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圩区建设
并圩修堤解放初,全县有72口圩,分布于撮镇以南巢湖以北的沿湖、河区域,耕地69467亩,其中圩田55339亩。当时各圩都自成一体,多面设防,圩堤总长度203公里,多数矮而窄(高程在11米左右),抗洪能力弱。1949年,三汊河水位才达11.3米高程,就破圩19口;1954年,三汊河水位达12.96米高程,圩尽漫破。内涝几乎每年难免。50年代前期,主要是在原有基础上加高培厚,但圩口分散、防线过长的问题依然存在。1956年起,开始联并,陆续把72口圩并成19口,使圩堤总长度缩短到105.6公里。其中沿巢湖8.22公里,沿南淝河17.5公里,沿内河34.5公里。在联并时集中力量把外堤加高1至2米,并相应培厚加固。联并后,沿南淝河、店埠河、巢湖的十八联圩、杨千圩、赵竹圩、联合圩、六联圩,堤顶高程都达12米以上,有的超过13米。对易遭风浪、船浪冲刷的堤段外坡,都加砌块石护坡,至1985年底,护砌总长度约15公里。护砌范围包括濒临巢湖的七甲(已并入十八联圩)、迎霞、黑石、红湖和南淝河边的龙潭、马心(均并八十八联圩)赵竹、杨千等圩堤。
建排涝站圩区田面高程多在8米左右,雨季湖河水位常高于圩田,圩田余水不能流出,靠动力排除。50年代,靠人力和木制龙骨水车,劳动繁重,排水缓慢,常受涝灾。1952年雨季,曾组织6000多劳力,近800辆水车日夜排水,仍不免涝灾。为增强排涝能力,1961年在长临河公社十八联圩的贺铁关建一座国营电力排灌站,装机6台套,总动力570千瓦,可排涝2.65万亩。1964年,在龙塘公社建一座国营电力排灌站,装机6台套,总动力930千瓦,可排涝1万亩。1965年,在长乐公社的秦桥建一座国营电力排灌站,经过以后改造扩建,1985年,装机10台套,总动力710千瓦,可排涝1500亩。此外,有些社队又兴建了一些小型电力排灌站。到1985年止,全县共建排灌两用工程27处、28个站,装机60台套,总动力3900千瓦,在一般情况下可排涝6万多亩,圩区内涝问题基本解决。1984年6月12日,圩区降暴雨204毫米,三汊河水位猛涨到11.91米,比圩田田面高4至6米,圩水不能流出,一度形成一片汪洋,由于排涝站的作用,圩水被及时排除,损失很小。
挖撇洪渠、排水沟县内大多数圩属半岗半圩,岗圩相连,岗区径流原来都按自然流向注入圩田,加重涝害。为此,沿岗各圩多在修整圩堤的同时,在进水方向的上端等高线挖横向撇洪渠,导废水直接入河、湖;同时依据圩田地形,在圩内挖并列式“直线”形或“十”字形、“田”字形排水沟,使田水就近入沟,避免逐丘串流。对地势倾斜的大圩,还做成多级横向排水沟,以便分级排出,减轻低洼处的排水压力和灾害。工程较大的有十八联圩撇洪渠,长9.5公里,把几十平方公里面积的山丘来水拦导入巢湖。
整治涵闸斗门圩区原有涵闸斗门300多个,都是解放前兴建的,有的建筑质量差,有的多年失修,加之解放后在巢湖出水口兴建了节制闸,湖、河水位升高,原建的涵闸斗门多淹在水中,隐患难以察觉,易出事故。在修圩过程中,对所有涵闸斗门进行检查、研究,不必要的予以封闭,需要而有隐患的,予以修理或重建。1985年保有204个。
肥东县现有圩口情况简表


(续表)
二、洼地治水
县境北部的响导、赵亮、肖圩3个乡所辖的黄荡湖洼地,濒临池河南岸,因池河河道弯曲,河床浅窄,来水面广而泄水能力小,稍遇大雨,河水倒灌洼地或阻滞洼地出水,有2万多亩耕地常受涝害。50年代初,皖北行署水利局曾派水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到现场勘查,提出一些治理办法,由于根本问题是河道泄水不畅,局部治理收效甚微。后来,当地群众采取筑圩防洪的办法,又因池河北岸定远县农民的反对而停止。1976年,洼地农民组织起来,从洼地中心开一条大排水沟,直通池河,又沿岗塝挖洪渠,导水直接入河,此法对拦、排小洪有一定作用,遇到大雨,池河水位升高,河水倒灌问题仍不能解决。1982年7月9日,古城一带一昼夜降水126毫米,洼地庄稼全部被淹,损失惨重。由于池河非本县内河,仅一方进行局部治理难以奏效,有待上级和有关邻县共同规划根治。
取并后的的圩口圩堤情况示意图
上一篇:第三节 水渠
下一篇:第五节 治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