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新风尚
县境原属四个县的边缘,解放前经济贫困、文化落后、民风强悍,打架斗殴等民事纠纷不断,县北尤烈。清·光绪《寿州志》载:“寿民悍而喜争斗,一语不合,则投箸而起”。建县后,又遭十年动乱,拦路抢劫、强奸妇女、故意伤人等时有发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严厉打击了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和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社会秩序发生了变化。1981年以来,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为内容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同时,党、团、妇等组织还开展“为党争光,为人民服务”、“青年突击手”、“红花少年”、“五好个人”、“五好家庭”等活动。1983年底,县制定《长丰县文明村(镇)建设规划》,各地还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内容完善的“乡规民约”,开展“党员联系户”、“包产助耕”、“青年民兵之家”等多种形式的文明村镇建设活动。1985年6月,县与肥东、肥西二县签署了共建文明城镇竞赛活动协议书,要求县城居民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居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城镇。
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现在的长丰,一个勤劳致富、尊老爱幼、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
附:新风选例。
青年助耕队
1983年5月,正值农村大忙时节,涂郢乡“青年助耕队”成立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个队为全乡的12户烈军属、30户困难户义务收割油菜152亩,犁田58亩,栽秧164亩。
义务投递员
自1979年以来,造甲乡造甲村72岁的老人崔化本,义务为全村送发报刊信件。他对收发工作一丝不苟,每天邮递员送来的信件,他都一一登记上册,当天来,当天送。有时邮递员来迟了,他就摸黑把报刊送完。他还利用空余时间给农民读报、宣传党的政策,发动群众订阅报刊。
赞助修长城
孔店乡粮站职工王芳兰,积极响应《工人日报》、《北京日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1985年5月她将自己平时节俭下来的1000元存款汇往这个活动委员会办公室。该办公室给她寄来了一份纪念品,并对她热爱祖国的行动表示感谢。10月22日,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了她的事迹。此外,她还捐献了200元给孔店幼儿园作活动经费。
照料烈属
三十头乡李湾村年逾八旬的烈属刘家英,六十年代因高血压导致半身不遂。二十多年来,这个村的乡亲们精心照料这位老人的生活。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富裕了的乡亲们对她的照料更加周到。村里除供给她充足的生活必需品外,还特地请来一位保姆,专门照料她的饮食起居。逢年遇节,乡亲们和村干部带着礼品和土特产看望老人。
义务赡养鳏居老人
1961年,义井乡义井村年逾花甲的农民金德福在三个亲人相继病故后成了“五保户”。从此,邻居、共产党员甄长兰一家便主动义务照料金大爷。逢年遇节,大爷便是她家的座上宾。平时,家里有点好吃的,她也总是忘不了金大爷。1976年,大爷被车子撞伤,卧床不起,甄一家请医拿药,精心护理。大爷的伤很快痊愈了,但行走不便,生活无法自理。甄家便主动把老人接到家中赡养。1985年,年逾九旬的金德福老人去世了,他在甄长兰家度过了一个幸福、愉快的晚年。
五兄弟争养老人
高塘乡农民许大妈年过七旬,膝下五儿一女全部成了家,大妈让他们独立生活,自己单过。儿子陈延福等五兄弟心里不安:“娘为我们操碎了心,怎能让她单过呢?”五个儿子、儿媳先后去请母亲和他们一起生活,许大妈硬是不肯。最后,五兄弟商量决定:每年给老人150元零用钱,500斤大米,24斤油,并派人专门照料老人。陈延福五兄弟争养老人的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四姓一家
60年代初,吴山镇胜岗村孤寡老人段大伯收养了孤儿周经荣,同村龚大妈失去亲人后也收养了一名孤女张家华。后来,段大伯和龚大妈结合了,于是四姓成了一家。老俩口把经荣、家华当亲生儿女看待。逢年过节,怕孩子们因失去亲人伤感,手头再紧,也设法给他们添置新衣服;平时,田里的活再忙,老俩口起早贪黑,再苦再累,也不让孩子们出过头力。后来,经荣和家华成了亲,老俩口满心欢喜。1982年,龚大妈患了高血压、心脏病,小俩口到处请医拿药,急得寝食不安。不久,段大伯患了癌症,小俩口外忙农活,内操家务,还要伺候两个生病的老人。邻人提到这一家,总是称赞说:“这样四姓一家,二十多年来和睦相处,真是难得”。
孤儿不孤
1983年秋,夏店乡江合村田埠队的徐兆友不幸触电身亡,丢下了四个未成年的孩子。乡、村党团组织得知情况后,出面料理了徐的后事,又请来了几位有经验的农民,带着孩子点上七亩田的油菜、小麦。村上的团员、青年为孩子们翻盖新房而开展捐款资助活动,几天时间就收到捐款350元。秋种结束后,乡、村干部立即为其选定宅基,村团支部书记许仁玉带领团员、青年运土坯,村里泥瓦工、木工也赶来帮忙。没有瓦,县、市共青团组织又积极和合肥市建华窑厂取得联系,该厂以优惠价格供应青瓦2000块,新年前夕,四个孤儿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居,全队的男女老少都来祝贺,乡团委还送来了中堂和年画。
好继母
水湖镇长淮小学会计陶余兰,因病动过大手术,但她对常年卧床不起的婆母总是一日三餐端茶送水到床前。对丈夫前妻所生的四个孩子,她视为亲骨肉,关心体贴、教育培养;孩子们也把她视为亲生母亲。她的行为扭转了人们对后母的世俗偏见。陶余兰先后出席过县、市、省“五好家庭”表彰大会。
贤媳妇
孔店乡沿河村民办教师蒋素英,以她那颗美好的心灵,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幸福。
1976年,素英任大队书记的公公被错误批斗,婆婆一气之下含怨而死,在外地工作的丈夫也因受株连,连急带病离开了人间,夫妹悲痛欲绝,患了精神分裂症。家里剩下双目失明的叔公和一病不起的公公及三个幼小的孩子。此时,素英才二十多岁。好心的公公劝她及早改嫁,她大哭不止,跪在公公的床前说:“爸,我不能昧着良心丢下你们老小不管”。为了给夫妹治病,她四处请医,光医药费就花去1000多元。经多方医治和她的精心照料,夫妹的病慢慢痊愈了。素英对两位老人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感动得叔公逢人便夸:“我虽无儿无女,可素英待我比亲女儿还亲。”1977年,素英担任民办教师,她既要忙家务,又要忙种地,还要忙教学,常常一夜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但她从没半句怨言,默默地坚持着。
谢绝“五保”
造甲乡下岗村农民崔贤顺三次谢绝“五保”。50年代初,政府要对他实行“五保”,他认为国家刚解放,需要建设,不愿给国家增加负担。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政府见他年高体弱,又劝他接受“五保”。他一拍胸膛说:“不!我年纪虽然大点,但这手脚还能干,不能坐着吃闲饭。”1983年,乡、村干部见他已有84岁高龄,便再次登门劝他接受“五保”。老人感动得流下眼泪。他对干部们说:“党和政府对我的关怀,我感谢不尽。但我现在的身体还行啊!不能给政府和乡亲们添麻烦”。
拾金不昧
1985年9月25日10时许,土山乡张庙村青年陈定忠在公路上拾到一个包,内有人民币1000元和粮票90斤,他决定等失主来寻。原来,包是岗集供销社牛寨代销点两个营业员丢失的。当他们发现钱包丢失后,便开车回来寻找。陈定忠问明情况后,把钱和粮票如数交还失主。
五好家庭
双墩乡石涧村农民沈思凤一家14口人。大媳妇进门16年,二媳妇进门13年,家里的农活和家务活,两个媳妇总是争着去做。她们相互体贴、和睦相处,婆媳间亲如母女,妯娌间亲如姐妹。自1983年以来,她家连年被评为“五好家庭”。
婚事新办
1982年冬,孔店乡农民贾德英的女儿与淮南市郊区一刘姓青年确立恋爱关系,刘家按惯例派人送来100元钱订婚礼。贾德英说:“他们家有这惯例,俺家可不兴这规矩,女儿不是娘的摇钱树”。钱原封不动地给退了回去。次年10月,男方送来200元钱给女方买部缝纫机,贾德英说:“买部缝纫机的钱俺家里有,收彩礼的事俺不做!”婚前一天,刘家又按当地风俗送来100元钱给女方办酒席,贾德英笑着说:“这是多余的,女儿办事,俺家亲朋好友一个也没打招呼,到时,女儿、女婿回来看看我欢迎,这酒席我不办”。
勤劳致富,乐于奉献
孔店乡养鱼育珠专业户王吉鹏,富了以后,不忘国家,不忘乡亲,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他常说:“天下人皆穷,我富亦穷;天下人皆富,我穷亦富”。他在掌握了一整套养鱼育珠的经验后,毫无保留地向别人传授。1979年以来,他先后举办了16期培训班。1985年,他又突击代培学员48名,仅为解决学员自繁小蚌的实验一项就贴进现金4万余元。对外地登门求教的人,他同样热情传授。一次,霍邱县一位残疾青年来到王吉鹏家,请求传授育珠技术。整整一个月时间,王吉鹏天天陪着他,边讲理论,边做示范,使这个青年很快掌握了育珠技术。
王吉鹏生产的珍珠全部平价出售给国家。仅1984、1985两年,他就认购国库券3000元,主动捐款600元给乡里办幼儿园和“青年民兵之家”,献给教师节200元。1983年春节,他拿出800元给全乡80户“五保户”办“年货”。大郢村农民蔡某某是个有名的困难户,王吉鹏先后支援他280元钱发展生产和料理母亲的后事。
计划生育的典型
朱集乡朱集村民兵营,全营民兵树立正确的生育观。自1980年以来,全营106名民兵没有一个超计划生育的,杜绝了第二胎。
杜集乡东黄村共产党员杜昌翠,大儿媳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她就动员儿媳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二儿媳、三儿媳生了第一胎后,她又亲自带着她们去医院做了节育手术。
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现在的长丰,一个勤劳致富、尊老爱幼、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
附:新风选例。
青年助耕队
1983年5月,正值农村大忙时节,涂郢乡“青年助耕队”成立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个队为全乡的12户烈军属、30户困难户义务收割油菜152亩,犁田58亩,栽秧164亩。
义务投递员
自1979年以来,造甲乡造甲村72岁的老人崔化本,义务为全村送发报刊信件。他对收发工作一丝不苟,每天邮递员送来的信件,他都一一登记上册,当天来,当天送。有时邮递员来迟了,他就摸黑把报刊送完。他还利用空余时间给农民读报、宣传党的政策,发动群众订阅报刊。
赞助修长城
孔店乡粮站职工王芳兰,积极响应《工人日报》、《北京日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1985年5月她将自己平时节俭下来的1000元存款汇往这个活动委员会办公室。该办公室给她寄来了一份纪念品,并对她热爱祖国的行动表示感谢。10月22日,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了她的事迹。此外,她还捐献了200元给孔店幼儿园作活动经费。
照料烈属
三十头乡李湾村年逾八旬的烈属刘家英,六十年代因高血压导致半身不遂。二十多年来,这个村的乡亲们精心照料这位老人的生活。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富裕了的乡亲们对她的照料更加周到。村里除供给她充足的生活必需品外,还特地请来一位保姆,专门照料她的饮食起居。逢年遇节,乡亲们和村干部带着礼品和土特产看望老人。
义务赡养鳏居老人
1961年,义井乡义井村年逾花甲的农民金德福在三个亲人相继病故后成了“五保户”。从此,邻居、共产党员甄长兰一家便主动义务照料金大爷。逢年遇节,大爷便是她家的座上宾。平时,家里有点好吃的,她也总是忘不了金大爷。1976年,大爷被车子撞伤,卧床不起,甄一家请医拿药,精心护理。大爷的伤很快痊愈了,但行走不便,生活无法自理。甄家便主动把老人接到家中赡养。1985年,年逾九旬的金德福老人去世了,他在甄长兰家度过了一个幸福、愉快的晚年。
五兄弟争养老人
高塘乡农民许大妈年过七旬,膝下五儿一女全部成了家,大妈让他们独立生活,自己单过。儿子陈延福等五兄弟心里不安:“娘为我们操碎了心,怎能让她单过呢?”五个儿子、儿媳先后去请母亲和他们一起生活,许大妈硬是不肯。最后,五兄弟商量决定:每年给老人150元零用钱,500斤大米,24斤油,并派人专门照料老人。陈延福五兄弟争养老人的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四姓一家
60年代初,吴山镇胜岗村孤寡老人段大伯收养了孤儿周经荣,同村龚大妈失去亲人后也收养了一名孤女张家华。后来,段大伯和龚大妈结合了,于是四姓成了一家。老俩口把经荣、家华当亲生儿女看待。逢年过节,怕孩子们因失去亲人伤感,手头再紧,也设法给他们添置新衣服;平时,田里的活再忙,老俩口起早贪黑,再苦再累,也不让孩子们出过头力。后来,经荣和家华成了亲,老俩口满心欢喜。1982年,龚大妈患了高血压、心脏病,小俩口到处请医拿药,急得寝食不安。不久,段大伯患了癌症,小俩口外忙农活,内操家务,还要伺候两个生病的老人。邻人提到这一家,总是称赞说:“这样四姓一家,二十多年来和睦相处,真是难得”。
孤儿不孤
1983年秋,夏店乡江合村田埠队的徐兆友不幸触电身亡,丢下了四个未成年的孩子。乡、村党团组织得知情况后,出面料理了徐的后事,又请来了几位有经验的农民,带着孩子点上七亩田的油菜、小麦。村上的团员、青年为孩子们翻盖新房而开展捐款资助活动,几天时间就收到捐款350元。秋种结束后,乡、村干部立即为其选定宅基,村团支部书记许仁玉带领团员、青年运土坯,村里泥瓦工、木工也赶来帮忙。没有瓦,县、市共青团组织又积极和合肥市建华窑厂取得联系,该厂以优惠价格供应青瓦2000块,新年前夕,四个孤儿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居,全队的男女老少都来祝贺,乡团委还送来了中堂和年画。
好继母
水湖镇长淮小学会计陶余兰,因病动过大手术,但她对常年卧床不起的婆母总是一日三餐端茶送水到床前。对丈夫前妻所生的四个孩子,她视为亲骨肉,关心体贴、教育培养;孩子们也把她视为亲生母亲。她的行为扭转了人们对后母的世俗偏见。陶余兰先后出席过县、市、省“五好家庭”表彰大会。
贤媳妇
孔店乡沿河村民办教师蒋素英,以她那颗美好的心灵,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幸福。
1976年,素英任大队书记的公公被错误批斗,婆婆一气之下含怨而死,在外地工作的丈夫也因受株连,连急带病离开了人间,夫妹悲痛欲绝,患了精神分裂症。家里剩下双目失明的叔公和一病不起的公公及三个幼小的孩子。此时,素英才二十多岁。好心的公公劝她及早改嫁,她大哭不止,跪在公公的床前说:“爸,我不能昧着良心丢下你们老小不管”。为了给夫妹治病,她四处请医,光医药费就花去1000多元。经多方医治和她的精心照料,夫妹的病慢慢痊愈了。素英对两位老人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感动得叔公逢人便夸:“我虽无儿无女,可素英待我比亲女儿还亲。”1977年,素英担任民办教师,她既要忙家务,又要忙种地,还要忙教学,常常一夜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但她从没半句怨言,默默地坚持着。
谢绝“五保”
造甲乡下岗村农民崔贤顺三次谢绝“五保”。50年代初,政府要对他实行“五保”,他认为国家刚解放,需要建设,不愿给国家增加负担。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政府见他年高体弱,又劝他接受“五保”。他一拍胸膛说:“不!我年纪虽然大点,但这手脚还能干,不能坐着吃闲饭。”1983年,乡、村干部见他已有84岁高龄,便再次登门劝他接受“五保”。老人感动得流下眼泪。他对干部们说:“党和政府对我的关怀,我感谢不尽。但我现在的身体还行啊!不能给政府和乡亲们添麻烦”。
拾金不昧
1985年9月25日10时许,土山乡张庙村青年陈定忠在公路上拾到一个包,内有人民币1000元和粮票90斤,他决定等失主来寻。原来,包是岗集供销社牛寨代销点两个营业员丢失的。当他们发现钱包丢失后,便开车回来寻找。陈定忠问明情况后,把钱和粮票如数交还失主。
五好家庭
双墩乡石涧村农民沈思凤一家14口人。大媳妇进门16年,二媳妇进门13年,家里的农活和家务活,两个媳妇总是争着去做。她们相互体贴、和睦相处,婆媳间亲如母女,妯娌间亲如姐妹。自1983年以来,她家连年被评为“五好家庭”。
婚事新办
1982年冬,孔店乡农民贾德英的女儿与淮南市郊区一刘姓青年确立恋爱关系,刘家按惯例派人送来100元钱订婚礼。贾德英说:“他们家有这惯例,俺家可不兴这规矩,女儿不是娘的摇钱树”。钱原封不动地给退了回去。次年10月,男方送来200元钱给女方买部缝纫机,贾德英说:“买部缝纫机的钱俺家里有,收彩礼的事俺不做!”婚前一天,刘家又按当地风俗送来100元钱给女方办酒席,贾德英笑着说:“这是多余的,女儿办事,俺家亲朋好友一个也没打招呼,到时,女儿、女婿回来看看我欢迎,这酒席我不办”。
勤劳致富,乐于奉献
孔店乡养鱼育珠专业户王吉鹏,富了以后,不忘国家,不忘乡亲,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他常说:“天下人皆穷,我富亦穷;天下人皆富,我穷亦富”。他在掌握了一整套养鱼育珠的经验后,毫无保留地向别人传授。1979年以来,他先后举办了16期培训班。1985年,他又突击代培学员48名,仅为解决学员自繁小蚌的实验一项就贴进现金4万余元。对外地登门求教的人,他同样热情传授。一次,霍邱县一位残疾青年来到王吉鹏家,请求传授育珠技术。整整一个月时间,王吉鹏天天陪着他,边讲理论,边做示范,使这个青年很快掌握了育珠技术。
王吉鹏生产的珍珠全部平价出售给国家。仅1984、1985两年,他就认购国库券3000元,主动捐款600元给乡里办幼儿园和“青年民兵之家”,献给教师节200元。1983年春节,他拿出800元给全乡80户“五保户”办“年货”。大郢村农民蔡某某是个有名的困难户,王吉鹏先后支援他280元钱发展生产和料理母亲的后事。
计划生育的典型
朱集乡朱集村民兵营,全营民兵树立正确的生育观。自1980年以来,全营106名民兵没有一个超计划生育的,杜绝了第二胎。
杜集乡东黄村共产党员杜昌翠,大儿媳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她就动员儿媳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二儿媳、三儿媳生了第一胎后,她又亲自带着她们去医院做了节育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