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平原
河谷平原
主要分布在西淝河、港河、架河两岸,包括张集大部、毛集西北部、桂集东西部、钱庙东部、马店西部等。河谷平原向下游和河间地倾斜。但相差3至7米,宽度0.5至15公里。
淮河干流沿岸,有面积较大的低河漫滩,如董峰湖、老婆家湾、魏台孜、马家湾、灯草窝孜等,河漫滩在河床之外的谷底平坦地区,遇汛时被水淹没,汛退后仍可作耕地。由于河流不同时期交互沉积,以及下切和再沉积的作用,地形有微度起伏。离河床近的为沙,远的为淤。河漫滩沿河槽呈不对称分布,西淝河漫滩,东窄西宽;淮河漫滩也呈东窄西宽,高差1至3米。
河间平原
主要为西淝河、港河、架河等两河之间的平原。成土母质由古河流沉积物和近代黄泛沉积物组成,地形平坦,海拔22.5至25.6米,面积约6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7%。其中有河间洼地、河堤内外洼地、河口洼地和碟形洼地等。沿淮河大堤,自大古堆、山口西线及沿西淝河河间小堤至杨村一带,均属河间洼地及河堤内外洼地类型。包括万嘴孜、彭岗、福镇、苏坂、陈岗、相圩等15个村,海拔20至22.9米之间。其共同特点是洼地中心部位无常年积水现象,但季节性积水明显,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在1米左右,故内涝严重。董峰湖系湖相沉积上发育的洼地,民国27年(1938年)后,由于黄泛夺淮,给颍河、西淝河道带来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近淮河道,沉积堆积成自然堤,远淮河道,系静水沉积,质地较粘,造成黄淤覆盖平原,属典型的河口洼地。地势由沿河向湖内倾斜,比降为1/500至1/1000,地面高程在海拔17至22.5米之间。有遇汛水面辽阔,汛后露出地面的特点。
碟形洼地
因地形像碟子而得名。分布在沿淮河、西淝河、架河、港河、茨淮新河两岸。马店、顾桥、丁集、桂集、张集等地区,均有碟形洼地,但尤以淮河干、支流交汇处较多,是河流与湖泊的间隔场所。地势西北高于东南,边缘向中央倾斜,故呈微凹状。局部洼地地下水位较高,有常年积水现象,涝渍较严重。
主要分布在西淝河、港河、架河两岸,包括张集大部、毛集西北部、桂集东西部、钱庙东部、马店西部等。河谷平原向下游和河间地倾斜。但相差3至7米,宽度0.5至15公里。
淮河干流沿岸,有面积较大的低河漫滩,如董峰湖、老婆家湾、魏台孜、马家湾、灯草窝孜等,河漫滩在河床之外的谷底平坦地区,遇汛时被水淹没,汛退后仍可作耕地。由于河流不同时期交互沉积,以及下切和再沉积的作用,地形有微度起伏。离河床近的为沙,远的为淤。河漫滩沿河槽呈不对称分布,西淝河漫滩,东窄西宽;淮河漫滩也呈东窄西宽,高差1至3米。
河间平原
主要为西淝河、港河、架河等两河之间的平原。成土母质由古河流沉积物和近代黄泛沉积物组成,地形平坦,海拔22.5至25.6米,面积约6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7%。其中有河间洼地、河堤内外洼地、河口洼地和碟形洼地等。沿淮河大堤,自大古堆、山口西线及沿西淝河河间小堤至杨村一带,均属河间洼地及河堤内外洼地类型。包括万嘴孜、彭岗、福镇、苏坂、陈岗、相圩等15个村,海拔20至22.9米之间。其共同特点是洼地中心部位无常年积水现象,但季节性积水明显,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在1米左右,故内涝严重。董峰湖系湖相沉积上发育的洼地,民国27年(1938年)后,由于黄泛夺淮,给颍河、西淝河道带来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近淮河道,沉积堆积成自然堤,远淮河道,系静水沉积,质地较粘,造成黄淤覆盖平原,属典型的河口洼地。地势由沿河向湖内倾斜,比降为1/500至1/1000,地面高程在海拔17至22.5米之间。有遇汛水面辽阔,汛后露出地面的特点。
碟形洼地
因地形像碟子而得名。分布在沿淮河、西淝河、架河、港河、茨淮新河两岸。马店、顾桥、丁集、桂集、张集等地区,均有碟形洼地,但尤以淮河干、支流交汇处较多,是河流与湖泊的间隔场所。地势西北高于东南,边缘向中央倾斜,故呈微凹状。局部洼地地下水位较高,有常年积水现象,涝渍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