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永幸河灌区位于西淝河以北,茨淮新河以南,西与利辛县、东与淮南市潘集区接壤。控制面积67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1%,耕地5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63%。灌区是按“四网一方园田化”(水网、电网、路网、林网和方块田)的规模布局实施的。
永幸河灌区工程从1976年投建至1980年竣工,总计投资2422.87万元,其中国家投入550.4万元,县市投入373.47万元,群众自筹167万元,劳动积累1332万元。1981年至1985年,每年投工达10万人进行冬修,实做劳日400万个,完成土方约500万立方米。10年累计做土方4500万立方米,总投入10672.87万元,其中群众自筹和劳动积累占79%。永幸河灌区工程设施,在永幸河灌区管理总站的统一领导下,采取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有专管人员168人,群管人员221人,形成四级管理体制。
渠系工程
永幸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汇入淮河,与总长111.78公里的支干渠相接连,沟通了淮河、茨淮新河、西淝河、港河、泥河等6条河道。形成了南水北调,北水南引,东水西灌,西水东排的灌区网络。每条支渠间距1000米左右,计169条,总长240公里。
堤防工程
干渠堤防以弃土堆成,南北堤同长41.83公里,两岸滩地宽为5米。南堤顶宽为24米,顶高海拔27.00—25.10米;北堤宽10米,顶高海拔26.00~25.10米。灌溉水位海拔21.50米,排涝水位海拔22.00米。两岸堤顶、堤坡和滩地占有面积4200亩。支渠堤防以挖沟弃土堆成,总长104.9公里,堤顶和滩地占有面积6878亩。
闸涵桥工程
1978年至1985年的8年中,配套兴建了永幸河枢纽、龙江闸、顾桥分洪闸、十里沟分洪闸、架河排涝闸、港河渡槽、马场过底涵、曙光过底涵和6座贯通茨淮新河的引排水涵及其他涵计97座一、二级控制工程;净跨20~40米双曲拱桥85座。经层层控制调节,使全灌区旱能灌,涝能排,并能保持常年通航。防洪闸工程至1978年5月,顺利完成。1979年6月,由县水电局技术员郑高正设计、水电局建筑工程队和大山、钱庙等公社建筑队共同承建的永幸河枢纽工程胜利竣工。工程造价371万元,投入劳力500万工日。
机电排灌站工程
灌区兴建一级电力翻水站3座(永幸河枢纽、菱角湖和尚塘翻水站),装机39台5595千瓦,配轴流式水泵,抽水能力达52立方米/秒,24小时翻水468万立方米。二级电力抽水站219座,装机364台18166千瓦(其中国营站6座,装机27台2190千瓦)。沿河、沟架设35千伏安高压线路53.34公里;10千伏安线路263.32公里,整个灌区构成整体供电网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排涝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