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境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是天气灾害,以旱灾威胁最大,其次是雨涝、低温、大风、冰雹等。天气灾害的因素很多,夏涝多因梅雨季节连阴雨和大到暴雨所致;入伏后副高北挺稳定,控制江淮之间,造成伏旱;秋季常受南下冷高压控制,造成秋旱。据1967~1980年的14年资料分析,共出现旱、涝灾害43次,平均每年3次。其中干旱26次,约每年2次,雨涝17次约每年1次。旱多于涝,其中伏旱连秋旱,平均3年两遇,是机率最大的灾害。而且县境处于分水岭地段,河流短小,水源不足,因此,旱灾对岗地农业生产危害尤为严重。
一、严重干旱
1966年大旱,7月14日至12月13日,203天中降水量仅66.1毫米,雨日18天。
1967年又大旱。
1973年旱情严重,10月13日至1974年1月15日,95天中降水量仅5.5毫米。
1976年大旱,7月23日至8月25日,34天降水量仅2.1毫米,雨日1天。塘坝干涸,单、双季稻受旱严重,很多颗粒无收。
1978年特大干旱。4月1日到11月8日,222天中降水量仅有349.5毫米,雨日41天,全县5332个生产队、110万亩秋季作物受旱,减产3854万公斤,受灾人口35万人。
1979年旱情严重,9月25日到12月18日,85天中降水量仅15.2毫米。
1984年大旱,6月中旬到7月24日,40天高温无雨,三和、马厂、张祠、沛河、杜集、隆兴、双墩、土山、岗集、义井、杨庙、罗集、吴山等乡镇,塘井干涸,人、畜饮用水紧缺,40万亩水稻、20万亩旱粮作物减产。
二、洪涝灾害
1968年大涝,6月25日到7月20日,20天中降水量达628.7毫米。
1972年涝灾,6月20日到7月5日,16天中降水量达266.3毫米,县境沿湖、河低洼地带,内涝成灾,507个生产队、116.96亩土地被淹,粮食减产约1500万公斤。
1973年涝灾,4月10日到5月7日,28天中降水量达251.5毫米。
1974年涝灾严重。7月8日到9月1日,56天中降水量达598.5毫米。
1975年涝灾,6月20日到7月6日,17天中降水量达346.9毫米,由于大雨、暴雨,全县120个防洪堤冲破108个。
1980年特大涝灾,5月11日到8月25日,107天中雨量达933.7毫米,全县有29个公社、3281个生产队、28.5万人口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43730亩,占其播种面积的53%。是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涝灾害。
1982年大涝,7月9日到9月1日,73天中降雨量多达672.8毫米,全县有13个公社、854个生产队受灾,受淹农作物面积18.1万亩,其中绝收面积16.1万亩,倒塌房屋4724间。
1984年涝灾,6月12日下午4时到14日上年8时,全县普降大雨、暴雨,平均降水达180毫米,杨庙区达250毫米,庄墓桥水位高达23.3米,高出桥面1米多,造成合淮公路中断通车30多小时,沿河湖低洼地带泛滥成灾。同年8月30日到9月11日县境再次连降大雨,降水量达293.9毫米,沿湖湾地带成熟的晚秋作物被水淹,破圩29个,倒塌房屋150间,淹死一人。
三、风雹灾害
1974年大风、冰雹,6月2日以沛河乡为中心到杜集一带72287亩小麦被毁,野兔被打死;同月17日又大风,连同2日大风共卷走整场小麦140多万公斤,倒房13822间,砸伤99人。同月22日黄山、戴集等13个公社,又受历时十几分钟的大风、冰雹袭击,风力达10级以上,冰雹大的有鸡蛋大,5.7万亩农作物被毁,场上小麦卷走36万余公斤。
1975年冰雹,5月30日下午2时57分至3时24分降雹,沛河、杜集、隆兴三个公社,189个生产队受灾。冰雹大的有碗大,重1.85公斤,一般都有鸡蛋大;密度为每平方米10到20粒,为历史上所罕见。
1977年大风,7月4日下午5时,杜集公社西岗(今何巷)、东黄、梓桐、西黄等五个大队,突遭大风袭击,风力达9级左右,共刮倒房屋304间。
1979年3月29日8时30分至9时20分,县境遭受猛烈的西北风夹杂冰雹和暴雨袭击,杨庙、孔岗两地的高压电线折断,电线杆有的断、有的倒;房屋毁坏严重,小麦、油菜等作物受损失。接着4月12日再次遭受冰雹、暴雨袭击。两次计毁公房2500间,民房6000余间;雷击死耕牛4头,触电烧掉草堆一座、草约2万公斤。
1984年7月26日上午12时,吴山镇和杨庙乡境,遭受龙卷风袭击,风力达10级以上,四树附近水桶粗的大树,被连根拔起,杨庙乡马郢小学18间房屋被刮毁;吴山镇9个村、杨庙乡2个村,共刮毁房屋393间,刮断各种树木1396棵,农作物受损1150多亩。
长丰县历年天气灾害情况表
上一篇:第七节 动物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