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研究成果
一、工业科技
(一)杀虫双农药合成工艺改革试验时间自1979年至1982年,试验主持人是农药厂严洪华(1983年调任巢湖行署副专员)。在改革中,改低温冷冻为常温冷冻,并将氯化物中和与磺化反应合并,经过改革后的生产工艺,反应周期由原来的34小时,缩短为28小时,生产成本降低10%。1981年批量生产120吨,产值30多万元,产品受县内外农户欢迎。改革后的杀虫双,经贵州化工研究所、安徽省化工研究所鉴定通过,获县1981年科技成果一等奖。
(二)LPG50高压过滤器1980年,县仪表厂助理工程师邵林生自行设计生产的,填补了省内空白,经上海自动化仪表厂鉴定合格,获县1981年科技成果二等奖。该产品已生产50台,出售给大庆油田。
(三)HWl50型净滤器古城农具厂陈尚文主持实验,1981年,经省二轻厅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鉴定,质量达到国家要求标准,1981年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四)F—1型封闭式发生炉煤气家用双眼灶该产品由钢球厂和航天工业部第四规划设计院动力室合作研制。该灶的燃烧稳定性、热效率、燃烧卫生条件,均达到国内现行家用城市煤气灶标准的要求。1982年,由航空工业第四规划设计院、巢湖行署轻工业局组织鉴定。1983年,获省轻工业厅科技成果三等奖、国家轻工业部科技成果四等奖。
二、农业科技
(一)麦(油)、肥、稻耕作制度改革1979年至1981年,石塘区农技站指导东黄生产队,在250亩小麦和油菜田套种夏季短期绿肥柽麻,然后翻压种杂交稻,平均亩产杂交稻达525公斤,比常规中稻增产1倍,为丘陵地区耕作制度改革创出新路。受到省、地农业部门重视,巢湖行署农业局在这个区召开了现场会,推广这项技术。1981年,获县科技成果一等奖。
(二)综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1974年以后,水稻白叶枯病日趋严重。1982年,白叶枯病大发生,全县损失稻谷1350万公斤。1983年县科委组织县植保站、种子公司、王集乡等有关人员成立白叶枯病综合防治协作组,在省农科院植保所杨家珍指导下,制定了具体协作攻关措施。协作组以王集乡为基点,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狠抓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1983年,全县种植抗病品种由1982年10%上升到40%,感病品种由1982年5%下降到1%,发病面积比1982年减少8.8万亩,减少稻谷损失1100万公斤。1984年,县建立王集白叶枯病无病乡,及三十埠乡燎原村、撮镇乡电站村等10个示范村,分别设立肥、水、品种等综合试验、示范。目前,全县白叶枯病发病率大大减少,危害受到了控制。这项试验获合肥市1984年科技成果四等奖。
(三)综合防治花生蛴螬蛴螬是本县主要地下害虫,花生受害最重,重发的1979年,损失花生果多达200多万公斤。1980年,县科委下达“花生蛴螬发生规律和防治试验研究”项目。承担单位:梁园区农技站、古城区农技站、县植保站。试验时间:1980年至1984年。通过系统观察,摸清了本县蛴螬幼虫金龟子种类和生活规律。1983年,由县科委牵头组织县植保站,梁园、古城两区农技站,响导乡政府及省农科院植保所有关人员参加的综合防治协作组,制定以药剂防治与农业防治相结合、播种期防治与生长期防治相结合、防治成虫与防治幼虫相结合的“三结合’防治方案,指导全县防治花生蛴螬工作,减轻了虫害,使全县花生平均亩产达140公斤,比1982年亩产90.5公斤增长54.7%,1984年,协作组在古城区山头村、枣树村,梁园区鲁岗村、方小郢,响导乡的南王村分别建立了50亩以上的大面积防治示范片,并在县花生场开展了蛴螬田间分布型和自然消长规律的调查研究,为进一步做好综防工作进行新的探索。上述试验获合肥市1984年科技成果四等奖。
(四)人工降雨1961年夏和1972年夏两次在八斗岭一带试验人工降雨,因方法不对,没有成功。1976年夏末秋初,在八斗岭、白龙厂等地进行第三次试验,取得初步成效。7月28日,由县气象站技术人员王文江负责在白龙厂进行,当上空出现浓厚的“集雨云”时,用13枚土火箭,把碘化银粉射到云层,随即引起降雨,降雨范围4平方公里,雨量7至8毫米,在炮击范围内雨量较大。这是本县人工降雨首次成功。8月13日,在八斗岭进行。这次是把双孔三七高射炮装在汽车上,便于跟踪“雨云”,捕捉发炮时机。当发现北方池河上空有“淡集云”南移时,即开车追赶至万林水库附近,打炮10发,随即降雨。此时云层仍快速南移,又驱车追至八斗岭,再发炮10发,雨越下越大。此次降雨范围有9个乡,雨量由北而南逐渐增大,从10.2毫米到30多毫米。省和地区都派人到现场察看并祝贺。接着,又在梁园区的路口埠发射炮弹17发,炮击区降雨15毫米左右,炮击区外围均未落雨。这是人工降雨成功的最明显一例。省有关部门再次派人慰问祝贺。1978年夏秋大旱,合肥矿山机械厂派人员和高炮配合本县气象站,在八斗岭杨塘集一带进行第四次人工降雨。因大旱期间雨云少,发炮机会少,经历一个月,发炮降雨共3次,其中8月18日效果最好,降雨时间20多分钟,雨量30毫米左右。
三、卫生科技
(一)1980年,县医院进行脾脏修补手术获得成功,获县科委1981年科技成果二等奖。
(二)1981年,县医院与安徽大学、蚌埠某军医院、五河县医院协作,承担磁麻在外科手术上应用的研究,
经过急性阑尾切除,输卵管囊肿切除,疝气修补等21例临床试验,成功率达87.2%,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不大,术后镇痛效果较好,胃肠功能恢复快,省科委曾两次组织协作组来县做现场试验,并进行录音、录像。
(一)杀虫双农药合成工艺改革试验时间自1979年至1982年,试验主持人是农药厂严洪华(1983年调任巢湖行署副专员)。在改革中,改低温冷冻为常温冷冻,并将氯化物中和与磺化反应合并,经过改革后的生产工艺,反应周期由原来的34小时,缩短为28小时,生产成本降低10%。1981年批量生产120吨,产值30多万元,产品受县内外农户欢迎。改革后的杀虫双,经贵州化工研究所、安徽省化工研究所鉴定通过,获县1981年科技成果一等奖。
(二)LPG50高压过滤器1980年,县仪表厂助理工程师邵林生自行设计生产的,填补了省内空白,经上海自动化仪表厂鉴定合格,获县1981年科技成果二等奖。该产品已生产50台,出售给大庆油田。
(三)HWl50型净滤器古城农具厂陈尚文主持实验,1981年,经省二轻厅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鉴定,质量达到国家要求标准,1981年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四)F—1型封闭式发生炉煤气家用双眼灶该产品由钢球厂和航天工业部第四规划设计院动力室合作研制。该灶的燃烧稳定性、热效率、燃烧卫生条件,均达到国内现行家用城市煤气灶标准的要求。1982年,由航空工业第四规划设计院、巢湖行署轻工业局组织鉴定。1983年,获省轻工业厅科技成果三等奖、国家轻工业部科技成果四等奖。
二、农业科技
(一)麦(油)、肥、稻耕作制度改革1979年至1981年,石塘区农技站指导东黄生产队,在250亩小麦和油菜田套种夏季短期绿肥柽麻,然后翻压种杂交稻,平均亩产杂交稻达525公斤,比常规中稻增产1倍,为丘陵地区耕作制度改革创出新路。受到省、地农业部门重视,巢湖行署农业局在这个区召开了现场会,推广这项技术。1981年,获县科技成果一等奖。
(二)综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1974年以后,水稻白叶枯病日趋严重。1982年,白叶枯病大发生,全县损失稻谷1350万公斤。1983年县科委组织县植保站、种子公司、王集乡等有关人员成立白叶枯病综合防治协作组,在省农科院植保所杨家珍指导下,制定了具体协作攻关措施。协作组以王集乡为基点,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狠抓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1983年,全县种植抗病品种由1982年10%上升到40%,感病品种由1982年5%下降到1%,发病面积比1982年减少8.8万亩,减少稻谷损失1100万公斤。1984年,县建立王集白叶枯病无病乡,及三十埠乡燎原村、撮镇乡电站村等10个示范村,分别设立肥、水、品种等综合试验、示范。目前,全县白叶枯病发病率大大减少,危害受到了控制。这项试验获合肥市1984年科技成果四等奖。
(三)综合防治花生蛴螬蛴螬是本县主要地下害虫,花生受害最重,重发的1979年,损失花生果多达200多万公斤。1980年,县科委下达“花生蛴螬发生规律和防治试验研究”项目。承担单位:梁园区农技站、古城区农技站、县植保站。试验时间:1980年至1984年。通过系统观察,摸清了本县蛴螬幼虫金龟子种类和生活规律。1983年,由县科委牵头组织县植保站,梁园、古城两区农技站,响导乡政府及省农科院植保所有关人员参加的综合防治协作组,制定以药剂防治与农业防治相结合、播种期防治与生长期防治相结合、防治成虫与防治幼虫相结合的“三结合’防治方案,指导全县防治花生蛴螬工作,减轻了虫害,使全县花生平均亩产达140公斤,比1982年亩产90.5公斤增长54.7%,1984年,协作组在古城区山头村、枣树村,梁园区鲁岗村、方小郢,响导乡的南王村分别建立了50亩以上的大面积防治示范片,并在县花生场开展了蛴螬田间分布型和自然消长规律的调查研究,为进一步做好综防工作进行新的探索。上述试验获合肥市1984年科技成果四等奖。
(四)人工降雨1961年夏和1972年夏两次在八斗岭一带试验人工降雨,因方法不对,没有成功。1976年夏末秋初,在八斗岭、白龙厂等地进行第三次试验,取得初步成效。7月28日,由县气象站技术人员王文江负责在白龙厂进行,当上空出现浓厚的“集雨云”时,用13枚土火箭,把碘化银粉射到云层,随即引起降雨,降雨范围4平方公里,雨量7至8毫米,在炮击范围内雨量较大。这是本县人工降雨首次成功。8月13日,在八斗岭进行。这次是把双孔三七高射炮装在汽车上,便于跟踪“雨云”,捕捉发炮时机。当发现北方池河上空有“淡集云”南移时,即开车追赶至万林水库附近,打炮10发,随即降雨。此时云层仍快速南移,又驱车追至八斗岭,再发炮10发,雨越下越大。此次降雨范围有9个乡,雨量由北而南逐渐增大,从10.2毫米到30多毫米。省和地区都派人到现场察看并祝贺。接着,又在梁园区的路口埠发射炮弹17发,炮击区降雨15毫米左右,炮击区外围均未落雨。这是人工降雨成功的最明显一例。省有关部门再次派人慰问祝贺。1978年夏秋大旱,合肥矿山机械厂派人员和高炮配合本县气象站,在八斗岭杨塘集一带进行第四次人工降雨。因大旱期间雨云少,发炮机会少,经历一个月,发炮降雨共3次,其中8月18日效果最好,降雨时间20多分钟,雨量30毫米左右。
三、卫生科技
(一)1980年,县医院进行脾脏修补手术获得成功,获县科委1981年科技成果二等奖。
(二)1981年,县医院与安徽大学、蚌埠某军医院、五河县医院协作,承担磁麻在外科手术上应用的研究,
经过急性阑尾切除,输卵管囊肿切除,疝气修补等21例临床试验,成功率达87.2%,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不大,术后镇痛效果较好,胃肠功能恢复快,省科委曾两次组织协作组来县做现场试验,并进行录音、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