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种子
良种推广
小麦:清朝末年到民国29年(1940年),县内种植的品种以小红麦、小白麦为主,平均亩产40公斤左右。民国30年,引入美国花旗麦(美玉皮)、河南大红麦、西北站、西农6028等品种试种推广。平均亩产50公斤左右。当地品种种植仍占80%。
1949年,安徽省农业厅调给凤台县南大2419、碧玛一号、碧玛四号3个品种,推广种植。至1957年种植面积达86.7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92.6%,比当地品种亩增产10至15公斤。1964年由阜阳地区种子站先后引入16个品种,其中内乡5号、早洋麦、矮粒多、阿夫、吉利、六五矮、阜阳4号、华东6号8个品种适宜当地种植。早洋麦、内乡5号、阿夫发展为当家品种。
1968年,从陕西、河南、山东、徐州先后引进28个品种试验、示范。其中丰产三号、7023、郑州1号高产,发展成当家品种。1977年,从山东、江苏、河南及滁州地区引入9个品种,其中博爱7422、泰山1号,质优、高产。1983年到1985年,县内种植品种达20余个。
水稻:境内板埂湖大米,产于袁集,以米质糯、香而闻名。相传北宋年间当作贡品奉献皇室,被誉为“御米”。品种为当地小红稻。民国时期水稻种有小红稻、小冬稻、齐头白、九月寒、雪花糯,亩产50公斤左右。1949年后除延用原品种外,从省农业厅、江苏等地引进胜利籼、三九九、四一二粳、麻壳籼、黄壳早、桂花球、银坊、早尖、连塘早等15个品种。亩产60至80公斤,比原当地品种增产20%左右。1967年至1971年从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引入二九矮、珍珠矮、桂武矮、广场矮、扬籼5号、鼓粮粳等矮杆、高产品种11个,其中,珍珠矮、二九矮、鼓粮粳种植面积广,时称水稻“三矮一粳”良种化。1972年至1976年从江苏、湖南等省引进南京11号、12号、白金什、田基度、湘农11号等良种,经试种后推广南京11号、湘农11号。
1973年引进杂交稻生产技术,开始制种繁殖了汕优、威优、南优等杂交组合。除引入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亲本种子外,还引进常规种密阳23、国际糯等5个高产优质、半优质品种,全县广为种植。比常规稻亩增产50至75公斤。到1985年杂交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60%。常规稻661、691、占25%;密阳23、国际糯等占15%。全县水稻亩产平均达421公斤。
大豆:民国初年至民国37年(1948年),境内大豆品种有平顶五、平顶四、白花燥、白茧壳、八月炸、大紫花、九月寒、牛毛黄等品种,亩产40公斤。
1949年后,除八月炸、九月寒淘汰外,其余品种仍延用。1960年引进陈寨大豆、大紫豆、小茶豆,比原品种增产10%至20%,逐步成为当家品种。1964年董岗公社刘岗大队青年农民李克实,在受淹的黄豆田内选留4株,次年单种繁殖,因耐涝、丰产性强、粒型大,经科委、农业局共同鉴定,定名为“刘岗大豆”,后在全县推广。1969年到1972年,引进济南1号、徐州424、诱变20、30、跃进2号、5号、祁黄1号、F5A共8个品种。1982年安徽省农科院与县农科所,在董岗乡刘岗大队试种繁殖皖豆1号,该品种丰产、抗灾性强、粒型大,比当地品种增产20到30%。1985年种植面积3万余亩。
甘薯:清末至民国时期,境内种植的品种有拱地龙、春树根、大红袍3个品种。1953年引进胜利百号薯种42万公斤,因薯蔓短、结薯集中,农民戏称“一窝猴”。比当地品种增产30%至40%。1970年到1979年,引进北京553、宁薯1号、郑州20、栗子等13个品种(系)。在县农科所和顾桥、丁集农技站试种。北京553,皮薄、色黄、肉红、生食酥脆,烤食香甜,比当地品种增产10%左右。1980年大山、关店农技站从徐州地区农科所引进“徐薯18”试种成功,产量高于胜利百号20%。到1985年,种植“徐薯18”占总面积的50%,胜利百号占30%,北京553占20%。
玉米:民国时期到解放初,无固定品种。1950年因水灾补种晚秋,从六安地区调入“火燥”玉米。植株矮小,生长期短、产量低,后无种植。1955年从东北调入金皇后、黄马牙、白马牙3个品种。全县种植200亩,亩产仅29公斤。1956年引进春杂1号、小红粒等品种。1957年后品种有六安火燥、伊川白玉米、小红粒、金皇后、春杂1号等。
1966年开始杂交玉米示范生产,先后引进双交种有双跃3号、罗马尼亚311;单交种有华威单交、新单1号、白单二号;综交种有洛阳85等杂交玉米。示范生产,亩产在400至600公斤。1970年境内开始杂交玉米制种,引进自交系华160、南525、C103等。配制双跃3号、新单一号、白单二号等组合,产杂交种8280公斤。当年全县玉米种植0.82万亩,亩产128公斤。1973年产杂交种17万公斤。1974年种植4.6万亩,亩产219公斤。后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玉米种植减少,1985年全县种植0.85万亩,主要品种为双跃3号、华威单交等。
高粱:清末到民国时期,生产用种有打锣锤、骡子尾、青竹杆、矮杆燥、披毛伞等。1954年引进东北寒秫秫矮杆,因迟熟遂淘汰。1967年到1977年,引进杂交高粱反修19号、晋杂5号、原杂5号等组合,并引进鹿邑歪头、熊岳553等9个常规品种。同期开展杂交高粱制种,引入反帝不育系、反帝保持系及恢复系三尺三、60天还仓等品种。1967年制种9亩。1970年制种250亩。主要为反修15、晋杂5号。1972年制种450亩,新配制原杂12号、忻杂6号、原杂10号。1977年后,高粱制种停止。1978年北部旱粮区尚塘、古店、关店、武集仍有种植,多作麦茬夏种,种子自筹解决。以三尺三、晋杂5号为主。
油菜:清末民国时期零星种植小油菜,幼苗期可取食充饥,延续种植到解放后。1956年到1957年引进白菜型早熟油菜和甘兰型胜利油菜。1975年到1985年引进芜湖104、广德761、741、宁油5号、南油41号6个品种,经试种,芜湖104、广德761广为种植,其余品种未推广。1985年引入杂交油菜秦油2号试种成功。
花生:花生种植历史悠久。品种有大毛秧、伏花生、把子花生。1978年引进花11、花32、早花等8个品种(系),其中花11、花32产量高。1985年种植面积占花生总面积1.1万亩的70%。
芝麻:当地农家品种有八股杈、霸王鞭、大鸭嘴、黑芝麻等品种。1983年引进“中芝2号”、“中芝7号”试种推广,比当地品种增产20%至30%。出油率高2%至3%。1985年普遍种植,取代了老品种。
选种留种
农民历来重视种子选留,以块选、场选为主,也有穗选者。单收、单打、单储。1951年到1954年,县人民政府每年午、秋收获季节发动群众开展选种。1954年除发动32000劳力投入选种外,还组织机关干部、学校师生800人参加小麦选种,当年选留小麦良种南大2419麦种30余万公斤,美玉皮32万公斤,小白麦103万公斤。1955年1956年连续两年发动群众、机关干部、师生约30000余人参加午、秋选种。其中1956年午季选小麦良种300万公斤,秋季选水稻、大豆等种子445万公斤。1958年到1963年因虚报浮夸风盛行,征购了过头粮造成生产用种短缺。政府只得从商品粮中返销和从外地调进种子供应。1964年午季选留麦种533万公斤。1965年选留种704万公斤。1971年午季选留小麦种子850万公斤。1972年到1976年安徽省种子工作会议两次在凤台召开,推广凤台选留种子工作经验。1975年到1979年选留种集中在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中进行,年选留800万公斤。顾桥公社寺西大队刘中生产队长刘国耐,坚持胜利百号用“三选”(田间选、入窑选、育苗选)、“三单”(单薯、单株、单育)法,保持了良种种性。利辛等地引用。1979年县召开科技大会,刘国耐被评为科学种田能手。1980年后,种子由种子公司建立基地,予约繁殖、集中收购、统一供种,田间选留种,不再提倡。
良种繁育
1954年凤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首次在董岗乡设点,建立南大2419、碧玛一号良种繁殖田1200亩,生产种子17万公斤。1955年后,以县农场为基地繁殖麦、豆优良品种,每年生产良种小麦4至5万公斤;黄豆2.5至3万公斤。1960年在毛集公社中心大队繁育三九九、四一二粳水稻良种250亩,产种子3.3万公斤。1961年到1968年县试验场和宋小店农场共建小麦良种田1400亩,年平均产种14万公斤;水稻良种田2400亩,平均产种35万公斤。1968年县境社队普遍开展以良种为中心的“三田”(丰产田、试验田、种子田)建设,面积3万余亩。社队繁殖种子375万公斤。刘集公社高潮大队吴园生产队农民技术员姬凤中首先采用单本栽插水稻繁殖鼓浪粳良种1.1亩,亩产465公斤。1969年到1970年,县两次派19人到海南崖县开展“两杂”(杂交高粱、杂交玉米)繁殖制种,共156亩,生产种子1.17万公斤。1972年制种面积3259亩,生产种子17.8万公斤。其中杂交玉米2894亩,产种16.6万公斤,杂交高粱365亩,产种1.2万公斤。同时小麦水稻采用“圃”(穗行圃、穗系圃、原种圃)繁殖生产原种。1972年到1975年共生产丰产3号、7023、凤台3号、郑引1号小麦原种5万公斤,南京11号、珍珠矮水稻原种12.5万公斤。1977年水稻原种场和农科所联合举办45人参加的杂交水稻制种培训班,时间半年。县种子站开展杂交稻制种,布点13个,繁殖制种面积912亩,生产亲本种子2.23万公斤,杂交稻种子17.62万公斤。同期“两杂”制种布点10个公社75个大队,制种繁殖1477亩,生产杂交玉米、高粱种子14万公斤。麦稻原种生产仍继续进行。1981年省农业厅拔款5700元,化肥12万公斤以奖励凤台县原种生产。1982年到1985年,良种繁育除县水稻原种场、宋小店大豆原种场外,又增加武集林场,并在农村建立了不同作物的良种繁殖基地。全县良种基地面积2.5万亩,种子公司年收购各种作物良种100万公斤。
小麦:清朝末年到民国29年(1940年),县内种植的品种以小红麦、小白麦为主,平均亩产40公斤左右。民国30年,引入美国花旗麦(美玉皮)、河南大红麦、西北站、西农6028等品种试种推广。平均亩产50公斤左右。当地品种种植仍占80%。
1949年,安徽省农业厅调给凤台县南大2419、碧玛一号、碧玛四号3个品种,推广种植。至1957年种植面积达86.7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92.6%,比当地品种亩增产10至15公斤。1964年由阜阳地区种子站先后引入16个品种,其中内乡5号、早洋麦、矮粒多、阿夫、吉利、六五矮、阜阳4号、华东6号8个品种适宜当地种植。早洋麦、内乡5号、阿夫发展为当家品种。
1968年,从陕西、河南、山东、徐州先后引进28个品种试验、示范。其中丰产三号、7023、郑州1号高产,发展成当家品种。1977年,从山东、江苏、河南及滁州地区引入9个品种,其中博爱7422、泰山1号,质优、高产。1983年到1985年,县内种植品种达20余个。
水稻:境内板埂湖大米,产于袁集,以米质糯、香而闻名。相传北宋年间当作贡品奉献皇室,被誉为“御米”。品种为当地小红稻。民国时期水稻种有小红稻、小冬稻、齐头白、九月寒、雪花糯,亩产50公斤左右。1949年后除延用原品种外,从省农业厅、江苏等地引进胜利籼、三九九、四一二粳、麻壳籼、黄壳早、桂花球、银坊、早尖、连塘早等15个品种。亩产60至80公斤,比原当地品种增产20%左右。1967年至1971年从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引入二九矮、珍珠矮、桂武矮、广场矮、扬籼5号、鼓粮粳等矮杆、高产品种11个,其中,珍珠矮、二九矮、鼓粮粳种植面积广,时称水稻“三矮一粳”良种化。1972年至1976年从江苏、湖南等省引进南京11号、12号、白金什、田基度、湘农11号等良种,经试种后推广南京11号、湘农11号。
1973年引进杂交稻生产技术,开始制种繁殖了汕优、威优、南优等杂交组合。除引入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亲本种子外,还引进常规种密阳23、国际糯等5个高产优质、半优质品种,全县广为种植。比常规稻亩增产50至75公斤。到1985年杂交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60%。常规稻661、691、占25%;密阳23、国际糯等占15%。全县水稻亩产平均达421公斤。
大豆:民国初年至民国37年(1948年),境内大豆品种有平顶五、平顶四、白花燥、白茧壳、八月炸、大紫花、九月寒、牛毛黄等品种,亩产40公斤。
1949年后,除八月炸、九月寒淘汰外,其余品种仍延用。1960年引进陈寨大豆、大紫豆、小茶豆,比原品种增产10%至20%,逐步成为当家品种。1964年董岗公社刘岗大队青年农民李克实,在受淹的黄豆田内选留4株,次年单种繁殖,因耐涝、丰产性强、粒型大,经科委、农业局共同鉴定,定名为“刘岗大豆”,后在全县推广。1969年到1972年,引进济南1号、徐州424、诱变20、30、跃进2号、5号、祁黄1号、F5A共8个品种。1982年安徽省农科院与县农科所,在董岗乡刘岗大队试种繁殖皖豆1号,该品种丰产、抗灾性强、粒型大,比当地品种增产20到30%。1985年种植面积3万余亩。
甘薯:清末至民国时期,境内种植的品种有拱地龙、春树根、大红袍3个品种。1953年引进胜利百号薯种42万公斤,因薯蔓短、结薯集中,农民戏称“一窝猴”。比当地品种增产30%至40%。1970年到1979年,引进北京553、宁薯1号、郑州20、栗子等13个品种(系)。在县农科所和顾桥、丁集农技站试种。北京553,皮薄、色黄、肉红、生食酥脆,烤食香甜,比当地品种增产10%左右。1980年大山、关店农技站从徐州地区农科所引进“徐薯18”试种成功,产量高于胜利百号20%。到1985年,种植“徐薯18”占总面积的50%,胜利百号占30%,北京553占20%。
玉米:民国时期到解放初,无固定品种。1950年因水灾补种晚秋,从六安地区调入“火燥”玉米。植株矮小,生长期短、产量低,后无种植。1955年从东北调入金皇后、黄马牙、白马牙3个品种。全县种植200亩,亩产仅29公斤。1956年引进春杂1号、小红粒等品种。1957年后品种有六安火燥、伊川白玉米、小红粒、金皇后、春杂1号等。
1966年开始杂交玉米示范生产,先后引进双交种有双跃3号、罗马尼亚311;单交种有华威单交、新单1号、白单二号;综交种有洛阳85等杂交玉米。示范生产,亩产在400至600公斤。1970年境内开始杂交玉米制种,引进自交系华160、南525、C103等。配制双跃3号、新单一号、白单二号等组合,产杂交种8280公斤。当年全县玉米种植0.82万亩,亩产128公斤。1973年产杂交种17万公斤。1974年种植4.6万亩,亩产219公斤。后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玉米种植减少,1985年全县种植0.85万亩,主要品种为双跃3号、华威单交等。
高粱:清末到民国时期,生产用种有打锣锤、骡子尾、青竹杆、矮杆燥、披毛伞等。1954年引进东北寒秫秫矮杆,因迟熟遂淘汰。1967年到1977年,引进杂交高粱反修19号、晋杂5号、原杂5号等组合,并引进鹿邑歪头、熊岳553等9个常规品种。同期开展杂交高粱制种,引入反帝不育系、反帝保持系及恢复系三尺三、60天还仓等品种。1967年制种9亩。1970年制种250亩。主要为反修15、晋杂5号。1972年制种450亩,新配制原杂12号、忻杂6号、原杂10号。1977年后,高粱制种停止。1978年北部旱粮区尚塘、古店、关店、武集仍有种植,多作麦茬夏种,种子自筹解决。以三尺三、晋杂5号为主。
油菜:清末民国时期零星种植小油菜,幼苗期可取食充饥,延续种植到解放后。1956年到1957年引进白菜型早熟油菜和甘兰型胜利油菜。1975年到1985年引进芜湖104、广德761、741、宁油5号、南油41号6个品种,经试种,芜湖104、广德761广为种植,其余品种未推广。1985年引入杂交油菜秦油2号试种成功。
花生:花生种植历史悠久。品种有大毛秧、伏花生、把子花生。1978年引进花11、花32、早花等8个品种(系),其中花11、花32产量高。1985年种植面积占花生总面积1.1万亩的70%。
芝麻:当地农家品种有八股杈、霸王鞭、大鸭嘴、黑芝麻等品种。1983年引进“中芝2号”、“中芝7号”试种推广,比当地品种增产20%至30%。出油率高2%至3%。1985年普遍种植,取代了老品种。
选种留种
农民历来重视种子选留,以块选、场选为主,也有穗选者。单收、单打、单储。1951年到1954年,县人民政府每年午、秋收获季节发动群众开展选种。1954年除发动32000劳力投入选种外,还组织机关干部、学校师生800人参加小麦选种,当年选留小麦良种南大2419麦种30余万公斤,美玉皮32万公斤,小白麦103万公斤。1955年1956年连续两年发动群众、机关干部、师生约30000余人参加午、秋选种。其中1956年午季选小麦良种300万公斤,秋季选水稻、大豆等种子445万公斤。1958年到1963年因虚报浮夸风盛行,征购了过头粮造成生产用种短缺。政府只得从商品粮中返销和从外地调进种子供应。1964年午季选留麦种533万公斤。1965年选留种704万公斤。1971年午季选留小麦种子850万公斤。1972年到1976年安徽省种子工作会议两次在凤台召开,推广凤台选留种子工作经验。1975年到1979年选留种集中在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中进行,年选留800万公斤。顾桥公社寺西大队刘中生产队长刘国耐,坚持胜利百号用“三选”(田间选、入窑选、育苗选)、“三单”(单薯、单株、单育)法,保持了良种种性。利辛等地引用。1979年县召开科技大会,刘国耐被评为科学种田能手。1980年后,种子由种子公司建立基地,予约繁殖、集中收购、统一供种,田间选留种,不再提倡。
良种繁育
1954年凤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首次在董岗乡设点,建立南大2419、碧玛一号良种繁殖田1200亩,生产种子17万公斤。1955年后,以县农场为基地繁殖麦、豆优良品种,每年生产良种小麦4至5万公斤;黄豆2.5至3万公斤。1960年在毛集公社中心大队繁育三九九、四一二粳水稻良种250亩,产种子3.3万公斤。1961年到1968年县试验场和宋小店农场共建小麦良种田1400亩,年平均产种14万公斤;水稻良种田2400亩,平均产种35万公斤。1968年县境社队普遍开展以良种为中心的“三田”(丰产田、试验田、种子田)建设,面积3万余亩。社队繁殖种子375万公斤。刘集公社高潮大队吴园生产队农民技术员姬凤中首先采用单本栽插水稻繁殖鼓浪粳良种1.1亩,亩产465公斤。1969年到1970年,县两次派19人到海南崖县开展“两杂”(杂交高粱、杂交玉米)繁殖制种,共156亩,生产种子1.17万公斤。1972年制种面积3259亩,生产种子17.8万公斤。其中杂交玉米2894亩,产种16.6万公斤,杂交高粱365亩,产种1.2万公斤。同时小麦水稻采用“圃”(穗行圃、穗系圃、原种圃)繁殖生产原种。1972年到1975年共生产丰产3号、7023、凤台3号、郑引1号小麦原种5万公斤,南京11号、珍珠矮水稻原种12.5万公斤。1977年水稻原种场和农科所联合举办45人参加的杂交水稻制种培训班,时间半年。县种子站开展杂交稻制种,布点13个,繁殖制种面积912亩,生产亲本种子2.23万公斤,杂交稻种子17.62万公斤。同期“两杂”制种布点10个公社75个大队,制种繁殖1477亩,生产杂交玉米、高粱种子14万公斤。麦稻原种生产仍继续进行。1981年省农业厅拔款5700元,化肥12万公斤以奖励凤台县原种生产。1982年到1985年,良种繁育除县水稻原种场、宋小店大豆原种场外,又增加武集林场,并在农村建立了不同作物的良种繁殖基地。全县良种基地面积2.5万亩,种子公司年收购各种作物良种100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