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小学体育
体育教学
民国时期,合肥小学体育教学,按国民政府规定的《小学体育课标准》进行组织实施。体育课的内容,有田径、体操、球类和游戏项目等。主要教材是《小学体育教授细目》一至四册。
合肥解放初期,各小学体育教学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由各校自行选定,主要项目为队列操和游戏。
1956~1960年,全市各小学体育教学,均按照国家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组织实施。此间,合肥师范学校根据《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编写了一至六年级的小学体育教材,为促进全市小学体育教学正规化作出了努力。
1961~1965年,全市小学三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增设体育基本知识的教育内容。
1978~1985年,全市各小学校均采用十年制学校的体育教材。教学内容分为田径、体操、球类三部分。体育课时按总学时的7.8%比例安排。体育考核,按学生掌握的运动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及体育课出勤率等,综合评定。分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
课外体育
民国时期,合肥各小学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有打球、赛跑、跳高、跳远、拔河、跳绳、踢键子、八段锦等。
合肥解放初期,各小学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有早操、课间操、跳高、跳远、赛跑、游泳、跳绳、踢键子、顶拐、打球等项目。部分学校增加防感冒操、健脑操、眼睛保健操等项目。
1954~1959年,全市各小学课外体育,均按照“劳卫制”要求组织开展活动。
从1964年起,全市各小学普遍实施国家颁定的《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并以此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1974~1985年,全市各小学的课外体育,以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主要内容,至1996年,市区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达到85%以上,郊区三至六年级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达到75%以上。
合肥市小学生历次体育赛绩情况简表





民国时期,合肥小学体育教学,按国民政府规定的《小学体育课标准》进行组织实施。体育课的内容,有田径、体操、球类和游戏项目等。主要教材是《小学体育教授细目》一至四册。
合肥解放初期,各小学体育教学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由各校自行选定,主要项目为队列操和游戏。
1956~1960年,全市各小学体育教学,均按照国家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组织实施。此间,合肥师范学校根据《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编写了一至六年级的小学体育教材,为促进全市小学体育教学正规化作出了努力。
1961~1965年,全市小学三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增设体育基本知识的教育内容。
1978~1985年,全市各小学校均采用十年制学校的体育教材。教学内容分为田径、体操、球类三部分。体育课时按总学时的7.8%比例安排。体育考核,按学生掌握的运动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及体育课出勤率等,综合评定。分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
课外体育
民国时期,合肥各小学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有打球、赛跑、跳高、跳远、拔河、跳绳、踢键子、八段锦等。
合肥解放初期,各小学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有早操、课间操、跳高、跳远、赛跑、游泳、跳绳、踢键子、顶拐、打球等项目。部分学校增加防感冒操、健脑操、眼睛保健操等项目。
1954~1959年,全市各小学课外体育,均按照“劳卫制”要求组织开展活动。
从1964年起,全市各小学普遍实施国家颁定的《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并以此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1974~1985年,全市各小学的课外体育,以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主要内容,至1996年,市区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达到85%以上,郊区三至六年级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达到75%以上。
合肥市小学生历次体育赛绩情况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