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古代建筑物简介
宿松境内,庙、庵、寺、观、祠、坛历代均有兴建。始于晋,终于清。《康熙六十年府志》载:宿松有庙29座、寺12处、庵11座、观7处、祠2座。其中:晋建4座、唐建13座、梁建2座、宋建8座、清建2座;建筑年代不详的:有庙12座、庵13座、古祠2座、古观7处、古坛8处。
文庙
古称“圣庙”,清代改叫“儒学”,清末明初叫“县学”。座落在“钦圣门”背后东南角。
整座建筑气势恢宏,屋宇鳞次栉比,楼阁飞檐挑角。中为文庙,内设“孔子至圣先师神主”,东西各有一厅。
文庙前有“戟门”、“泮池”、“灵星门”,后有“启圣祠”,戟门东向为“省牲所”、“乡贡祠”,西向有“名宦祠”。
出灵星门向东为“魁星楼”,是两层砖木结构的楼阁,外悬匾额“魁星阁”,阁内有木雕“魁星点斗”象,一腿屈曲,一腿直立,左手擎斗、右手擎朱笔,跳之作“点”状,形态威严毕肖。魁星楼前是半亩面积的草坪,名“射圃”,为武生习武场所。射圃西边是宽宏明亮的“明伦堂”,明伦堂东是“进德斋”,西为“修业斋”。明伦堂后为“教谕宅”、“训导宅”。两宅后为“神器库”。明伦堂前排列五个箴亭(敬一至敬五),又叫“注碑亭”。
圣庙大门叫“仪门”,外有高墙,上复鸳瓦,取“宫墙万仞”之意。仪门东角有土地祠,土地词旁有“谒圣门”。整座建筑群隙间点缀有状元桥、石龟驮碑等陈设,为全县古建筑中之精品。
圣庙创建年月不详。明朝知县谢骥重修,清顺治三年、康熙二年相继修葺。抗日战争期间遭日机轰炸,屋宇毁坏无遗,仅存之石龟,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捣毁。
双峰塔
双峰塔:又名文风塔,为新老两座古塔。
老塔在县治大东门外“东狱宫”(今副食品厂)旁,清乾隆壬辰年(1712年)建造。
新塔位于县治南三里许清官潭(桃花潭)旁金钟山上,竣工于清道光丙午年(1846年),
两塔玲珑秀拔,直指云天,造型古典,分七层,标高40余米,为全砖结构八方体型。各层均飞檐翘角,角悬响铃,风吹铃铛,声传数里,悠扬悦耳。最高层塔顶上嵌白锡铸成的葫芦式塔顶,后塔尖失落,至嘉庆辛酉年(1801年),维修换上江西景德镇瓷葫芦顶。
两塔均于1966年拆毁。
文庙
古称“圣庙”,清代改叫“儒学”,清末明初叫“县学”。座落在“钦圣门”背后东南角。
整座建筑气势恢宏,屋宇鳞次栉比,楼阁飞檐挑角。中为文庙,内设“孔子至圣先师神主”,东西各有一厅。
文庙前有“戟门”、“泮池”、“灵星门”,后有“启圣祠”,戟门东向为“省牲所”、“乡贡祠”,西向有“名宦祠”。
出灵星门向东为“魁星楼”,是两层砖木结构的楼阁,外悬匾额“魁星阁”,阁内有木雕“魁星点斗”象,一腿屈曲,一腿直立,左手擎斗、右手擎朱笔,跳之作“点”状,形态威严毕肖。魁星楼前是半亩面积的草坪,名“射圃”,为武生习武场所。射圃西边是宽宏明亮的“明伦堂”,明伦堂东是“进德斋”,西为“修业斋”。明伦堂后为“教谕宅”、“训导宅”。两宅后为“神器库”。明伦堂前排列五个箴亭(敬一至敬五),又叫“注碑亭”。
圣庙大门叫“仪门”,外有高墙,上复鸳瓦,取“宫墙万仞”之意。仪门东角有土地祠,土地词旁有“谒圣门”。整座建筑群隙间点缀有状元桥、石龟驮碑等陈设,为全县古建筑中之精品。
圣庙创建年月不详。明朝知县谢骥重修,清顺治三年、康熙二年相继修葺。抗日战争期间遭日机轰炸,屋宇毁坏无遗,仅存之石龟,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捣毁。
双峰塔
双峰塔:又名文风塔,为新老两座古塔。
老塔在县治大东门外“东狱宫”(今副食品厂)旁,清乾隆壬辰年(1712年)建造。
新塔位于县治南三里许清官潭(桃花潭)旁金钟山上,竣工于清道光丙午年(1846年),
两塔玲珑秀拔,直指云天,造型古典,分七层,标高40余米,为全砖结构八方体型。各层均飞檐翘角,角悬响铃,风吹铃铛,声传数里,悠扬悦耳。最高层塔顶上嵌白锡铸成的葫芦式塔顶,后塔尖失落,至嘉庆辛酉年(1801年),维修换上江西景德镇瓷葫芦顶。
两塔均于1966年拆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