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书院、杜学及义学
书院
书院始于唐,盛于宋。宿松以“禹江书院”为最古,又名日新书院,院址在县治西北半里处(今城关粮站所在地)。
明朝初年,郡守李禹江建外门3间、二门3间、左右直房各6间。厅后为清凉亭。弘治丁巳(1497)年,县令施溥在旧址上建社学。乾隆十三年(1748年),旧学屋圮废,邑绅石述等捐房一幢作义学,地址在黎协河东南义学旁,改名为松滋书院。书院是供举子、童生学习的处所,以研究儒家经典和教习“八股文”为主,间或议论时政,对发展学术思想有一定的影响。其教学方法,以个人攻读、相互研讨和集中讲解为主,主持人称“山长”,另设教习。山长和教习,多为科举出身的知名人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松滋书院为松滋学堂。
社学
社学是元、明、清三代的地方学校。元制五十家为一社,每社设学校一所,称社学。农闲时令子弟入学,选择通晓经书者任教。教材主要是:《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等。明代社学盛广,教育内容增补御制大诰,当朝律令及冠婚丧葬等礼节。据《宿松风土史》载,康熙十六年(1677年),宿松县令胡永昌积极倡导公益,创建义学,重建松滋书院,另设社学46所,学生不受名额限制。
义学
义学亦称义塾。是旧时由私人捐资或寺庙、公堂、会馆之田产及地方杂捐收入兴办的一种免费学校。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宿松县令胡永昌奉令捐资劝助,建义学若干所,每所聘义师1人,每年报酬白银12两,对著名的义师,膳给从优,对捐置学产的人则上报部院,赐匾褒扬。义学的规模较小,课业较浅。学生年龄多在10岁以上。教材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等书。教法大体是先生教几句,学生背几句,只重读认,不求甚解。
书院始于唐,盛于宋。宿松以“禹江书院”为最古,又名日新书院,院址在县治西北半里处(今城关粮站所在地)。
明朝初年,郡守李禹江建外门3间、二门3间、左右直房各6间。厅后为清凉亭。弘治丁巳(1497)年,县令施溥在旧址上建社学。乾隆十三年(1748年),旧学屋圮废,邑绅石述等捐房一幢作义学,地址在黎协河东南义学旁,改名为松滋书院。书院是供举子、童生学习的处所,以研究儒家经典和教习“八股文”为主,间或议论时政,对发展学术思想有一定的影响。其教学方法,以个人攻读、相互研讨和集中讲解为主,主持人称“山长”,另设教习。山长和教习,多为科举出身的知名人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松滋书院为松滋学堂。
社学
社学是元、明、清三代的地方学校。元制五十家为一社,每社设学校一所,称社学。农闲时令子弟入学,选择通晓经书者任教。教材主要是:《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等。明代社学盛广,教育内容增补御制大诰,当朝律令及冠婚丧葬等礼节。据《宿松风土史》载,康熙十六年(1677年),宿松县令胡永昌积极倡导公益,创建义学,重建松滋书院,另设社学46所,学生不受名额限制。
义学
义学亦称义塾。是旧时由私人捐资或寺庙、公堂、会馆之田产及地方杂捐收入兴办的一种免费学校。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宿松县令胡永昌奉令捐资劝助,建义学若干所,每所聘义师1人,每年报酬白银12两,对著名的义师,膳给从优,对捐置学产的人则上报部院,赐匾褒扬。义学的规模较小,课业较浅。学生年龄多在10岁以上。教材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等书。教法大体是先生教几句,学生背几句,只重读认,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