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纺织工业
清雍正十年(1732年)至宣统二年,缫丝和棉、麻纺织者遍及城乡,以私营个体为主,兼有联户生产。产品以供家用为主,多余者到市场出售。据调查:全县95%以上的家庭有纺车,境内流传着“家家皆有纺车响,村村多传织布声”的民谣。宣统三年(1911年),县城关“义同生丝绸作坊”开业,雇员8人,作坊3间,土织布机2台,资金不足100元(银币)。3年后,因技术落后而关闭。
民国34年(1945年),国民党县政府在城关南门口路西创办民生工厂,从事纺织、印刷等,有职工13人。民国36年,县“福音堂”为安排收养孤儿的生活,创办福音工厂,生产土布、线袜和扎腿带等,有职工40人。民国37年民生工厂关闭。
解放初,县内专门从事纺织生产的个体户279家,从业人员310余人。
1949年,县工会接收福音工厂,改称凤台县大众工厂,时有织布机4台,职工29人。全县个体纺织户132家,从业者252人。全行业年产各色土布、土丝绸近5万米,线袜7000余双,以及民用线、扎腿带、线帽等10余种产品。年产值13.2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1953年,大众工厂停产,县内只有个体纺织生产。1955年,国家对棉花、蚕丝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部分个体纺织户先后关闭。全县尚有60家个体纺织户,从业者179人。6月,县工商科会同县手工业联社在城关胜利街租借民房12间创办凤台县麻绳生产合作社。当年全行业生产麻绳4.14吨,棉布4.3万米,线袜4400余双,创产值11.4万元,比1949年下降13.6%。
1956年,在“合作化运动”推动下,个体纺织户先后组织起来,到年底,全县组织起6家纺织社、组,职工82人,5家个体纺织户,从业者52人。年产各种棉布、土丝绸约5万米,各色线袜4.56万双,生产麻绳5.17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0.9万元。1957年,完成工业产值27.3万元。
1958年,在“全民大办工业”的热潮中,4月,城关综合社、马店丝绸组等5个社、组合并为凤台县缫丝针织厂。5月,县工商业局在缪郢孜创办凤台县轧花厂。10月,原凤台县麻绳生产合作社改为凤台县麻纺厂。3家纺织厂均属地方国营企业,有职工209人,固定资产原值1.08万元,流动资金13.5万元。全年生产毛巾1.2万条,线袜7.44万双,麻袋400条,加工皮棉37吨,完成工业总产值30万元,比上年增长近10%。私营个体纺织户全部关闭。1959年,县民政科等单位先后创办了13个纺织企业。全行业全年生产白布16万米,线袜14.04万双,各种毛巾6.4万条,麻袋1.2万条,加工皮棉134.8吨,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4万元。
1960年,有12家纺织企业关闭。纺织行业职工减少到239人,基本上处于停工停产状态。1961年3月,针织厂、麻纺厂和福利棉织厂合并为地方国营凤台县棉麻纺织厂,当年亏损1.5万元。1962年3月,又分为凤台县针织厂和凤台县麻绳社。4月,县百货公司奉上级指示,停止对针织厂供应,针织厂的棉纱只能找米下锅,解决原料问题。全年3家企业生产棉布0.57万米,麻袋600条,加工皮棉11.67吨,完成工业总产值38万元。
1971年,县针织厂为扭转纺织企业长期无定型产品的局面,促进企业生产发展,组织专业人员开发新产品。7月,试制蚊帐布并投入批量生产,填补了阜阳地区的一项空白。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1.2万元,比上年增长1.2倍。1977年4月,凤台县针织厂改称凤台县棉织厂。10月,淮南市政府下达生产印花床单任务,县政府决定由棉织厂代为筹建凤台县毛巾被单厂。11月初,县财政投资48万元,毛巾被单厂投入施工建设。年底,全行业生产各种蚊帐布88.2万米,民用线29.4吨,白纱手套8.65万双,麻袋1.66万条,完成工业总产值130.1万元。实现利润10.83万元。
1978年,在“质量月活动”的推动下,县内纺织行业不断健全产品质量管理机构,完善提高产品质量的各项措施。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0.58万元。实现利润4.3万元,利税总额14.3万元。
1981年4月,毛巾被单厂的蚊帐布产量比上年增长24.2%,印花床单产量增长2.3倍,民用线产量增长24.3%,蚊帐布的一等品率提高了5.7个百分点。全年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7.7万元,年增长速度为22.6%。1982年11月,凤台县毛巾被单厂为安徽省出口产品重点企业,生产的提花毛巾被、提花浴巾出口加拿大、中东及香港等地。1985年,凤台县毛巾被单厂、棉织厂、麻纺厂和磷矿塑料编织袋厂等4家纺织企业,先后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93.9万元,比上年增长58%。
民国34年(1945年),国民党县政府在城关南门口路西创办民生工厂,从事纺织、印刷等,有职工13人。民国36年,县“福音堂”为安排收养孤儿的生活,创办福音工厂,生产土布、线袜和扎腿带等,有职工40人。民国37年民生工厂关闭。
解放初,县内专门从事纺织生产的个体户279家,从业人员310余人。
1949年,县工会接收福音工厂,改称凤台县大众工厂,时有织布机4台,职工29人。全县个体纺织户132家,从业者252人。全行业年产各色土布、土丝绸近5万米,线袜7000余双,以及民用线、扎腿带、线帽等10余种产品。年产值13.2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1953年,大众工厂停产,县内只有个体纺织生产。1955年,国家对棉花、蚕丝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部分个体纺织户先后关闭。全县尚有60家个体纺织户,从业者179人。6月,县工商科会同县手工业联社在城关胜利街租借民房12间创办凤台县麻绳生产合作社。当年全行业生产麻绳4.14吨,棉布4.3万米,线袜4400余双,创产值11.4万元,比1949年下降13.6%。
1956年,在“合作化运动”推动下,个体纺织户先后组织起来,到年底,全县组织起6家纺织社、组,职工82人,5家个体纺织户,从业者52人。年产各种棉布、土丝绸约5万米,各色线袜4.56万双,生产麻绳5.17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0.9万元。1957年,完成工业产值27.3万元。
1958年,在“全民大办工业”的热潮中,4月,城关综合社、马店丝绸组等5个社、组合并为凤台县缫丝针织厂。5月,县工商业局在缪郢孜创办凤台县轧花厂。10月,原凤台县麻绳生产合作社改为凤台县麻纺厂。3家纺织厂均属地方国营企业,有职工209人,固定资产原值1.08万元,流动资金13.5万元。全年生产毛巾1.2万条,线袜7.44万双,麻袋400条,加工皮棉37吨,完成工业总产值30万元,比上年增长近10%。私营个体纺织户全部关闭。1959年,县民政科等单位先后创办了13个纺织企业。全行业全年生产白布16万米,线袜14.04万双,各种毛巾6.4万条,麻袋1.2万条,加工皮棉134.8吨,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4万元。
1960年,有12家纺织企业关闭。纺织行业职工减少到239人,基本上处于停工停产状态。1961年3月,针织厂、麻纺厂和福利棉织厂合并为地方国营凤台县棉麻纺织厂,当年亏损1.5万元。1962年3月,又分为凤台县针织厂和凤台县麻绳社。4月,县百货公司奉上级指示,停止对针织厂供应,针织厂的棉纱只能找米下锅,解决原料问题。全年3家企业生产棉布0.57万米,麻袋600条,加工皮棉11.67吨,完成工业总产值38万元。
1971年,县针织厂为扭转纺织企业长期无定型产品的局面,促进企业生产发展,组织专业人员开发新产品。7月,试制蚊帐布并投入批量生产,填补了阜阳地区的一项空白。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1.2万元,比上年增长1.2倍。1977年4月,凤台县针织厂改称凤台县棉织厂。10月,淮南市政府下达生产印花床单任务,县政府决定由棉织厂代为筹建凤台县毛巾被单厂。11月初,县财政投资48万元,毛巾被单厂投入施工建设。年底,全行业生产各种蚊帐布88.2万米,民用线29.4吨,白纱手套8.65万双,麻袋1.66万条,完成工业总产值130.1万元。实现利润10.83万元。
1978年,在“质量月活动”的推动下,县内纺织行业不断健全产品质量管理机构,完善提高产品质量的各项措施。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0.58万元。实现利润4.3万元,利税总额14.3万元。
1981年4月,毛巾被单厂的蚊帐布产量比上年增长24.2%,印花床单产量增长2.3倍,民用线产量增长24.3%,蚊帐布的一等品率提高了5.7个百分点。全年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7.7万元,年增长速度为22.6%。1982年11月,凤台县毛巾被单厂为安徽省出口产品重点企业,生产的提花毛巾被、提花浴巾出口加拿大、中东及香港等地。1985年,凤台县毛巾被单厂、棉织厂、麻纺厂和磷矿塑料编织袋厂等4家纺织企业,先后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93.9万元,比上年增长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