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言
安徽省政协的前身是皖北区、皖南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以及后来由皖北区、皖南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合并的安徽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1955年2月,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中关于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政协地方委员会的规定,经过安徽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讨论通过,召开了政协安徽省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至1987年底,省政协共历5届。
省政协在成立后的33年中,经历了3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自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到“文化大革命”前夕。这一时期的历届委员会在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织省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开展协商和监督活动,推动各种社会力量完成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个时期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林彪、江青反党集团的破坏,人民政协工作陷于瘫痪。第三个时期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这一时期开始时,人民政协各项工作进行了拨乱反正,1978年1月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后,省政协开始全面恢复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政协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全省各级政协团结各界爱国人士,坚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为统一祖国和振兴中华服务,积极参与全省大政方针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