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初期,县公署行政人员,除知事由省政府遴选委任外,其他公职人员均从地方贤达人士中选用,录事、收发等采取考试雇用。民国16年(1927年),县国民政府成立,政府秘书、钱粮科长等要职,均由县长亲荐,报有关部门审定后委任,并大都随县长去留。抗日战争开始,科以上行政人员和区、乡长,均由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毕业生分配来县,由县长安排任用,非“干训生”一般不可担任区、乡长。中学校长由省教育厅委任,小学校长由县长委任,公教人员由校长聘用,聘期为一学期或一学年不等。各机关、学校的勤杂人等,自行觅雇。民国中、后期,省府欲实行定编定员管理,当时凤台县被省定为三级机构编制县,由于政治腐败,加之战祸频繁,各级超编,编制制度终未得到实行。
民国29年(1940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县委书记、县长,区委书记、区长以及乡指导员、乡长,主要由上级党组织委派和从地方进步人士中选任,也有少数国民党中的进步分子担任副乡长。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成立,百废待兴,干部奇缺。除留用旧政权的一部分公教员工外,还录用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嗣后,在发动群众,开展民主建政,实施土地改革和组织生产救灾中,陆续吸收工农积极分子参加革命队伍。到1951年,全县已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1395人,其中县直机关行政干部696人,区、乡行政干部320人,其它行业单位的干部369人。在干部总数中,男1284人,女111人。中共党员中135人。大专文化程度14人,高中137人,初中455人,小学585人,文盲13人。年龄在25岁以下的920人,26岁至35岁的127人,36岁至45岁的168人,46岁至55岁的182人,56至60岁的49人。
1953年始,全县行政干部的来源:一是面向社会按照条件公开招收;二是接收国家分配的大专院校和中专毕业生;三是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四是上级组织部门调配的干部。是年,从社会青年中按条件吸收录用干部47人。1956年,县政府从城乡高小、初中毕业生、劳动积极分子和基层不脱产干部中吸收录用274人,作为干部和职工充实基层。1957年,“整风”运动后期,进行精减整编,撤并了县直部分机构和区、乡,精减的部分机关干部下放到工、农业生产第一线。是年,全县干部精简188人,其中县直机关干部90人,区、乡干部98人。1959年到1964年,陆续从机关单位精简一批干部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精简人数分别为:1959年,590人;1960年,555人;1963年167人;1964年,105人。至1964年底全县共有干部3768人,其中县直机关行政干部509人,区、社行政干部355人,其它行业单位的干部2894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一大批干部被扣上“走资派”帽子遭到批斗,后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一些造反派头头占据了县级领导岗位。1968年始,受迫害的县领导干部陆续经上级批准重返领导岗位。到1975年,一些有严重问题的造反派头头逐步被清除出县级领导班子。
1978年,县招收干部11人。次年,又从工人中选招干部5人;通过落实政策,纠正冤、假、错案,收回干部110人。1980年,按照“四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革命化)标准,选拔一批中、青年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并经考试录用了教育、金融、税务干部73人。1981年,通过考试,民办教师转正30人;基层公社、县人民银行、农业局选招干部28人;民警转干18人;集体工人转干18人。1982年,考试选招税务干部25人;财政干部18人;中专文化程度的工人转干53人。1983年,农村进行体制改革,全县面向农村从高中毕业生中考试选招区、乡合同制干部72人;把1966年以前的13名中专毕业生转为干部;通过落实政策收回干部28人。1984年,经考试选招卫生、工商银行、物价、检察干部计26名;乡、镇合同制财政干部55人、武装干部13人;后经考试乡、镇文化站干转正13名;乡行政干部5名。由于业务持续发展和自然减员因素,多年来各部门“以工代干”人数有增无减,同年,进行了整顿,将符合条件的266人转为干部。
1985年,选招法院、检察院干部8名。年底,全县共有干部4490人,其中县直机关行政干部1146人,乡镇行政干部515人,其它行业干部2829人。在干部总数中,男3573人,女917人;中共党员2215人,共青团员645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777人,中专1667人,高中818人,初中1238人;年龄在25岁以下的568人,26岁至35岁的995人,36岁至60岁的1444人,60岁以上的45人。县级干部18人,科局级220人,股级以下的4252人。
在干部总数中,1956年至1985年,29年间共安置军队转业干部333人;1962年到1985年,23年间共接收国家分配的大专院校毕业生221人,中专毕业生252人。
附:凤台县干部状况统计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