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古遗址
一、陈寺陂遗址
陈寺陂位于曹庵乡庙岗村西坡下,有自然河流由北向南流入瓦埠湖。遗址面积为南北85×130米=11050平方米,高6米。出土文物有商代典型器物、带指甲纹的陶罐、弦纹、附加堆纹陶片、石箭头、铜箭头、陶纺轮等。经安徽省博物馆鉴定为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现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魏家古堆遗址
魏家古堆位于史院乡庞岗村,其西有一条南北向自然河流将该遗址三面环绕,地理环境独特。面积为南北130×120米=156000平方米,高6米。上面布满了螺丝壳、蚌壳,农民耕作时经常拣到完整的陶器和石器。是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古遗址,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紫燕墩遗址
紫燕墩位于义井乡陈老圩村附近。面积为南北110×80米=8800平方米,高5米。遗址上布满螺丝壳、蚌壳。出土文物有绳纹、回形纹、附加堆纹陶片。农民耕地时发现过6个青铜甬钟。属商至春秋古遗址,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甓城遗址
璧城址位于罗塘乡甓城村。其面积为南北200×200米=40000平方米,高6米。城址周边留有城墙基,东北向高,西南向低,南为一条东西向古河道(沿河)。出土文物为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遗物。
据清光绪《寿州志》载:“甓城在州南”“是时合肥寿阳沿边戍守处”。
五、古城遗址
古城址位于陶楼乡古城村,俗称古城心。面积为南北55×55米=3025平方米,高7米。远望,城墙起伏跌宕。曾在此遗址发现有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遗物。
清光绪《寿州志》载,“成德旧县在寿州东南。按今成德故县在合肥西北界上,盖交境处也”。古城是否为成德县故址,待考。
六、死虎垒古战场遗址
死虎垒俗称三元古堆,在今三和乡横塘集北约二华里。三座土丘,一字摆列,相距不及里许。清光绪《寿州志》载:“横塘集有四垒及死虎亭,是宋司马刘顺所筑。齐永元二年,裴叔业以寿阳降魏,萧懿讨之,遣裨将胡松等率众克死虎即此”。
陈寺陂位于曹庵乡庙岗村西坡下,有自然河流由北向南流入瓦埠湖。遗址面积为南北85×130米=11050平方米,高6米。出土文物有商代典型器物、带指甲纹的陶罐、弦纹、附加堆纹陶片、石箭头、铜箭头、陶纺轮等。经安徽省博物馆鉴定为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现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魏家古堆遗址
魏家古堆位于史院乡庞岗村,其西有一条南北向自然河流将该遗址三面环绕,地理环境独特。面积为南北130×120米=156000平方米,高6米。上面布满了螺丝壳、蚌壳,农民耕作时经常拣到完整的陶器和石器。是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古遗址,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紫燕墩遗址
紫燕墩位于义井乡陈老圩村附近。面积为南北110×80米=8800平方米,高5米。遗址上布满螺丝壳、蚌壳。出土文物有绳纹、回形纹、附加堆纹陶片。农民耕地时发现过6个青铜甬钟。属商至春秋古遗址,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甓城遗址
璧城址位于罗塘乡甓城村。其面积为南北200×200米=40000平方米,高6米。城址周边留有城墙基,东北向高,西南向低,南为一条东西向古河道(沿河)。出土文物为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遗物。
据清光绪《寿州志》载:“甓城在州南”“是时合肥寿阳沿边戍守处”。
五、古城遗址
古城址位于陶楼乡古城村,俗称古城心。面积为南北55×55米=3025平方米,高7米。远望,城墙起伏跌宕。曾在此遗址发现有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遗物。
清光绪《寿州志》载,“成德旧县在寿州东南。按今成德故县在合肥西北界上,盖交境处也”。古城是否为成德县故址,待考。
六、死虎垒古战场遗址
死虎垒俗称三元古堆,在今三和乡横塘集北约二华里。三座土丘,一字摆列,相距不及里许。清光绪《寿州志》载:“横塘集有四垒及死虎亭,是宋司马刘顺所筑。齐永元二年,裴叔业以寿阳降魏,萧懿讨之,遣裨将胡松等率众克死虎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