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兵役
一、志愿兵役制
民国27年(1938年)9月,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四支队东进抗日到了肥东地区,先后在梁园、青龙厂、石塘桥、山王集一带建立了基层民主政权,实行的是志愿兵役制。这主要是依靠广泛深入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教育,使广大青年懂得抗日救亡、翻身求解放的道理,自觉自愿参军,有的先参加民兵或自卫队,而后随队伍集体加入正规军。
1949年至1954年,本县仍继续采用志愿兵役制,通过宣传发动,自愿报名参军的青年,由县人武部(兵役局)统一进行政治审查和体格检查,符合规定条件的才被批准入伍。1950年,全县青年响应党和政府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迅速掀起了志愿参军的热潮,很多地方出现了父母送子、未婚妻送未婚夫、兄弟争当志愿军的动人场面。县、区、乡的80多名青年干部也争当志愿军而走上朝鲜战场。
二、义务兵役制
1955年,本县依照国务院颁发的兵役法,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每年征集的新兵,按照国家、家庭、个人三者都满意的政策精神,在政治、身体、年龄等条件都符合的自愿报名的应征青年中进行筛选,由县征集办公室逐一审批后,办理入伍手续。
1978年后,贯彻执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兵役制问题的决定》,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全县当年就有一批超期服役的战士,根据部队建设的需要,申请并被批准当了志愿兵。
自1955年实行义务兵役制以来,历年均建立临时性的办公室,其领导成员由县委、县政府、人武部、公安局、教育局、卫生局、财政局等单位的领导人组成,抽调专人,负责办理征集的具体工作。
肥东县解放后历年服役新兵统计表

民国27年(1938年)9月,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四支队东进抗日到了肥东地区,先后在梁园、青龙厂、石塘桥、山王集一带建立了基层民主政权,实行的是志愿兵役制。这主要是依靠广泛深入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教育,使广大青年懂得抗日救亡、翻身求解放的道理,自觉自愿参军,有的先参加民兵或自卫队,而后随队伍集体加入正规军。
1949年至1954年,本县仍继续采用志愿兵役制,通过宣传发动,自愿报名参军的青年,由县人武部(兵役局)统一进行政治审查和体格检查,符合规定条件的才被批准入伍。1950年,全县青年响应党和政府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迅速掀起了志愿参军的热潮,很多地方出现了父母送子、未婚妻送未婚夫、兄弟争当志愿军的动人场面。县、区、乡的80多名青年干部也争当志愿军而走上朝鲜战场。
二、义务兵役制
1955年,本县依照国务院颁发的兵役法,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每年征集的新兵,按照国家、家庭、个人三者都满意的政策精神,在政治、身体、年龄等条件都符合的自愿报名的应征青年中进行筛选,由县征集办公室逐一审批后,办理入伍手续。
1978年后,贯彻执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兵役制问题的决定》,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全县当年就有一批超期服役的战士,根据部队建设的需要,申请并被批准当了志愿兵。
自1955年实行义务兵役制以来,历年均建立临时性的办公室,其领导成员由县委、县政府、人武部、公安局、教育局、卫生局、财政局等单位的领导人组成,抽调专人,负责办理征集的具体工作。
肥东县解放后历年服役新兵统计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