1433台,小型榨油机79台,磨粉机1047台,总动力2.9010万马力,相当于国营厂机械设备拥有量的50倍。1985年底,乡村集体办粮油加工厂162个,从业人员456人,当年创产值240.8万元。
饲料加工
县饲料加工工业,原无专营机构,全县利用六个米厂的统糠车间的设备,以前店后坊形式生产混合饲料。1977年曾成立饲料公司,并在县酒厂装有电动机、打浆机各一台,利用酒糟和糠饼生产配合饲料,一年即停。
1984年,国营饲料公司成立,1985年在城关专建厂房一幢,投资25.75万元,生产工艺流程全自动化,年产饲料4千吨,日产60吨。1984年实产1838吨,获利税1.87万元;1985年实产3.75吨,获利税359万元。产品有四种,即鸡混料、鱼混料、猪混料、奶牛饲料。
酿造
明、清期间,宿松县内销售的白酒,都是私人槽坊以手工操作自制酿造的,原料是县境内所产的糯米和高粱。其成品谓之烧酒,间或也酿甜酒。
1955年,县第—次办起了酒厂。1979年以后,境内国营华阳河农场酒厂和县内各地合资的小型酒厂相继建成投产。在众多的酿造企业中,只有宿松县酒厂纳入国家生产计划,产品由商业部门包销。该厂初建时只能生产46度小曲酒,原料是红高粱,出酒率为11~12%。生产方式落后,到1957年开始挖窖作酒池,年产量达80吨。
1960年用山芋干做酒,实行小酒大做,出酒率甚低。
1962年开始做大曲酒,并购进破碎机1台,设立三房:曲房、酵母房、种房。年产量100吨,1964年,年产量高达500吨。
1973年开始使用立式锅炉,结束了土灶加热的历史。
1975年,增加了瓶装酒的生产项目。到1982年以后,花色品种已增至16个,其中与萧县葡萄酒厂联营的红白葡萄酒销路走俏。
近年来,为了提高瓜干酒的产量,生产工艺中延长了蒸煮期,采取了排杂增香的办法,对成品白酒,采用732树脂交换,使酒体丰满,酒色清亮。1985年年产白酒141吨,瓜干酒83吨,瓶酒104吨,总产值115万元,实现利税23万元。
糕点
清朝和民国年间,县城仅有万和、德成、虞和、振丰、晋成、协昌等商号,以前店后坊的形式,用手工生产一些糕点。坝头、许岭、凉亭、二郎等集镇亦有几家南货店加工糕点。产品主要供应本县城乡居民。其中,传统名点(碱酥、雪枣、扛子糖等)配料,工艺和包装颇为考究,一般都用茶油、精细麦粉、纯糯米粉制作,铁桶包装,县内外甚为畅销。
50年代,县供销社将全县一些小作坊组织起来,一区办一个食品加工厂,生产糕点,也兼作其它食品,县供销系统现有食品加工厂12个,年产值达100万元,年均利润在12万元以上。
1952年,宿松国营食品厂建立,1957年开始用手摇机生产糖果。1965年引进机电设备,实行了糕点制作半机械化。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电力的发展,机械动力逐渐向电动力发展,设备也日趋配套,现有烘炉3台、饼干机1台、切糖机3台、搅拌机2台、擦粉机2台、麦芽破碎机1台,钢磨3台、电碓1台,主要产品有:碱酥、麻饼、饼干、酥糖、鸡蛋散等。1985年产值40万元,年利润1万元,经济效益不佳。
粮食系统1981年建成的知青综合食品厂,引进半自动生产流水线,拥有40万元的机械设备和固定资产。至185年,共产面条700吨、糕点123吨、豆制品160吨,产值共60.66万元,利税1.5万元。
至今,全县传统名点有:凉亭的御膳雪枣,城关碱酥、酥糖、蛋散;陈汉的麻饼;复兴月饼;二郎的杠子糖等。
罐头
县罐头生产始于1982年,首次试制成功产品是糖水银耳,1984年生产鱼罐头。
生产罐头的厂家是原农机二厂,动力机械未变,只添配了制造设备。
主要产品有:
水果类:糖水桔子、糖水梨子、清水马蹄;
水产类:焖鳝丝、红烧鲤伍、甲负汤、茄叶鲢块、油炸虾、凤尾鱼、红烧田螺、葱烧鲫鱼;
食用菌类:糖水银耳。
除上述产品外,还间或生产牛肉罐头。1985年首次实现利税1.55万元。它是转产的新兴企业,走的是边转产边基建边试产的道路,目前还在扩建完善阶段,逐步实现空罐、食罐两条生产线,形成年产1500吨的中型企业。
副食品
县副食品主要产品有粉丝、蛋白肉、豆条和其它豆制品等,这些食品除蛋白肉外,清代和民国,民间均有制作出售或逢年过节加工自食,四厢八镇有专门作坊加工这些食品,均系手工操作。
60年代,以县公安局新光窑厂的厂房办起了食品加工厂,始归属供销社,70年代归属商业局,以生产粉丝为主,兼产豆制品和酱油,是个微利企业。1984年对外招标承包,归属县酒厂,主要产品改为陈年封缸色酒,兼作豆制品。
1983年县供销社在县城西大桥桥头筹建粉丝厂。1985年试产,系半机械化操作。年产粉丝5.12万斤,产值7.17万元,创利税0.35万元。
1983年,二轻竹器工艺厂试产植物蛋白肉。1984年正式投产,至1985年产蛋白肉37吨,产值15.74万元,创利税1.29万元。生产设备有榨油机、喷爆机、磨粉机、磨浆机、搅浆机、破籽机和自动炒籽锅等12台。
程集区供销社食品加工厂。发掘传统工艺,精制豆条,该产品以其色嫩、形泡、质脆,居宿松豆条之冠,手工操作,年产4~5吨。
陈汉,素有豆腐之乡的美誉,陈汉豆腐与县内其他地区的豆腐相比,确要高出一筹。该地生产豆腐所用之水取自山间溪头,泉水净清,兼之工艺精细,豆腐鲜嫩细腻,久煮不碎,与青菜同煮一青二白,与猪肉同烧两味三鲜。近年来个体作坊生产发展迅速,豆腐做工也更加考究。
饮料
1984年,县二轻综合厂走内涵改造的道路。依靠原有的厂房和部分设备及人员,办起饮料厂,生产冰棒,香槟等。1985年收入18.08万元,创利税1.36乃元。新增设备有冷冻机组两台、冷却塔、盐水槽,冰库各一座,冰箱一台。
县内华阳河农场,套口乡的孤山村于1985年先后办起了饮料厂。
下一篇:第五节 轻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