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89年底,本县总人口83265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623人。辖水湖镇,水湖、朱巷、下塘、双墩、杨庙、杨公、蔡城塘7个区、42个乡镇(其中:下塘、吴山、杨庙、杨公、双墩、朱巷为建制镇)524个村民委员会。
1986年,继续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社会总产值69107万元(现价),比1985年增长10.6%;国民生产总值42125万元,比1985年增长15.5%;国民收入38885万元,比1985年增长14.2%。1989年,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保持了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新的进步。全年社会总产值117621万元,比1988年增长7.8%(增幅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国民生产总值56927万元,比1988年增长0.8%;国民收入52738万元,比1988年增长0.2%。
一、农业
四年来,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深入进行农村第二步改革,发展开发性农业,贯彻执行“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农业生产稳中有增。粮食生产除1988年因灾略有减产外,其它年份的产量均稳定在50万吨左右。1986年粮食总产量52.6万吨,比1985年增产2万吨,增长4%。1989年粮食总产量达53.1万吨,比1986年增长1%,比1988年44.6万吨增长19.1%,超历史最高水平。经济、油料作物产量也有较大增长。林牧副渔各业产值的比重有所上升。1986年农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32855万元,比上年增长3.7%;高于全国3.5%水平。在农业总产值中,林、牧、副、渔各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9.8%上升到25.3%。其中:种植业24556万元,下降3.4%,林业200万元,增长0.5%,牧业7165万元,增长33.4%,副业363万元,增长84.3%,渔业571万元,增长11.5%。1989年农业总产值32004万元,比上年增长6.6%,比1986年下降2.6%。其中:种植业产值22985万元,比1986年下降6.4%,林业产值209万元,比1986年增长4.5%;牧业产值7683万元,比1986年增长2%,副业产值506万元,比1986年增长39.4%,渔业产值621万元,比1986年增长8.8%,林牧副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6年的25.3%上升到28.2%。
附: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和牲畜头数统计表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一)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1987年至1989年,全县农业总投资达3314万元。其中水利投资额2614万元,兴建水利设施,搞水利配套工程。到1989年共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45处,渠系配套工程17处,整修当家塘坝11000口,新增蓄水量110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6.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80.6%。(二)农业机械拥有量逐年增加。1989年全县共拥有各种农业机械9624台,比1986年增长38%。(三)1989年化肥施用量达41346吨,农村用电量达5207万度,分别比1986年增加7798吨和1178万度。
二、工业
1986年至1989年,工业生产持续发展。1986年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13523万元,比1985年增长20.4%,高于全国11.1%水平。其中:乡镇以上工业产值8665万元,增长19.7%,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4858万元,比1985年增长21.5%。在乡镇以上工业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4205万元,比1985年增长17.1%。轻工业产值5602万元,比1985年增长10.8%,重工业产值3063万元,比1985年增长40.6%。1987年起,县内工业生产受到能源、原材料紧张、资金短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县从深化企业改革入手,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中心环节,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扩大横向经济联合,发展乡镇企业,使工业生产保持适度增长。到198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23508万元,比上年增长19%,比1986年增长73.8%,年递增20.3%。其中乡以上工业产值12779万元,比上年增长9.7%,比1986年增长47.5%,年递增13.9%;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10729万元,比上年增长32.5%,比1986年增长120.9%。在乡以上工业产值中:全民工业产值4150万元,比上年增长0.3%,比1986年下降1.3%;集体工业产值8629万元,比上年增长14.8%,比1986年增长93.5%。轻工业产值8824万元,比上年增长8.2%,比1986年增长57.5%;重工业产值3955万元,比上年增长13%,比1986年增长29.12%。当年,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61万元,比1986年增长45.5%,年递增13.3%。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9978元/人,比1988年下降8.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三、固定资产投资
1986年,根据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通知精神,认真清理了在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初步控制。当年固定资产投资1290万元,比1985年下降33.7%。1987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必须实行“三保三压”的方针,投资结构得到改善,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23万元,比上年增长33.6%,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5万元,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万元。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更新改造投资333万元,比上年增长52.8%。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根据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清理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效地控制了非生产性基本建设,1989年,县计划部门共审批基建项目35个,比1988年减少299个。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09万元,比1988年下降18.4%。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2294万元,比上年下降13%;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115万元,比上年下降63.7%。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中,生产性建设2113万元,比上年下降17.1%,非生产性建设296万元,比上年下降26.6%。
四、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认真贯彻“民工建勤,民办公助”的方针,1986年至1989年,共拓宽、整修主干公路107.5公里,支线公路32.5公里,兴建区乡公路三条共29公里。全县公路的好路率已达65%,1986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065公里,其中晴雨通车里程372公里,全年货运量38.5万吨,比1985年增长22.2%;货运周转量164万吨公里,比1985年增长65.8%;客运量142.4万人次。1989年,公路通车路程1065公里,其中晴雨通车路程392公里,比上年增加15公里,比1986年增加20公里。全年货运量73.5万吨,比1986年增长91%,货运周转量68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8.8%,比1986年增长3.2倍;客运量由于个体运输户的增加,下降到61.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8.6%,比1986年下降56.4%。
邮电通信事业不断发展。1986年邮电业务总量(1980年不变价)63.8万元,比1985年增长8.7%,其中函件增长13.1%,报刊增长9.7%,电报增长2.6%。年末城乡电话971部,比1985年增长1.7%。1989年,全县邮路总长度单程达244公里,年末城乡电话装机1308部,比1986年增长34.7%。邮电业务总量增加到88.2万元,比上年增长12.6%,比1986年增长38.2%。在各种业务中,函件比上年增长1.6%,订销报刊下降36.3%,电报增长5.3%,长途电话下降1.8%。
五、商业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市场活跃,有时虽有波动,但逐渐趋于平稳。1986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648万元,比1985年增长6.8%,其中:消费品零售额11596万元,比1985年增长7.6%,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4052万元,比1985年增长4.7%。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达6769万元,比1985年增长2.7%。
1989年,全县商品纯购进总额22199万元,比1986年增长84.9%;纯销售额21540万元,比1986年增长70.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4868万元,比1986年增长59%。其中消费品零售额15884万元,比上年增长12%,比1986年增长37%。社会集团购买力得到控制,全年售予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631万元,比上年下降13.3%。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11490万元,比1986年增长69.7%。
对外贸易在市场竞争激烈,多渠道经营的情况下,外贸部门积极组织出口货源,扩大对外贸易。1987年至1989年,出口收购总额达971.3万元,创汇224万美元。
六、财政金融
财政工作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强化税收征管,财政收支状况逐年有所好转。1986年,全县财政收入2021万元,比1985年增长11.1%,其中粮食系统655万元;工商税901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农业税372万元,比上年增长3.3%。1989年,财政收入2365万元,比1986年增长17%,年递增18.3%,其中工商税收1230.1万元,比1986年增长36.5%,年递增10.9%。
1986年,全县财政支出2054万元,比1985年增长29.6%,其中粮食系统支出104万元;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919万元,比1985年增长16.3%。1989年财政支出3056.9万元,比1986年增长56.8%;其中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1256万元,比1986年增长36.7%。
金融事业。1986年银行各项存款余额6277万元,比1985年增长39%;各项贷款余额15519万元,比1985年增长17.8%,现金收入16130万元,现金支出17483万元,收支相抵净投放1353万元,比1985年增长73.2%。1989年,采取银根紧缩政策,控制信贷规模,存款余额上升,全年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0067.2万元,比1986年增长60.4%,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6571万元,比1986年增长98.1%,各种贷款余额25810万元,比1986年增长66.3%。
社会保险事业有较大的发展,1986年保险费收入50.5万元,比1985年增长85.7%,理赔支出24.1万元,比1985年增长3.7倍。1989年收取保险费245.5万元,比1986年增长3.9倍,理赔支出159.2万元,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七、科学、教育、文化、卫生
科技工作实施“星火计划”,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四年来,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技术培训,科技咨询活动,广泛宣传和普及科技知识,推广新技术,共取得科技成果43项,其中省、部级3项,地市级6项,县级34项。1988年水稻“丰收计划”荣获农业部集体二等奖,1989年杂交稻制种荣获市集体二等奖。共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700多期,受培训人员70000人次。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86年全县有师范学校1所,中学55所,小学489所。在校学生13.5万人,教职工总数7112人,其中专职教师5094人。1989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中等师范学校1所,在校学生435人;普通中学45所,在校学生28832人;农业中学11所,在校学生4795人;小学475所,在校学生94824人;幼儿园40所,在园幼儿2406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95.2%,其中农村95.1%。在校学生巩固率98.3%,毕业班学生毕业率93.9%。全县有教职工7184人,其中专任教师5086人。
1987年至1989年,全县筹集教育费附加768.7万元,共兴建、修建校舍65752平方米,其中改造危房36500平方米,改善了办学条件。到1989年全县已“脱盲”19682人,居市属三县之首。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1986年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33个,其中:专业剧团1个,影剧院、电影院8个,电影放映队72个,电视转播台、图书馆、文化馆各1个,文化站50个。到1989年,全县城乡因地制宜举办了迎春晚会、农民文化节,元宵节花灯一条街、民间文艺街头演出、庆祝长丰解放40周年、庆祝建国40周年等文艺活动,丰富和活跃了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全县新增有线喇叭800多只,实现了乡乡有广播。
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有了发展,共开展各项群众性比赛活动45项,参加人数3000多人次。在参加省、市篮球、田径、信鸽竞翔等比赛中,共荣获个人和团体名次208个,其中有6项破市纪录。
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1989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66个,其中医院45个,病床增加到565张,比1986年多88张,卫生技术人员1000人,比1986年增加36人,扩建病房4900平方米。文明医院建设和计划免疫达标,经省市验收合格。
八、人民生活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6年,职工年平均工资941元,比1986年增加144元,增长18.1%;农民人均纯收入359.2元,比1985年增长2.9%。1987年,职工年平均工资9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6.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和2.1%。1989年,职工年平均工资123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7%和2.5%,比1986年分别增长31.3%和3.6%。
1986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317万元,比1985年增长65.5%。其中:城镇储蓄余额1248万元,农村储蓄余额2069万元。1987年,储蓄余额4730万元,其中:城镇储蓄余额1898万元,农村储蓄余额2832万元。1989年,银行部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吸取社会闲散资金,扩大储蓄,年末城乡储蓄余额达6571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366万元,增长26.2%,比1986年增长98.1%。其中农村储蓄余额311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484万元,增长18.4%。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1986年末共有敬老院13个,收养26人。城乡由集体供养的社会散居孤老、残、幼2224人。1987年,全县确定扶贫对象11050户。到1989年,已达脱贫标准的6638户,脱贫率达60%。当年敬老院发展到42个,收养330人。集体供养的社会散居孤老、残、幼2482人。全县共筹集“五保户”生活款943160元,人均达到384元,比1986年增加24元。
九、人口
四年来,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和省、市有关规定,坚持把经常性的思想教育与突击月活动结合起来,完成了计划生育各项任务。1986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9.20‰,死亡率为3.87‰,自然增长率由1985年的4.27‰上升到5.33‰,年末总人口为796115人,比1985年末增加6463人。1987年人口出生率9.0‰,死亡率3.67‰,自然增长率5.32‰,都比上年略有下降。1988年起,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有所回升。到1989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1.89‰,死亡率为3.51‰,自然增长率由上年的6.92‰,上升到8.38‰。全县年末总人口832651人,比上年增加16777人。
附一:1986年至1989年社会总产值(现价)构成表

附二:1986年至1989年国民收人(现价)构成麦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二)大事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