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穷秀才求字
传说很早以前,造甲店附近有一崔某,写得一手好字,在当地颇有些名气。但要求他写字,必须送给厚礼才成。
一天,有个穿戴十分寒酸的穷秀才来求他写字。崔某见他那副模样,心想:给他写吧,我能得到什么好处呢?赶他走吧,又有失体面,不如拿他开个玩笑。于是说:“好吧,我给你写,不过你必须把它挂在家堂上”,“这当然。”秀才高兴地推开宣纸,崔某提笔写下“不可随处小便”的条幅,“谢谢!”秀才拿起条幅拜谢而去。崔某见状,只觉好笑。
第二天,崔某想:我拿他开玩笑,他却如此高兴,待我去看个究竟。他来到穷秀才门前,秀才迎上前来,“昨天先生惠赐的‘座右铭’,我已挂在家堂上了,请先生指点!”“座右铭”?崔某更加不解。连忙进屋,只见中堂上挂着“小处不可随便”的条幅,字确实是他写的。崔某立时目瞪口呆,羞得无地自容。
魏家孤堆传说
史院乡魏郢村附近有一座孤堆,名叫魏家孤堆。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住着一户魏姓人家,名叫魏大鲁。有一年,他家种了三棵葫芦。葫芦秧子长得特别茂盛,但就结了一个葫芦。后脐呈圆形,看起来很象把钥匙。
一天清晨,大雾弥漫,魏大鲁正忙着给葫芦浇水。突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魏大鲁跟前说:“你这葫芦卖给我,要多少钱给多少钱”。“你买我葫芦啥用?”“等你卖给我再告诉你”。魏大鲁十分生气道:“不告诉我,不卖!”老人只得如实相告:“你这葫芦是把金钥匙,能打开魏家孤堆的南门,那里面有很多金银财宝”。魏大鲁听后心中暗喜,便眉头一皱道:“对不起,我这葫芦尚未成熟,现在不卖!”此言激怒了老人,开言道:“男子汉大丈夫,说话不算数,迟早我把你葫芦砸烂!”魏大鲁暗自盘算:我把葫芦摘回家,你该砸不烂了吧。又是一个雾气腾腾的早晨,魏大鲁怀揣葫芦,挎着粪箕,扮着拾粪人来到魏家孤堆南门,见四处无人,便掏出葫芦。果然,一对黑漆大门“吱呀”一声开了。里面有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正看着一条水牛在拉磨。磨盘上全是金光闪闪的黄金豆。魏大鲁见财心动,一个箭步冲进去抓起黄豆就往外跑。突然,窜出一条黄狗,咬往了他的左腿。魏惊惶失措,金豆撒落在地,手中仅剩一粒。后来,这粒金豆卖的钱用得净光,才把伤治好。
河蚌成仙
很早以前,瓦埠湖边有个农妇回娘家吃满月饭。路过陈岗嘴渡口时,发现一只河蚌被太阳晒得张开了嘴。善良的农妇顿起怜悯之心,她轻轻捧起河蚌,挤出自己的奶水给它解喝。随后,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回瓦埠湖。数年之后,河蚌借助人的乳汁成了仙。
后来,那位好心的农妇患了重病,河蚌变成少女带着礼物前去看望。农妇病故后,它又身戴重孝,前去送葬感谢救命之恩。每当久旱不雨,它就吐云喷雾,呼风唤雨。只要它的嘴一张一合,云雾顿时从河中升起,刹时大雨降落,为民解旱。
一次,瓦埠街奶奶庙逢会,这个河蚌变成美女前去赶会。回来时,发现有几个青年男子紧紧盯着它。它觉得事情不妙,三步并作两步走到瓦埠湖边,跳进湖里,还了河蚌的原形。从此,河蚌远游江河,再也没回瓦埠湖了。以后,每逢干旱,也就没有蚌仙来降及时雨了。
白马井传说
杜集街西的九连塘下,有口白马井,水质甘甜,水清见底。用此井水煮粥,水滚豆烂,香味浓郁。
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匹飞奔的白马在九连塘下跌落。人们奔去观看,只见平地出现一个丈把深的水凼,其它什么也没有。从此,神马坐凼,凼里的水可以清心润脾,益寿延年之说便传开了。杜集人祖祖辈辈就饮用凼里的水。其实,凼里的水很不卫生,晴天凼中漂满青苔、浮灰、乱草沫,雨天又充满泥浆。人们也曾提出要清挖水凼,但老年人说:神马没有走,是钻入凼中镇邪,保杜集人平安。如果动手挖凼,会伤了神马的筋骨,破坏了风水,杜集人将要遭大难。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提挖凼的事了。
新中国建立后,中共杜集乡第一届党委决定挖凼修井,白马凼变成了白马井。杜集人民吃上了清洁、甘甜的白马井水。
弱店主巧赚恶土豪
很早以前,下塘集上有家店铺,被一财多势大、野蛮粗鲁的土豪看中。每每上门纠缠,硬要强买。店主势单财薄,只好顺从。房价央中说合后,土豪便择一吉日请笔师立契成交。契约立毕,笔师读给买卖双方听。当读到“上卖砖瓦,下卖宅基”时,店主灵机一动,画押时顺便在“下”字左边添上一撇。
事后,店主要土豪拆房还基,说是当时言明:上卖砖瓦,不卖宅基。土豪气急败坏,告到县衙。县官调来契约一看,果然是“不卖宅基”。遂令土豪立即拆房还基,恶土豪只好自食苦果。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