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新中国教师的培养教育,重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政治待遇和生活福利。1949年,淮南煤矿特区成立了教师联合会。1952年,市教育工会正式成立。根据党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各级党和政府对中小学教师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怀。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运动中让广大教师接受教育,经受锻炼,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实践,逐步完成思想改造。1952年,省市三次组织中小学教师进行思想改造学习,同年成立市教育者学习委员会。1956年,有8名教师出席了安徽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第二次代表大会。
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一些中小学教师受到批判。1962~1963年,中小学教师有300多名“右派”先后甄别平反,恢复了工作,教师受歧视现象有所好转。但“文化大革命”中,教师队伍受到严重冲击。
1978年,党和政府倡导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大造尊师重教舆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狠抓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市教育局成立落实政策办公室,至1988年底,平反纠正冤假错案227人(件),补发工资14420元。1985年9月10日,淮南市召开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大会,表彰了省、市优秀教师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从此,每逢教师节市政府均举行庆祝大会,同时各级人民政府都为教师排忧解难,教师地位有较大提高。1985~1990年,教师中当选省市人大代表35人;担任政协委员32人;600多名30年教龄的教师获得荣誉证书;1597名教师入党;为4388名教师评定了职称,其中获高级职称303人,中级职称1532人,初级职称2553人;兑现了中小学教师的教龄津贴、职称工资和增加的10%工资;有386名家住农村的教师家属子女转为城镇户口;526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市政府决定从1988年起,5年内为教师新建10000平方米住宅;1985~1990年市人民政府拨款160.5万元解决中小学教师超支的医疗费。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