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凤台城防堤
凤台县城古代以砖砌成城墙防御洪水,17世纪初,县城几经战乱,又遭洪水冲涤,城墙毁坏严重。至民国元年(1912年),县城城墙致毁无余,南半城常遭淮河洪水漫淹,造成数以千计房屋倒塌,市民苦不堪言。
1950年和1954年,淮河洪水浸城。1955年,县政府组织机关干部、工厂工人、学校师生和市民400多人,义务奋战2个月,兴筑城防堤,西起大孤堆,东至北大坝,长2.8公里。标准达到:顶宽2米,顶高海拔24米左右,内外坡1∶2,完成土方约2万立方米。
1956年,淮河水又一次浸城。汛后,仍由县政府组织机关、工厂、学校、居民约500人出工,奋战2个月,培修城防堤,堤顶增高1米,完成土方约1万立方米。1958年至1961年,经县防汛总队调度,由阚疃、展沟、顾桥3区及城关镇出工4020人,以岁修经费培修城防堤。西起大孤堆,东至北大坝,长2.84公里,完成土方20万立方米。断面标准:顶宽3米,顶高海拔26.00米,内坡1∶2,外坡1∶5,防洪达到40年一遇。1968年至1982年,每年汛期前,县直机关及工人都义务出工维护加固城防堤。
1983年汛后,凤台城防堤因提高了防洪标准,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拓建为确保防洪大堤。由顾桥区出工1.7万人,至1984年4月30日,完成堤长2600米,标准达到顶宽8米,外坡1∶3,内坡1∶2至1∶5,顶高海拔27.50米。块石护坡长2600米,并建成旱闸2座。完成土方15.85万立方米,石方2.64万立方米,投资109.32万元。1984年冬至1985年春,地方集资并利用工程沙石余料,把城防堤铺设成沙石路面。绿化带长2.8公里。设防水位海拔20.50米,警戒水位海拔23.50米,保证水位海拔25.65米,防洪达到40年一遇。保护人口3.5万人。
1950年和1954年,淮河洪水浸城。1955年,县政府组织机关干部、工厂工人、学校师生和市民400多人,义务奋战2个月,兴筑城防堤,西起大孤堆,东至北大坝,长2.8公里。标准达到:顶宽2米,顶高海拔24米左右,内外坡1∶2,完成土方约2万立方米。
1956年,淮河水又一次浸城。汛后,仍由县政府组织机关、工厂、学校、居民约500人出工,奋战2个月,培修城防堤,堤顶增高1米,完成土方约1万立方米。1958年至1961年,经县防汛总队调度,由阚疃、展沟、顾桥3区及城关镇出工4020人,以岁修经费培修城防堤。西起大孤堆,东至北大坝,长2.84公里,完成土方20万立方米。断面标准:顶宽3米,顶高海拔26.00米,内坡1∶2,外坡1∶5,防洪达到40年一遇。1968年至1982年,每年汛期前,县直机关及工人都义务出工维护加固城防堤。
1983年汛后,凤台城防堤因提高了防洪标准,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拓建为确保防洪大堤。由顾桥区出工1.7万人,至1984年4月30日,完成堤长2600米,标准达到顶宽8米,外坡1∶3,内坡1∶2至1∶5,顶高海拔27.50米。块石护坡长2600米,并建成旱闸2座。完成土方15.85万立方米,石方2.64万立方米,投资109.32万元。1984年冬至1985年春,地方集资并利用工程沙石余料,把城防堤铺设成沙石路面。绿化带长2.8公里。设防水位海拔20.50米,警戒水位海拔23.50米,保证水位海拔25.65米,防洪达到40年一遇。保护人口3.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