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徽妇女遭受封建礼教的迫害是深重的。皖南徽州地区,有许多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贞节牌坊和烈女祠,这是封建社会安徽妇女悲惨命运的历史见证。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陈独秀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开始提倡妇女放足和兴办女子教育,反对包办买卖婚姻和封建礼教,成为安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声。
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安徽各地的女学生纷纷走上街头,参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对签订“二十一条约”的反帝爱国斗争。民国13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寿县瓦埠地区成立了妇女会,安徽省妇女从此开始了有组织的斗争。
民国16年2月,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入安徽境内,安徽妇女运动进入高潮。在国民革命军和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安徽省临时党部的支持和推动下,全省有20多个县市相继成立妇女协会,动员妇女反抗封建礼教,支援北伐战争。在蒋介石制造的安庆“三.二三”反革命事件后,安徽的妇女运动开始陷入低潮。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皖西苏区妇女组织普遍建立,妇女运动蓬勃发展。苏区妇女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国民党统治区的妇女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影响下,投入了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安徽妇女在更大范围内投入了反对日本侵略、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安徽妇女积极参加生产和拥军支前工作,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贡献。
建国后,安徽省妇联围绕中共安徽省委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发动全省妇女参加生产,参加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组织妇女学文化、学技术;在妇女群众中开展“勤俭持家、勤俭建国”教育,开展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为内容的“四自”教育;围绕两个文明建设,在城乡开展“三八”红旗手和“五好”家庭创建活动;推动妇女参政议政,促进男女平等;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制定儿童工作发展规划,协调全社会力量,为培养下一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