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地与农业区划
1949年全县有2045337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以下简称人均)占有3.06亩。1954年因垦荒增到2070723亩,人均2.80亩。1960年因人口骤减,人均占有量上升到3.36亩。此后人口逐渐回升,建设用地又不断增多,人均占有量越来越少,1970年为2.06亩,1978年为1.64亩。1985年,全县有耕地1416997亩(水田854111亩,旱地562886亩),农业人口867997人,人均占有量为1.63亩。比1949年人均占有量少1.43亩,即减少46.74%。全县耕地总量比1949年少628340亩,即减少30.72%。其中26.3万亩因县界变更划出,其余36万多亩主要用于水利、房屋和交通建设。
上述耕地,依据肥力、生产情况和自然特点,全县划分为3个农业区域:
撮镇、店埠、石塘、梁园4个行政区中21个乡的全部或一部及撮镇、店埠、梁园3镇为南部圩畈区。南北长约50公里,东西宽约34公里,耕地53万多亩,占全县耕地37%左右,人均占地1.29亩。此区域劳力多,水源足,土壤条件较好,为本县上等农业区域。其中撮镇以南海拔高程6~12米,坡度小,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条件最好,但有5万多亩圩田洼地易受涝害;定光、店埠、三十埠以北至滁河南岸,地面海拔高程由12米逐渐升高到50米,岗冲交错,水旱相间,土壤稍次于南部,而旱涝保收率较高。
梁园、古城、八斗,白龙4个行政区中26个乡的全部或一部为北部岗丘区,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宽约28公里,地面海拔高程45~90米,为拱形隆起岗地,耕地68万多亩,占全县耕地48%左右,人均耕地1.97亩。土壤比较瘠薄,雨量少于南部,水利条件较差,高岗地易旱,属低产区域。
撮镇、店埠、石塘、古城4个行政区东侧15个乡的全部或一部,为东部低山区。南自巢湖沿的四顶山,北至古城区的岱山,山丘连绵,南北长71公里,东西宽9公里左右,耕地20万亩,占全县耕地14%左右,人均耕地1.36亩,土壤肥力一般,灌溉多靠拦蓄山水,部分岗丘高地易旱,沿山落冲常受山洪灾害。作物产量水平介于以上两区域之间。
附农业区划图。

二、农村劳动力
(一)数量1949年全县农村劳动力有302746个,平均每个劳力负担耕地6.76亩。1985年增至402456个,平均每个劳力负担耕地3.52亩。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含林牧副渔)的346385个,占总劳力86.07%,从事乡办工业和其他行业的56071人,占总劳力13.63%。
(二)素质解放初期的农民有95%左右属文盲或半文盲,解放后随着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教育的逐渐普及,农民子弟入学增多,至1985年,农村劳动力除初小毕业者外,受过普通中学教育的10万人左右,高小毕业的15万人左右,还有一部分受过农业技术培训,他们大多掌握了作物栽培,良种选育、农作物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有的学会了农机操作,是推行科种田的主要力量。
(三)分布总的状况是南部多于中部,中部多于北部,南北两地劳动力按负担耕地量计算,相差近一倍。1985年各区每个劳力负担耕地量是:撮镇2.65亩,店埠2.78亩,石塘3.17亩,梁园3.89亩,八斗4.82亩,白龙4.83亩,古城4.87亩。
(四)男女结构1985年,男劳力211031人,女劳力191425人,分别占总数的52.4%和47.6%。由于80年代前期农村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蓬勃发展,除从事乡办工业和其他固定职业的5万多人多为男性外,还有几万男劳力从事种植业以外的劳动,如建筑、开采、加工、运输、作坊等,因此,女劳力成为种植业的主要力量,尤其是南部地区。
三、农机具
(一)传统农具解放初期,农事作业全用手工器具。翻整土地用木犁、木耙、铁扒、铁锹;旱地栽苗、点播和中耕除草用铁铲、锄子,稻田除草用头;提水多用木制的手摇或脚踏龙骨水车,有的用戽斗;割禾用镰刀、锯刀;运输用扁担、绳索、箩筐、秧架、稻架或木制独轮小车;脱粒用禾桶、掼床、连耞、石磙;粮食除杂用风车、筛子、簸子;粮食加工用石磨、石臼、木砻、土砻;榨油用木榨。
(二)农具更新
翻耕机具1954年,梁园马拉农具站开始使用双轮双铧犁,由双马牵引。同时有些农村也开始试用,以牛牵引。由于县内土壤多粘重,畜力不适应,不久陆续停用。1956年,省农业厅配给本县中型拖拉机3部并配带5铧犁,由县交付长临河乡的星光社、梁园乡的联盟社、马集乡的团结社使用。1961年,县成立拖拉机站,收回上述3部拖拉机,另添置一批,专为各地代耕。是年有大中型拖拉机24台、1080马力;手扶拖拉机2台、24马力。从1968年起,生产队开始用12马力手扶拖拉机配带单铧犁、旋耕耙作业。最多的1978年,全县有大中型拖拉机123台、5535马力;手扶拖拉机1738台、20856马力。机耕面积最大的1977年为18.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12.71%。从1980年农业包干到户后,原为生产队所有的拖拉机,大多转为私人所有,从事运输业。1985年,全县有大中型拖拉机255台、11378马力;小型及手扶拖拉机1341台、15708马力。机耕面积不到万亩。
收割机具1954年,梁园马拉农具站试用以马力牵引的收割机,因马在本县不能耕地,单纯牵引收割机作用不大,未能推广。1982年,从上海的宝山引进2台机动收割机,用3马力柴油机牵引,收割水稻,分别在店埠、王铁等地试用,效果较好。
插秧机1967年由广西引进半机动插秧机4台,在撮镇的马桥大队和解集的青春大队试用,效果不理想。1969年,由上海宝山引进机动插秧机,由手扶拖拉机牵引,每次栽1排12棵,速度较快,但秧栽大小不匀,且有漏插、漂秧等现象,经在撮镇的马桥大队反复试验未能成功。1980年,购进省内出产机动插秧机2台,在龙塘、王铁等公社试用,也有上述缺点,因此一直未能推广。
脱粒机具1958年起开始使用人力转动的脚踏钉齿式打稻机。1960年有机动钉齿式脱粒机,滚筒长4至6市尺不等,用电力或柴油机带动。70年代,由于难脱粒的粳稻增多,原有脱粒机效能不够理想,又多更用效力更高的纹杆式机动脱粒机。至1980年,全县共有大小机动脱粒机1万多台,大宗粮食脱粒实现了机械化。1981年起,全县农业实行分户经营,高效能的大型脱粒机不适需要,麦稻脱粒绝大部分用小型拖拉机带动石磙碾压,少数仍用脚踏钉齿式脱粒机。
植保机具1952年起,各地先后开始用人力喷雾器,1954年始用手摇喷粉器。1963年,国营古城林场和龙泉寺林业站用机动喷雾器治林木病虫,以后有些社队陆续用以防治农作物病虫。70年代,水稻面积扩大(特别是双季晚稻),防治水稻病虫任务繁重。原有的老式人力喷雾器不能适应需要,普遍更用背袱式工农16型人力喷雾器,有的用机动喷粉器。1985年,全县有机动喷雾(粉)器51部162马力,人力喷雾器遍及到户。
排灌机具1951年南圩农场在临河集建立以旧汽车引擎为动力机的第一座机械抽水站。1952年,龙塘渠开始用柴油机动力提水。1957年,长临河、湖滨、撮镇等地又以锅驼机动力提水。1958年,建立撮镇电灌站,开创本县电力提水的历史。1960年后,机电排灌设备逐年增多。70年代末,各地除大小机电排灌站的固定提水机械外,生产队还有轻便灵活的小柴油机泵、电动靠埂泵、深井泵、铁制人力水车等,基本上实现了排灌机械化。1985年,全县共有排灌动力机械4149台、108028马力,农用水泵6237台,喷灌机械25台套。
粮食加工机械1951年,撮镇碾米厂用柴油机带动金钢砂砻加工稻米,开创本县机械加工粮食的历史。1952年,粮食部门用横式铁磙碾米机加工稻米。1959年,引进碟式小钢磨加工面粉。1961年,店埠米厂引进14英吋橡皮滚筒碾米机。1962年,国营撮镇等米厂引进捣式磨面机;农村社队开始使用横式铁磙碾米机和碟式小钢磨。1965年,粮食部门更用65型平板磨面机。60年代末,农村麦稻加工实现了机械化。70年代初,粮食部门稻米加工机械再次更新,使用横式砂磙碾米机。1980年起,又引进更先进的30—5A型碾米机,稻子净化、去壳、除糠和米的整理分级全部自动化。1985年,粮食部门和白龙、八斗、古城、梁园等地又引进日产面粉10吨以上的mF15型小组联磨面机,麦子运到、去杂、加水、粉碎直到出面全部自动化。至1985年底,全县共有碾米机898台,磨面机713台。
油脂加工机械1965年粮食局最先引进95型螺旋式机动榨油机,1969年在撮镇安装投产。70年代初,社队企业开始用铁拉榨(扳榨),以人力扳动。随之又引用机动的43型螺旋式机动榨油机。1978年,社队企业普遍引用95型榨油机,并开始引用90型液压榨油机。1984年,国营撮镇植物油厂引用预榨浸出工艺。预榨用200A—型螺旋式榨油机代替原95型榨油机,浸出工艺用50吨平转式浸出器。这套机械日产油50吨,不仅油质好,且出油率比其他类型高3%左右。1985年底,全县有各种榨油机258台。
农用运输机具50年代初,以胶轮平板车代替独轮手推车,并有少量畜力胶轮大车。1960年,有载重汽车1部,拖拉机24部、1080马力。1962年,姚埠圩电犁站用机动船搞农事运输。70年代,拖拉机配带车箱搞农事运输比较广泛。1985年,全县有载重汽车199辆、19628马力;大中型拖车309辆,小型拖车1293辆;农用机动运输船47艘、127吨、821马力。
四、农作物
(一)结构
粮食经济作物结构粮为主体。粮食经济作物面积比例:1949年为6∶1;1960年和1961年因粮食紧缺,经济作物锐减,为23∶1;1962年起,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农业方针指导下,随着粮食的恢复和发展,经济作物面积逐渐扩大,1964至1978年平均为4.3∶1;1979年至1985年平均为3.3∶1。
粮食作物结构稻为主体,并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而增大比重。水稻与旱粮栽培面积比例,1949年为1∶1.4,总产量为5.56∶4.44。1985年面积为1.5∶1,总产量为7.31∶2.69。
经济作物结构以油料最多,棉花次之,其他属小量或零星种植,解放后几个年份各种经济作物栽培面积百分比如下表:
几个年份经济作物栽培面积比较表

(二)种植演变
1.粮食
水稻1949年,全县栽培101万亩,占耕地面积42%;1985年,栽培96万多亩,占耕地面积67.8%,占粮食作物总面积57.3%。产量3.5亿多公斤,占粮食作物总产73.15%。解放前夕,水稻一年种一季,中稻为主,早、晚稻是零星搭配品种。解放后,水稻类型和结构变化较大,即由秈稻为主、粫稻搭配改为秈稻为主,粳稻次之,粫稻搭配;由一季稻发展为双季稻;由中稻为主,早、晚稻搭配,发展为早、中稻并重,晚稻次之;由高杆低产型发展为矮杆高产型;由常规稻逐步向杂交稻发展。
麦类有小麦、大麦、仁麦,通称“三麦”,以小麦为主。1949年,种植70.6万亩,占耕地总数34.5%,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17%。“一五”计划时期,改种避灾,扩大午收比重,1957年,“三麦”播种面积占耕地54.8%。以后由于扩大早稻,发生茬口矛盾,播种渐少,1976年,“三麦”面积只占耕地20%。1979年起,压缩双季稻,“三麦”播种面积又逐渐回升。1985年,有49万多亩,占耕地34.6%,产量1.6亿多斤,占粮食总产16.8%。
山芋栽培面积随雨水多少而变化,通常占耕地15%左右,干旱的1979年栽培面积占耕地22%,产量占粮食总产27.5%。1985年,栽培14万多亩,占粮食作物总面积8.5%,产量占粮食总产量8.1%。
杂粮含大豆、高粱、玉米、绿豆、豇豆、赤豆、豌豆、蚕豆、荞麦等,属小宗作物。解放初略多,以后因水利条件不断改善,逐渐被水稻代替。仅在滩头、大埂、隙地零星种植,有的间作套种或灾后补种。1985年,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4.67%,产量占粮食总产1.95%。
2.油料油料作物有花生、油菜籽、芝麻三种,以前两种为主。
花生是本县的名产,遍及各地,中北部地区尤多。大多数年份播种面积10余万亩,1980年,国家实行议价收购,提高购价,播种面积扩大到23万亩,总产3100多万公斤。从70年代起,本县就是省的花生生产重点县,也是全国33个花生重点产区之一。1979年,花生果交售量居全省第一位。1973年和1981年,农业部油料司负责人两次前来考查,1981年9月,美国“人民对人民”花生考察团一行20人前来访问。
油菜籽是8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播种面积最大、收入最多的经济作物。1949年,播种6万亩,此后国家逐年下达指令性计划,要求扩大播种面积,由于实行平价收购,限制农民自用量,农民不愿多种,多数年份种植面积不到10万亩。1981年,国家提高油菜籽收购价格,并大量供应化肥,回销饼肥,农民种植积极性激剧高涨,当年播种面积增到27万多亩,1982年达38万多亩,总产0.53亿多公斤。1984年平价收购量近3000万公斤,居全省第二位,由于全县平均亩产达100公斤以上,曾获省颁奖旗、奖状。
3.棉花1949年,全县种植近14万亩,占耕地6.8%,种植最多的1959年16万亩,此后逐渐减少,尽管国家每年下达计划指标,要求“一亩不能少”,但不能改变这种趋势,1985年减少到6万多亩。主要原因是本县属于棉花生产次适宜区,产量低而不稳,经济效益差,农民种棉积极性不高。
4.小宗经济作物
烟叶仅白龙区的元疃、路集、青龙、肖凤、费集5个乡种植。1949年有2063亩,1958年扩大到20932亩,此后由于产量徘徊不前,品质下降,经济效益差,种植渐少,1985年只有2680亩。
药材1958年,县药材加工厂在店埠镇的小李湾试种红花、半夏、白芷等8种药材,有些社队和学校也开始试种,当年共种药材170亩。1959年,小李湾改为县卫生局直属东风药材培植场,从事药材栽培试验、究研和推广,当年全县药材栽培面积1000亩,以滁菊为主。1965年,全县农民种植滁菊5000亩,红花50亩。1976年,药材收购价大幅度下降,药材生产减缩,1985年栽培330亩,以滁菊为主。
果类瓜有西瓜、小瓜(俗称香瓜),以西瓜为主,全县各地均有种植,店埠一带较多,并以皮薄心红、汁多味甜而久享盛名,有“店埠西瓜红到边”之说。清《合肥县志·风土志》有“西瓜产店埠者佳”的记载。解放初期,全县种植2000亩左右,进入80年代逐渐发展到近3000亩、总产750万公斤左右,并改用杂交品种,质量进一步提高。每年除供当地需要外,还行销外省大中城市。
果品有桃、梨、柿、杏、李、枣、葡萄、苹果等。1949年共有1307亩,1960年增到23823亩,1961年起,突出粮食生产,果园大多被毁,1966年只有75亩。1985年,回升到836亩,果品总产量29万多公斤,柿子最多,梨、桃次之。
糖料传统产品是甘蔗,为零星种植。80年代初,引种甜叶菊,实行计划生产和收购,1984年起国家停购,不再栽培,1985年种植甘蔗1276亩。
蔬菜各地均有种植。乡村农民都以自留地种菜,解决自己生活需要,多余的进入市场。城镇附近历来有农民经营菜园,生产商品蔬菜。1949年城镇商品蔬菜面积1700亩。1956年开始,在店埠镇建立蔬菜专业队,以后随着城镇的发展,店埠建立两个蔬菜村,梁园、撮镇、桥头集、阚集相继建立蔬菜专业队,国家供应口粮,专事蔬菜生产。1985年,城镇蔬菜面积11798亩,蔬菜品种有40多种,常年应市。
麻类各地农民素有利用村旁隙地种小量苘麻制作绳索、草鞋的习惯。1965年,引种黄麻1.5万亩,因产量低(平均亩产17.5公斤)、费工多、效益差,不久淘汰,后又引种少量大麻、苧麻,也以同样原因1985年停种。
茶叶1963年国营鸡笼山林业苗圃最先试种几亩。接着白马山、马龙山、浮槎山等地先后开辟茶园1500亩。由于土壤、气候不尽适宜,产量、品质都不理想,已开辟的园地未全部利用,1985年实有茶园1135亩,产茶叶1700公斤。
蚕桑县内各地原有零星乔桑,1980年起开始育苗嫁接湖桑,1982年在众兴、磨店等地栽培800亩,成林600亩。
打瓜籽古城一带原有少量种植,1979年以后迅速发展,每年栽培2万亩左右,产籽150万至200万公斤。
五、主要农作物产量
解放后主要农作物粮、油、棉产量都有很大的增长。按播种面积计算,
肥东县历年粮、油、棉播种面积产量表




肥东县1949—1985年粮、油、棉播种面积单产曲线图

1985年粮、油、棉单产分别是289公斤、123公斤和33.5公斤,为1949年同类产品产量的3.46倍、1.49倍和3.19倍。但也经历了曲折的路程,其中有1957年前的逐步增长时期,1958至1961年的连续大幅度下降时期,1962至1971年的缓慢回升时期,1972至1978年的发展不稳定时期,1979至1985年的持续发展时期。逐年产量如附表。
五、农业技术
(一)耕作制度民国年间及解放初期,水田一年一季中稻,旱地因条件不同而有差别:南部多实行麦子和其他秋熟旱作物连作;北部仅种一季山芋或花生、烟叶、高粱、棉花,冬季休闲;冲塝田、平畈田多为麦稻连作。1949年,一熟比重占62%,两熟比重占34%,其他占4%,复种指数为117.8%。50年代至70年代初,有条件地改造沤田和旱地,水田推行肥——稻——稻或油——稻耕作制,旱田增加麦、稻连作面积,1971年,一熟比重下降到58%,两熟上升到41%,其他占1%。1972至1977年,普遍发展肥——稻——稻耕作制,有条件的推行油——稻——稻或麦——稻——稻耕作制。1977年,双季稻面积为58万亩,冬季绿肥达61万亩。两熟制比重占65%,一熟制占34%,三熟制占1%,复种指数为162.9%。1978至1985年,逐步改肥——稻——稻为一麦一稻或一油一稻,扩大午季粮油生产,扩大中稻。局部地区发展油——稻——稻耕制面积。1984年,两熟比重占69%,一熟占25%,三熟占6%,复种指数为177.1%。
(二)作物栽培
1.水稻
催芽传统方法是地面堆种催芽或稻包催芽,种堆、稻包内外温度不一,出芽不整齐,有时会“高温烧芽,家中得病,田里送命”。70年代初,改用地窖或温室催芽,芽质显著提高。其中地窖催芽至今仍为早稻催芽的主要方法。
育秧早、中稻育秧:50年代用传统的大板秧田(全田一块板),水整水播水育,泥土通气不良,遇低温阴雨易闷芽烂种,成秧率低,且不便追肥、除杂等田管工作。60年代初推行合式秧田,即在大板秧田的基础上抽沟作畦,水播水育。此法便于排水和田管操作,但土壤仍旧缺氧,不利育壮秧。1970年,双季早稻推广旱地塘泥育秧,小苗带土移栽,虽解决了通气问题,但供水不便,取泥费工,三叶期后又无法控制死苗。1972年,推广湿润育秧,即旱整秧床,灌水抹平畦面后播籽、蹋谷、盖灰,畦沟灌水,秧板湿润,秧苗三叶期后浅水淹根。这种秧床上实下虚,有水有气,最适宜秧苗生长要求,一直沿用至今。70年代后期推广温室育秧(分有土、无土两种),因需燃料、材料较多,成效不大。晚稻育秧:60年代一度利用早、中稻秧田育秧,因土壤过肥,秧苗易徒长。70年代改用小麦茬田,秧苗可控可促,解决了徒长问题,但不能解决稀播长秧龄的难拔问题,因此,又推行“三壳打板”办法,即用麦壳或菜籽壳、红花草籽壳均匀撒于畦面,拍打入泥,抹平播籽,“三壳”腐烂后土壤疏松,秧苗易拔。
栽插密度传统习惯是大株稀植,中稻株行距7×8寸,每穴十几株,每亩基本苗不到15万株;单晚多“一尺挂两头”,每亩基本苗不到10万株。解放后提倡合理密植,双季早稻每亩3至4万穴,基本苗30至40万株;中稻每亩2.5万至3万穴,基本苗25万株左右;单晚每亩2万穴左右,基本苗10万余株;双晚密度略大于早稻。
田间管理解放前,灌溉多是“一水到底”(自栽至收田不断水),施肥偏迟、偏少,薅多在分蘖后期。解放后,管水推行“浅水勤灌”,栽后早“落脚”(活棵后脱水),促早分蘖、多分蘖;中期烤田,控制无效分蘖,促根系深扎,稭杆健壮,施肥多推行多施基肥,早施追肥办法。按前促、中控、后保的原则,实行水肥综合管理,力求前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不早衰。
2.小麦传统栽培是耕作粗放,如一交板种麦,白田下种,沟浅、大、墒不平等。解放后,改一交板播种为两犁两耙播种;改窄墒为宽墒,宽沟为窄沟,浅沟为深沟;改不施肥或少施肥为合理施肥,一般是重施基肥,追施越冬肥,返青肥,有的酌补穗肥,同时还注重氮、磷、钾的适当比例。
3.山芋解放后,主要是改进育苗方法,达到早出苗、多出苗,延长大田生长期,提高产量。传统育苗是田间埋种,5月下旬拔苗移栽,剪藤大面积栽插都在7月间,生长期短、产量低。50年代,推广炕床和温床育苗,3月下种,4月下旬拔苗移栽,剪藤栽插提前到6月间。60年代,发展为薄膜温床育苗,利用自然热能,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苗质。
4.花生解放后栽培方法有很多改进:一是改变不施肥的习惯,从70年代起,瘦地酌施基肥,使花生在根瘤菌形成前有必要的养分,一般还追施过磷酸钙,促使多结果;二是推行温汤浸种催芽播种,提高出苗率和出苗速度;三是推行花期“培土迎针”,提高结果率;四是推行空茬田明条暗点,占茬田(前作)留行套种,改善通风透光状况。此外还推行轮作换茬、根瘤菌拌种等措施。1982年试验示范地膜覆盖,增产显著,1985年已推广1000多亩。
5.油菜解放前,播种密度大,多为丛苗,迟管晚发,弱苗过冬,菜籽产量低。70年代中期起,控制下种量,及时间苗、定苗,合理施肥(多施基肥,早施发棵肥,重施越冬肥,适施苔肥,酌补花、籽肥),冬春中耕、清沟,防荒防冻防旱涝。并试验示范育苗移栽,喷施硼肥,已初见成效。
6.棉花传统播种用冷水淘种,草木灰搓拌后撒播,不施基肥,不掩土,迟管迟发产量低。解放后,用播前晒种、温汤浸种办法处理种子。播种方法,空茬田改为条播或点播,灰土盖籽;占茬田预留行间套种或用营养缽育苗待前茬收获后移栽。实行早管,推行整枝、防治病虫等新措施。依据两头促、中间控的原则实施水肥管理,即适施基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并相应地供水或控水,达到壮苗早发,中期稳长,后期不早衰,“三桃”(伏前桃、伏桃、秋桃)齐全的要求。
(三)良种繁育推广
1.水稻
早稻原品种有六十黄、小白稻等。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先后引进“503”、南特号、莲塘早、陆才号等,以南特号为主。1965年,引进矮脚南特,为本县最早的水稻矮杆品种。1970年,普遍推广矮杆早熟的矮南早,成为全县双季早稻大发展的突破性品种。1972年起,双季稻面积骤增,要求有早、中、晚熟多类型品种搭配,先后引进二九青、竹广28、竹广29、浙辐802、辐矮、文选、广六银、七一早、原丰早、矮杆黄、先锋1号、广六矮4号等。中稻:原品种有长粒籼、麻壳籼、大白稻、安南稻、靠山黄、黑壳糯等。50年代,推广胜利籼、中农4号等。60至70年代,采用矮杆品种,有珍珠矮、田基度、广场矮、南京11号、桂朝2号等。80年代初,更用辐晚23、BG929、BG910等抗白叶枯品种。晚稻:原品种有小红稻、十月寒、晚糯等,60年代初引进矮杆迟熟晚粳农垦58。70至80年代前期,先后引进农虎6号、武农早、沪选19、当选晚、秋收1号、花寒早、双丰4号、晚粳1号等。王铁、乌龙两乡农科站还从晚粳的变异株中选育出铁农1号和乌龙糯两个良种。杂交稻:1976年,引进杂交稻,试繁不育系14亩。1977年,繁殖不育系280亩,制种800亩,推广大田种植400亩。1985年,大田种植扩大到66701亩。杂交组合主要为汕优6号、威优4号,通用于中稻和双季晚稻。
2.麦子小麦:原品种有三月黄、青稍、和尚头等。50至60年代,先后推广南大2419、金大2905、阿夫、阿卜、吉利、内乡5号、毛颖、华东6号、欧柔、万林2号、徐州18、2023等。70年代初改用矮杆品种,有郑引1号、扬麦3号、马场2号、宁麦6号、偃师9号、肖农11号、安农8108、扬麦5号等。其中扬麦3号、扬麦5号、“安农”为现时采用的较好品种。大麦:原品种有芒大麦、六楞大麦。60至70年代,先后引进尺八大麦、北京大麦、早熟3号、沪表4号。80年代前期,先后引进用途广、产量高或早熟的西引2号、苏皮1号、盐辐矮等。
3.山芋解放初期,有小红皮、笨芋、白洋芋等。1953年,引进胜利百号,很快普及全县,为本县多年当家品种。以后曾陆续引进南京234、宁薯2号等,栽培面积不大。80年代初,引进徐薯18作接班品种,在逐步推广。
4.棉花传统品种有小白籽、小乌籽等小籽棉。1953年,引进岱字14号,以后又陆续引进鄂光、岱字15号、沪棉479、鲁棉1号、中棉所10号、皖棉1号等。以岱字15号使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沪棉”、“中棉”为现时主要品种。
5.花生解放初,有二洋子、大花生等当地品种。以后先后引进山东伏,白沙1016,并普遍推广。80年代初,引繁粤油116作接班品种。
6.油菜当地传统品种为白菜型“黄鳝子”。1956年起,先后引进推广甘兰型胜利油菜、宁油7号、当油早1号等,有的产量虽略高,但适应性和品质不如“黄鳝子”,不受农民欢迎,至今仍以“黄鳝子”为当家品种。
(四)病虫防治
1.主要病虫害水稻病害有;白叶枯、纹枯病、稻瘟病等。虫害有稻螟(大化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苞虫、稻叶蝉、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等。以白叶枯、三化螟、稻飞虱危害最大。螟虫高发的1964年,发生面积100万亩,占中晚稻总面积85%,一般减产10—20%。稻飞虱高发的1975年,发生面积30万亩,占“双晚”总面积的69%,严重田块减产60—70%。白叶枯病严重的1974年,发生面积30万亩,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左右。小麦病害有:麦锈病、麦类赤霉病、小麦线虫病、麦类病毒病、麦类白粉病等。虫害有麦粘虫、麦蚜、麦蜘蛛等。以锈病、黑穗病、线虫病、麦粘虫危险较重。1956、1966两年,锈病发生面积各20万亩。散黑穗病,1980年发生面积30万亩。线虫病高发的1975年,全县小麦普遍受害,严重田块亩产量只有10至15公斤。花生病害有:花生枯萎病、花生褐斑病,虫害有蛴螬、蚜虫。危害最重的是蛴螬,1979年发生面积8万亩,受害严重田块几乎无收。油菜病害有:油菜病毒病、油菜菌核病、油菜霜霉病。虫害有蚜虫、油菜潜叶蝇等。以霜霉病和菌核病危害较大,高发年份发生面积达8至10万亩。棉花病害有:棉立枯病、棉炭疽病、棉烂铃病、棉枯萎病、棉黄萎病、棉红叶枯病、棉角斑病等。虫害有:棉蚜虫、红铃虫、棉铃虫、棉蓟马、棉金刚钻、棉叶蝉、棉红蜘蛛、地老虎等。以立枯病、棉铃虫、棉蚜虫、红铃虫、棉叶蝉、棉红蜘蛛危害严重。列为国家植物检疫对象的棉枯萎病,全县1979年始见28株,1983年有147亩田有病株。
2.防治解放前,无防治农作物病虫的药、械,农民对作物病虫识者甚少,无有效的防治方法,除了“土蚕(地老虎)挖、蝗虫打、结虫(稻苞虫)梳”之外,对其他病虫只好听其自然,束手无策。
解放后,不断加强和改进病虫害防治工作,逐渐掌握了各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有效的防治。50年代,以“人工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当时仅有少量的666粉、滴滴涕、西力生等药剂,多用于棉花上,其他作物病、虫主要靠人工防治。如用手揪稻苞虫、挖地老虎、捉麦粘虫;用扫帚扑打蝗虫;用泥水选种法剔除部分麦、稻种中的病籽;用烫种法或闷种法杀灭附在种子上的病菌或虫卵,用两次高剪苗法防山芋黑斑病等。60年代,农药及植保器械逐渐增多,转为“药剂防治为主,人工防治为辅”。大量使用的农药有666粉、滴滴涕、1605、1059等。这些农药或为剧毒,或残留期长,虽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但严重的污染了环境,人畜中毒事故经常发生。70年代起,实行“以防为主,防治并举”和“综合防治”的方针。主要是农业耕作防治。如选用无病种子和抗病品种,轮作换茬,以减少病虫滋生机会;在栽培中,控制氮肥用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搞好烤田(稻)及清沟沥水(旱作物),提高作物抗病虫能力等。大宗作物需要进行药剂防治时,县植保部门设立的测报站及区、乡的观察点,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提供防治对象田、防治时间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在使用药剂种类方面,80年代初开始,全部改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如杀虫双、敌虫菊酯、辛硫磷、涕灭威、五氧酚嗪、代锌森、代锌铵等。少数地区、单位,还用杀螟杆菌、白僵菌等生物药剂治虫。
(五)土壤改良
耕种土壤中质地不良的有砂壤质、轻壤质土和重壤粘质土,占耕地总面积65%。其中一部分为淀浆板结型、瘦瘠易旱型、潜育冷浸型和瘦粘僵硬型特别差,属低产土壤,是改良的重点。解放后对这些土壤采取多种改良措施;一是增施有机肥料。如种绿肥翻青,稽草还田,施肥土、塘河泥、人畜粪、垃圾等。二是轮作换茬,养用结合。即培肥作物与耗肥作物轮作,如油菜——中稻,油菜——棉花,蚕豆——棉花,花生——麦子,黄豆——麦子,绿肥—双季稻等。三是因土施肥。对砂质土壤或土层浅薄漏水跑肥比较严重的土壤,侧重施塘、河泥和土杂肥;对保肥能力较强的粘壤土,多施有机肥;对糊烂、冷浸迟发的土壤,施用牛尿粪、屋巴灰、灰土粪等热性肥料;对澄性的白土田,施松土肥料,如麦壳、花草壳、稻瘪、堆肥等。四是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缓坡地及部分高地,通过平整,由久旱地改为水旱轮作地。部分冲田、圩田,通过改善排水条件,实行油、稻或麦、稻轮种。对陷泥田、冷浸田,采取开深沟降低地下水位和重烤田方法,改善土壤通气性,并提高地温。
(六)施肥
农家肥50年代至60年代初,施肥主要靠人畜粪、草木灰、油饼等农家肥,因数量过少,经常开展积肥运动,广积自然肥,如挑塘泥,捞河泥、湖靛,换老锅、墙土等。60年代后期,提出“养、种、积、制”的方针,主要是发展养猪、扩种绿肥和油料作物,70年代初至80年代前期,每年生猪饲养量由以前的十几万头逐步增加到60万头,花生、油菜籽、芝蔴每年产饼肥三四千万公斤。施肥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由解放初期的40%增加到90%左右,每亩施用量折合人畜粪肥30至40担。
绿肥解放前及解放初,有打秧草,种大麦、豌豆作绿肥的习惯,但不多,1949年绿肥面积只有5000亩,占耕地总面积0.24%。1965年推广红花草、苕子、黄花苜蓿,后又引种柽麻、田菁、小竹豆、乌豇豆、紫穗槐等。70年代还利用水面放养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红萍、细绿萍作肥料,以红花草、苕子为主,1971至1978年平均每年为50万亩,最多的1976年达6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46%。一般亩产鲜草1500公斤左右,总产在7.5亿公斤上下。70年代末种植锐减,1985年只有2万亩。
化肥1953年开始购进硫酸铵25吨,以后逐渐增多。1969年,全县使用硫酸铵和过磷酸钙共1.5万吨,平均每亩约10公斤。70年代起,化肥供应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有碳酸氢铵、氯化铵、尿素、氯化钾、硝酸铵、复合肥等,本县亦建厂生产碳酸氢铵、过磷酸钙、钙镁磷钾等化肥。1985年,农业使用化肥总量(自然量)12万多吨,其中:硫酸铵633.8吨,硝酸铵1544吨,尿素10704.6吨,碳酸氢铵60650.7吨,氨水821.9吨,磷肥44530.9吨,钾肥275.5吨,复合肥2948.2吨,平均每亩使用量86公斤。
菌肥50年代曾普遍推广根瘤菌,用于花生拌种。70年代又推广5406菌肥,主要是东南部一带稻产区用于早稻拌种催芽。
六、国营种植场
水稻良种场场址在长乐乡的南圩,1949年建立,当时名为“皖北行署第一农场”,有人员7名,耕地3亩。随后垦荒20亩,土改中增加没收的耕地130亩。1958年以场带队(农村生产队),扩进耕地1000多亩。1962年场、队分开,恢复原状。1963年,与小农场(县农科所)、白马山农场(现茶场)合并为肥东县良种示范繁殖场。1971年,“三场”分开,改为水稻良种场。1985年,有人员30名,耕地160亩,房屋108间。
该场1985年前,以生产示范为主要任务,并繁殖一批棉花“岱字14号”、水稻“胜利秈”等良种。以场带队时以生产粮食为主。1963年后,以繁殖水稻新品种为主,每年为社队提供良种2.5至5万公斤。80年代初起,主要是杂交稻制种和繁殖不育系。
花生原种场位于店埠镇北6公里、合蚌公路东侧。1972年建立,挂“花生原种场”、“棉花原种场”两个牌子,有人员48名,耕地390亩,房屋112间,耕牛5头,50型拖拉机、花生收获机、摘花机各1台,水泵、脱粒机各2台。建场初期,承担培育花生、棉花两项原种任务,因技术难度较大,后专事繁育、提纯花生新品种,每年为农村提供优良品种1.5至2.5万公斤。
茶场场址在湖滨乡的白马山,原为白马山劳改农场,1963年,交农业部门,为水稻良种场的分场。1971年,改建茶场,拥有山地1200多亩,耕地306亩,人员50名,房屋104间。山地开发种茶的最多时有300亩,因土壤属微碱性,气候又较干燥,种茶不很适宜,年产茶叶仅10担左右,且品质不高,经济效益差。1985年,茶园不到100亩,以生产粮食为主。
下一篇:第三节 林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