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年龄构成
建国前,淮南矿区矿工占人口比重高,人口中青壮年居多,人口增长属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高机械增长。人口年龄构成表现为成年型。民国36年(1947年)淮南矿区人口统计调查,总人口中0~14岁(含未满15岁)人口比重占24.44%;15~49岁(含未满50岁)人口比重占67.72%;50岁以上人口比重占7.82%。
建国后,淮南市人口年龄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口年龄结构由建国前的成年型,变为年轻型,又由年轻型步入成年型。1953年7月,0~14岁人口比重为34.86%;15~49岁人口比重为53.94%,50岁以上比重为11.2%。到1964年7月,0~14岁人口比重又上升到43.59%;15~49岁人口比重则降到48.01%;50岁以上人口比重为8.40%。至此,人口的年龄构成已步入年轻型结构。70年代以来,由于推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降低,使人口年龄构成改变了变化方向,1982年7月,0~14岁人口比重降到31.97%,15~49岁比重人口上升到54.64%;50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到13.39%。
1990年7月统计,0~14岁人口比重降为26.71%,15~49岁人口比重上升到57.95%;50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到15.34%。全市人口年龄构成又转入成年型结构。详见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表。
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表
建国后,淮南市人口年龄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口年龄结构由建国前的成年型,变为年轻型,又由年轻型步入成年型。1953年7月,0~14岁人口比重为34.86%;15~49岁人口比重为53.94%,50岁以上比重为11.2%。到1964年7月,0~14岁人口比重又上升到43.59%;15~49岁人口比重则降到48.01%;50岁以上人口比重为8.40%。至此,人口的年龄构成已步入年轻型结构。70年代以来,由于推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降低,使人口年龄构成改变了变化方向,1982年7月,0~14岁人口比重降到31.97%,15~49岁比重人口上升到54.64%;50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到13.39%。
1990年7月统计,0~14岁人口比重降为26.71%,15~49岁人口比重上升到57.95%;50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到15.34%。全市人口年龄构成又转入成年型结构。详见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表。
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