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平圩镇
平圩镇位于淮河北岸,淮河大桥桥头西北,因建平圩电厂而设镇。平圩村原属陶圩乡,1980年2月平圩发电厂厂址确定,1983年建乡,1986年5月8日撤乡建镇。辖8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4060户,2121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7人,菜农1121人,耕地1159公顷,1984年1月编制平圩镇规划。
城镇性质是以电力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人镇。
城镇布局。大桥路东为航运、水利工程用地,设有千吨船闸,闸宽12米,航道宽50米,是泥河联通淮河的枢纽,兼具农业排灌功能。镇西是电厂生产区,500千伏输电走廊150米宽,往南过淮河,设110千伏区域变电所。镇中是生活区,在电厂与大桥路之间,其中心设在南侧,由镇级公共建筑及步行街组成,生活区以南是镇办企业区。
平圩镇现有皮鞋厂、织布厂、家俱厂、饲料加工厂、面粉厂、轧钢厂、农机修配厂等796家(含个体)企业,从业人员1229人。1990年底,工农业总产值为4767.9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32.13万元,人均收入达635.70元。公用建筑也有较快发展,镇政府办公楼、公安派出所、工商、税务、银行、邮电、中学、卫生院、农贸市场等,总建筑面积35400平方米。安徽电建二公司建职工住宅32幢,9534平方米,生活设施建(构)筑物3186平方米,文教、卫生建筑24817平方米。1990年底房屋建筑总面积为90300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面积为46000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35400平方米,工业建筑8000平方米,仓库建筑900平方米。
公用设施。1986年改建镇西公路长1100米,宽7米,为水泥路面,两侧植行道树;步行街埋设直径600毫米水泥管合流式排水,植行道树140株,装5组园灯式路灯27盏;建平圩路,水泥路面长280米、宽9米,两侧植行道树,设片石箱式混凝土水泥盖板合流式排水。1989年扩建堤顶路西段,长4500米,宽6米,路面为泥结碎石,东段平圩至高皇,长6200米,宽6米,路面为混凝土。大桥路1986年拓宽,长1400米,宽16米,自然排水;其中铺设直径800~900毫米下水道管53米。1987年建井1座,井深50米。
城镇性质是以电力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人镇。
城镇布局。大桥路东为航运、水利工程用地,设有千吨船闸,闸宽12米,航道宽50米,是泥河联通淮河的枢纽,兼具农业排灌功能。镇西是电厂生产区,500千伏输电走廊150米宽,往南过淮河,设110千伏区域变电所。镇中是生活区,在电厂与大桥路之间,其中心设在南侧,由镇级公共建筑及步行街组成,生活区以南是镇办企业区。
平圩镇现有皮鞋厂、织布厂、家俱厂、饲料加工厂、面粉厂、轧钢厂、农机修配厂等796家(含个体)企业,从业人员1229人。1990年底,工农业总产值为4767.9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32.13万元,人均收入达635.70元。公用建筑也有较快发展,镇政府办公楼、公安派出所、工商、税务、银行、邮电、中学、卫生院、农贸市场等,总建筑面积35400平方米。安徽电建二公司建职工住宅32幢,9534平方米,生活设施建(构)筑物3186平方米,文教、卫生建筑24817平方米。1990年底房屋建筑总面积为90300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面积为46000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35400平方米,工业建筑8000平方米,仓库建筑900平方米。
公用设施。1986年改建镇西公路长1100米,宽7米,为水泥路面,两侧植行道树;步行街埋设直径600毫米水泥管合流式排水,植行道树140株,装5组园灯式路灯27盏;建平圩路,水泥路面长280米、宽9米,两侧植行道树,设片石箱式混凝土水泥盖板合流式排水。1989年扩建堤顶路西段,长4500米,宽6米,路面为泥结碎石,东段平圩至高皇,长6200米,宽6米,路面为混凝土。大桥路1986年拓宽,长1400米,宽16米,自然排水;其中铺设直径800~900毫米下水道管53米。1987年建井1座,井深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