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后,安徽省各级妇联遵照全国妇联要求,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1981年,中共中央发出(81)19号文件,提出要“帮助家长加强和改善对子女的教育”,全省家庭教育工作更经常、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一、宣传教育
50年代初,各级妇联利用各种会议、训练班、家长会和儿童节等机会,向家长和社会宣传全国政协《共同纲领》中有关保护儿童的条款,《婚姻法》中有关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国际民主妇联关于扩大保卫儿童权利运动的决议,以及科学育儿知识,并把“教育子女好”列为“五好家庭”教育内容之一。1952年“六一”儿童节,合肥、六安、亳县、贵池、宣城、寿县6个县参加家长会的有3.67万余人。
1952年冬,在全省冬学中开设了科学育儿常识课。
1955年“六一”节期间,省民主妇联副主任杨钊在《安徽日报》上发表题为《教养好子女是母亲的光荣责任》一文。1958年,省民主妇联主任吴光发表《家长的光荣责任》一文,提出家长应对孩子进行“五爱”教育,应遵循以身作则等教育原则。
1962年9月至10月,省妇联与省卫生厅、省电台联合举办妇婴卫生讲座。
1964年,省妇联召开专、市妇联主任会议研讨家庭教育问题,决定在家庭教育中增加阶级教育、劳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
1981年至1985年,省妇联与省家庭教育筹委会联合举办5次家庭教育报告会,向省直机关及合肥市干部、群众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科学育儿知识、家庭德育、人才培养、家教经验等。
1985年,省妇联与省家教会在《家庭之友》报上举办《家庭教育科学知识讲座》,共举办44讲。1985年“六一”节期间,各级妇联、家教会在街道、工厂、农村举办家庭教育咨询,省及24个市县共设资询点174个,接待群众4万余人。
1986年,全省9城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教育子女好”作为“五好家庭”、儿少工作内容,列入评比条例。
1987年3月至6月,省妇联、省家教会、省会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协会等12个单位联合举办《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竞赛》,10万名家长参赛。同年,合肥、芜湖、蚌埠等市妇联与市电视台合作,摄制放映家庭教育录相片。
1989年,省妇联、省家教会、省电视台联合开展《家庭教育123——我们怎样作父母》电视专题片评奖活动,共拍摄专题片16部,评出一等奖2部、二等部4部、三等奖10部。二、调查研究
1956年底,省保育委员会组织省妇联、团省委在合肥三中、南门小学专题调查干部子女表现和他们家庭教育状况。写出《安徽省保育委员会关于干部子女教育问题的报告》,提出加强和改善干部子女教育的建议,上报中共安徽省委。
1981年至1982年,省妇联及省家庭教育研究促进会筹委会联合对合肥市的1个街道、3个居委会及科委机关大院、科技大学少年班、少年犯管教所等7个点进行调查,同时组织各地市县妇联在街道或农村的一个居民点调查,了解各种类型家庭教育状况。1987年至1988年,省妇联配合省关心下一代协会调查城乡家长素质。1989年,又一次调查了城市家庭教育状况,针对有的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在调查报告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份调查报告被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决策咨询》刊物采用,被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批转至各地市。三、培训骨干
〔省级培训工作〕
为了培养一支家庭教育工作的骨干队伍,1953年至1970年,省妇联在省行政干校设立的妇干班中讲授妇女福利课。1956年,举办县以上妇联福利部长培训班,讲授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及应采取的保育、教育方法等专业知识。1982年7月及1985年4月,省妇联两次举办各级妇联儿童少年工作干部科学育儿培训班。1989年,接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赞助,省妇联举办两期贫困地区科学育儿骨干培训班,培训区、乡妇干及幼儿园主任等90人。
〔地市培训工作〕
各地市妇联配合有关部门培训妇联、工会、教育、卫生等系统的干部,小学、幼儿园教师以及一些企事业单位分管职工思想教育或生活福利方面的负责人。至1987年,34个地市县共培训4000余人。四、家长学校
〔创办家长学校〕
安徽省的家长学校始于1984年。当年,合肥市妇联和市家教会在南门小学试办家长学校。
1986年,合肥南门小学、安庆路幼儿园及怀宁县城关幼儿园办的家长学校受到全国妇联、国家教委的表扬。同年,省妇联、省教委联合转发了合肥市妇联、教委《关于在幼儿园、小学兴办家长学校,进一步做好家长工作的意见》,推动全省各地更多地办起家长学校。1987年12月1日,省妇联与省广播电台联合创办的安徽省广播家长学校开学,参加学习的家长达3万多人。同年底,全省有各类家长学校(园校办家长学校、厂矿闭路电视办家长学校、广播办家长学校以及新婚夫妇学校,孕妇学校等) 3500多所。
〔教学工作〕
家长学校讲授的内容一般有:家庭教育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儿童生理、心理、卫生保健常识;家庭教育的原则、方法;家长修养等。家长学校兴办初期,讲稿由授课老师自编。1986年,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和省会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协会共同组织专业人员编印《幼儿家长学校教材》和《小学生家长学校教材》,作为全省家长学校的通用教材。家长学校学制一般一年。有的厂办、单位办的家长学校也有采用集中一段时间学习的方法。
家长学校的老师一般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本地或外地家庭教育研究会会员;2、举办家长学校的园、校教师;3、有专业知识的家长,如请卫生保健部门的家长讲卫生课,请司法部门家长讲法制课,请教子有方的家长讲教育子女的经验。
家长学校采取多种生动的教育方法:请家长交流学习心得;向家长介绍校(园)教育计划,请家长参加校(园)有关活动,组织参观;编写家教小报;举办教育子女知识竞赛、论文评比等,收到良好效果。五、评选表彰
各地通过家长座谈会、优秀家长报告会、广播会、编印好家长事迹,开展“我们怎样做父母”征文活动,把“教育子女好”列为“五好家庭”内容等等各种方法推动家长搞好家庭教育。大力宣传全国儿协“争当合格家长”的倡议。
1984年,省儿协表彰400名好家长。受表彰的家长向全省家长发出争当“合格家长”倡议书。全省涌现出一批优秀家长。1987年,省妇联和省家庭教育研究会联合表彰100名好家长。其中蚌埠张爱华、六安张叔祥、滁县徐桂珍3人受到全国妇联表彰。张爱华还参加了全国妇联组织的讲演团在北京讲演教育子女的经验。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