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轻纺
轧花
复兴区种植棉花历史悠久。民国年间,籽棉加工主要使用脚踏铁、木轧花机,1951年10月在洲头建立第一轧花厂,购进皮滚筒机20台,以柴油机为动力、首次试轧改良棉25担。1957年,相继在汇口、复兴、套口、乌池建立4个轧花厂,当年5个轧花厂均完成了7.24万担籽棉的加工、销售、调运任务。近来在沿湖地区又建立千岭、许岭轧花厂。1974年又将原复兴棉花原种场改为大兴良种轧花厂(今归农业局)。至今,全县共有轧花厂8个,均属集体企业。这些轧花厂随着时代的推进,设备也逐渐更新。1956年前,使用动力机带动皮辊机轧花,沿湖丘陵还曾一度使用人力皮辊机。产量不高,水杂过重。1957年洲头轧花厂从省调进中型(80片)锯齿机3台,其它各厂也开始使用小锯齿机加工,锯齿机工效比皮辊机高7至8倍。1960年后,各厂生产向系列化努力,基本上实行了籽棉加工、棉籽剥绒、榨油“一条龙”生产,因而1965年按时完成了15.22万担的棉花收购加工任务。1968年,皮棉台时产量达700斤,皮棉质量也相应提高。
1976年各轧花厂大搞技术革新,试制成功短绒清弹机,清花机、清绒机、流动轧花机、行道机等多种新型机械。1973年程营轧花厂自制四滚清花机1台。70年代8个轧花厂实现了气流生产。1978年至1984年,设备运转率达到98%,棉花加工量日益提高。1984年最高台时产量为811斤,全年加工籽棉19万担,是产量最高的一年,标准化、规范化程度逐渐提高,原规定皮棉含杂率为4%,实际含杂率仅有2%,打包质量也相应提高,原加泡5~7%,现仅加泡2%。
县供销系列7个轧花厂,拥有职工1531人(含季节工700),厂房和机械设备341万元。1985年产值1778万元,创利税13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1500元/人。
纺织
早在清初,东南各乡就出产棉花,惟县内工业不兴,生产的棉花均贩售于江西各埠,载棉而往,载布而归,辗转间利源损失甚巨。
民初,县人李廷钧,曾招股集资,购办织机,租城北田家祠为厂房,聘来机师,招选本地聪颖子弟学习机织。后因产品成本太高,竞争不过汉、浔等市场成品,旋即倒闭。
抗战时期,水陆交通为敌伪阻绝。城关、隘口、凉亭、张畈等村镇,曾出现少数铁木织布机,但产量甚少,县内市面销售的布匹,多数来自太湖的徐桥镇。称为“桥庄布”。
建国之初,民间机织有所发展,据1955年统计,全县从事机织业的有162户,拥有铁木结构织布机156台,从业人员190余人,当时在“统筹兼顾”的方针指导下,由县统一安排生产的只有64户,并将这64户分成两个棉织小组,1956年两个织布小组合并为县棉织社,属集体企业,棉纱由国家供应,产品(白布)由中百公司包销。
1958年织布社转为国营企业,称“国营宿松县棉织厂”。除生产白布之外,还新上了斜纹布、格条布和毛巾等新产品。1960年又将全县4个针棉织厂并入县棉织厂,至此,县棉织厂拥有铁木结构织布机104台(其中电动25台)、织袜机50台、汗衫机5台和织袋、织毡等棉织机械。新上了线被单、棉毛衫、汗背心、帆布、卡其、葡萄呢、花格布、提花袜、线围巾,罗纹帐等产品。1961年后,由于原材料缺乏,兼之商业部门不包销,致使亏损达2.1万元。不得不于1962年停产下马。
1970年9月,国营宿松县棉织厂经整顿后,恢复生产。下设织造、漂染两个车间,新添自动织布机20台(其中日本丰田式铁机5台)。以生产彩条被单布为主,年产达20万米,至1973年扭亏为盈。1978年后,工厂由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产品由包销转为市场调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了的形势,该厂于1979年上了被单生产:线,1982年5月改棉织厂为被单厂,生产印花被单和被里彩条布。两年后,因被底品种单凋,被单布质和图案设计均赶不上社会时尚,于是1984年又转产棉麻混纺坯布、斜格布、彩条布等。恰遇国内外市场上这类产品呈紧俏趋势,故而该厂重又恢复生机。1985年产值112.7万元,创利润3.5万元,纳税4.7万元。
1982年4月,经省经济委员会批准,利用原县农机一厂的空余厂房和部分设备,投资74.8万元,另新建一个国营宿松棉织厂,主要生产228公分整幅被里,112公分被单布和127公分宽出口麻布,边建边投产,产品对路,1985年出口产值228.55万元,创利税18万元。
1969年4月,原二轻经理部的修配门市部改建棉麻针织厂,后更名为针织厂,属集体企业,开始靠手工操作,1979年底添置了染纱的成套设备,有锅炉、丝光机。甩水机各1台,电动织袜机20台,罗纹机4台,缝头机4台,手摇织袜机58台,半自动手套机15台,建厂初期,靠租赁公产房屋作厂房,后于1979年自建厂房39间,现有固定资产10.27万元,主要产品有:麻袋、袜子、棉纱手套、劳动帽、松紧布、花色绳、棉线、膨体衫等。产品销售由县内而渐及全国各地。1985年产值21.62万元,实现利税2.52万元。
印刷
民国时期,宿松即有手工印刷(木刻和石印),解放初期,县城有3家私人印刷店(维新、五新,美华)。这3家私印店,仅“维新”一家有1台16开小型元盘印刷机,其余两家都是石印。
1954年,维新、五新、美华3家印刷店合并为印刷小组,1956年遵照党的政策,这个印刷组由县手工业联社接收下来,并命名为“宿松县手工业联社印刷厂”,即现在国营宿松县印刷厂之前身。
县印刷工业的迅速发展是在1979年以后,到目前为止,印刷厂、印刷所、印刷小组已分布全县各区,全县共有印刷厂、所、组13家,其中国营1家,集体3家,校办2家,个体7家,这13家中,除县印刷厂生产设备较好外,其余各厂生产条件、设备都很陈旧,只承接标签和帐表等工艺简单的印刷业务,教育系统的实验小学印刷厂、复兴小学印刷厂办得最红火,复兴小学印刷厂还曾出席教育部召开的勤工俭学经验交流会。
宿松县印刷厂有排字、机印、装订等3个车间,并拥有平压烫金机、立飞801、卧飞402,对开平台、四开手摇机、全张切纸机、对外划线机、自动铸字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除图片制版尚无力为之外,一般印刷品均能生产,是个年年增产的企业。1985年产值37.12万元,实现利税4.5万元。
二轻印刷厂,1958年以前为城关印刷小组,只有石印,设备十分简陋,1979年,添置了园盘印刷机和切纸机,一般印刷业务均能承接。1985年初,正式成立宿松二轻印刷厂,属集体企业,拥有大小园盘印刷机10台以及切纸机、装订机等配套设备。生产各种
彩印标签、帐据表册、文告簿本等。产品销往合肥、九江、温州等地,效益甚佳。1985年完成产值8.81万元,年印刷量840万印张,销售金额8.44万元,创利润3.74万元,上交税金0.40万元。
竹木加工
木器县木器厂诞生于1956年合作化高潮时期,由62名木、锯工组成。历年来都是生产木制农具和家具。现有木工、带锯、油漆等车间,配有行车带锯机1台、圆盘锯2台等设备。产品应变能力差,建厂30年,只创利税23万元,属集体企业。
许岭木器厂和凉亭铁木制造厂亦二轻集体企业,手工操作为主,产品均只能为本地民用,无力进入外地市场。
竹编县北部山区盛产毛竹,城乡人民素有生产和使用竹器(家具、用具)之习惯,解放前夕,全县城乡有专事竹编者(俗称篾匠)3百余户。1956年至1958年合作化运动中,由供销社和手工业联社将这些篾匠组织起来,先后建立城关、隘口、凉亭、许岭、复兴等竹器生产合作社,属集体企业。产品为竹器农具和竹器家县,均为手工操作。县竹器厂近年来为了在竞争中求发展,通过更新产品找出路,转产竹编工艺制品,首开县竹编工艺品打入国际市场的新纪录。
出口竹编工艺产品有:各种类型花钵套、托盘、手饰盒、水果碗、果盘、面包篮等。这些产品多数销往美、法、澳、西班牙、芬兰、葡萄牙等国家和香港。每年为国家换回外汇10万元,1985年产值20.19万元。获利润0.2477万元,上交税收0.86万元。
缝纫
服装1949年以前,全县城乡有上门做活的裁缝八百多人,生产工具仅有一尺、一剪、——针、一熨斗而已。1956年成立“城关缝纫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宿松县第一被服厂。分设被服、制帽两个车间,1961年下半年,改为宿松县缝纫厂,属集体企业,先划归城关镇,后又归县手工业联社,并增加了制鞋车间。1965年,该社一分为三,增设陈汉、复兴两个缝纫分社。1966年“文化大革命”停产数月,当年产值下降为12.2万元,企业亏损。1969年,增加了皮革、人造纤维和土布等多型产品的缝纫生产。1975年在“一厂办多厂”、“找米F锅”的背景下,曾办轮胎翻新车间。1979年缝纫社正式定名为宿松被服厂。生产男女化纤服装、童装、草帽和蚊帐。但因服装均为中低档产品,且款式单调,市场上无竞争能力,效益甚微。1984年与上海普陀区服装鞋帽公司开展协作,新的成衣生产线于1985年投产,当年生产的毛呢服装、大衣、中山装、春秋衫共4726件,款式新颖,畅销本省各地及四川、武汉、江西等省市,年产值75.31万元,利润微薄。现有固定资产净值8.9812万元,流动资金23.86万元,银行贷款15.5万元,职工79人。
制帽1958年大办钢铁运动中,县被服厂为了给岳西炼铁大军赶制棉手套和棉帽,而专设制帽车间,当年制棉帽1.5万顶,1959年转做草帽。1964年,添置了制帽设备,当年产草帽5.3万顶。近年来,该厂草帽生产采取以销定产,产品销路不畅,1984年停产,另有复兴、许岭等地被服社也同时生产草帽,供应本地乡镇居民。
制伞
县雨伞制作历史较早,民国年间,境内制伞业最旺。1954年2月,县供销社创建凉亭雨伞生产合作社和城关雨伞生产合作社,1960年城关、凉亭、隘口伞厂合并为“宿松县雨伞厂”,企业性质由集体转为地方国营。1962年复为集体所有制,至今未变。现有职工62人,各种机械设备11台,主要产品有:晴雨伞、油布伞。晴雨伞列为省优产品,油布伞多次被评为省和地区优质产品。1981年至1983年,还一度生产过帆布。1984年和1985年产伞13万把,产值59万元,销售46万元,因产量低,成本高,仅获利0.26万元。
复兴区种植棉花历史悠久。民国年间,籽棉加工主要使用脚踏铁、木轧花机,1951年10月在洲头建立第一轧花厂,购进皮滚筒机20台,以柴油机为动力、首次试轧改良棉25担。1957年,相继在汇口、复兴、套口、乌池建立4个轧花厂,当年5个轧花厂均完成了7.24万担籽棉的加工、销售、调运任务。近来在沿湖地区又建立千岭、许岭轧花厂。1974年又将原复兴棉花原种场改为大兴良种轧花厂(今归农业局)。至今,全县共有轧花厂8个,均属集体企业。这些轧花厂随着时代的推进,设备也逐渐更新。1956年前,使用动力机带动皮辊机轧花,沿湖丘陵还曾一度使用人力皮辊机。产量不高,水杂过重。1957年洲头轧花厂从省调进中型(80片)锯齿机3台,其它各厂也开始使用小锯齿机加工,锯齿机工效比皮辊机高7至8倍。1960年后,各厂生产向系列化努力,基本上实行了籽棉加工、棉籽剥绒、榨油“一条龙”生产,因而1965年按时完成了15.22万担的棉花收购加工任务。1968年,皮棉台时产量达700斤,皮棉质量也相应提高。
1976年各轧花厂大搞技术革新,试制成功短绒清弹机,清花机、清绒机、流动轧花机、行道机等多种新型机械。1973年程营轧花厂自制四滚清花机1台。70年代8个轧花厂实现了气流生产。1978年至1984年,设备运转率达到98%,棉花加工量日益提高。1984年最高台时产量为811斤,全年加工籽棉19万担,是产量最高的一年,标准化、规范化程度逐渐提高,原规定皮棉含杂率为4%,实际含杂率仅有2%,打包质量也相应提高,原加泡5~7%,现仅加泡2%。
县供销系列7个轧花厂,拥有职工1531人(含季节工700),厂房和机械设备341万元。1985年产值1778万元,创利税13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1500元/人。
纺织
早在清初,东南各乡就出产棉花,惟县内工业不兴,生产的棉花均贩售于江西各埠,载棉而往,载布而归,辗转间利源损失甚巨。
民初,县人李廷钧,曾招股集资,购办织机,租城北田家祠为厂房,聘来机师,招选本地聪颖子弟学习机织。后因产品成本太高,竞争不过汉、浔等市场成品,旋即倒闭。
抗战时期,水陆交通为敌伪阻绝。城关、隘口、凉亭、张畈等村镇,曾出现少数铁木织布机,但产量甚少,县内市面销售的布匹,多数来自太湖的徐桥镇。称为“桥庄布”。
建国之初,民间机织有所发展,据1955年统计,全县从事机织业的有162户,拥有铁木结构织布机156台,从业人员190余人,当时在“统筹兼顾”的方针指导下,由县统一安排生产的只有64户,并将这64户分成两个棉织小组,1956年两个织布小组合并为县棉织社,属集体企业,棉纱由国家供应,产品(白布)由中百公司包销。
1958年织布社转为国营企业,称“国营宿松县棉织厂”。除生产白布之外,还新上了斜纹布、格条布和毛巾等新产品。1960年又将全县4个针棉织厂并入县棉织厂,至此,县棉织厂拥有铁木结构织布机104台(其中电动25台)、织袜机50台、汗衫机5台和织袋、织毡等棉织机械。新上了线被单、棉毛衫、汗背心、帆布、卡其、葡萄呢、花格布、提花袜、线围巾,罗纹帐等产品。1961年后,由于原材料缺乏,兼之商业部门不包销,致使亏损达2.1万元。不得不于1962年停产下马。
1970年9月,国营宿松县棉织厂经整顿后,恢复生产。下设织造、漂染两个车间,新添自动织布机20台(其中日本丰田式铁机5台)。以生产彩条被单布为主,年产达20万米,至1973年扭亏为盈。1978年后,工厂由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产品由包销转为市场调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了的形势,该厂于1979年上了被单生产:线,1982年5月改棉织厂为被单厂,生产印花被单和被里彩条布。两年后,因被底品种单凋,被单布质和图案设计均赶不上社会时尚,于是1984年又转产棉麻混纺坯布、斜格布、彩条布等。恰遇国内外市场上这类产品呈紧俏趋势,故而该厂重又恢复生机。1985年产值112.7万元,创利润3.5万元,纳税4.7万元。
1982年4月,经省经济委员会批准,利用原县农机一厂的空余厂房和部分设备,投资74.8万元,另新建一个国营宿松棉织厂,主要生产228公分整幅被里,112公分被单布和127公分宽出口麻布,边建边投产,产品对路,1985年出口产值228.55万元,创利税18万元。
1969年4月,原二轻经理部的修配门市部改建棉麻针织厂,后更名为针织厂,属集体企业,开始靠手工操作,1979年底添置了染纱的成套设备,有锅炉、丝光机。甩水机各1台,电动织袜机20台,罗纹机4台,缝头机4台,手摇织袜机58台,半自动手套机15台,建厂初期,靠租赁公产房屋作厂房,后于1979年自建厂房39间,现有固定资产10.27万元,主要产品有:麻袋、袜子、棉纱手套、劳动帽、松紧布、花色绳、棉线、膨体衫等。产品销售由县内而渐及全国各地。1985年产值21.62万元,实现利税2.52万元。
印刷
民国时期,宿松即有手工印刷(木刻和石印),解放初期,县城有3家私人印刷店(维新、五新,美华)。这3家私印店,仅“维新”一家有1台16开小型元盘印刷机,其余两家都是石印。
1954年,维新、五新、美华3家印刷店合并为印刷小组,1956年遵照党的政策,这个印刷组由县手工业联社接收下来,并命名为“宿松县手工业联社印刷厂”,即现在国营宿松县印刷厂之前身。
县印刷工业的迅速发展是在1979年以后,到目前为止,印刷厂、印刷所、印刷小组已分布全县各区,全县共有印刷厂、所、组13家,其中国营1家,集体3家,校办2家,个体7家,这13家中,除县印刷厂生产设备较好外,其余各厂生产条件、设备都很陈旧,只承接标签和帐表等工艺简单的印刷业务,教育系统的实验小学印刷厂、复兴小学印刷厂办得最红火,复兴小学印刷厂还曾出席教育部召开的勤工俭学经验交流会。
宿松县印刷厂有排字、机印、装订等3个车间,并拥有平压烫金机、立飞801、卧飞402,对开平台、四开手摇机、全张切纸机、对外划线机、自动铸字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除图片制版尚无力为之外,一般印刷品均能生产,是个年年增产的企业。1985年产值37.12万元,实现利税4.5万元。
二轻印刷厂,1958年以前为城关印刷小组,只有石印,设备十分简陋,1979年,添置了园盘印刷机和切纸机,一般印刷业务均能承接。1985年初,正式成立宿松二轻印刷厂,属集体企业,拥有大小园盘印刷机10台以及切纸机、装订机等配套设备。生产各种
彩印标签、帐据表册、文告簿本等。产品销往合肥、九江、温州等地,效益甚佳。1985年完成产值8.81万元,年印刷量840万印张,销售金额8.44万元,创利润3.74万元,上交税金0.40万元。
竹木加工
木器县木器厂诞生于1956年合作化高潮时期,由62名木、锯工组成。历年来都是生产木制农具和家具。现有木工、带锯、油漆等车间,配有行车带锯机1台、圆盘锯2台等设备。产品应变能力差,建厂30年,只创利税23万元,属集体企业。
许岭木器厂和凉亭铁木制造厂亦二轻集体企业,手工操作为主,产品均只能为本地民用,无力进入外地市场。
竹编县北部山区盛产毛竹,城乡人民素有生产和使用竹器(家具、用具)之习惯,解放前夕,全县城乡有专事竹编者(俗称篾匠)3百余户。1956年至1958年合作化运动中,由供销社和手工业联社将这些篾匠组织起来,先后建立城关、隘口、凉亭、许岭、复兴等竹器生产合作社,属集体企业。产品为竹器农具和竹器家县,均为手工操作。县竹器厂近年来为了在竞争中求发展,通过更新产品找出路,转产竹编工艺制品,首开县竹编工艺品打入国际市场的新纪录。
出口竹编工艺产品有:各种类型花钵套、托盘、手饰盒、水果碗、果盘、面包篮等。这些产品多数销往美、法、澳、西班牙、芬兰、葡萄牙等国家和香港。每年为国家换回外汇10万元,1985年产值20.19万元。获利润0.2477万元,上交税收0.86万元。
缝纫
服装1949年以前,全县城乡有上门做活的裁缝八百多人,生产工具仅有一尺、一剪、——针、一熨斗而已。1956年成立“城关缝纫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宿松县第一被服厂。分设被服、制帽两个车间,1961年下半年,改为宿松县缝纫厂,属集体企业,先划归城关镇,后又归县手工业联社,并增加了制鞋车间。1965年,该社一分为三,增设陈汉、复兴两个缝纫分社。1966年“文化大革命”停产数月,当年产值下降为12.2万元,企业亏损。1969年,增加了皮革、人造纤维和土布等多型产品的缝纫生产。1975年在“一厂办多厂”、“找米F锅”的背景下,曾办轮胎翻新车间。1979年缝纫社正式定名为宿松被服厂。生产男女化纤服装、童装、草帽和蚊帐。但因服装均为中低档产品,且款式单调,市场上无竞争能力,效益甚微。1984年与上海普陀区服装鞋帽公司开展协作,新的成衣生产线于1985年投产,当年生产的毛呢服装、大衣、中山装、春秋衫共4726件,款式新颖,畅销本省各地及四川、武汉、江西等省市,年产值75.31万元,利润微薄。现有固定资产净值8.9812万元,流动资金23.86万元,银行贷款15.5万元,职工79人。
制帽1958年大办钢铁运动中,县被服厂为了给岳西炼铁大军赶制棉手套和棉帽,而专设制帽车间,当年制棉帽1.5万顶,1959年转做草帽。1964年,添置了制帽设备,当年产草帽5.3万顶。近年来,该厂草帽生产采取以销定产,产品销路不畅,1984年停产,另有复兴、许岭等地被服社也同时生产草帽,供应本地乡镇居民。
制伞
县雨伞制作历史较早,民国年间,境内制伞业最旺。1954年2月,县供销社创建凉亭雨伞生产合作社和城关雨伞生产合作社,1960年城关、凉亭、隘口伞厂合并为“宿松县雨伞厂”,企业性质由集体转为地方国营。1962年复为集体所有制,至今未变。现有职工62人,各种机械设备11台,主要产品有:晴雨伞、油布伞。晴雨伞列为省优产品,油布伞多次被评为省和地区优质产品。1981年至1983年,还一度生产过帆布。1984年和1985年产伞13万把,产值59万元,销售46万元,因产量低,成本高,仅获利0.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