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疟疾
俗称“打摆子”、“脾寒”。在宿松县流行历史远久,且范围广泛。旧时,“谷子黄,人上床”,每年秋季患病者遍及乡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和1971年全县年均患者超过3万人次,1967年、1970年、1973年、1975年四个年份患者年均超过2万。
民国期间,民间多用土方土法(亦有服中草药或“唐拾义”药丸)控制病症发作。1956年起,对高发地区人群服用“白乐君”等药预防。60年代改用“乙胺嘧定”、“伯氨喹啉”。1974年开始组织5省(苏、鲁、皖、鄂、豫)联防,制订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977年,对高发地区的新兴、套口、城关等8个公社(镇)进行全民服药,全县预防服药人数达46万人次。1978年,狠抓两全(全民服药、全民休止期根治),发病率明显下降。同时建立疟原虫镜检站,对疟疾进行监测。1985年,全县疟疾发病1886人,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丝虫病
俗称“流火”。旧时,城乡患病率很高。“橡皮腿”到处可见。
1954年,全县普查,其中城关、佐坝居民患病率达20%以上,其他各地患病率在5~10%之间。当年采用卡巴砷、海群生合外治疗,治愈率为50%。1965年,县防疫站用中草药芫花根皮制成药酒、针剂、散剂治疗千余人,取得一定效果,因副作用反应大而被停用。1972年采用海群生“短程疗法”,1981年,推行全民食用“海盐”(食盐内掺拌海群生)27万吨,同年8月,又对25万人投服海群生片。1982年,血检10万人,患病率为0.079%,1981年9月和1984年5月经中央、省、地两次组织验收,县达到部颁“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
俗称“包颈”、“呆小症”。城乡均有散在性发病,山区多见。民国时期,近亲通婚多、患病率高。1954年至1955年查出病人2013人,751人服用碘化钾,430例好转。1959年,县首次在食盐中加碘。1960年,全县查出病人3232人。1965年,在陈汉山区及铜铃、柳溪、趾凤3乡供应“碘盐”8.9万斤。1978年,中央“地甲病”调查组在陈汉、红星两中学检查出学生患病率为4.92%(其中女性患病率为13.11%)。1982年,调查学生10万人,肿大率为15.59%,其中朱湾、北浴、柳坪、隘口、广福、西源、钓鱼台、铜铃、二郎、趾凤、柳溪、凉亭、梅墩、程岭、新兴、城关、毛坝等地,在校学生肿大人数均超过20%。1984年,对确定的新病区供应加碘食盐。1985年,病区17个乡(镇)调查1.25万人,其中甲状腺肿患病率为7.03%,克汀病患病率为0.26%。
头癣
俗称“癞痢头”。民国时期,患者遍及城乡,且多为青年及儿童。
1956年,在全县39万人中,查出头癣患者6175人,1958年至1960年查出病人近2万人,以中药(川楝子、红升膏、紫草等)治疗2000人。1979年至1983年,“复查复治,查漏补治”3724人,1983年10月,经省、地验收组抽样考核了隘口、五里、程岭3乡6村,治愈率达96.88%,达到基本消灭头癣病的标准。
梅毒
民国时期,城乡均有散在病例。建国后,由于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性病传染机会大大减少。1956年,全县查出病人329人(其中无早期梅毒)。1974年在西源公社烟冲、西源两大队治疗44人。1975~1982年对红星、北浴、趾凤、二郎等公社82个大队的患者给予油剂青霉素治疗,同时采取“块块清、队队清”的办法进行复查,未发现有传染性病人。血检“康氏反应”仍作为县新兵体检项目,并列入防治后期监测的一项常规。
结核病
民间俗称“周年火”、“百日火”。民国年间,病死者甚多,城乡均有流行。
50年代起,西药“链霉素”、“异菸肼”推广应用,死亡率大大降低,然患病率仍是很高。1960年至1961年,县医院爱克斯光胸透3099人,发现肺结核病人645人,1979年,经省摇签抽查县北浴四吉村,受检856人,发现病例13人,患病率为1.52%。
钩虫病
患者多为农民。1954年,全县21万人中查出病人1.75万人。1959年,粪检48万人次,查出阳性。人数3.29万人。采用“四氯乙稀”治疗收效良好。1970年对粪检阳性者,投以药物治疗。1973年以后,发病率明显下降,仅见散在病例。
疥疮
是宿松县常见的皮肤病。20世纪30~40年代常年流行。50年代初,疥疮患者占县医院门诊总人次的20%,经防治至1952年后频于绝迹。1978年以后,中、小学中又出现流行。1984年,县卫生防疫站对凉亭等3所中学和宿松师范部分学生的疥疮发病进行了调查,制订了防治方案,防治知识得到普及,患病率明显下降,流行得到控制。
麻风
县1975年至1981年,3次查出历年患病8人(其中3人系新发病例)。至1985年有5人经过治愈健在,3人死亡。
肿瘤
1977年,“恶性肿瘤三年死因回顾调查”表明: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占全县三年死亡总人数的8.84%。其中食道癌、胃癌、肝癌死亡人数为多。发病年龄以40~70岁发病高,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女∶男=1∶1.58)。
俗称“打摆子”、“脾寒”。在宿松县流行历史远久,且范围广泛。旧时,“谷子黄,人上床”,每年秋季患病者遍及乡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和1971年全县年均患者超过3万人次,1967年、1970年、1973年、1975年四个年份患者年均超过2万。
民国期间,民间多用土方土法(亦有服中草药或“唐拾义”药丸)控制病症发作。1956年起,对高发地区人群服用“白乐君”等药预防。60年代改用“乙胺嘧定”、“伯氨喹啉”。1974年开始组织5省(苏、鲁、皖、鄂、豫)联防,制订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977年,对高发地区的新兴、套口、城关等8个公社(镇)进行全民服药,全县预防服药人数达46万人次。1978年,狠抓两全(全民服药、全民休止期根治),发病率明显下降。同时建立疟原虫镜检站,对疟疾进行监测。1985年,全县疟疾发病1886人,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丝虫病
俗称“流火”。旧时,城乡患病率很高。“橡皮腿”到处可见。
1954年,全县普查,其中城关、佐坝居民患病率达20%以上,其他各地患病率在5~10%之间。当年采用卡巴砷、海群生合外治疗,治愈率为50%。1965年,县防疫站用中草药芫花根皮制成药酒、针剂、散剂治疗千余人,取得一定效果,因副作用反应大而被停用。1972年采用海群生“短程疗法”,1981年,推行全民食用“海盐”(食盐内掺拌海群生)27万吨,同年8月,又对25万人投服海群生片。1982年,血检10万人,患病率为0.079%,1981年9月和1984年5月经中央、省、地两次组织验收,县达到部颁“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
俗称“包颈”、“呆小症”。城乡均有散在性发病,山区多见。民国时期,近亲通婚多、患病率高。1954年至1955年查出病人2013人,751人服用碘化钾,430例好转。1959年,县首次在食盐中加碘。1960年,全县查出病人3232人。1965年,在陈汉山区及铜铃、柳溪、趾凤3乡供应“碘盐”8.9万斤。1978年,中央“地甲病”调查组在陈汉、红星两中学检查出学生患病率为4.92%(其中女性患病率为13.11%)。1982年,调查学生10万人,肿大率为15.59%,其中朱湾、北浴、柳坪、隘口、广福、西源、钓鱼台、铜铃、二郎、趾凤、柳溪、凉亭、梅墩、程岭、新兴、城关、毛坝等地,在校学生肿大人数均超过20%。1984年,对确定的新病区供应加碘食盐。1985年,病区17个乡(镇)调查1.25万人,其中甲状腺肿患病率为7.03%,克汀病患病率为0.26%。
头癣
俗称“癞痢头”。民国时期,患者遍及城乡,且多为青年及儿童。
1956年,在全县39万人中,查出头癣患者6175人,1958年至1960年查出病人近2万人,以中药(川楝子、红升膏、紫草等)治疗2000人。1979年至1983年,“复查复治,查漏补治”3724人,1983年10月,经省、地验收组抽样考核了隘口、五里、程岭3乡6村,治愈率达96.88%,达到基本消灭头癣病的标准。
梅毒
民国时期,城乡均有散在病例。建国后,由于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性病传染机会大大减少。1956年,全县查出病人329人(其中无早期梅毒)。1974年在西源公社烟冲、西源两大队治疗44人。1975~1982年对红星、北浴、趾凤、二郎等公社82个大队的患者给予油剂青霉素治疗,同时采取“块块清、队队清”的办法进行复查,未发现有传染性病人。血检“康氏反应”仍作为县新兵体检项目,并列入防治后期监测的一项常规。
结核病
民间俗称“周年火”、“百日火”。民国年间,病死者甚多,城乡均有流行。
50年代起,西药“链霉素”、“异菸肼”推广应用,死亡率大大降低,然患病率仍是很高。1960年至1961年,县医院爱克斯光胸透3099人,发现肺结核病人645人,1979年,经省摇签抽查县北浴四吉村,受检856人,发现病例13人,患病率为1.52%。
钩虫病
患者多为农民。1954年,全县21万人中查出病人1.75万人。1959年,粪检48万人次,查出阳性。人数3.29万人。采用“四氯乙稀”治疗收效良好。1970年对粪检阳性者,投以药物治疗。1973年以后,发病率明显下降,仅见散在病例。
疥疮
是宿松县常见的皮肤病。20世纪30~40年代常年流行。50年代初,疥疮患者占县医院门诊总人次的20%,经防治至1952年后频于绝迹。1978年以后,中、小学中又出现流行。1984年,县卫生防疫站对凉亭等3所中学和宿松师范部分学生的疥疮发病进行了调查,制订了防治方案,防治知识得到普及,患病率明显下降,流行得到控制。
麻风
县1975年至1981年,3次查出历年患病8人(其中3人系新发病例)。至1985年有5人经过治愈健在,3人死亡。
肿瘤
1977年,“恶性肿瘤三年死因回顾调查”表明: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占全县三年死亡总人数的8.84%。其中食道癌、胃癌、肝癌死亡人数为多。发病年龄以40~70岁发病高,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女∶男=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