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外贸机构
1949年9月,国营上海合众公司在合肥北大街(今宿州路北段)设立了采购处。1950年3月,该处与西乡(今肥西县境内)丰乐采购处合并,并迁址于合肥九狮桥附近,易名为中国皮毛公司华东区公司合肥办事处。5月,又易名为中国畜产公司华东区公司合肥办事处。1953年冬,该处奉命撤销。其中一部分人转到省畜产公司;另一部分人组建了合肥畜产采购站。1958年,合肥市设立外贸办公室。1961年3月,设立对外贸易公司。
1966年5月,市对外贸易公司受“文化大革命”冲击,领导被迫“靠边”,机构处于瘫痪。1968年8月,市对外贸易公司革命委员会组建。1976年4月10日,升格为市对外贸易局。
1983年9月,合肥市对市直机关的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进行调整,决定撤销市对外贸易局和市进出口公司,成立市对外经济贸易局。这个局的行政事务归市人民政府领导,业务归口省对外经济贸易局;局下设对外贸易公司。1985年2月,经上级批准,市对外经济贸易局易名为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根据省、市下达的外贸商品收购计划,对口与省各家进出口专业公司及有关口岸公司衔接,并签订合同,组织货源;承担全市(含市属3县)出口商品的收购和调拨,组织劳务输出,对外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其下属单位有外贸车队、外贸仓库、印刷包装厂、畜产公司、猪鬃厂、皮毛厂、京华羽绒厂。全系统共有职工1765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938人,集体所有制职工827人,专业技术人员39人。
1966年5月,市对外贸易公司受“文化大革命”冲击,领导被迫“靠边”,机构处于瘫痪。1968年8月,市对外贸易公司革命委员会组建。1976年4月10日,升格为市对外贸易局。
1983年9月,合肥市对市直机关的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进行调整,决定撤销市对外贸易局和市进出口公司,成立市对外经济贸易局。这个局的行政事务归市人民政府领导,业务归口省对外经济贸易局;局下设对外贸易公司。1985年2月,经上级批准,市对外经济贸易局易名为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根据省、市下达的外贸商品收购计划,对口与省各家进出口专业公司及有关口岸公司衔接,并签订合同,组织货源;承担全市(含市属3县)出口商品的收购和调拨,组织劳务输出,对外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其下属单位有外贸车队、外贸仓库、印刷包装厂、畜产公司、猪鬃厂、皮毛厂、京华羽绒厂。全系统共有职工1765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938人,集体所有制职工827人,专业技术人员3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