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8年至1959年,县境每公社有一个三集中的文工团(集中生产、集中生活、集中排演),每团人数30至60不等。1960年生活困难,三集中文工团全部自动解散。建县后,区、镇和部分社队组建了业余剧团。“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焚戏衣,烧道具,古装衣具被视为“四旧”尽数焚毁。民间艺人受到迫害,传统剧目被禁演,“样板戏”独占舞台。粉碎“四人帮”后,民间艺人和文艺爱好者,自筹资金,购置衣具,重建业余剧团。1984年,全县农村有业余剧团48个。1979年下塘镇重新录用戏曲老艺人14名,招收艺徒11名,成立半职业剧团。先后上演连台古装剧35本,活口词连台戏32本。自编现代戏《双挑稻》、《非当不讲》、《恋土》等节目,深受群众欢迎。1980年该团演出的新编大型古装剧《清明泪》,获合肥市业余文艺调演一等奖。并为国家文化部群文局及华东六省一市群众文化工作会议作专场演出,得到与会者好评。受到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局表扬。1982年12月县从下塘、朱巷、吴山等业余剧团选出优秀演员组成县代表队,参加合肥市城乡业余文艺会演。其中现代戏《见面礼》、故事《小张学剃头》获创作、演出一等奖;庐剧《追妻》、歌曲《红菱曲》获创作一等奖;《社员最爱什么花》、《新农家》、表演唱《卖鸡蛋》获创作二等奖;代表队获集体演出奖。乐队获伴奏奖。徐荣获演员一等奖。同年12月下旬,又参加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故事《小张学剃头》获创作奖和优秀演出奖。并由省电视台采编、录象。剧本在《江淮文艺》1983年第2期发表。庐剧现代戏《追妻》获演出奖,省电台录音播放了该戏剧。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