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50年代,幼儿班教学内容有识字、计算、音乐、游戏、谈话,教养员通过启发式教学,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以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60年代初,幼儿教育主要采取直观教学法。教养员根据课文要求,制作各种教具、卡片、图片,教什么就展示什么,以此加强幼儿的感性知识。教养员还通过讲故事,做游戏,传授各种趣味性的知识,加强了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
1976~1980年,教学多沿用五六十年代的方法,1981年10月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后,改用启发式教学,如故事教学法、儿歌教学法、看图教学法、观察教学法、谈话教学法、故事表演教学法、体育游戏教学法等。经过一年的教学,小班幼儿能够纠正不正确的发音,讲完整的句子,掌握词汇30个,会数1~50的数等;中班幼儿能回答简单的提问,说成句的话,唱10~20首儿歌等;大班幼儿能看图讲述,会讲故事,会20以内加减法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