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作物栽培
一、粮食作物
水稻县境粮食作物,历来以水稻为主。1951年全县种植面积89.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46.6%;1956年达108.8万亩,占57.5%。1958起,因水利条件不好,学习北方农业经验,扩大二麦、缩减水稻,到1961年水稻种植面积降到35.7万亩,占19.5%;到1967年再降为24.9万亩,仅占15%。70年代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水稻面积逐年扩大,1971年为77.7万亩,占51.7%。1976年,因盲目扩大双季稻,面积高达151.3万亩。80年代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80万亩左右(1985年为81.7万亩,占56.5%)。栽培技艺,50年代仍沿用旧法,水板大田育秧,小株稀植移栽(一般7×8寸见方);60年代推行新法,育秧改为合式秧母,分畦稀播、培植壮秧;移栽改为大株密植(4×4到4×5寸见方),单产显著提高。70年代又推行地膜覆盖,小苗带土移栽新技术,进而推行旱垡育秧、无土育秧等新法,都获得增产效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各地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合式秧田、分畦大田育秧、地膜覆盖等技艺,大株密植已成定规。移栽一律用手栽插,70年代三十头公社试用插秧机未推广。
旱粮二麦是县境仅次于水稻的粮食作物。1951年播种面积66.9万亩,占34.9%,低于水稻面积22.4万亩;1958年,水稻面积缩减,二麦面积达95.3万亩,超过水稻30.7万亩;1967年二麦超过水稻56.1万亩。70年代后稻麦比例趋于正常,1971年二麦面积59.5万亩,低于水稻18.2万亩;1980年低于水稻18.5万亩;1985年低于24.2万亩。大麦与小麦的比例,小麦占80%左右(1980年占84.3%,1985年占76.7%)。其他旱粮(豆类、高梁、玉米、山芋等),种植面积略低于二麦。技艺上,除山芋外,均为大田撒播。“大跃进”时期,种小麦学习北方经验,搞深耕(掘地三尺)、密植(每亩下种有高达50斤的),结果失败减产。山芋的传统栽培方法,冬季窖藏留种,次年春初下种育苗,芒种前后剪苗移插于大田条垄上,少数因天气影响等原因,平地栽插,但效果不佳,降低产量。
二、经济作物
县境经济作物,棉花、油料稍多,烟叶等次之。种植面积,70年代之前,约占总耕地20%左右,以后又逐年扩大。到80年代棉花、烟叶等缩减,油料扩大到占总耕地20—30%(1985年44.8万亩,占31.4%)。栽培技艺,60年代春棉花由传统的大田撒播,改为分垄条播或点播,苗期推行整枝打杈新技术,提高了产量;油菜也由传统的撒播,改为带肥点播。70年代双墩公社万里大队首创油菜下大冲新技术,到80年代经县科委试验推广,对改变冲田冬沤一季稻的耕作制度和改良土壤,具有重大意义。
三、蔬菜作物
县境蔬菜按食用有根类、茎类、叶类、花类、果实类、菌类等13个类别,110多个品种,主要有萝卜、胡萝卜、马铃薯、藕、莴笋、芹菜、葱、蒜、洋葱、元荽、白菜、乌菜、芥菜(腊菜)、菠菜、苋菜、韭菜、花菜、黄花菜、黄瓜、菜瓜、冬瓜、笋瓜、南瓜、丝瓜、茄子、番茄、辣椒、豆荚、扁豆、大青豆、蚕豆、平菇等。其中以县西北杨大桥和县东陆桥的青萝卜最为有名,有“寒苹果”之说。其次水湖、戴集、沛河等地的黄心乌菜也享有盛名。建县前除下塘、吴山、庄墓等地有少数专业菜农外,大多数为农家自种自食,多余出售,均栽培粗放,产量不高。建县后水湖、下塘、吴山三镇,先后新建一批专业蔬菜大队和生产队,1968年共建有菜地487亩,开始讲究栽培技术,年产蔬菜350万公斤左右;1976年面积扩大到2703亩,年产1563万公斤,并逐步推行地膜覆盖、塑料大棚等新技术,产量逐年提高。到1985年,全县菜地达1.9万亩,产量达4828万公斤,产值1448.4万元。
四、瓜果
县境瓜果有西瓜、香瓜、梨、桃、柿、杏、枣、葡萄等,历史上均为农家零星种植,以吴山镇周围的西瓜最为有名。70年代后期,县在吴山公社王楼大队重点扶持西瓜生产,先后引进新品种。以80年代初引进的广州“新澄”、浙江“密克”杂交西瓜为最优。栽培技术,一般为清明前用54℃水浸芽15分钟,再用恒温(36℃左右)催芽24小时,出芽后植入用纸做成的营养袋,培入田块(以黑泥土、黄泥土、黄砂土最宜),采用地膜覆盖,早晚检视,适度浇水、施肥,每亩植株500~600株,瓜结纽时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产量质量均有提高,一般比老品种成熟时间早半个月,产量每亩提高500公斤左右,而且味甜汁多。吴山镇成为合肥市商品瓜基地,并带动县内各地栽培杂交西瓜。到1985年,全县西瓜种植面积达38183亩,单产1583公斤,总产5278万公斤,产值145万元,远销上海、南京、芜湖等市。
水稻县境粮食作物,历来以水稻为主。1951年全县种植面积89.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46.6%;1956年达108.8万亩,占57.5%。1958起,因水利条件不好,学习北方农业经验,扩大二麦、缩减水稻,到1961年水稻种植面积降到35.7万亩,占19.5%;到1967年再降为24.9万亩,仅占15%。70年代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水稻面积逐年扩大,1971年为77.7万亩,占51.7%。1976年,因盲目扩大双季稻,面积高达151.3万亩。80年代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80万亩左右(1985年为81.7万亩,占56.5%)。栽培技艺,50年代仍沿用旧法,水板大田育秧,小株稀植移栽(一般7×8寸见方);60年代推行新法,育秧改为合式秧母,分畦稀播、培植壮秧;移栽改为大株密植(4×4到4×5寸见方),单产显著提高。70年代又推行地膜覆盖,小苗带土移栽新技术,进而推行旱垡育秧、无土育秧等新法,都获得增产效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各地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合式秧田、分畦大田育秧、地膜覆盖等技艺,大株密植已成定规。移栽一律用手栽插,70年代三十头公社试用插秧机未推广。
旱粮二麦是县境仅次于水稻的粮食作物。1951年播种面积66.9万亩,占34.9%,低于水稻面积22.4万亩;1958年,水稻面积缩减,二麦面积达95.3万亩,超过水稻30.7万亩;1967年二麦超过水稻56.1万亩。70年代后稻麦比例趋于正常,1971年二麦面积59.5万亩,低于水稻18.2万亩;1980年低于水稻18.5万亩;1985年低于24.2万亩。大麦与小麦的比例,小麦占80%左右(1980年占84.3%,1985年占76.7%)。其他旱粮(豆类、高梁、玉米、山芋等),种植面积略低于二麦。技艺上,除山芋外,均为大田撒播。“大跃进”时期,种小麦学习北方经验,搞深耕(掘地三尺)、密植(每亩下种有高达50斤的),结果失败减产。山芋的传统栽培方法,冬季窖藏留种,次年春初下种育苗,芒种前后剪苗移插于大田条垄上,少数因天气影响等原因,平地栽插,但效果不佳,降低产量。
二、经济作物
县境经济作物,棉花、油料稍多,烟叶等次之。种植面积,70年代之前,约占总耕地20%左右,以后又逐年扩大。到80年代棉花、烟叶等缩减,油料扩大到占总耕地20—30%(1985年44.8万亩,占31.4%)。栽培技艺,60年代春棉花由传统的大田撒播,改为分垄条播或点播,苗期推行整枝打杈新技术,提高了产量;油菜也由传统的撒播,改为带肥点播。70年代双墩公社万里大队首创油菜下大冲新技术,到80年代经县科委试验推广,对改变冲田冬沤一季稻的耕作制度和改良土壤,具有重大意义。
三、蔬菜作物
县境蔬菜按食用有根类、茎类、叶类、花类、果实类、菌类等13个类别,110多个品种,主要有萝卜、胡萝卜、马铃薯、藕、莴笋、芹菜、葱、蒜、洋葱、元荽、白菜、乌菜、芥菜(腊菜)、菠菜、苋菜、韭菜、花菜、黄花菜、黄瓜、菜瓜、冬瓜、笋瓜、南瓜、丝瓜、茄子、番茄、辣椒、豆荚、扁豆、大青豆、蚕豆、平菇等。其中以县西北杨大桥和县东陆桥的青萝卜最为有名,有“寒苹果”之说。其次水湖、戴集、沛河等地的黄心乌菜也享有盛名。建县前除下塘、吴山、庄墓等地有少数专业菜农外,大多数为农家自种自食,多余出售,均栽培粗放,产量不高。建县后水湖、下塘、吴山三镇,先后新建一批专业蔬菜大队和生产队,1968年共建有菜地487亩,开始讲究栽培技术,年产蔬菜350万公斤左右;1976年面积扩大到2703亩,年产1563万公斤,并逐步推行地膜覆盖、塑料大棚等新技术,产量逐年提高。到1985年,全县菜地达1.9万亩,产量达4828万公斤,产值1448.4万元。
四、瓜果
县境瓜果有西瓜、香瓜、梨、桃、柿、杏、枣、葡萄等,历史上均为农家零星种植,以吴山镇周围的西瓜最为有名。70年代后期,县在吴山公社王楼大队重点扶持西瓜生产,先后引进新品种。以80年代初引进的广州“新澄”、浙江“密克”杂交西瓜为最优。栽培技术,一般为清明前用54℃水浸芽15分钟,再用恒温(36℃左右)催芽24小时,出芽后植入用纸做成的营养袋,培入田块(以黑泥土、黄泥土、黄砂土最宜),采用地膜覆盖,早晚检视,适度浇水、施肥,每亩植株500~600株,瓜结纽时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产量质量均有提高,一般比老品种成熟时间早半个月,产量每亩提高500公斤左右,而且味甜汁多。吴山镇成为合肥市商品瓜基地,并带动县内各地栽培杂交西瓜。到1985年,全县西瓜种植面积达38183亩,单产1583公斤,总产5278万公斤,产值145万元,远销上海、南京、芜湖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