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概况
鸦片战争后,天主教开始渗入江淮地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德国传教士戴尔第从六安进入合肥,在德胜街购买张、陆、刘、王等姓地基8000多平方米,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建成哥德式教堂一座,供奉露圣母为主保。圣堂前为唱经楼,后为钟楼,再后为教士大楼,教员小楼和校舍等附属建筑,总面积约一千多平方米。由此,天主教开始在合肥传播。
时天主教在合肥除设有本堂外,还另设有五个分堂:
分堂一: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地址在德胜街,有中式草屋13间,瓦屋3间。有女教士龚某(上海人),郑某(宣城人)。办有女子义学一所,址在今四十六中学处。
分堂二: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建,地址在西乡雷麻店,有中式草屋8间,西式经堂一座,办有义学。
分堂三: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教友孔氏捐建,地址在西乡高刘集,有中式草屋11间。
分堂四: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建,地址在西乡烧脉乡,有中式草屋9间。
分堂五: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建,地址在西乡张周馆,有中式草屋5间。
以上分堂的教务,均由法国传教士侯晋康兼理。组织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合肥天主堂隶属六安总铎区。清光绪二十三年至三十三年,合肥天主堂隶属太平府(当涂)总铎区。其后至民国9年,合肥自成一总铎区,下辖舒城和雷麻店本堂区。
民国10年后,法国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在华势力削弱,其在华宗教势力为西班牙天主教取而代之。民国10年成立安徽教区。民国11年,安徽教工划成淮泗道、芜湖道、安庆道三个传教区,合肥降为本堂区,归属芜湖道传教区的巢湖总铎区。
民国19年,上述三个传教区调整为芜湖、安庆、蚌埠三个代牧区,合肥恢复为总铎区,隶属安庆代牧区。合肥总铎区下设合肥、舒城和雷麻店三个本堂区。此后,合肥本堂区相继增加了上派河、罗祝店、北分路口、十八里大井、丙子铺、柘皋和赵集等七个分堂。
合肥总铎区外国传教士一览表


合肥总铎区中国传教士一览表

民国23年(1934),合肥县有天主教徒230人。
1949年后,合肥地区天主教中的外国教士仍滞留合肥。1950年4月,合肥天主教成立三自革新筹备委员会,时合肥地区有天主教徒220人。1951年8月6日,合肥市天主教三自革新筹备委员会发表宣言,断绝与外国天主教的一切联系,同时举行“控诉帝国主义分子陈兴华(墨西哥籍)大会”,与会教徒及各界代表500余人,一致通过《驱逐帝国主义分子陈兴华出境的决定》。会后,会同合肥基督教徒共800多人,举行了反帝爱国示威游行。1951年12月6日《皖北日报》报道:“合肥市人民政府接受天主教徒及各界代表控诉与要求,驱逐帝国主义分子陈兴华出境,于今日执行”。西班牙教士南格禄和修士田斯文于1953年12月被遣返回国。自此,合肥天主教会结束了由外国宗教势力统治长达50多年的历史,开始进入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新时期。
合肥天主教经过两年的筹备和整顿,于1953年1月18日成立“三自革新促进委员会”,1954年8月3日改组为“合肥市天主教友爱国会”。1962年4月,根据天主教第二届全国教友代表大会的统一部署,合肥市天主教友爱国会更名为“合肥市天主教爱国会”。
“文革”期间,合肥市天主教遭到严重破坏,老圣堂于1975年1月被拆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合肥市天主教爱国会于1984年12月17日召开教友代表会议,选举成立了新的教会,明确宗旨:“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参加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祖国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合肥市天主教爱国会的最高权力,属于天主教教友代表会议。代表会议每四年召开一次,制定和修改市会章程,审查委员会工作,决定重大事项,进行换届选举。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秘书长1人,常务委员若干人并组成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在大会闭会期间,负责执行大会决议和处理教会日常工作。
主要活动
合肥天主堂的宗教活动,在“文革”中完全停止,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以恢复。1981年合肥天主教始在教士楼辟圣堂,举行礼拜和做弥撒等活动。
合肥市天主教友参加望弥撒人数分年度统计简表

附属机构
崇经小学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德国教士戴尔第在德胜街购买瞿余庆住宅(今四十六中校址)一所,经整修改造,兴办义学。清光绪三十年,该校时有男女学生150名,分成两部。时该校有教员4人。教学内容除文化课外,主修天主教的“经言要理”。其后,学校规模逐渐扩大,于民国37年申报立案,定名“崇今小学”,有教员7人,学生425名,校长朱明秀。合肥解放后,该校由合肥市教育局接管,初改名“崇今小学”,后改称“金寨路小学”,1979年更名为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
崇善中学崇善中学,始办于民国36年8月,址在天主教堂内,初设有初中男子部,有教员20人,学生300名,校长刘作复,名誉校长王立仁。该校在合肥解放前夕停办。
圣心诊所圣心诊所始办于民国9年,址在德胜街天主教堂内,设有内、外等科,尤以眼科医技为优,先后由西班牙修士商慕容、叶方西、墨西哥修士宋信仁担任主治医师。合肥解放前夕,该诊所停办。
保守学合肥总铎区在外国传教士统治时期,为发展教徒,曾在本堂和分堂,办过多期保守学,传授教规教义,使学员取得受洗资格。学员的书籍、伙食费全免。每逢荒年,参加保守学的农民骤增,因此当时流传有“吃教”之说。清光绪二十三年,戴尔第首先在雷麻店开办第一期保守学。清光绪二十七年,教会在本堂办了两期保守学,参加学习的有男子230人,女子54人。清光绪三十四年又续办了6期,参加学习的有男子113人,女子83人。此外,家第禄在舒城办有夜班保守学;都光中在雷麻店办有长期保守学。当时,戴尔第还为保守学编写了一册《教理详解》,该书简明易懂,在全国广为流传。
上一篇:第四节 基督教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