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宣传工作
干部选拔
时政宣传
1950年3月,合肥市组织广大干部学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这次学习和宣传活动持续3个月,为合肥解放后首次有计划进行的时政宣传学习活动。
1951年8月1日,市委宣传部发出《合肥市1952年下半年建网整网计划》的通知,开始宣传网络建设,至1956年,全市发展宣传员1477名,报告员110名。此间较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主要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政治运动进行。先后开展了贯彻《婚姻法》、《宪法》的宣传教育;发动镇反、抗美援朝、增产节约运动的宣传教育;进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倡导向苏联学习,加强中苏友好的宣传教育;开展取缔一贯道、同善社和肃毒运动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和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宣传教育等。1957年后,全市每年进行一次国防征兵的宣传教育。
1958年,合肥市时政宣传工作,主要是围绕贯彻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进行增产节约、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办社、勤俭持家的宣传教育。成立合肥市宣传总路线指挥部,各单位组织宣传队,先后出动宣传队员98000多人,深入工厂、农村、学校、商店、机关、街头,开展宣传活动,不仅声势大,而且范围广。
1959年8月中旬,市委组织全市20余万名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公报和决议。是年,加强对台宣传工作,组织居肥的国民党军人家属向在台的亲友写信或讲话,通过电台向台湾广播。嗣后,对台对外宣传工作逐步扩展。1980年,《合肥》一书出版发行;1982年12月11日,市委召开对外对台宣传工作会议;1984年,市委宣传部与全市40个涉外部门和基层单位建立工作联系,设立对外宣传办公室,制作电视片《合肥,绿色的城》、《友谊之桥—塞拉利昂弗里敦友好代表团访问合肥》,并配了英语解说词。
1961年元月,合肥市开展宣传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的活动。1961年后,合肥市时政宣传教育,围绕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和反对美蒋阴谋窜犯大陆,提高警惕,加强战备的宣传教育活动。
1962年10~11月,市委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组织全市19级和副科职以上党员干部,学习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并进行了改变“责任田”、压缩城市人口、反对美蒋阴谋窜犯大陆、战备等多项宣传教育活动。
1964年元月24日至2月9日,市委以《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和《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即《后十条》)为内容,在全市城乡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运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合肥市虽也进行一些时政和战备教育,但受“左”的错误思想干扰严重。
1980年2月和7月,合肥市两次召开全市宣传工作会议,先后印发《关于继续加强党员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改进和加强政治课教学的意见》、《国内形势宣传教育提纲》、《关于对新时期总任务的理解问题》、《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教育的宣传提纲》等文件,对全市宣传教育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并先后多次举办专题讲座,使政治思想宣传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加强。
1984年,合肥市组织2400多人分赴200多个乡镇,宣传中共中央[1984]1号文件,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广泛深入地开展经济形势和体制改革宣传教育。1985年10月28日至12月2日,合肥市又举办了学习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精神宣传骨干培训班,有800多人参加学习。从10月下旬至11月底,市委组织全市县以上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用10个学习日,学习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文件。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和市广播电视局并联合举办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文件学习广播讲座,使党的十二大精神达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发展经济、推动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
理论教育
1950年,合肥市创办政治学校,分批组织全市科局长以下干部进校学习政治理论。1953年4月,市委组织全市职工、干部开展学习《经济建设》理论活动。此次学习活动持续到1956年,除学习《经济建设》外,还学习了《联共(布)党史》。
1956年,为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科学知识,市委先后举办马列主义和科学技术知识等讲座135场,有23000多人接受了宣讲教育。
1959年上半年,合肥市组织相当于县委委员以上干部学习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著作,并举办了《政治经济学》讲座。1959年元月,市委成立中心学习小组,学习《政治经济学教课书(修订本第三版)》的社会主义部分。1962年2月,市委常委、市人委党员副市长、市委各部部长26人,参加马列主义理论在职学习。当年10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在全市发行,市委立即统一组织、部署,在全市掀起学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热潮。1964年7~8月,市委组织全市干部学习《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即九评苏共公开信)、《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等著作和重要文献。
1965年4月,合肥市在组织县以上干部学习毛泽东四篇哲学著作的同时,于当年11月24日至12月16日,举办了第一期毛泽东著作学习班。是年,全市共组织毛泽东著作学习小组4500多个,学习毛主席著作成为理论教育的中心任务。仅在1969年党的“九大”召开期间,全市出动1046个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举办各种类型毛泽东思想学习班30000多期,132.7万多人次参加学习,政治学习成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1980年元月16日,合肥市召开经济学理论会议,研究关于开展再生产理论学习问题。1982年4~9月,中共合肥市委常委中心学习组带头集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再生产的理论》。此后市委举办经济理论辅导员学习班,全市有230人参加了学习。1984年4月,合肥市召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理论讨论会。6~10月,再次组织干部学习《政治经济学教材》,全市县、区、局、公司以上领导班子成员和市直机关部、委、办科长、县以上机关干部、经济管理部门或相当于县级单位的正副职领导干部,参加了学习。有411名县级以上干部在学习后参加了统一考试,总平均成绩达90.8分。
时政宣传
1950年3月,合肥市组织广大干部学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这次学习和宣传活动持续3个月,为合肥解放后首次有计划进行的时政宣传学习活动。
1951年8月1日,市委宣传部发出《合肥市1952年下半年建网整网计划》的通知,开始宣传网络建设,至1956年,全市发展宣传员1477名,报告员110名。此间较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主要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政治运动进行。先后开展了贯彻《婚姻法》、《宪法》的宣传教育;发动镇反、抗美援朝、增产节约运动的宣传教育;进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倡导向苏联学习,加强中苏友好的宣传教育;开展取缔一贯道、同善社和肃毒运动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和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宣传教育等。1957年后,全市每年进行一次国防征兵的宣传教育。
1958年,合肥市时政宣传工作,主要是围绕贯彻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进行增产节约、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办社、勤俭持家的宣传教育。成立合肥市宣传总路线指挥部,各单位组织宣传队,先后出动宣传队员98000多人,深入工厂、农村、学校、商店、机关、街头,开展宣传活动,不仅声势大,而且范围广。
1959年8月中旬,市委组织全市20余万名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公报和决议。是年,加强对台宣传工作,组织居肥的国民党军人家属向在台的亲友写信或讲话,通过电台向台湾广播。嗣后,对台对外宣传工作逐步扩展。1980年,《合肥》一书出版发行;1982年12月11日,市委召开对外对台宣传工作会议;1984年,市委宣传部与全市40个涉外部门和基层单位建立工作联系,设立对外宣传办公室,制作电视片《合肥,绿色的城》、《友谊之桥—塞拉利昂弗里敦友好代表团访问合肥》,并配了英语解说词。
1961年元月,合肥市开展宣传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的活动。1961年后,合肥市时政宣传教育,围绕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和反对美蒋阴谋窜犯大陆,提高警惕,加强战备的宣传教育活动。
1962年10~11月,市委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组织全市19级和副科职以上党员干部,学习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并进行了改变“责任田”、压缩城市人口、反对美蒋阴谋窜犯大陆、战备等多项宣传教育活动。
1964年元月24日至2月9日,市委以《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和《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即《后十条》)为内容,在全市城乡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运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合肥市虽也进行一些时政和战备教育,但受“左”的错误思想干扰严重。
1980年2月和7月,合肥市两次召开全市宣传工作会议,先后印发《关于继续加强党员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改进和加强政治课教学的意见》、《国内形势宣传教育提纲》、《关于对新时期总任务的理解问题》、《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教育的宣传提纲》等文件,对全市宣传教育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并先后多次举办专题讲座,使政治思想宣传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加强。
1984年,合肥市组织2400多人分赴200多个乡镇,宣传中共中央[1984]1号文件,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广泛深入地开展经济形势和体制改革宣传教育。1985年10月28日至12月2日,合肥市又举办了学习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精神宣传骨干培训班,有800多人参加学习。从10月下旬至11月底,市委组织全市县以上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用10个学习日,学习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文件。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和市广播电视局并联合举办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文件学习广播讲座,使党的十二大精神达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发展经济、推动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
理论教育
1950年,合肥市创办政治学校,分批组织全市科局长以下干部进校学习政治理论。1953年4月,市委组织全市职工、干部开展学习《经济建设》理论活动。此次学习活动持续到1956年,除学习《经济建设》外,还学习了《联共(布)党史》。
1956年,为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科学知识,市委先后举办马列主义和科学技术知识等讲座135场,有23000多人接受了宣讲教育。
1959年上半年,合肥市组织相当于县委委员以上干部学习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著作,并举办了《政治经济学》讲座。1959年元月,市委成立中心学习小组,学习《政治经济学教课书(修订本第三版)》的社会主义部分。1962年2月,市委常委、市人委党员副市长、市委各部部长26人,参加马列主义理论在职学习。当年10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在全市发行,市委立即统一组织、部署,在全市掀起学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热潮。1964年7~8月,市委组织全市干部学习《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即九评苏共公开信)、《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等著作和重要文献。
1965年4月,合肥市在组织县以上干部学习毛泽东四篇哲学著作的同时,于当年11月24日至12月16日,举办了第一期毛泽东著作学习班。是年,全市共组织毛泽东著作学习小组4500多个,学习毛主席著作成为理论教育的中心任务。仅在1969年党的“九大”召开期间,全市出动1046个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举办各种类型毛泽东思想学习班30000多期,132.7万多人次参加学习,政治学习成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1980年元月16日,合肥市召开经济学理论会议,研究关于开展再生产理论学习问题。1982年4~9月,中共合肥市委常委中心学习组带头集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再生产的理论》。此后市委举办经济理论辅导员学习班,全市有230人参加了学习。1984年4月,合肥市召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理论讨论会。6~10月,再次组织干部学习《政治经济学教材》,全市县、区、局、公司以上领导班子成员和市直机关部、委、办科长、县以上机关干部、经济管理部门或相当于县级单位的正副职领导干部,参加了学习。有411名县级以上干部在学习后参加了统一考试,总平均成绩达90.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