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建置沿革
一、县域
肥东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之东,跨北纬31°34′~32°16′,东经117°19′~117°52′。南濒巢湖,东邻巢湖市、滁州市和全椒县,西连合肥市郊区和长丰县,北界定远县,地形呈北宽南尖的不规则三角形。周长26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8.8公里(从湖滨乡河口杨村至花张乡大薛村),东西最大横距53公里(从古城乡的元祖山至青龙乡的周岗村)。总面积2222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1307.3平方公里,水域288.5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45平方公里),丘陵山地145.2平方公里,村庄、城镇占地269平方公里,道路、田埂等交通用地212平方公里。各类占地比例大体是一水一路六分田,两分村镇和山丘。
二、建置
西汉:武帝时肥东大部分地区为浚遒县境,县治在今石塘区的龙城集,属九江郡。
东汉;橐皋县(今柘皋)并入浚遒县,仍属九江郡。
三国:浚遒属魏扬州淮南郡,后期撤浚遒。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恢复浚遒县,改“浚”为“逡”,仍属扬州淮南郡。
南朝宋:武帝年间废逡遒。永初三年(422年),将颍上西北的慎县侨置于原逡遒境,县治在今梁园,属南豫州南汝阴郡。
南朝齐:改南豫州为豫州,慎县属豫州南汝阴郡,郡治移于今梁园。
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南豫州改称合州,慎县属合州汝阴郡。
北魏:慎县一度属魏,隶合州南汝阴郡。
东魏:慎县属平梁郡。
南朝陈:改平梁郡为梁郡,慎县属梁郡,郡治在今梁园。
隋:开皇初年,慎县属庐州;大业初年,改庐州为庐江郡,慎县属庐江郡。
唐:慎县属淮南道庐州。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慎县属保信军庐州。
宋:慎县初属淮南道庐州,后改道为路,属淮南西路庐州保信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因避孝宗赵昚讳,慎县改为梁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梁县属淮西总督府,次年改属庐州路。
明:洪武初年,梁县并入合肥县,属南京直隶庐州府。
清:清初,合肥属江南省庐州府。顺治十八年(1661年)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布政使司。后属安徽省庐州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庐州府,合肥县直属安徽省。3年合肥属安徽省安庆道。17年废安庆道,仍属安徽省。21年合肥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27年日军侵占合肥县城,县政府迁至肥西,在梁园设肥东办事处,辖今肥东县的全境,因受日军阻隔,合肥县政府不便领导,直属安徽省第五行政专员公署。34年日军投降,县政府迁回合肥城,撤销肥东办事处,肥东地区仍属合肥县。38年1月21日合肥解放,析合肥县为合肥市和肥东、肥西两县,因本县位于合肥市之东,故名肥东。属江淮解放区第五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肥东县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1952年3月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同年,皖南、皖北合并设置安徽省,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6年1月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58年7月属合肥市。1961年4月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65年7月属安徽省巢湖专区。1983年7月属合肥市,为市郊县。
附逡遒区域及治所考
逡遒区域位置,据《太平阳寰宇记》云:“慎县在今合肥东北七十里,本汉逡遒县地。”《续庐州府志》载:逡遒“在今合肥东、巢县西北地”。《天下名胜记》云:弘治初,店埠民修桥,掘得石碣三尺长,上刻“慎县界”三字。据此认为逡遒区域以梁园为中心,大体包括今肥东店埠以东绝大部分地域,橐皋并入后还包括柘皋周围及其西北的沿山一带。
逡遒故城在何处?史籍有说在龙城,有说在清水桥。说在龙城的有《太平寰宇记》、嘉庆《合肥县志·古迹志》和《安徽通志采访表》。《太平寰宇记》云:“逡遒故城在慎县(今梁园)南二十五里,魏武伐吴修此城以屯守,呼曰曹城”;嘉庆《合肥县志·古迹志》云:“逡遒故城在梁县南三十里,今龙城寺北有古城遗址,在龙城集,去城(合肥)东偏北五十余里”,《安徽通志采访表》称:“逡遒故城在合肥东北五十五里,汉建,属九江郡,曹操伐吴重修,今城废改为龙城集,现龙城集四周有古城遗址,即逡遒故城”。说在清水桥的有嘉庆《合肥县志·山水志》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合肥县志·山水志》云,“其城当在旧梁县西北四十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云:“故城在今安徽合肥县东,魏武伐吴曾修此城以屯守,亦曰曹城,今其地名清水桥”。
考证认为:逡遒故城应是龙城,说在清水桥明显有误。如嘉庆《合肥县志·古迹志》与嘉庆《合肥县志·山水志》是一部志的两个部分,前者明确指出在梁县南三十里的龙城集,后者却说在梁县西北四十里,前后矛盾。前述地点确有古城遗址,后述地点则无以为证。《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把曹城当作清水桥有误,它已指出曹城在合肥县东(与《太平寰宇记》、《合肥县志·古迹志》、《安徽通志采访表》一致),却又说是清水桥,而清水桥是本县费集乡属地,在合肥之北略偏东,根本不在合肥之东。且解放后经考古鉴定,龙城属汉代古城遗址,有大量汉代文物,足以证明逡遒故城在龙城。
三、行政区划
(一)区和区级镇
1949年2月设店埠、西山驿、石塘、梁园、王子城、古城、双墩、草庙、白龙、造甲店10个区。1950年8月增设长临河、高亮、路口3个区。1952年改路口区为吴店区,并增设长乐区。1954年11月增设张集、杨店两区,全县共16个区。1955年12月合并为8个区。长乐区并入长临河区;西山驿区大部和店埠区并入撮镇区;张集区并入梁园区;双墩区并入草庙区;王子城、杨店两区并为八斗区;高亮区大部并入古城区;吴店、造甲店、白龙3个区并为青龙区;西山驿、高亮两区各一部并入石塘区。1957年5月,长临河、八斗两区分别并入撮镇区和梁园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区级机构撤销。1961年6月恢复区级建制,设撮镇、石塘、梁园、古城、八斗、青龙、双墩7个区。1965年,双墩、青龙两区大部划归长丰县,两区建制撤销,剩余部分与邻近区调整,设白龙、店埠两区,同时升店埠镇为区级镇。1984年又升梁园、撮镇两个乡级镇为区级镇。1985年,全县共设7个区、3个区级镇。
(二)乡(人民公社)、乡级镇
1949年2月设50个乡。4至6月两次增设91个乡,共141个乡。1950年8月增设16个乡,同时改店埠、撮镇、梁园、长临河4乡为镇,共153乡、4镇。1951年又增设99个乡,店埠区的东外、城东和双墩区的张洼3个乡划归合肥市,全县共249乡、4镇。1954年高亮区的界河乡划归全椒县。1955年12月,248个乡合并为68个乡,4镇不变。1956年12月,68个乡合并为34个乡,长临河镇改为乡。全县有35乡、3镇。1958年政社合一,38个乡、镇并为30个人民公社(简称公社)。年底前又并为25个公社,即长临河、三十埠、撮镇、店埠、马集、石塘、新河、张集、乌龙、八斗、杨店、梁园、草庙、双墩、众兴、磨店、白龙、青龙、柘塘、埠里、元疃、富旺、高亮、古城、陈集。1961年25个公社析为51个公社。1963年析为60个公社。此外,于1959年由三十埠公社划给合肥市的大兴集和附近农村(即原群生高级农业社)又划回,设置大兴公社。1965年恢复店埠、梁园、撮镇三镇建制(其中店埠镇为区级镇),三镇周围农村仍保留公社建制。同年划给长丰县8个公社(三十头、五十头、双墩、马塘、造甲、埠里、吴店、柘塘)。全县辖53个公社、2个乡级镇。1969年大兴公社划归合肥市。1970至1978年间,先后增设广兴、桥头集、路集、肖凤、同心5个公社,全县有57个公社、2个乡级镇。1983年政社分立,以社设乡级政权。1984年,店埠、撮镇两乡分别并入店埠、撮镇两镇,并升撮镇、梁园两镇为区级镇。1985年全县有55个乡。
附1949年2月所辖区乡名称
1985年肥东县区(镇)、乡基本情况一览表
(三)县界变更
1951年2月,店埠区的东外、城东两乡和双墩区的张洼乡划给合肥市。
1953年,古城区三官乡的大高、山陈、田埠陈、茫家湖、油坊等自然村划给全椒县。
1954年10月,高亮区的界河乡和梁兴乡的南张、联防等村划给全椒县。
1955年9月,长临河区尖山乡的白鹭岗自然村划给巢县的朝阳乡;朝阳乡的小钱自然村划给本县尖山乡。
1958年2月12日,撮镇区大兴乡的淮南、合裕、新生、田兴4个农业合作社,15个自然村划给合肥市城东乡管辖,1963年7月划回本县。
1965年6月,双墩区的三十头、五十头、双墩,青龙区的马塘、造甲、埠里、吴店、柘塘等8个公社划给长丰县。
1967年,王铁公社龙山大队的徐东份、徐西份两个自然村划给巢县的方集乡。
1969年11月,石塘区高亮公社的栏杆、五星两个大队全部及黄桥、田店两个大队的部分生产队划给巢县。
1969年10月,撮镇区的大兴公社划给合肥市。
四、县城
县城店埠镇,位于县境西南部,合浦、合蚌公路的交汇点,西距合肥市17公里,是合肥市的东大门。店埠河以南北向通过城区,通济桥、店埠桥并列河上,将河东河西两部分连为一体。
店埠历史悠久,据传东周列国时即有唐杨两姓定居,名唐杨村。以后因有住户开设商店,三国时即称店铺。随着人口增多,商业发展,逐渐形成商埠,后又改“铺”为“埠”。南宋时店埠已成军家争夺之地,宋将杨沂中等曾在店埠击败金兀术。明清时期,店埠为合肥东乡商业重镇,尤以米市著称。民国初期市面仍较兴盛。抗日战争时期,因遭日本侵略军的盘据掠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渐趋衰落,解放初只有“T”字形小街两条,总长不到1公里,房屋破旧,街道狭窄,青石路面坎坷不平,市面萧条,人口不上3000,仅有40多家小手工业、作坊和店铺。自1949年县治设于店埠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其面貌日新月异,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85年,城区面积4.1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27034人。有龙泉路、老街、新街、青春街、东庵街、太平东街等街道。河西为工业区,河东为商业、生活区及党政机关驻地,中共肥东县委、肥东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肥东县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肥东县委员会都设在人民路。
主要企业有纺织、机械、汽车运输、建筑、煤建、电子、化工、榨油、粮食加工、食品、酿造、印刷、皮革等50多家。商业网点分布于大街小巷。
学校有完全中学2所,中级师范、初级中学、卫生学校各1所,小学4所(不包括镇郊区),幼儿园7所,还有电视大学肥东教学班、教师进修学校、职工业余学校等。
文化体育卫生设施有广播站、电视转播台、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电影院、影剧院、工人之家、中西医院、妇幼保健站、卫生防疫站以及集体或个人开设的门诊部等。
交通有合浦、合蚌公路通过城区,客货运方便,每10分钟左右有一次班
车开往合肥。与县内各区、镇、乡每天有多次汽车班车往来。水运由店埠河可南入巢湖,西至合肥。
五、集镇
(一)镇
店埠镇街镇跨店埠河和合浦、合蚌公路的交汇处,镇郊东与定光乡毗邻,南与撮镇连界,西与三十埠乡接壤,北和永安、路口两乡相连。全镇南北长8.8公里,东西平均宽4.7公里,面积41.4平方公里,其中农村37.3平方公里。辖16个居(村)民委员会,149个居(村)民小组,12363户,52940人,其中99%为汉族,余为回、满等少数民族。
店埠镇是肥东的古老集镇之一,远在1500多年前的刘宋初年,店埠为慎县边域,设置界碑。南宋年间,宋金曾大战于店埠。明代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曾占店埠、攻合肥。清代太平军亦曾自巢湖边的施口登岸北进攻店埠。连接城区东西两部的店埠河上的通济桥,为明嘉靖年间所建。清《续修庐州府志》载重修店埠石桥碑文云:“庐州府之东四十里有市曰店埠”。根根店埠街区有古建筑三庵(华严庵,地藏庵、白衣庵)、七庙(东岳庙、南岳庙、龙王庙、娘娘庙、关帝庙、百神庙、胡公庙)、一寺(包城寺)以及宋家花园、李家花园等,证明店埠历史既久,又有过兴旺发达时期。在明、清末年,因屡遭战祸,部分房屋及古建筑被毁,民国年间又受日本侵略军长期占领和蹂躏,未能发展。
解放后,店埠先为乡级镇,后为区级镇,是县和店埠区、店埠镇党政机关所在地,从此日趋繁荣昌盛。1985年,有街道6条,城区面积约为解放初的13倍,原有破旧平房,绝大部分改建成2至6层楼房或新式平房,街面宽阔整齐,供电、供水及下水道设施齐全。街道两侧,机关、学校、工厂、居民宅院及空隙地,植有法梧、香樟、雪松、冬青、黄杨及其它多种常绿观赏花木。商业、服务业门类多种,分布于大街小巷。工业除国营和大集体外,镇办的有100多家,1985年总产值1300多万元。农业有耕地19991亩,农业人口25906人,人均0.77亩,农作物有稻、麦、山芋、豆类、棉花、花生、油菜籽、蔬菜等,以稻麦为主。解放后,随着镇区人口的不断增多,对蔬菜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为解决供需矛盾,设置镇南、镇西两个蔬菜村民委员会,有7个生产队专事蔬菜生产。由于解放后大兴水利,农田电灌面积占耕地总面积97%,农作物稳产保收,1985年主要农作物亩产量:粮食312公斤,棉花35公斤,油料119公斤。
梁园镇位于县境中部,在县城北16公里,全镇面积6.2平方公里,辖3个居(村)民委员会,26个居(村)民小组,3520户、10110人,镇郊耕地3968亩。
梁园在南北朝时,先后为慎县、南汝阴郡、梁郡的治所,南宋是梁县治所。抗日战争中,合肥县政府在梁园设立肥东办事处。1949年肥东县人民政府一度设于梁园。1950年为乡级镇,1984年为区级镇,为梁园区公所、镇政府、乡政府所在地。
梁园向为肥东地区商业重镇,中部和北部区域的农副土特产品均以此为集散地,京广杂货也由此转销各地,尤其是蹄角牲畜交易历久不衰,日成交量达千头以上,曾吸引江苏,河南等省及周围数县客商。抗日战争时期,梁园遭日军两次洗劫,繁华街道烧成焦土,千年古城夷为废墟。关帝庙、城隍庙、火神庙、涌慈庵、净果庵、大法寺、古峏塔、明远台、文昌宫、李拔贡花园、蔡姓花园等名胜古迹从此消失,嗣后虽重建新街(今南街、北街、中街),但市容远不如前。
解放后,梁园日趋发展繁荣。先后增建衙门街、横街、西大街、新兴街4条新街。镇办工商企业有80多个,年产值1500多万元。私营工商业、服务业有521户。市场商品丰足,尤以牲畜、竹、木交易较大,夏历每旬二、四、七、九为逢集日,赶集人数平时逾万,旺季达四五万人。文化教育设施有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完全中学各1所,小学2所,在校学生3000多名。农业以生产稻、麦、山芋等粮食作物为主,解放初平均亩产100多公斤,1965和1979年,开凿1条3公里长的滁河干渠,建成拦水坝,基本解决了灌溉水源,产量显著提高,1985年平均亩产达400多公斤。交通有合蚌、梁(园)古(城)两公路,与合肥、店埠每天有多次班车往来。
撮镇镇撮镇又名撮城,在县城南7公里,街区南临合裕公路,北靠淮南铁路,西跨店埠河。全镇总面积45平方公里,辖19个居(村)民委员会,192个居(村)民小组,11056户,40322人。镇郊有耕地29602亩。解放前,撮镇为乡村小集镇,街道短窄,俗称“孤井独庙裤裆街”。解放后增建了南大街、北大街、新街、横街、车站街5条街道。撮镇1950年为乡级镇,1984年为区级镇,是镇人民政府和撮镇区公所的驻地。街旁设有火车站,合裕、店(埠)中(庙)两公路又经过街区,加上店埠河的疏浚扩大,可常年通行民船,使撮镇具有铁路、公路和水上运输的优越交通条件。街上有铁路系统、省地质系统、县和区的直属单位20多个。其中含县辖的禽蛋厂、化肥厂、轮窑厂、轧花厂、木材公司、煤建供应站、粮油中转站等。镇办企业有农业机械厂、汽车修配厂、钢窗厂、水泥预制厂、机电厂、制鞋厂以及商业、服务、建筑、搬运等共80多家,1985年总产值2093万元,是县的重要工业基地,也是粮、油、棉等大宗农产品外运点和竹、木、煤炭、化肥、农药、山货、百货的主要输入点。农业产稻、麦、棉、花生、油菜籽等,以粮为主,平均单产由1949年的100多公斤提高到1985年的410多公斤。文教卫生事业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院、完全中学、镇办初级中学各1所,小学25所,卫生院1所。
(二)乡村集镇
长临河位于县境南部、巢湖北岸,距县城21公里。以其附近的古建筑物长宁寺和无名河命名。民国年间,在街南的万家河口建成码头,拥有湖上水运条件,商业逐渐发展。有大米、木材、水产、畜禽等商行和店铺30多家,是肥东地区木材的主要入境点,撮镇以南地区大米的集散地。另有多种作坊、手工业、服务业、摊贩。解放前夕是合肥县长临河镇公所驻地。解放初年,先后为长临河镇、长临河区的治所,1958年起为长临河公社所在地,1983年后为长临河乡人民政府驻地。1985年,有街道3条(内新建街道1条),共长695米,占地面积170亩,508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76人。工业有28家,其中集体13家,个体15家,年产值650万元。工业产品中的棉织品、机械,一部分出口到南洋、阿拉伯、欧、美等地。商业有189家,其中国营3家,集体15家,个体171家,年商品零售额350多万元。工商企业从业人员2184人。长临河每天逢集,集市交易品主要有鱼、虾、蟹、肉、禽、蛋、蔬菜等,平均日交易额万元左右。文教卫生事业有中学、小学、广播站、文化站、电影院、卫生院等。交通有店(埠)中(庙)公路通过街旁,店埠和合肥每天有数次班车经过这里。水上交通经巢湖可至合肥、巢湖两市。
长乐集位于县城南15公里,以三国时期东吴在今街南头兴建的长乐寺命名。解放前夕为合肥县长乐乡的治所,解放后曾为长乐区公所、长乐公社驻地,1983年后是长乐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原有南北向老街一条,解放后增建一条新街,新老街区建筑物占地面积160亩,人口近3000。工业有机械、铸造、印刷、车木、榨油、轧花、被服、食品、蚊香、竹爆、农产品加工等18个厂,年产值100万元,其中乡村工业产值80万元。个体商业、服务业、手工业、作坊120家。另有邮电所、信用社、供销社、粮站、食品站等国营或大集体企业。集市贸易比较兴旺,农历单日逢集,赶集人数旺季在2万人以上。交易品以粮食、家禽、家畜、鱼类、肉、蛋、蔬菜等为主,其中蔬菜、家禽、鱼类大量运销店埠和合肥市。文教卫生事业有初级中学、完小、卫生院、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等。交通有店(埠)中(庙)公路经过街区,县城和合肥市每天有数次班车开往中庙,往返均在此停靠。
桥头集在县境东南部边缘的双山脚下,距县城16.5公里。以集东头有座木桥命名。据传,街上居民的先辈系明朝正德年间由江西瓦砾坝迁来。桥头集处于淮南铁路线上,扼双山之口,三面环山,是合肥东部门户。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侵占,在此建碉堡,驻部队,戒备森严,因此市面萧条,居民不上百户,只有南北向街道1条。解放后,增建东西向街道1条,先后设置过桥头集公社和桥头集乡,乡人民政府设在街北的岗上。1958年,全县10多万人大办钢铁于此。此后,省、县在此办有多家工矿企业。1985年,街区人口600多户、2830人(含机关单位和工矿企业),其中非农户口近2000人。国营企业有352处、327地质队、勘探公司、江淮磷矿、双山白云石矿、铁道部第四工程局第三工段、钢铁厂、轧钢厂、水泥厂、火车站、粮站、邮电所、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商业公司、食品组等单位。乡办企业有磷肥厂、磷矿场、石料厂、化纤厂、农机厂、贸易货栈、建筑工程队等,年产值380万元。个体工商服务业有饭店、旅舍、理发、缝纫、商店、照相等30多家。桥头集每天逢集,早市交易品主要是家禽、鱼类、肉、蛋、蔬菜等,淡旺季不明显。文教卫生事业有中学、小学、文化站、广播站、图书室、影剧院、电影放映队,卫生院等。交通有淮南铁路和合裕公路,与店埠、合肥直通汽车班车。
西山驿位于县城东偏南12公里。以坐落土山之西,古代曾在此设过驿站而得名。民国时期,设置西山驿区署和乡公所。由于扼居合浦公路线上,又接近淮南铁路,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侵占,并在街东的土山头上建立据点。解放初期,一度设置过西山驿区人民政府(后为区公所),1961年是西山驿人民公社驻地,1983年起是西山驿乡人民政府驻地。
西山驿街原在合浦公路南侧,为东西向合面街,长近400米,街面宽4至6米,居民百户左右,人口400多,小店铺、行商不到10家。1970年后,就合铺公路建成一条新街,长1000米,宽25至30米,工商业及机关单位都在新街。1985年,有人口5893人,其中非农户口353人。国营和集体工商企业有钢球厂、磷肥厂、机械修配厂、油料加工厂、粮站、汽车站、供销社、信用社、食品组、商业公司等。个体工商业有商店、摊贩、饮食业、旅社、理发、缝纫、作坊、竹木行、蹄角行等近百户。各业从业人员共3355人。文教卫生事业有中学、小学、卫生院、文化站、广播站、图书室、影剧院等。交通除合肥、店埠每天有数次班车直达外,合肥至南京、滁州、全椒、和县、含山、巢湖、无为、庐江等县、市的班车,均在西山驿车站停靠。
石塘桥位于县城东偏北17.5公里,跨店(埠)高(亮)公路和石塘河的交叉点。据传,古名柳树店,是合肥至店埠、栏杆集、全椒一线的古道。清乾隆年间,以这里有三口大塘和一座青石拱桥,改名石塘桥,从此为集镇。解放前夕是合肥县石塘乡的治所,解放后为石塘区公所、石塘乡人民政府驻地。原有东西向街道三条,呈不规则的火叉形,解放后以店高公路为街道建成一条长900米的新街,人口由解放初期的1500人左右增加到1985年的6000多人,其中非农业户口1132人。
石塘桥在民国年间即为合肥东乡较大的商业集镇,有粮食行、纱布行、棉皮行、蹄角行、家禽水产行共30家左右,以耕牛、土纱布、粮食交易闻名。解放后是石塘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设有区、乡的党政机关和人民法庭、派出所、税务所、工商管理所、房产管理所、变电所、邮电支局、农机站、交通管理站.供销社、粮站、畜牧兽医站、完全中学、小学、卫生院、文化站、广播站等单位。企业除国营外,集体经营的有被服、农具、铁业、竹器、硫酸、磷肥、化工、水泥、预制、煤球、榨油、酱油、竹爆等厂和合作商店、合作饭店、信用社、农贸公司、贸易货栈、搬运站、建筑安装公司、孵坊等。其中乡办企业年产值400万元左右。集市贸易兴旺发达,逢集日赶集人数通常有2万人左右,旺季达3至4万人,交易品主要有粮食、花生、牲畜、家禽、鲜蛋等,年成交额:粮食150万公斤以上,花生仁、花生果分别在10万公斤和20万公斤左右,耕牛1200头左右,生猪8000头左右,鲜蛋5万公斤以上,家禽上市量旺季每集近万只,年成交额100万元左右。交通与合肥、店埠每日有多次汽车班车往来。
高亮集居肥东、全椒、巢湖三县市之间,距县城32公里,以街上高姓居民的祖先名高亮而得名。又谓元朝末年,朱元璋部的红巾军中有位名“高亮”者在此遇难,后人以其名命集,以示纪念。解放初,有街道一条,建筑物6400平方米,居民140户近700人,店铺、作坊、手工业不到10家。解放后,曾为高亮区公所、高亮人民公社驻地,1983年起是高亮乡人民政府所在地。1985年,有街道三条,近似“[”字形,街道及建筑物占地面积180亩,人口2431人,其中非农业户口838人。工业有粮食加工、榨油、木材加工、农具社等7家,年产值近200万元。另有个体工匠12家。商业有粮站、食品组、供销社、贸易货栈、合作饭店、合作商店等国营和集体单位。个体商户有商店、饮食业、服务业、作坊等50多家。集市贸易品主要是粮食、油料、家禽、肉、蛋、鱼类、蔬菜、生猪、牛、驴、木材等,以生猪交易较大,年成交量在3万头左右。销售地点,东到全、和、含、巢等县、市,南到县境南部。街区有中学、小学、卫生院、文化站、广播站、图书室、电影放映队、兽医站、农机站、农电管理站、交通管理站、信用社、税务所、工商管理组、剧场等单位或设施。交通有店(埠)高(亮)、高(亮)栏(栏杆集)两公路,与店埠直通班车。
古城集位于县城东北43.5公里,居江淮分水岭南侧、岱山和岱山水库下端。据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公元205年,魏在此筑城以御东吴,因屡遭兵燹,夷为平地,后人又在城址建房开集,因名古城集。解放前夕,有南北向街道1条,人口200多,饭店、杂货店、京货店、药店、米行共8家。解放后,古城集一直是古城区公所和古城乡人民政府驻地,是古城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老街重新修整,并增建东西向新大街1条,机关单位和工商企业都设在新街。1985年,有人口259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0多人。工业有油料加工厂、板鸭加工厂、磷肥厂、农机修配厂、农机修配站等,年产值近300万元。国营和集体商业有粮站、食品站、医药门市部、区乡供销社等30多家,年营业额1500万元左右。个体工商服务业有器具修理、加工、作坊、商店、饮食业、旅社、缝纫、照相、摊点等共92家。文教卫生事业有:完全中学、初中各1所,在校生1150人;区、乡中心小学各1所,在校生950人;区中心卫生院1所,床位38张;另有650个座位的影剧院和区乡文化站、区乡广播站等。交通有公路通店埠、合肥、滁州,每天有班车来往。
广兴集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8公里,靠近全椒、定远、滁州等县市的边界。据传,明朝末年,有人名陈广兴在此建房经营饮食业,因地处大路边,营业兴盛,住户渐多,发展为集,取最早住户人名“广兴”为集名。有南北向街、东西向街各1条,呈“丁”字形。解放初为广陈乡人民政府驻地,后为广兴公社、广兴乡治所。1985年,有人口1300多,其中非农业户口135人,乡镇工业有砖瓦厂、榨油厂。工商业除国营大集体单位外,个体经营的有100多家。集市贸易品以牲畜、农产品、木材为主。牲畜交易向为肥东最大市场。解放初年,旺季逢集日牲畜上市量:耕牛2000头左右,生猪近2000头,驴子100头左右。1951年农历八月十四日,仅耕牛成交量就1100多头。80年代前期,牲畜交易在继续扩大,其中生猪旺季每集上市量达3000多头,每集牲畜交易总额20万元左右。农产品交易,解放初期,主要是粮食,80年代初以来,油料渐多,旺季(完成订购后)每集油料、粮食成交量分别在1万多公斤和5000多公斤。木材经营是新兴商业,共有40多家,市场存放量正常在300至400立方米。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有中学、小学、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电影放映队、卫生院等。交通有公路南通店埠、合肥,北通滁州,每天有班车往来。
张集位于县城东北24公里。因坐落在垅脊上,居民又多姓张,原称张兴垅集。民国时期是张兴垅集乡公所驻地。解放后简称张集,为张集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解放前夕,有南北走向街道1条,居民近百户、400多人,其中从事饮食业、商店、作坊的20户。解放后,增建东西走向街道1条,1985年有人口324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7人。有乡村集体工业26个,其中乡办9个,村办17个,主要有轮窑厂、瓦厂、油厂、农具厂等,在业人员576人,年产值236万元。个体工商业有器具修理业、饮食业、百杂商店、药店、作坊,屠宰、理发、缝纫等共70多家。集市贸易品有农副产品、家禽、牲畜、鱼类、肉、蛋、蔬菜等,以牲畜和粮食为主。逢集日(农历每旬一、四、六、九)耕牛上市量400多头,生猪上市量1000头左右,每集成交额6万元左右。粮食旺季每集交易量两三万公斤。文教卫生设施有中学、小学、卫生院、影剧院、文化站、广播站、图书室、电影放映队各1个,私人诊所3家。交通有合肥—滁县公路经过街区,每天有多次班车往来。
八斗岭在县城北偏东35公里处,最早称鱼山。据传,三国时曹植(子建)文才卓著,能七步成诗,誉为“天下文章有一石,子建独得八斗”,他死后葬在这里(今有坟塚,并树“陈思王子建之墓”墓碑,真伪无从考证),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里叫八斗陵。今以此地处于江淮分水岭上,称为八斗岭。解放前夕,有街道1条,居民近百户、400人左右,有店铺、作坊8家。解放后,八斗区公所、八斗乡人民政府都设在这里。1985年有街道3条,人口超过3000,其中非农业户口1280人。工业有米厂、面粉厂、油厂、食品厂、饲料厂、印刷厂、磷肥厂等。其中乡办工业年产值120万元。国营和集体商业26家,主要的有粮站、烟草分销处、糖业烟酒分销处、供销社、医药门市部、食品站、贸易货栈等。个体工商服务业有商店、饭店、旅社、理发、缝纫、照相、器械修理、作坊等120多家。集市贸易品主要有粮食、油料、家禽、鱼类、肉、蛋、蔬菜、竹、木、牲畜等。文教卫生事业有中学(2所)、小学、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卫生院、电影放映队等。交通有合蚌公路经过街区,与店埠、合肥每天有多次班车往来。以八斗岭为中心,到八斗区所属的各乡也有公路。
王子城在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5公里。据传,明朝洪武年间以这里居民的祖先王子、王城两人姓名命名。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合肥县王子城区署、王子城乡公所以及国民党合肥县第六区党部都设在这里。解放前夕,合肥县王子城“清剿”区指挥机关和武装部队也驻在这里。解放后,曾是王子城区公所、王城人民公社的驻所,现为王城乡人民政府所在地。1949年,有街道1条、长800米,居民150多户、700人左右。1985年,有街道3条,总长1500米,居民500多户,人口2300多。国营和集体企业有农具厂、砖瓦厂、榨油厂、粮食加工厂、饲料厂、建筑工程队、粮站、供销社、信用社、邮电所、食品站等。个体工商服务业有器械修理、商店、饭店、药店、旅社、作坊、缝纫、理发、屠宰、摊贩等90多家。农历每旬二、五、七、十为逢集日,集市交易品主要是粮食、油料和木材,其次是牲畜、服装、布匹、百杂货、家禽、肉、蛋、蔬菜等。文教卫生事业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卫生院1所以及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业余剧团等。交通有公路通八斗岭,与县、区通班车。
白龙位于县城北偏西30公里处。据传,古代曾是官家养马之地,因有名为“白龙驹”的良马死掉,不忍剥食,埋在这里,从此称此地为白龙场。明代为合肥县养马厂之一,民国时期是合肥县白龙厂乡公所驻地。解放后简称白龙。白龙乡人民政府、白龙区公所先后设于此地。1949年,有街道1条,居民68户、300多人,店铺9家。1985年,有街道4条,呈“井”字状,总长2200米。街道及建筑物占地面积102亩,人口2800多。国营、集体企业有粮站、烟叶站、邮电支局、县农行白龙区营业所、食品组、信用社、供销社、机械厂、轮窑厂、瓦厂、农机站、建筑工程队、搬运队、商店等。其中集体工商业年产值、营业额460多万元。个体工商业有商店、饭店、作坊、理发、缝纫、修配、照相、摊贩等300多家。集市贸易主要是农副产品,花生果、稻米旺季每集成交量各3至5万斤。其次是服装、布匹、家禽、牲畜、鱼类、肉、蛋、蔬菜。逢集日,整日人群熙熙攘攘,交易繁忙,日交易额最多达24万元。文教卫生和福利事业有中学、小学、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卫生院、敬老院等。交通有合(肥)青(龙)、店(埠)白(龙)、费(集)白(龙)等公路,与合肥、店埠直通班车,乘过路车可达长丰、定远、淮南、蚌埠等地。
元疃集在县城北偏西23公里处,居县境西北边缘。街道1条,南北走向微弯曲,长1.5公里。合(肥)青(龙)公路自南而北直穿街道,元疃河由西向东横贯街中,元疃大桥连接南北两部。远在南宋开禧年间,濠州陷,侨置清水(今费集乡清水桥),元疃即为清水一镇。民国后期为合肥县元疃乡公所驻地。1952年,吴店区人民政府迁此。1958年后,先后是元疃公社和元疃乡人民政府所在地。1985年,有9个村民组、2035人,其中非农业户口429人,街道及建筑物占地面积100亩左右。设有粮站、供销社、新华书店、邮电所、信用社、工商管理组、税务组.煤建、食品组、烟叶站、商业公司、煤球厂、农具社、中学、小学、卫生院、兽医站、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院等单位和设施。个体工商业户有证照的100多户,其中有饮食业、服务业、手工业、作坊、摊贩等。集市贸易品主要有粮食、牲畜、家禽、鱼类、肉、蛋、蔬菜、木材等。农历每旬二、四、七、九为逢集日,平时赶集人数两三千人,旺季超过万人。交通有合青公路。由合肥开往水家湖、淮南、蚌埠、定远、长丰等市、县及至本县白龙、青龙、肖凤等地的班车,均由此经过,每天有20多个班次。
附表一肥东县现有集镇简表
附表二原逢集、临近解放或解放后停闭的集镇
附表三解放后划出的集镇
肥东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之东,跨北纬31°34′~32°16′,东经117°19′~117°52′。南濒巢湖,东邻巢湖市、滁州市和全椒县,西连合肥市郊区和长丰县,北界定远县,地形呈北宽南尖的不规则三角形。周长26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8.8公里(从湖滨乡河口杨村至花张乡大薛村),东西最大横距53公里(从古城乡的元祖山至青龙乡的周岗村)。总面积2222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1307.3平方公里,水域288.5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45平方公里),丘陵山地145.2平方公里,村庄、城镇占地269平方公里,道路、田埂等交通用地212平方公里。各类占地比例大体是一水一路六分田,两分村镇和山丘。
二、建置
西汉:武帝时肥东大部分地区为浚遒县境,县治在今石塘区的龙城集,属九江郡。
东汉;橐皋县(今柘皋)并入浚遒县,仍属九江郡。
三国:浚遒属魏扬州淮南郡,后期撤浚遒。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恢复浚遒县,改“浚”为“逡”,仍属扬州淮南郡。
南朝宋:武帝年间废逡遒。永初三年(422年),将颍上西北的慎县侨置于原逡遒境,县治在今梁园,属南豫州南汝阴郡。
南朝齐:改南豫州为豫州,慎县属豫州南汝阴郡,郡治移于今梁园。
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南豫州改称合州,慎县属合州汝阴郡。
北魏:慎县一度属魏,隶合州南汝阴郡。
东魏:慎县属平梁郡。
南朝陈:改平梁郡为梁郡,慎县属梁郡,郡治在今梁园。
隋:开皇初年,慎县属庐州;大业初年,改庐州为庐江郡,慎县属庐江郡。
唐:慎县属淮南道庐州。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慎县属保信军庐州。
宋:慎县初属淮南道庐州,后改道为路,属淮南西路庐州保信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因避孝宗赵昚讳,慎县改为梁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梁县属淮西总督府,次年改属庐州路。
明:洪武初年,梁县并入合肥县,属南京直隶庐州府。
清:清初,合肥属江南省庐州府。顺治十八年(1661年)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布政使司。后属安徽省庐州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庐州府,合肥县直属安徽省。3年合肥属安徽省安庆道。17年废安庆道,仍属安徽省。21年合肥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27年日军侵占合肥县城,县政府迁至肥西,在梁园设肥东办事处,辖今肥东县的全境,因受日军阻隔,合肥县政府不便领导,直属安徽省第五行政专员公署。34年日军投降,县政府迁回合肥城,撤销肥东办事处,肥东地区仍属合肥县。38年1月21日合肥解放,析合肥县为合肥市和肥东、肥西两县,因本县位于合肥市之东,故名肥东。属江淮解放区第五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肥东县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1952年3月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同年,皖南、皖北合并设置安徽省,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6年1月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58年7月属合肥市。1961年4月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65年7月属安徽省巢湖专区。1983年7月属合肥市,为市郊县。
附逡遒区域及治所考
逡遒区域位置,据《太平阳寰宇记》云:“慎县在今合肥东北七十里,本汉逡遒县地。”《续庐州府志》载:逡遒“在今合肥东、巢县西北地”。《天下名胜记》云:弘治初,店埠民修桥,掘得石碣三尺长,上刻“慎县界”三字。据此认为逡遒区域以梁园为中心,大体包括今肥东店埠以东绝大部分地域,橐皋并入后还包括柘皋周围及其西北的沿山一带。
逡遒故城在何处?史籍有说在龙城,有说在清水桥。说在龙城的有《太平寰宇记》、嘉庆《合肥县志·古迹志》和《安徽通志采访表》。《太平寰宇记》云:“逡遒故城在慎县(今梁园)南二十五里,魏武伐吴修此城以屯守,呼曰曹城”;嘉庆《合肥县志·古迹志》云:“逡遒故城在梁县南三十里,今龙城寺北有古城遗址,在龙城集,去城(合肥)东偏北五十余里”,《安徽通志采访表》称:“逡遒故城在合肥东北五十五里,汉建,属九江郡,曹操伐吴重修,今城废改为龙城集,现龙城集四周有古城遗址,即逡遒故城”。说在清水桥的有嘉庆《合肥县志·山水志》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合肥县志·山水志》云,“其城当在旧梁县西北四十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云:“故城在今安徽合肥县东,魏武伐吴曾修此城以屯守,亦曰曹城,今其地名清水桥”。
考证认为:逡遒故城应是龙城,说在清水桥明显有误。如嘉庆《合肥县志·古迹志》与嘉庆《合肥县志·山水志》是一部志的两个部分,前者明确指出在梁县南三十里的龙城集,后者却说在梁县西北四十里,前后矛盾。前述地点确有古城遗址,后述地点则无以为证。《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把曹城当作清水桥有误,它已指出曹城在合肥县东(与《太平寰宇记》、《合肥县志·古迹志》、《安徽通志采访表》一致),却又说是清水桥,而清水桥是本县费集乡属地,在合肥之北略偏东,根本不在合肥之东。且解放后经考古鉴定,龙城属汉代古城遗址,有大量汉代文物,足以证明逡遒故城在龙城。
三、行政区划
(一)区和区级镇
1949年2月设店埠、西山驿、石塘、梁园、王子城、古城、双墩、草庙、白龙、造甲店10个区。1950年8月增设长临河、高亮、路口3个区。1952年改路口区为吴店区,并增设长乐区。1954年11月增设张集、杨店两区,全县共16个区。1955年12月合并为8个区。长乐区并入长临河区;西山驿区大部和店埠区并入撮镇区;张集区并入梁园区;双墩区并入草庙区;王子城、杨店两区并为八斗区;高亮区大部并入古城区;吴店、造甲店、白龙3个区并为青龙区;西山驿、高亮两区各一部并入石塘区。1957年5月,长临河、八斗两区分别并入撮镇区和梁园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区级机构撤销。1961年6月恢复区级建制,设撮镇、石塘、梁园、古城、八斗、青龙、双墩7个区。1965年,双墩、青龙两区大部划归长丰县,两区建制撤销,剩余部分与邻近区调整,设白龙、店埠两区,同时升店埠镇为区级镇。1984年又升梁园、撮镇两个乡级镇为区级镇。1985年,全县共设7个区、3个区级镇。
(二)乡(人民公社)、乡级镇
1949年2月设50个乡。4至6月两次增设91个乡,共141个乡。1950年8月增设16个乡,同时改店埠、撮镇、梁园、长临河4乡为镇,共153乡、4镇。1951年又增设99个乡,店埠区的东外、城东和双墩区的张洼3个乡划归合肥市,全县共249乡、4镇。1954年高亮区的界河乡划归全椒县。1955年12月,248个乡合并为68个乡,4镇不变。1956年12月,68个乡合并为34个乡,长临河镇改为乡。全县有35乡、3镇。1958年政社合一,38个乡、镇并为30个人民公社(简称公社)。年底前又并为25个公社,即长临河、三十埠、撮镇、店埠、马集、石塘、新河、张集、乌龙、八斗、杨店、梁园、草庙、双墩、众兴、磨店、白龙、青龙、柘塘、埠里、元疃、富旺、高亮、古城、陈集。1961年25个公社析为51个公社。1963年析为60个公社。此外,于1959年由三十埠公社划给合肥市的大兴集和附近农村(即原群生高级农业社)又划回,设置大兴公社。1965年恢复店埠、梁园、撮镇三镇建制(其中店埠镇为区级镇),三镇周围农村仍保留公社建制。同年划给长丰县8个公社(三十头、五十头、双墩、马塘、造甲、埠里、吴店、柘塘)。全县辖53个公社、2个乡级镇。1969年大兴公社划归合肥市。1970至1978年间,先后增设广兴、桥头集、路集、肖凤、同心5个公社,全县有57个公社、2个乡级镇。1983年政社分立,以社设乡级政权。1984年,店埠、撮镇两乡分别并入店埠、撮镇两镇,并升撮镇、梁园两镇为区级镇。1985年全县有55个乡。
附1949年2月所辖区乡名称
1985年肥东县区(镇)、乡基本情况一览表
(三)县界变更
1951年2月,店埠区的东外、城东两乡和双墩区的张洼乡划给合肥市。
1953年,古城区三官乡的大高、山陈、田埠陈、茫家湖、油坊等自然村划给全椒县。
1954年10月,高亮区的界河乡和梁兴乡的南张、联防等村划给全椒县。
1955年9月,长临河区尖山乡的白鹭岗自然村划给巢县的朝阳乡;朝阳乡的小钱自然村划给本县尖山乡。
1958年2月12日,撮镇区大兴乡的淮南、合裕、新生、田兴4个农业合作社,15个自然村划给合肥市城东乡管辖,1963年7月划回本县。
1965年6月,双墩区的三十头、五十头、双墩,青龙区的马塘、造甲、埠里、吴店、柘塘等8个公社划给长丰县。
1967年,王铁公社龙山大队的徐东份、徐西份两个自然村划给巢县的方集乡。
1969年11月,石塘区高亮公社的栏杆、五星两个大队全部及黄桥、田店两个大队的部分生产队划给巢县。
1969年10月,撮镇区的大兴公社划给合肥市。
四、县城
县城店埠镇,位于县境西南部,合浦、合蚌公路的交汇点,西距合肥市17公里,是合肥市的东大门。店埠河以南北向通过城区,通济桥、店埠桥并列河上,将河东河西两部分连为一体。
店埠历史悠久,据传东周列国时即有唐杨两姓定居,名唐杨村。以后因有住户开设商店,三国时即称店铺。随着人口增多,商业发展,逐渐形成商埠,后又改“铺”为“埠”。南宋时店埠已成军家争夺之地,宋将杨沂中等曾在店埠击败金兀术。明清时期,店埠为合肥东乡商业重镇,尤以米市著称。民国初期市面仍较兴盛。抗日战争时期,因遭日本侵略军的盘据掠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渐趋衰落,解放初只有“T”字形小街两条,总长不到1公里,房屋破旧,街道狭窄,青石路面坎坷不平,市面萧条,人口不上3000,仅有40多家小手工业、作坊和店铺。自1949年县治设于店埠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其面貌日新月异,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85年,城区面积4.1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27034人。有龙泉路、老街、新街、青春街、东庵街、太平东街等街道。河西为工业区,河东为商业、生活区及党政机关驻地,中共肥东县委、肥东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肥东县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肥东县委员会都设在人民路。
主要企业有纺织、机械、汽车运输、建筑、煤建、电子、化工、榨油、粮食加工、食品、酿造、印刷、皮革等50多家。商业网点分布于大街小巷。
学校有完全中学2所,中级师范、初级中学、卫生学校各1所,小学4所(不包括镇郊区),幼儿园7所,还有电视大学肥东教学班、教师进修学校、职工业余学校等。
文化体育卫生设施有广播站、电视转播台、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电影院、影剧院、工人之家、中西医院、妇幼保健站、卫生防疫站以及集体或个人开设的门诊部等。
交通有合浦、合蚌公路通过城区,客货运方便,每10分钟左右有一次班
车开往合肥。与县内各区、镇、乡每天有多次汽车班车往来。水运由店埠河可南入巢湖,西至合肥。
五、集镇
(一)镇
店埠镇街镇跨店埠河和合浦、合蚌公路的交汇处,镇郊东与定光乡毗邻,南与撮镇连界,西与三十埠乡接壤,北和永安、路口两乡相连。全镇南北长8.8公里,东西平均宽4.7公里,面积41.4平方公里,其中农村37.3平方公里。辖16个居(村)民委员会,149个居(村)民小组,12363户,52940人,其中99%为汉族,余为回、满等少数民族。
店埠镇是肥东的古老集镇之一,远在1500多年前的刘宋初年,店埠为慎县边域,设置界碑。南宋年间,宋金曾大战于店埠。明代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曾占店埠、攻合肥。清代太平军亦曾自巢湖边的施口登岸北进攻店埠。连接城区东西两部的店埠河上的通济桥,为明嘉靖年间所建。清《续修庐州府志》载重修店埠石桥碑文云:“庐州府之东四十里有市曰店埠”。根根店埠街区有古建筑三庵(华严庵,地藏庵、白衣庵)、七庙(东岳庙、南岳庙、龙王庙、娘娘庙、关帝庙、百神庙、胡公庙)、一寺(包城寺)以及宋家花园、李家花园等,证明店埠历史既久,又有过兴旺发达时期。在明、清末年,因屡遭战祸,部分房屋及古建筑被毁,民国年间又受日本侵略军长期占领和蹂躏,未能发展。
解放后,店埠先为乡级镇,后为区级镇,是县和店埠区、店埠镇党政机关所在地,从此日趋繁荣昌盛。1985年,有街道6条,城区面积约为解放初的13倍,原有破旧平房,绝大部分改建成2至6层楼房或新式平房,街面宽阔整齐,供电、供水及下水道设施齐全。街道两侧,机关、学校、工厂、居民宅院及空隙地,植有法梧、香樟、雪松、冬青、黄杨及其它多种常绿观赏花木。商业、服务业门类多种,分布于大街小巷。工业除国营和大集体外,镇办的有100多家,1985年总产值1300多万元。农业有耕地19991亩,农业人口25906人,人均0.77亩,农作物有稻、麦、山芋、豆类、棉花、花生、油菜籽、蔬菜等,以稻麦为主。解放后,随着镇区人口的不断增多,对蔬菜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为解决供需矛盾,设置镇南、镇西两个蔬菜村民委员会,有7个生产队专事蔬菜生产。由于解放后大兴水利,农田电灌面积占耕地总面积97%,农作物稳产保收,1985年主要农作物亩产量:粮食312公斤,棉花35公斤,油料119公斤。
梁园镇位于县境中部,在县城北16公里,全镇面积6.2平方公里,辖3个居(村)民委员会,26个居(村)民小组,3520户、10110人,镇郊耕地3968亩。
梁园在南北朝时,先后为慎县、南汝阴郡、梁郡的治所,南宋是梁县治所。抗日战争中,合肥县政府在梁园设立肥东办事处。1949年肥东县人民政府一度设于梁园。1950年为乡级镇,1984年为区级镇,为梁园区公所、镇政府、乡政府所在地。
梁园向为肥东地区商业重镇,中部和北部区域的农副土特产品均以此为集散地,京广杂货也由此转销各地,尤其是蹄角牲畜交易历久不衰,日成交量达千头以上,曾吸引江苏,河南等省及周围数县客商。抗日战争时期,梁园遭日军两次洗劫,繁华街道烧成焦土,千年古城夷为废墟。关帝庙、城隍庙、火神庙、涌慈庵、净果庵、大法寺、古峏塔、明远台、文昌宫、李拔贡花园、蔡姓花园等名胜古迹从此消失,嗣后虽重建新街(今南街、北街、中街),但市容远不如前。
解放后,梁园日趋发展繁荣。先后增建衙门街、横街、西大街、新兴街4条新街。镇办工商企业有80多个,年产值1500多万元。私营工商业、服务业有521户。市场商品丰足,尤以牲畜、竹、木交易较大,夏历每旬二、四、七、九为逢集日,赶集人数平时逾万,旺季达四五万人。文化教育设施有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完全中学各1所,小学2所,在校学生3000多名。农业以生产稻、麦、山芋等粮食作物为主,解放初平均亩产100多公斤,1965和1979年,开凿1条3公里长的滁河干渠,建成拦水坝,基本解决了灌溉水源,产量显著提高,1985年平均亩产达400多公斤。交通有合蚌、梁(园)古(城)两公路,与合肥、店埠每天有多次班车往来。
撮镇镇撮镇又名撮城,在县城南7公里,街区南临合裕公路,北靠淮南铁路,西跨店埠河。全镇总面积45平方公里,辖19个居(村)民委员会,192个居(村)民小组,11056户,40322人。镇郊有耕地29602亩。解放前,撮镇为乡村小集镇,街道短窄,俗称“孤井独庙裤裆街”。解放后增建了南大街、北大街、新街、横街、车站街5条街道。撮镇1950年为乡级镇,1984年为区级镇,是镇人民政府和撮镇区公所的驻地。街旁设有火车站,合裕、店(埠)中(庙)两公路又经过街区,加上店埠河的疏浚扩大,可常年通行民船,使撮镇具有铁路、公路和水上运输的优越交通条件。街上有铁路系统、省地质系统、县和区的直属单位20多个。其中含县辖的禽蛋厂、化肥厂、轮窑厂、轧花厂、木材公司、煤建供应站、粮油中转站等。镇办企业有农业机械厂、汽车修配厂、钢窗厂、水泥预制厂、机电厂、制鞋厂以及商业、服务、建筑、搬运等共80多家,1985年总产值2093万元,是县的重要工业基地,也是粮、油、棉等大宗农产品外运点和竹、木、煤炭、化肥、农药、山货、百货的主要输入点。农业产稻、麦、棉、花生、油菜籽等,以粮为主,平均单产由1949年的100多公斤提高到1985年的410多公斤。文教卫生事业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院、完全中学、镇办初级中学各1所,小学25所,卫生院1所。
(二)乡村集镇
长临河位于县境南部、巢湖北岸,距县城21公里。以其附近的古建筑物长宁寺和无名河命名。民国年间,在街南的万家河口建成码头,拥有湖上水运条件,商业逐渐发展。有大米、木材、水产、畜禽等商行和店铺30多家,是肥东地区木材的主要入境点,撮镇以南地区大米的集散地。另有多种作坊、手工业、服务业、摊贩。解放前夕是合肥县长临河镇公所驻地。解放初年,先后为长临河镇、长临河区的治所,1958年起为长临河公社所在地,1983年后为长临河乡人民政府驻地。1985年,有街道3条(内新建街道1条),共长695米,占地面积170亩,508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76人。工业有28家,其中集体13家,个体15家,年产值650万元。工业产品中的棉织品、机械,一部分出口到南洋、阿拉伯、欧、美等地。商业有189家,其中国营3家,集体15家,个体171家,年商品零售额350多万元。工商企业从业人员2184人。长临河每天逢集,集市交易品主要有鱼、虾、蟹、肉、禽、蛋、蔬菜等,平均日交易额万元左右。文教卫生事业有中学、小学、广播站、文化站、电影院、卫生院等。交通有店(埠)中(庙)公路通过街旁,店埠和合肥每天有数次班车经过这里。水上交通经巢湖可至合肥、巢湖两市。
长乐集位于县城南15公里,以三国时期东吴在今街南头兴建的长乐寺命名。解放前夕为合肥县长乐乡的治所,解放后曾为长乐区公所、长乐公社驻地,1983年后是长乐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原有南北向老街一条,解放后增建一条新街,新老街区建筑物占地面积160亩,人口近3000。工业有机械、铸造、印刷、车木、榨油、轧花、被服、食品、蚊香、竹爆、农产品加工等18个厂,年产值100万元,其中乡村工业产值80万元。个体商业、服务业、手工业、作坊120家。另有邮电所、信用社、供销社、粮站、食品站等国营或大集体企业。集市贸易比较兴旺,农历单日逢集,赶集人数旺季在2万人以上。交易品以粮食、家禽、家畜、鱼类、肉、蛋、蔬菜等为主,其中蔬菜、家禽、鱼类大量运销店埠和合肥市。文教卫生事业有初级中学、完小、卫生院、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等。交通有店(埠)中(庙)公路经过街区,县城和合肥市每天有数次班车开往中庙,往返均在此停靠。
桥头集在县境东南部边缘的双山脚下,距县城16.5公里。以集东头有座木桥命名。据传,街上居民的先辈系明朝正德年间由江西瓦砾坝迁来。桥头集处于淮南铁路线上,扼双山之口,三面环山,是合肥东部门户。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侵占,在此建碉堡,驻部队,戒备森严,因此市面萧条,居民不上百户,只有南北向街道1条。解放后,增建东西向街道1条,先后设置过桥头集公社和桥头集乡,乡人民政府设在街北的岗上。1958年,全县10多万人大办钢铁于此。此后,省、县在此办有多家工矿企业。1985年,街区人口600多户、2830人(含机关单位和工矿企业),其中非农户口近2000人。国营企业有352处、327地质队、勘探公司、江淮磷矿、双山白云石矿、铁道部第四工程局第三工段、钢铁厂、轧钢厂、水泥厂、火车站、粮站、邮电所、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商业公司、食品组等单位。乡办企业有磷肥厂、磷矿场、石料厂、化纤厂、农机厂、贸易货栈、建筑工程队等,年产值380万元。个体工商服务业有饭店、旅舍、理发、缝纫、商店、照相等30多家。桥头集每天逢集,早市交易品主要是家禽、鱼类、肉、蛋、蔬菜等,淡旺季不明显。文教卫生事业有中学、小学、文化站、广播站、图书室、影剧院、电影放映队,卫生院等。交通有淮南铁路和合裕公路,与店埠、合肥直通汽车班车。
西山驿位于县城东偏南12公里。以坐落土山之西,古代曾在此设过驿站而得名。民国时期,设置西山驿区署和乡公所。由于扼居合浦公路线上,又接近淮南铁路,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侵占,并在街东的土山头上建立据点。解放初期,一度设置过西山驿区人民政府(后为区公所),1961年是西山驿人民公社驻地,1983年起是西山驿乡人民政府驻地。
西山驿街原在合浦公路南侧,为东西向合面街,长近400米,街面宽4至6米,居民百户左右,人口400多,小店铺、行商不到10家。1970年后,就合铺公路建成一条新街,长1000米,宽25至30米,工商业及机关单位都在新街。1985年,有人口5893人,其中非农户口353人。国营和集体工商企业有钢球厂、磷肥厂、机械修配厂、油料加工厂、粮站、汽车站、供销社、信用社、食品组、商业公司等。个体工商业有商店、摊贩、饮食业、旅社、理发、缝纫、作坊、竹木行、蹄角行等近百户。各业从业人员共3355人。文教卫生事业有中学、小学、卫生院、文化站、广播站、图书室、影剧院等。交通除合肥、店埠每天有数次班车直达外,合肥至南京、滁州、全椒、和县、含山、巢湖、无为、庐江等县、市的班车,均在西山驿车站停靠。
石塘桥位于县城东偏北17.5公里,跨店(埠)高(亮)公路和石塘河的交叉点。据传,古名柳树店,是合肥至店埠、栏杆集、全椒一线的古道。清乾隆年间,以这里有三口大塘和一座青石拱桥,改名石塘桥,从此为集镇。解放前夕是合肥县石塘乡的治所,解放后为石塘区公所、石塘乡人民政府驻地。原有东西向街道三条,呈不规则的火叉形,解放后以店高公路为街道建成一条长900米的新街,人口由解放初期的1500人左右增加到1985年的6000多人,其中非农业户口1132人。
石塘桥在民国年间即为合肥东乡较大的商业集镇,有粮食行、纱布行、棉皮行、蹄角行、家禽水产行共30家左右,以耕牛、土纱布、粮食交易闻名。解放后是石塘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设有区、乡的党政机关和人民法庭、派出所、税务所、工商管理所、房产管理所、变电所、邮电支局、农机站、交通管理站.供销社、粮站、畜牧兽医站、完全中学、小学、卫生院、文化站、广播站等单位。企业除国营外,集体经营的有被服、农具、铁业、竹器、硫酸、磷肥、化工、水泥、预制、煤球、榨油、酱油、竹爆等厂和合作商店、合作饭店、信用社、农贸公司、贸易货栈、搬运站、建筑安装公司、孵坊等。其中乡办企业年产值400万元左右。集市贸易兴旺发达,逢集日赶集人数通常有2万人左右,旺季达3至4万人,交易品主要有粮食、花生、牲畜、家禽、鲜蛋等,年成交额:粮食150万公斤以上,花生仁、花生果分别在10万公斤和20万公斤左右,耕牛1200头左右,生猪8000头左右,鲜蛋5万公斤以上,家禽上市量旺季每集近万只,年成交额100万元左右。交通与合肥、店埠每日有多次汽车班车往来。
高亮集居肥东、全椒、巢湖三县市之间,距县城32公里,以街上高姓居民的祖先名高亮而得名。又谓元朝末年,朱元璋部的红巾军中有位名“高亮”者在此遇难,后人以其名命集,以示纪念。解放初,有街道一条,建筑物6400平方米,居民140户近700人,店铺、作坊、手工业不到10家。解放后,曾为高亮区公所、高亮人民公社驻地,1983年起是高亮乡人民政府所在地。1985年,有街道三条,近似“[”字形,街道及建筑物占地面积180亩,人口2431人,其中非农业户口838人。工业有粮食加工、榨油、木材加工、农具社等7家,年产值近200万元。另有个体工匠12家。商业有粮站、食品组、供销社、贸易货栈、合作饭店、合作商店等国营和集体单位。个体商户有商店、饮食业、服务业、作坊等50多家。集市贸易品主要是粮食、油料、家禽、肉、蛋、鱼类、蔬菜、生猪、牛、驴、木材等,以生猪交易较大,年成交量在3万头左右。销售地点,东到全、和、含、巢等县、市,南到县境南部。街区有中学、小学、卫生院、文化站、广播站、图书室、电影放映队、兽医站、农机站、农电管理站、交通管理站、信用社、税务所、工商管理组、剧场等单位或设施。交通有店(埠)高(亮)、高(亮)栏(栏杆集)两公路,与店埠直通班车。
古城集位于县城东北43.5公里,居江淮分水岭南侧、岱山和岱山水库下端。据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公元205年,魏在此筑城以御东吴,因屡遭兵燹,夷为平地,后人又在城址建房开集,因名古城集。解放前夕,有南北向街道1条,人口200多,饭店、杂货店、京货店、药店、米行共8家。解放后,古城集一直是古城区公所和古城乡人民政府驻地,是古城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老街重新修整,并增建东西向新大街1条,机关单位和工商企业都设在新街。1985年,有人口259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0多人。工业有油料加工厂、板鸭加工厂、磷肥厂、农机修配厂、农机修配站等,年产值近300万元。国营和集体商业有粮站、食品站、医药门市部、区乡供销社等30多家,年营业额1500万元左右。个体工商服务业有器具修理、加工、作坊、商店、饮食业、旅社、缝纫、照相、摊点等共92家。文教卫生事业有:完全中学、初中各1所,在校生1150人;区、乡中心小学各1所,在校生950人;区中心卫生院1所,床位38张;另有650个座位的影剧院和区乡文化站、区乡广播站等。交通有公路通店埠、合肥、滁州,每天有班车来往。
广兴集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8公里,靠近全椒、定远、滁州等县市的边界。据传,明朝末年,有人名陈广兴在此建房经营饮食业,因地处大路边,营业兴盛,住户渐多,发展为集,取最早住户人名“广兴”为集名。有南北向街、东西向街各1条,呈“丁”字形。解放初为广陈乡人民政府驻地,后为广兴公社、广兴乡治所。1985年,有人口1300多,其中非农业户口135人,乡镇工业有砖瓦厂、榨油厂。工商业除国营大集体单位外,个体经营的有100多家。集市贸易品以牲畜、农产品、木材为主。牲畜交易向为肥东最大市场。解放初年,旺季逢集日牲畜上市量:耕牛2000头左右,生猪近2000头,驴子100头左右。1951年农历八月十四日,仅耕牛成交量就1100多头。80年代前期,牲畜交易在继续扩大,其中生猪旺季每集上市量达3000多头,每集牲畜交易总额20万元左右。农产品交易,解放初期,主要是粮食,80年代初以来,油料渐多,旺季(完成订购后)每集油料、粮食成交量分别在1万多公斤和5000多公斤。木材经营是新兴商业,共有40多家,市场存放量正常在300至400立方米。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有中学、小学、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电影放映队、卫生院等。交通有公路南通店埠、合肥,北通滁州,每天有班车往来。
张集位于县城东北24公里。因坐落在垅脊上,居民又多姓张,原称张兴垅集。民国时期是张兴垅集乡公所驻地。解放后简称张集,为张集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解放前夕,有南北走向街道1条,居民近百户、400多人,其中从事饮食业、商店、作坊的20户。解放后,增建东西走向街道1条,1985年有人口324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7人。有乡村集体工业26个,其中乡办9个,村办17个,主要有轮窑厂、瓦厂、油厂、农具厂等,在业人员576人,年产值236万元。个体工商业有器具修理业、饮食业、百杂商店、药店、作坊,屠宰、理发、缝纫等共70多家。集市贸易品有农副产品、家禽、牲畜、鱼类、肉、蛋、蔬菜等,以牲畜和粮食为主。逢集日(农历每旬一、四、六、九)耕牛上市量400多头,生猪上市量1000头左右,每集成交额6万元左右。粮食旺季每集交易量两三万公斤。文教卫生设施有中学、小学、卫生院、影剧院、文化站、广播站、图书室、电影放映队各1个,私人诊所3家。交通有合肥—滁县公路经过街区,每天有多次班车往来。
八斗岭在县城北偏东35公里处,最早称鱼山。据传,三国时曹植(子建)文才卓著,能七步成诗,誉为“天下文章有一石,子建独得八斗”,他死后葬在这里(今有坟塚,并树“陈思王子建之墓”墓碑,真伪无从考证),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里叫八斗陵。今以此地处于江淮分水岭上,称为八斗岭。解放前夕,有街道1条,居民近百户、400人左右,有店铺、作坊8家。解放后,八斗区公所、八斗乡人民政府都设在这里。1985年有街道3条,人口超过3000,其中非农业户口1280人。工业有米厂、面粉厂、油厂、食品厂、饲料厂、印刷厂、磷肥厂等。其中乡办工业年产值120万元。国营和集体商业26家,主要的有粮站、烟草分销处、糖业烟酒分销处、供销社、医药门市部、食品站、贸易货栈等。个体工商服务业有商店、饭店、旅社、理发、缝纫、照相、器械修理、作坊等120多家。集市贸易品主要有粮食、油料、家禽、鱼类、肉、蛋、蔬菜、竹、木、牲畜等。文教卫生事业有中学(2所)、小学、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卫生院、电影放映队等。交通有合蚌公路经过街区,与店埠、合肥每天有多次班车往来。以八斗岭为中心,到八斗区所属的各乡也有公路。
王子城在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5公里。据传,明朝洪武年间以这里居民的祖先王子、王城两人姓名命名。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合肥县王子城区署、王子城乡公所以及国民党合肥县第六区党部都设在这里。解放前夕,合肥县王子城“清剿”区指挥机关和武装部队也驻在这里。解放后,曾是王子城区公所、王城人民公社的驻所,现为王城乡人民政府所在地。1949年,有街道1条、长800米,居民150多户、700人左右。1985年,有街道3条,总长1500米,居民500多户,人口2300多。国营和集体企业有农具厂、砖瓦厂、榨油厂、粮食加工厂、饲料厂、建筑工程队、粮站、供销社、信用社、邮电所、食品站等。个体工商服务业有器械修理、商店、饭店、药店、旅社、作坊、缝纫、理发、屠宰、摊贩等90多家。农历每旬二、五、七、十为逢集日,集市交易品主要是粮食、油料和木材,其次是牲畜、服装、布匹、百杂货、家禽、肉、蛋、蔬菜等。文教卫生事业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卫生院1所以及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业余剧团等。交通有公路通八斗岭,与县、区通班车。
白龙位于县城北偏西30公里处。据传,古代曾是官家养马之地,因有名为“白龙驹”的良马死掉,不忍剥食,埋在这里,从此称此地为白龙场。明代为合肥县养马厂之一,民国时期是合肥县白龙厂乡公所驻地。解放后简称白龙。白龙乡人民政府、白龙区公所先后设于此地。1949年,有街道1条,居民68户、300多人,店铺9家。1985年,有街道4条,呈“井”字状,总长2200米。街道及建筑物占地面积102亩,人口2800多。国营、集体企业有粮站、烟叶站、邮电支局、县农行白龙区营业所、食品组、信用社、供销社、机械厂、轮窑厂、瓦厂、农机站、建筑工程队、搬运队、商店等。其中集体工商业年产值、营业额460多万元。个体工商业有商店、饭店、作坊、理发、缝纫、修配、照相、摊贩等300多家。集市贸易主要是农副产品,花生果、稻米旺季每集成交量各3至5万斤。其次是服装、布匹、家禽、牲畜、鱼类、肉、蛋、蔬菜。逢集日,整日人群熙熙攘攘,交易繁忙,日交易额最多达24万元。文教卫生和福利事业有中学、小学、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卫生院、敬老院等。交通有合(肥)青(龙)、店(埠)白(龙)、费(集)白(龙)等公路,与合肥、店埠直通班车,乘过路车可达长丰、定远、淮南、蚌埠等地。
元疃集在县城北偏西23公里处,居县境西北边缘。街道1条,南北走向微弯曲,长1.5公里。合(肥)青(龙)公路自南而北直穿街道,元疃河由西向东横贯街中,元疃大桥连接南北两部。远在南宋开禧年间,濠州陷,侨置清水(今费集乡清水桥),元疃即为清水一镇。民国后期为合肥县元疃乡公所驻地。1952年,吴店区人民政府迁此。1958年后,先后是元疃公社和元疃乡人民政府所在地。1985年,有9个村民组、2035人,其中非农业户口429人,街道及建筑物占地面积100亩左右。设有粮站、供销社、新华书店、邮电所、信用社、工商管理组、税务组.煤建、食品组、烟叶站、商业公司、煤球厂、农具社、中学、小学、卫生院、兽医站、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院等单位和设施。个体工商业户有证照的100多户,其中有饮食业、服务业、手工业、作坊、摊贩等。集市贸易品主要有粮食、牲畜、家禽、鱼类、肉、蛋、蔬菜、木材等。农历每旬二、四、七、九为逢集日,平时赶集人数两三千人,旺季超过万人。交通有合青公路。由合肥开往水家湖、淮南、蚌埠、定远、长丰等市、县及至本县白龙、青龙、肖凤等地的班车,均由此经过,每天有20多个班次。
附表一肥东县现有集镇简表
附表二原逢集、临近解放或解放后停闭的集镇
附表三解放后划出的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