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五四”运动后,由于军阀混战、国民党独裁统治及地主、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安徽民众的生活十分困难,广大劳动妇女苦难更加深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徽妇女勇敢地参加了反对军阀专制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一、参加反对军阀专制统治的斗争
民国10年(1921年)6月2日,军阀马联甲、倪道烺镇压为争取教育基金独立、反对军阀倪嗣冲侵吞教育经费的请愿学生,造成震惊省内外的安庆“六·二”惨案。受伤学生达50多人,一师学生姜高琦伤重死亡。惨案发生后,安庆各校学生一致罢课。芜湖二女师派出方金鸾、徐文华、张秀珍、杨懿贞等4位学生参加芜湖学生代表团前往安庆支援,向军阀政府提出抗议,要求惩办凶手,抚恤死难学生家属,并把“六·二”惨案中被军阀打死的学生姜高琦的血衣做成“血衣亭”。全省各城市学生举行游行。宿县教育界召开大会,声讨军阀马连甲,启秀女校学生邵思贤等人参加大会,并抬着姜高琦的“血衣亭”游行。迫于社会舆论,7月15日,安徽省长公署作出如下决定:“六·二”惨案中的受伤学生,非师范生一律免缴各种学膳费,师范生每人每学期享受省库津贴15元5角;由省库提出6000元抚恤姜高琦烈士家属,由省库提出4000元交学校联合会和省学联,作为姜高琦治丧殡葬之用。学生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由于受“六·二”学潮的影响,全省各中小学都相继发生罢课、罢教斗争,为改善教育,反对反动校长,驱逐县知事等而掀起的学潮连续不断,尤其是每年“六·二”各地学生纷纷集会,举行示威游行。民国11年,芜湖二女师学生罢课,迫使反动校长阮仲勉辞职。二女师学生的斗争,遭到省教育厅和学校当局的报复。民国12年7月14日,省教育厅下达训令,禁止二女师学生参加抵制日货行动。为此,芜湖对日外交后援会向省教育厅发出电文:要求取消训令,不得干涉二女师学生的爱国运动。9月7日,二女师校长竞以“性行不合于师范教育”为由,开除学生多人。
民国13年,安徽开始有妇女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安庆女青年郭诚淑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夏季回到安庆。中共寿县特支在瓦埠地区发展少量女党员。民国15年,中共濉溪临涣特支、中共宿县特支分别吸收邵思贤、杨孟生、张从茂等知识妇女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由她们成立了宿县妇女协会,临涣地区妇女协会。接着,凤阳县妇女协会成立。这些妇女组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妇女群众参加反对军阀专制统治的斗争。
民国15年3月19日,安庆各界举行市民大会和示威游行,声援北京“三·一八”惨案受害学生,声讨段祺瑞政府的罪行。安庆一女师、女职、女模、安庆女学会、培媛女校的学生参加了这一活动。
民国16年2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北伐分多路进入安徽境内。国民革命军在安徽,推动了安徽妇女运动的发展。从民国16年2月起,太湖、宿松、安庆、绩溪、芜湖、合肥等市县妇女协会相继成立,年内,全省有20多个市县成立妇女协会。各地妇女协会组织会员,积极参加欢迎国民革命军活动,宣传反对封建礼教,争取自身解放。安徽省妇女运动进入高潮。
是年3月23日,由国民党右派把持的安徽省农民协会、总工会、商民协会、学联会和妇女协会等5个团体筹备处,假安庆市民名义召开“市民大会”,欢迎刚制造了九江“三·一七”惨案到达安庆的蒋介石。会后,一批反动分子捣毁了国民党左派临时省党部、安庆市党部、省工会、省农协筹委会、市妇女协会等机关。4月18日,芜湖一批反共分子捣毁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芜湖市、县党部,市工会、市学生联合会、市妇女协会和农民协会也被捣毁。市妇女协会负责人、女共产党员潘璋及其他共产党员多人被捕。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进步人士和民众的极大愤怒,纷纷谴责蒋介石的罪行。郭沫若发表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文章。安庆、芜湖妇女协会被迫停止活动,部分妇女骨干转移到武汉或安徽农村,进行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安徽妇女运动陷入低潮。二、参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民国20年5月,中国共产党安徽省临时委员会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徽妇女分别在苏维埃区域(简称苏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域(简称白区)参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苏区妇女的斗争〕
参加创立和建设根据地的斗争:民国18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皖西人民建立了皖西革命根据地。皖西苏区妇女运动围绕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同时“实行妇女解放的口号”,结合解决当时妇女切身问题。
开展宣传工作。苏维埃时期,妇女在宣传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区乡妇女干部大多是宣传队员,还有不少人担任宣传队长。皖西北道区苏维埃新剧团里,各级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政治部宣传队里,大多数是女同志,报社里也有女编辑、女记者。女共产党员赵惠媛就当过霍山县苏维埃《雪花报社》的编辑和记者。她们通过演戏、教唱歌曲、贴标语、散传单、发表演说、写文章等形式宣传群众,鼓舞士气,瓦解敌人。苏区各乡都有俱乐部和列宁室,到这里活动的多是20岁左右的青年男女,流行的歌曲有《国际歌》、《穷人调》、《劝郎入红军》等,歌唱苏维埃红色政权的《八月桂花遍地开》最受欢迎。
动员群众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是妇女宣传队的一项重要内容。频繁的战斗,红军兵员需要不断补充。经过宣传教育,妇女都把送亲人参军作为光荣职责。涌现出许多母亲送儿子、妻子送郎参军的生动事迹。有的年轻姑娘打破封建习俗到婆家动员未婚夫参军。金寨南溪青年妇女闵洪池在送丈夫彭洪英参军的会上说:“彭洪英参军去了,希望青年们也拿起枪来保卫家乡”。她的话激发了青年们参军热情。民国18年底至民国19年,金寨县3000多青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妇女宣传工作对巩固战斗成果、开辟新区起着重要作用。民国18年12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师打下商城,金寨南溪一支十几个女青年组成的宣传队连夜赶到商城,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宣传苏区人民翻身做主的情况,宣传红军的伟大胜利。红军中的女宣传队员随军开展宣传,她们每到一地,顾不得休息,就忙着搜集材料,编戏排戏,除为战士演出外,还向群众作宣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宣传队里有20多个年轻女战士,队长廖赤见是金寨县汤家汇人,民国18年开始从事宣传工作,民国20年冬,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妇女宣传队队长。民国25年秋未,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廖赤见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剧团指导员。当年10月,剧团在甘肃永昌遭遇国民党马步芳部队骑兵,全剧团人员顽强斗争,打退敌人数次进攻。廖赤见在战斗中牺牲。
参加武装斗争。皖西妇女与男子一样,积极参加创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武装斗争。民国18年底,中国工农红军打下商城,许多残余的国民党士兵隐藏在城内,妄图伺机反扑。张尚文等4名女赤卫队员协助红军抓获隐藏在地洞里的17个国民党士兵。
民国19年9月,皖西苏区在“反动军队到来时,大批妇女上前迎拒,夺得很多枪械。”表现异常英勇。女赤卫队员与少先队、童子团一起站岗放哨,监视恶霸地主,捉拿奸细,探听敌情,递送信件,抓俘虏,搜残敌等,担负起保卫苏维埃,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光荣任务。
民国21年3月,著名的苏家埠战役开始。4月25日,中共六霍县委委员汪孝芝汪孝芝,女,舒城晓天人。人称汪三姑娘。民国27年农历三月被国民党地方武装杀害。领导六安东南冇牛岗农民起义,建立起六安二区及所辖5个乡的苏维埃政府,面积纵横70华里,人口12万。冇牛岗起义扰乱了敌人的后方,牵制了国民党地方武装,对苏家埠战役的胜利是一次有力的支援和配合。这支起义队伍后组成六安独立营,编入中国工农红军正规部队。苏家埠战役后,六安五区的女赤卫队员在马家庵附近一块玉米地里,抓获了国民党六安县独立团团长程青。半月后,程青被皖西北道区苏维埃政府镇压。
红军中的女战士主要从事宣传、医务、后勤等项工作,有的还担任了领导职务。六安县籍女红军刘伯新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团长,金寨籍女红军林月琴任妇女工兵营营长。民国21年秋,红四方面军西撤,成批的皖西籍红军女战士跟随部队转移,在川陕根据地继续坚持战斗,有的后来到了延安。
拥军优属,救护伤病员。当时,青壮年男子大部分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上了前线,生产、拥军优属、救护伤病员工作几乎全部落在妇女身上。妇女们组织互助组、代耕队,为红军家属耕种、收割庄稼。青年妇女参加做鞋、缝衣、洗衣和慰劳军队,开展拥军活动。红军每到一处,区、乡苏维挨政府都组织欢迎、慰问,妇女们踊跃捐献慰劳品,主动为红军缝补浆洗衣服。
苏区妇女还经常开展做鞋比赛,平时每个妇女每月要做1双鞋,1双袜底,妇女干部往往加倍完成任务。遇有紧急需要,便开展突击做鞋活动。红一军到皖西时,妇女们自动做鞋7000双,六安三区郝家集乡妇女一天就做鞋150双。
救护伤病员已成为苏区妇女普遍的自觉行动。她们的口号是:“一切为了伤病员!”苏区各地设有伤兵接待站,负责接待转送伤病员,为伤病员送茶喂饭缝补洗衣,为重伤员端大小便。如遇伤员病情危急时,她们还设法抢救。在流波伤兵接待站,妇女慰劳队长陈立知用嘴帮助伤员呼吸,挽救了一位重伤员的生命。民国21年7月,国民党军王钧部向郭家集一线进犯,中国工农红军七十五师迎击来犯之敌。六安九区妇委会带领救护队奔赴前沿阵地,将20多个伤员抢救下来。战斗中有两名救护队员负伤。不久医院随主力红军转移,救护队又主动承担了12名重伤员的护理任务,使伤员恢复健康重返前线。
参加保卫根据地和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斗争:民国21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皖西苏区军民继续进行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保卫鄂豫皖根据地。民国23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皖西苏区转入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阶段。皖西妇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坚持地下斗争。苏区被国民党军队占领后,有些妇女干部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以秘密活动方式,坚持与国民党军作斗争。红军和游击队枪支弹药缺乏,妇女装着走娘家,挖野菜等,通过国民党军的封锁线,到国民党统治区去买军用物资。民国22年,原赤南县(现金寨县境内)乡苏维埃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委员、赤卫队班长沈英台担任了平头山游击队交通员,她根据组织决定,巧妙地结识了一个国民党军队的副官。通过她的宣传教育,这个副官为游击队提供情报,购买子弹、药品、胶鞋、手电简等。后因叛徒告密,沈英台不幸被捕牺牲,那位国民党副官也被杀害。
民国23年冬,原赤南苏维埃保卫部长、女共产党员沈仲华与部分干部回到家乡吴店,开展秘密工作。她领导的秘密农会小组的活动,使群众看到共产党还存在,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民国24年9月,沈仲华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
救护革命战士,收藏红军枪枝。民国32年春天,国民党军队到佛堂坳“清剿”,区苏维埃妇女主席詹凤梅只身给红军游击队送信,途中被捕。国民党军士兵将她十指钉上铁钉,割掉鼻子、舌头、挖去双眼,残酷地杀害了她。
是年冬季,大雪封山,活动在抱儿山一带的三路游击师被国民党军队围追,19岁的女看护王明玉为救伤员被国民党军队活埋。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走后,一部分枪枝由当地群众收藏。潜山县红军家属方启英收藏了红军留下的枪枝,她为了保护这批枪枝牺牲了丈夫和儿子,全国解放后,她把枪枝从菜园里挖出来,交给了人民政府。
坚持打游击。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战斗异常激烈,生活十分艰苦。游击队女战士经常和男战士一道,翻山越岭,一天打几仗,行军百余里和国民党军周旋,战斗间歇还要开展群众工作,筹粮备物,护理伤员,有时深入敌后锄奸,收集情报。在鄂豫皖边界地区今金寨县的金刚台有30多名女战士,编成一个女子排,排长袁明,由中共商南县委委员史玉清(女)负责领导。有一次,国民党军到金刚台中心地区毁林搜山。游击队女战士张敏带着个吃奶的孩子,因饥饿寒冷,孩子啼哭不止。为了大家安全突围,张敏用手捂住孩子的嘴,孩子被捂死。在岳西鹞落坪地区也有10多个女红军便衣队员,主要从事后勤和群众工作,抗日战争开始后,这些女战士被编入新四军第四支队。
“山林医院。”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在岳西县鹞落坪有一个医疗机构。鹞落坪地区山高林密,是红军和游击队可靠的后方。在周围二十里的原始森林里,用树枝搭了二十几个棚子,分布在好几个山拗里,伤员就住在里面,人们称之为红军的“山林医院”。医院里伤员最多时达到130人,一般也有四五十人,由女医官范明和4名女看护担负着全部伤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医院条件很差,她们常采取土方法治疗。如遇伤员浓痰堵住喉咙,她们就用嘴把痰吸出来。给伤员动手术没有麻药,范明医官就先和伤员谈天,趁他们不注意时,迅速准确地切开伤口,取出子弹、碎骨头。她们自己采集中草药,用盐水、茶叶水洗伤口,用南瓜瓤糊伤口,把破棉袄的棉花和被单清洗消毒后做敷料。夏天,女看护们脱下上外衣给伤员盖,帮他们驱蚊子。春天,她们采蘑菇、挖蕨根给伤员当粮食。
〔白区妇女的斗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的广大地区,在历史上习惯称之为白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影响下,安徽白区妇女以不同方式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进行了斗争。
参加武装斗争:民国20年8月,庐江的中共组织准备成立游击队,急需武器,女共产党员夏小妹把父亲(系地主)护家用的一支手枪偷出来献给组织。这支枪是庐北地方游击队仅有的两支中的一支。庐北地方游击队共有60人左右,其中有不少女队员,如沈健、夏小妹、夏英、开门飞(外号,其名不详)等人,始终与男队员并肩战斗,参加了多次激战。
民国21年春,合肥西乡女共产党员童宜仙童宜仙,又名周老三姐。民国30年农历三月二十日被国民党合肥县调查室逮捕,次日牺牲。和其他人一起领导了一支200人的游击队,在当地开展打击国民党地方政权的斗争。民国24年4月5月,童宜仙等负责人率领游击队攻打巨星街,击毙巨星联保队长夏维斌,打伤联保队员5人,缴获长短枪枝数支,子弹120发。6月中旬,童宜仙带领游击队配合皖西北独立游击师攻取了国民党在合肥西乡最顽固的据点卫西洼圩子,处决了大恶霸卫禹山。七月初,童宜仙带领游击队伏击合肥西北一带的豪绅周老矮家,缴获武器30多件,子弹一箱。
在其他地区,妇女还参加了当地的武装暴动或其他各种形式的武装斗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国民党地方政权。
参加反饥饿、反苛捐杂税和争取增加工资的斗争:在农村,妇女群众纷纷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扒粮、割麦、反苛捐杂税的斗争。民国21年春荒时,皖西北一带农民掀起扒粮风潮。同年4月7日,合肥北乡20多名妇女参加了一次扒粮,共扒掉六、七家地主的粮食。合肥西乡三区中共区委领导的几次规模较大的扒粮活动,每次都有妇女参加。当年春天,省政府向宿县滩派烟款120万元,并派员下乡征收。农民无钱交烟捐,被迫四出奔逃,留在家里的妇女向征款人员苦苦哀求,遭到毒打。妇女们忍无可忍,遂手持镰刀、棍棒、大刀与之拼搏。由此爆发了著名的宿县东北乡农民的“打烟款”暴动。宿县东北乡阚町集农民随之响应,参加者1000多人,妇女达400多,中年妇女董张氏带着全庄群众参加暴动,因暴动失败牺牲。
城市女工的斗争主要集中在芜湖裕中纱厂。裕中纱厂有1500多工人,女工800多人,其中有500是童工。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工钱最多3角,低则24个铜板。国民党的黄色工会还要收会费,女工生活十分困苦。在中共芜湖市委领导下,该厂红色工会发动了多次斗争。民国20年1月,裕中纱厂工人进行怠工,受到黄色工会的破坏和国民党警察的镇压,几个工人积极分子被捕。随后,红色工会又发起了提高女工待遇的斗争,女工以车间为单位召开大会,提出条件,派代表直接与厂主交涉。市黄色工会派入调解,也被工人哄打出去。后来在国民党军队的镇压下,斗争失败。
城市女学生的斗争主要集中在凤阳。民国17年,凤阳三女中学生在学校中共支部组织下,积极参加了中共凤阳县委通过县学联发动的各种纪念大会和示威游行,高呼“打倒西山会议派”、“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奸商”的口号。并提出驱逐县长和教育局长。同年11月22日,她们和县学联一起展开反对国家主义派分子、本校校长尹允怀的斗争,迫使其通过代理人向学生道歉,对全县人民震动极大。
这一时期,安徽白区城市妇女工作也受到共产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有些地方妇女组织公开活动,致使暴露身份,受到损失。民国18年4月,凤阳三女中在中共支部领导下组织了几次公开集会,被国民党县政府发觉了线索,逮捕了学校党支部负责人,其余女党员被迫逃离学校,支部工作陷于停顿。民国19年3月8日,凤阳三女中几十名学生自发集会纪念“三八”妇女节,中途亦被国民党军警冲散。
白区女共产党员的地下斗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安徽白区女共产党员人数有所增加,并有了妇女支部或妇女集中的地方建立了支部。白区女共产党员以多种形式进行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秘密斗争。她们或是充任党的交通员,为党传递信件、护送同志、运送物资;或是驻守机关,掩护党的秘密工作正常进行;或是担任抄写、油印、保管党内秘密文件的工作,在党的白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国17年,中共怀宁县委在安庆成立后,女党员郭诚淑与县委书记姚佐元以“夫妻”名义组织“家庭”掩护县委机关。
民国19年,霍山女共产党员喻本芳喻本芳:民国21年8月被国民党逮捕,被判5年徒刑。民国25年“西安事变”后,喻本芳结束了4年多的监禁生活,继续参加革命。民国31年3月被国民党霍山县政府杀害。担任了中共中央交通员,往来上海、合肥和皖西根据地传递党的文件、情报等。同年7月,她由皖西苏区去上海,为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化装成贵妇人,坐着轿子直奔正在召开剿共会议的民团头子潘杰三家,迫使潘杰三送她过了封锁线,并保证以后过往人员的安全,为皖西根据地和中央机关和联络打通了一条交通线。民国21年,喻本芳受组织派遣,与他人在合肥以开书店为名,进行交通联络工作。凤台廖家湾和古沟、丁家岗一带的女党员以做生意、卖菜作掩护,搜集情报,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有的还为党的一些重要会议站岗放哨。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妇女部长宋继蕴驻守县委机关,负责印刷和保管党内文件等项工作。民国23年夏,因交通员叛变,供出县委机关,宋继蕴被捕牺牲。
〔参加解放战争〕
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中国人民的革命进入解放战争时期。这个时期,安徽境内的新四军七师于民国34年秋撤退到苏北,留下一部分干部和武装在皖中、皖南国民党统治区坚持斗争。民国35年5月,淮南解放区被国民党占领,11月,淮北解放区被国民党占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在各地坚持游击战争。民国36年11月,刘邓大军南下到达大别山。民国37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民国38年4月,渡江战役胜利结束,安徽全境解放。安徽妇女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和形势下,以多种方式参加了解放全中国、创立新中国的斗争。
城市妇女的斗争:民国36年3月18日,芜湖裕中纱厂发生工潮。工人要求保障工作,不得无故开革;每天工作12小时,要求中午缩短1小时;物价指数冻结后,要求补给指数及特价差额。此次工潮延续20天时间,取得初步胜利,资本家被迫同意每人每月津贴食米3斗,每天日夜班停工20分钟吃饭。民国37年中秋节,资本家发给工人月饼,企图以此代替双工资。工人将月饼扔在地上,经过三四小时的斗争,资本家被迫发了双工资。
民国36年,南京“五·二O”国民党镇压学生事件发生后,芜湖女中与安院、芜中等学校纷纷要求通电声援。安院在6月2日举行了“反饥饿、反迫害”的罢课斗争。
民国37年秋,嘉山中学6名女学生沿铁路寻找解放军要求参加革命工作,被国民党特务查捕,经嘉山中学校长多方奔走营救,6名女学生才获释放。
皖南游击区妇女的斗争:为游击队提供后勤服务。民国35年,皖南妇女胡琴开始为游击队采购物资和送信。民国36年2月,胡琴正式参加游击队,部队驻在清寨寺后八伏岭,她仍然从事采购军用物资工作。11月,游击队派她到上海购买望远镜,此前,已3次派男游击队员去上海都未买到。胡琴利用女性的特殊身份,经过多方努力,终于买回了望远镜,还买回电筒、电池等部队急需用品,受到游击队负责人吴文瑞的称赞。
民国36年,太平县妇女刘彩娣回到谭家桥一带组织妇女为游击队做鞋、送米送菜等。当地妇女王有娣因为给游击队做后勤服务工作,国民党烧了她的家,杀了她的丈夫。
民国36年,泾县庄里乡成立妇女组组织,会员有30~40人。宁国板桥地区也成立了妇女会,会员有270多人。妇女会的任务是为游击队做鞋、缝制浆洗衣服等后勤服务工作,同时,与农会会员一起为游击队探听消息、送信。妇女们的工作为游击队坚持武装斗争提供了后勤保障。
支援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民国37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历时2个月。在支前工作中,淮北人民提出了“前方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援什么”,“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倾家荡产,支援前方”的口号。据不完全统计,在淮海战役中,江淮、豫皖苏地区人民共出动民工160万人次,支援牲口36万头,粮食2.1亿斤,柴草5.3亿斤。妇女承担了征粮、推磨、煮饭、做馍、缝衣洗衣、做军鞋任务。妇女组织和妇女干部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要求各户送的粮食要干净,磨的面要细。各村严密组织,驴磨搭配好,做到歇人歇驴不歇磨。磨面的妇女组织起来,每天规定具体任务。村设磨面组,乡设磨面委员会。各村的面送到乡集中后,再送到前线。灵璧县尹集区朱伟、印春兰两位女乡长在雨雪交加之下,克服一切困难,夜以继日地组织动员群众磨面。涡阳、阜阳等地的妇女积极参加淮海战役支前工作,涡阳一个区的妇女做军鞋100多双,送军粮5000多斤,熟青菜1万多斤,还有鸡、猪肉、丸子及其他副食品。
民国38年春,安徽各地妇女积极投入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太湖县妇女连夜赶做军鞋、棉衣。2月,舒城妇女忙着筹备粮草,六安清水河妇女昼夜磨稻,并成立一个妇女队帮助解放军洗衣服、做渡江鞋。宣宁地区妇女做鞋5000双,皖浙赣游击区的妇女做鞋10万双,准备慰劳渡江解放军。青阳县陵阳区集中粮食4000担,做好慰劳鞋2000双。五河县妇女在泗县通往五河的要道口设立茶水站,为南下准备渡江的解放军服务。凤阳县妇女为过路解放军和担架队送茶送饭、洗衣补衣,慰问伤病员。
4月下旬,解放军开始全线渡江作战。无为县滕业林及其妻、子、女一家4口全部报名当船工。14岁的马毛姐和她哥哥撑船送解放军渡江,他们的船是所在渡口第一只到达对岸的,被称为“渡江第一船”,马毛姐因此被评为渡江特等功臣,被邀请参加开国大典。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