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建国前妇女参政议政
一、政党中的妇女〔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中的妇女〕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在安徽成立较早。民国12年(1923年)春,陈独秀就派中共党员柯庆施到安庆做党团工作,同年寒假,在上海大学入党的薛卓汉、徐梦秋回到家乡寿县,在小甸成立一个特别支部。民国13年,寿县瓦埠地区有少数妇女入党,成为安徽早期的女共产党员。
民国17年12月5日至7日,中共徐海蚌特委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全区有党员1600余人,其中女党员23人,占1.4%。此次代表大会对各方面的工作作了研究,要求重视妇女工作,在农协中,成立青年妇女部,发动与支持青年及妇女的斗争,实现其要求。民国20年4月17日,中共皖西北特委作出妇女工作决议案,要求各县应将征收女党员看成一种战争任务。同年6月,皖西北特区有共产党员4965名,其中女党员629人,占12.6%。
中国共产党在安徽的各级组织中,都有一些妇女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并且成立有专门的妇女工作机构,经常研究妇女问题,对妇女工作作出指示,组织发动妇女参加革命斗争。民国20年4月至12月,中共皖西北特委先后有18名委员,其中有3名女性,占16.6%。是年9月,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制定的《鄂豫皖中央分局妇委扩大会出席代表报告大纲》中,对妇女的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的程度非常重视,对“苏维埃怎样选举?妇女怎样参加选举?有几多妇女当选苏维埃委员?妇女委员在苏维埃里工作情况怎样?”“妇女参加贫农团么?贫农团开会到不到?有没有意见?爱不爱到会?妇女怎样在贫农团工作?”“苏维埃政纲哪些是妇女喜欢赞成的?哪些不赞成的?”等问题极为关切。
在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共组织中均有专门的妇女工作机构,一般由女干部担任负责人,领导和发动妇女参加生产、支援战争,同时寻求妇女自身的解放。妇女的解放与无产阶级的解放完全融为一体。
〔国民党和统战组织中的妇女〕
民国14年,安庆等地有妇女参加国民党。民国15年春,国民党安徽省临时党部在安庆成立,设立有妇女部,常恒芳任妇女部长。年底,全省已有30多个县建立了国民党(左派)市、县党部,均设立有妇女部。
民国16年4月11日,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在武汉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宿县女党员杨孟生(跨党)参加了代表大会。同年12月,国民党安徽省党务临时执监委员会临时执行委员会改组为省党务改组委员会,内设青年妇女运动委员会,夏纯任主任。
民国28年7月14日,安徽省第一次临时参议会开幕,省动委会妇女工作委员会抓住临时参议会召开之机,大力推进妇女参政议政活动,通电各县征求提案,召开各界妇女谈话会,讨论通过关于妇女参政及如何开展安徽妇运等3项提案,同时,发表为庆祝安徽省第一届参议会开幕告全省妇女同胞书,向参议会致贺电,在《妇女旬刊》出妇女参政专号,组织妇女问题研究会。省临时参议会女议员孙以谨于7月28日发表对抗战问题的意见。各界妇女多种形式的参政议政活动,使安徽妇女参政议政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在全省造成较大影响。二、培养选拔和使用妇女干部
〔共产党对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
革命事业需要大批妇女干部,中共安徽地方组织十分重视对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
培训妇女干部:皖西苏区的中共组织和苏维埃政府重视妇女干部培训工作。民国19年,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师和六安六区苏维埃政府创办妇女干部学校和女子职业改进社,参加学习的妇女干部有80余人。同年4月,霍山县苏维埃政府创办一所妇女速成识字班,帮助妇女干部学文化。民国20年,中共皖西北特委指示:各级苏维埃不仅在形式上增加几个委员,而要实际培养妇女参加政权的能力,使妇女能独立做事。”“提高妇女的政权教育”。要求“各县委开办训练班应派二分之一女同志受训。”“特委训练班各县亦需派三分之一女同志来受训。”“县妇委应有计划的训练一部分女干部。”同年4月,中共皖西北特委举办第6期训练班,有32名妇女参加训练班学习。在南溪举办一期商城县妇女干部训练班。此外,皖西苏区还创办了一批列宁小学,吸收女青年上学。苏区农村普遍成立妇女识字与补习学校,以提高妇女群众和干部文化水平。在七邻湾的夜校里,有40多岁的农妇参加学习。
抗战时期,新四军和各抗日根据地都非常重视对妇女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民国27年9月,新四军教导队11队在泾县云岭成立,有40多名女学员。10月,由南方各省来的女青年达100多人,新四军教导总队成立女生八队,地址在泾县中村。于晶任队长,罗琼任驻队教员。八队的学习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和军事训练两部分,此外还为一些文化低的学员开设文化课。八队干部和学员一律穿军装,过着非常严格的军事生活。军事训练主要突出战术训练。八队共办2期,共培训200多人。学员多数被分配到新四军军部机关做文书、速记、会计、医务等工作,也有的到前方部队,还有部分到地方做中共基层组织的党务工作和民运工作。
各抗日根据地为了培养妇女干部,举办了不同形式的女干部培训班。民国27年初夏,中共铜南繁3县妇委举办3期救亡培训班,培训新发展的女党员和妇女积极分子。
民国28年初夏,中共鄂豫皖区委在白水河新四军四支队兵站召集青委、妇委联系会议,区委书记郑位三在会上指示,妇委今后的工作应是尽快把各县妇委成立起来,逐步发动妇女,发展女党员,训练女干部,壮大妇女干部力量。民国29年春,中共舒无地委在无为县照明山附近举办农民女党员训练班,孙明瑾、徐畹珍负责,19名女党员参加了学习。
民国32年,淮北边区召开妇女干部会议,为期11天,进行整风学习。中心是反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克服轻视妇女工作、不安心妇女工作的错误认识,要求妇女干部做新民主主义的共产主义的贤妻良母,正确对待婚姻家庭生活及生孩子问题。会议还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妇委以生产为中心的妇女工作方针。次年,中共淮南区委集中女干部进行整风学习。这种整风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妇女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对抗日根据地的妇女工作起积极推动作用。
选拔任用妇女干部:革命战争锻炼了妇女,一批妇女骨干经过各种培训,思想文化水平得到提高,一批优秀妇女干部成长起来,担负着各种领导工作。民国31年1月,中共鄂豫皖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鄂豫皖省委,贫民妇女汪友清当选为省委常委,朱淑芳当选为省委委员,曾担任黄安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和革命法庭主席的闵丹桂也被选为省委委员。民国20年12月,妇女干部夏荣华担任六安县苏维埃主席,一年后,她的继承者王丽云仍然是一位女性。
民国22年3月至民国23年1月,合肥西乡女党员童宜仙担任了中共合肥中心县委书记,舒城籍女党员宋继蕴担任中心县委委员,负责机关工作。民国25年6月,中共江南特委在高山(现东至县境内)成立,青年妇女江小妹江小妹,东至县人,民国26年10月被国民党枪杀于浙江省开化县城。担任特委常委兼妇女部长。民国27年,中共舒城县委成立,合肥籍女青年鲍有荪担任书记,两名县委委员也都是女性,被人称为“舒城女县委”。
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至民国38年9月,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担任过中共县委委员和部长以上职务的女干部有63人,其中担任县委书记10人,特委书记1人,省委常委1人。还有一批女干部担任了县级以上妇女群众组织的负责人。
中共安徽地方组织中担任县委委员、部长以上妇女干部一览表
表3—5—1



〔统战组织对妇女干部的培训使用〕
民国28年5月,安徽省动委会在省干训班内设立妇女组,来自江北30多个县的115名青年妇女参加了培训,学习期限为2个月。同年7月,学员结业后,大部分被分配到各地从事妇女和行政工作。月内,省动委会组成妇女工作队,到农村物色妇女干部,开展农村妇女识字运动。是年,岳西县妇女识字班107个,学员达4000多人。舒城县举办了4期妇女干部培训班,160人参加了培训,另有964人参加妇女壮丁训练。当年,据舒城、岳西、霍邱3县统计,有40多名妇女担任乡、镇、保、甲行政职务,舒城县有30多名妇女担任乡、镇、保、甲长。民国28年,安徽省首届参议会有1名女议员。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在安徽成立较早。民国12年(1923年)春,陈独秀就派中共党员柯庆施到安庆做党团工作,同年寒假,在上海大学入党的薛卓汉、徐梦秋回到家乡寿县,在小甸成立一个特别支部。民国13年,寿县瓦埠地区有少数妇女入党,成为安徽早期的女共产党员。
民国17年12月5日至7日,中共徐海蚌特委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全区有党员1600余人,其中女党员23人,占1.4%。此次代表大会对各方面的工作作了研究,要求重视妇女工作,在农协中,成立青年妇女部,发动与支持青年及妇女的斗争,实现其要求。民国20年4月17日,中共皖西北特委作出妇女工作决议案,要求各县应将征收女党员看成一种战争任务。同年6月,皖西北特区有共产党员4965名,其中女党员629人,占12.6%。
中国共产党在安徽的各级组织中,都有一些妇女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并且成立有专门的妇女工作机构,经常研究妇女问题,对妇女工作作出指示,组织发动妇女参加革命斗争。民国20年4月至12月,中共皖西北特委先后有18名委员,其中有3名女性,占16.6%。是年9月,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制定的《鄂豫皖中央分局妇委扩大会出席代表报告大纲》中,对妇女的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的程度非常重视,对“苏维埃怎样选举?妇女怎样参加选举?有几多妇女当选苏维埃委员?妇女委员在苏维埃里工作情况怎样?”“妇女参加贫农团么?贫农团开会到不到?有没有意见?爱不爱到会?妇女怎样在贫农团工作?”“苏维埃政纲哪些是妇女喜欢赞成的?哪些不赞成的?”等问题极为关切。
在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共组织中均有专门的妇女工作机构,一般由女干部担任负责人,领导和发动妇女参加生产、支援战争,同时寻求妇女自身的解放。妇女的解放与无产阶级的解放完全融为一体。
〔国民党和统战组织中的妇女〕
民国14年,安庆等地有妇女参加国民党。民国15年春,国民党安徽省临时党部在安庆成立,设立有妇女部,常恒芳任妇女部长。年底,全省已有30多个县建立了国民党(左派)市、县党部,均设立有妇女部。
民国16年4月11日,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在武汉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宿县女党员杨孟生(跨党)参加了代表大会。同年12月,国民党安徽省党务临时执监委员会临时执行委员会改组为省党务改组委员会,内设青年妇女运动委员会,夏纯任主任。
民国28年7月14日,安徽省第一次临时参议会开幕,省动委会妇女工作委员会抓住临时参议会召开之机,大力推进妇女参政议政活动,通电各县征求提案,召开各界妇女谈话会,讨论通过关于妇女参政及如何开展安徽妇运等3项提案,同时,发表为庆祝安徽省第一届参议会开幕告全省妇女同胞书,向参议会致贺电,在《妇女旬刊》出妇女参政专号,组织妇女问题研究会。省临时参议会女议员孙以谨于7月28日发表对抗战问题的意见。各界妇女多种形式的参政议政活动,使安徽妇女参政议政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在全省造成较大影响。二、培养选拔和使用妇女干部
〔共产党对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
革命事业需要大批妇女干部,中共安徽地方组织十分重视对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
培训妇女干部:皖西苏区的中共组织和苏维埃政府重视妇女干部培训工作。民国19年,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师和六安六区苏维埃政府创办妇女干部学校和女子职业改进社,参加学习的妇女干部有80余人。同年4月,霍山县苏维埃政府创办一所妇女速成识字班,帮助妇女干部学文化。民国20年,中共皖西北特委指示:各级苏维埃不仅在形式上增加几个委员,而要实际培养妇女参加政权的能力,使妇女能独立做事。”“提高妇女的政权教育”。要求“各县委开办训练班应派二分之一女同志受训。”“特委训练班各县亦需派三分之一女同志来受训。”“县妇委应有计划的训练一部分女干部。”同年4月,中共皖西北特委举办第6期训练班,有32名妇女参加训练班学习。在南溪举办一期商城县妇女干部训练班。此外,皖西苏区还创办了一批列宁小学,吸收女青年上学。苏区农村普遍成立妇女识字与补习学校,以提高妇女群众和干部文化水平。在七邻湾的夜校里,有40多岁的农妇参加学习。
抗战时期,新四军和各抗日根据地都非常重视对妇女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民国27年9月,新四军教导队11队在泾县云岭成立,有40多名女学员。10月,由南方各省来的女青年达100多人,新四军教导总队成立女生八队,地址在泾县中村。于晶任队长,罗琼任驻队教员。八队的学习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和军事训练两部分,此外还为一些文化低的学员开设文化课。八队干部和学员一律穿军装,过着非常严格的军事生活。军事训练主要突出战术训练。八队共办2期,共培训200多人。学员多数被分配到新四军军部机关做文书、速记、会计、医务等工作,也有的到前方部队,还有部分到地方做中共基层组织的党务工作和民运工作。
各抗日根据地为了培养妇女干部,举办了不同形式的女干部培训班。民国27年初夏,中共铜南繁3县妇委举办3期救亡培训班,培训新发展的女党员和妇女积极分子。
民国28年初夏,中共鄂豫皖区委在白水河新四军四支队兵站召集青委、妇委联系会议,区委书记郑位三在会上指示,妇委今后的工作应是尽快把各县妇委成立起来,逐步发动妇女,发展女党员,训练女干部,壮大妇女干部力量。民国29年春,中共舒无地委在无为县照明山附近举办农民女党员训练班,孙明瑾、徐畹珍负责,19名女党员参加了学习。
民国32年,淮北边区召开妇女干部会议,为期11天,进行整风学习。中心是反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克服轻视妇女工作、不安心妇女工作的错误认识,要求妇女干部做新民主主义的共产主义的贤妻良母,正确对待婚姻家庭生活及生孩子问题。会议还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妇委以生产为中心的妇女工作方针。次年,中共淮南区委集中女干部进行整风学习。这种整风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妇女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对抗日根据地的妇女工作起积极推动作用。
选拔任用妇女干部:革命战争锻炼了妇女,一批妇女骨干经过各种培训,思想文化水平得到提高,一批优秀妇女干部成长起来,担负着各种领导工作。民国31年1月,中共鄂豫皖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鄂豫皖省委,贫民妇女汪友清当选为省委常委,朱淑芳当选为省委委员,曾担任黄安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和革命法庭主席的闵丹桂也被选为省委委员。民国20年12月,妇女干部夏荣华担任六安县苏维埃主席,一年后,她的继承者王丽云仍然是一位女性。
民国22年3月至民国23年1月,合肥西乡女党员童宜仙担任了中共合肥中心县委书记,舒城籍女党员宋继蕴担任中心县委委员,负责机关工作。民国25年6月,中共江南特委在高山(现东至县境内)成立,青年妇女江小妹江小妹,东至县人,民国26年10月被国民党枪杀于浙江省开化县城。担任特委常委兼妇女部长。民国27年,中共舒城县委成立,合肥籍女青年鲍有荪担任书记,两名县委委员也都是女性,被人称为“舒城女县委”。
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至民国38年9月,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担任过中共县委委员和部长以上职务的女干部有63人,其中担任县委书记10人,特委书记1人,省委常委1人。还有一批女干部担任了县级以上妇女群众组织的负责人。
中共安徽地方组织中担任县委委员、部长以上妇女干部一览表
表3—5—1



〔统战组织对妇女干部的培训使用〕
民国28年5月,安徽省动委会在省干训班内设立妇女组,来自江北30多个县的115名青年妇女参加了培训,学习期限为2个月。同年7月,学员结业后,大部分被分配到各地从事妇女和行政工作。月内,省动委会组成妇女工作队,到农村物色妇女干部,开展农村妇女识字运动。是年,岳西县妇女识字班107个,学员达4000多人。舒城县举办了4期妇女干部培训班,160人参加了培训,另有964人参加妇女壮丁训练。当年,据舒城、岳西、霍邱3县统计,有40多名妇女担任乡、镇、保、甲行政职务,舒城县有30多名妇女担任乡、镇、保、甲长。民国28年,安徽省首届参议会有1名女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