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航道
淮河凤台段
淮河为县内航运的主要航道。从沫河口向东流入县境,经曹集乡的桥口、方家坎等抵元庆闸,转东北至东淝河口,又逐渐转向西北傍山而行,沿八公山、舜耕山、吴家山达淮河第一硖—硖山口(古称硖石)。而后向北转东以S形绕过凤台县城,折北而行,经黑龙潭至超河上口。至此,淮河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入超河,北支入里河(旧称月河)。主航道原走架河转东南至小渡口再东去(两者之间系淮河故道,现淤浅不通航),经盐窝、石头铺至平家滩两支会合。淮河东去至三道沟出县境,全长37公里。清朝中期通航的最大船舶仅是20吨左右的木船,轮船通航起于晚清。民国7年(1918年)正阳关轮船公司为了航运,仅对桥口孜至方家坎段浅滩进行一次清淤疏浚。民国27年始,黄泛9年,航道淤塞严重,每年枯水季节,阻航事故时有发生。
1950年治淮开始。秋末,华东工业部建筑工程公司用挖泥船在桥口段清淤挖浅。1955年3月,方家坎浅滩水位海拔15.75米,水深0.85米,水面宽210米,流量168立方米/秒,直接影响通航。至1958年航运部门对境内的6处浅滩和绵羊石、黑龙潭两处的暗礁先后进行清除,使百吨级以上的船舶畅通无阻。1964年治淮委员会勘测设计院航运组对超河进行多次清障、疏通、拓宽之后,该段便由单向航道变为双向通航的主航道。
1960年淮河蚌埠闸建成,淮河凤台段成为渠化航道,水位受蚌埠闸控制,闸上最低水位为海拔15.50米时,凤台段航道水深2.30米以上,航槽底宽大于60米,曲率半径700米、河面宽500至1000米。可常年通航500吨级轮船。
西淝河凤台段
西淝河是淮河的支流,发源于河南省鹿邑县,经阚疃集流入县境,沿杨村、张集至硖山口的禹王山后入淮,境内长37公里。明万历二年(1574年)寿州知州郑王充督吏目彭希寿监工开引新河,将原经禹山前董峰湖(现名东风湖)内至石湾村前入淮的河段,移于硖石口下入淮,以分水势,使该航道缩短3公里。清末民初,该航道较为稳定,河岸平坦,每年6至9月间高水位时,纳水1米的木帆船可自高公庙以下畅通无阻。一般水位5吨级的船舶可上抵阚疃集;枯水季节,张集至顾桥仍可通航。
民国27年(1938年)始,黄泛9年,由于引黄入淝,致该河淤积严重,平均淤深达2.5米,有的河段几乎成平陆,杨村以上断航。因淮水常年顶托倒灌,西淝河入淮口一段淤积更深,河槽高与岸平,将上游来水拦蓄于姬沟湖、岳家滩、花家湖、汊王嘴一带,仅张集以下航段在枯水位时,尚能保持水深1米左右,可通行5吨级以下的木船。
1951年在修筑淮北干堤的同时,于唐郢村东南200米处的西淝河新引河上修建了防洪闸,引河闸上底宽60米,闸的泄洪量为300立方米/秒,最低控制水位达1.65米,将弯曲的入淮水道取直。经过疏通后的西淝河航道,最浅水深达1.50米以上,可常年通航50吨级轮驳船。同年冬,由阜阳地区集中凤、蒙、涡3县民工对西淝河自瓦寺以下河段进行综合治理,1952年6月竣工。航槽底宽30至60米、底高16.70至13.50米、水深3.25米,可通航150吨级轮驳船。直至1857年冬,境内可通航。1974年至1985年间,先后在老闸北250米处扩建新闸,开挖长1.5公里、底宽54米的内引河,以弥补老闸设计流量偏小的不足;并由国家投资1万元,清理了花家湖、汤店孜、米窑3处浅滩,保持常年通航。
港河凤台段
旧称湿泥河,是西淝河的支流。发源于蒙城县西南高隍庙附近,上游名狮子沟,杜桥以下始称港河。入境后,经尚唐、马店、清泉、顾桥到李嘴孜东注入西淝河,境内长30公里。清末民初,一般水位可通航至顾桥,汛期高水位可通往清泉、马店。民国36年(1947年)因黄泛影响,河槽全部被淤平,枯水断航。1952年冬至1953年春,列入治淮工程进行全面疏通。下游自李嘴孜至港河汊以上开挖新航道,底宽42至49米、底高海拔14.70米(下游),上游加深、拓宽直达发源地。经过治理,港河航道可畅通5吨级以上的木船。1955年兴建淝左堤并建港河闸一座,截断了港河的航道,闸下通航,上游断航。
茨淮新河凤台段
茨淮新河是一条综合利用的人工开挖的河道。上自阜阳茨河铺承接颍河,下至怀远县的荆山南截茨入淮,全长132.24公里。凤台段上自尚塘乡的宋台孜,向东至武集乡的朱圩孜,长37公里。于1970年冬动工,至1977年春竣工。河底最宽处250米,最窄为178.50米,底高海拔17米至15米之间,并设有助航标志。1981年5月,全线通航,河道顺直,断面规则,曲率半径均大于1200米,并设有节制闸控制水位,可通航300吨级,航道枯水季节水深1.50米以上。
永幸新河
为境内人工开挖的排灌、航运综合利用的河道。上自尚塘,下至凤台第一中学后侧500米处,由永幸新河大闸入淮。流经马店、顾桥、桂集、城郊4区10乡,长43公里。早期工程始于1958年,1976年全线竣工通航。河面宽30至40米,永幸闸最低控制水位海拔16.50米,河道水深4至6.50米,可常年通航60至80吨级船舶。
架河、泥河
架河发源于境内古店乡邵集村东南,经古店至顾桥转南,由丁集东、清明孤堆西、刘巴集东、扁担张村西南转东至小黄岗村前黄沟口入淮,长30公里。民国26年(1937年)尚能通航至芦集、丁集。黄泛后,河道淤塞严重,但汛期仍可通航。1949年冬至1950年春,县组织民工2890余人,疏导陈大桥以东、芦集以南至黄沟口8公里的河道,底宽10米、深3米,正常水位可通航5吨级左右的木船。1951年淮北干堤建成,架河航道阻断。1952年春,在修建架河闸的同时,开挖陈大桥以东河段3.7公里。1956年冬又将刘巴集以上河段疏浚至关店乡的小周庄前,下接老犍套,后就以此处(周庄)为架河起点,但不再通航。
泥河(东泥河)发源于县境米集孜西,东流至界沟集的赵圃孜,转向东南至孙庄村东北角,穿过裔沟,经李庙、东刘魏桥进入潘集区,境内长25公里,为季节性河道。下游原可通航至刘隆集,高水位可达潘集。民国21年(1932年),在修筑汤渔湖淮堤时,因无通航设备而断航,同时由县政府集资组织民工对河道进行一次疏通,仅供内地航运,载量不超过5吨级船舶。1954年至1956年由治淮总队先后疏浚米集孜至界沟、刘隆集一段,均为排涝工程。无通航设施,直到1985年仍不通航。
淮河为县内航运的主要航道。从沫河口向东流入县境,经曹集乡的桥口、方家坎等抵元庆闸,转东北至东淝河口,又逐渐转向西北傍山而行,沿八公山、舜耕山、吴家山达淮河第一硖—硖山口(古称硖石)。而后向北转东以S形绕过凤台县城,折北而行,经黑龙潭至超河上口。至此,淮河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入超河,北支入里河(旧称月河)。主航道原走架河转东南至小渡口再东去(两者之间系淮河故道,现淤浅不通航),经盐窝、石头铺至平家滩两支会合。淮河东去至三道沟出县境,全长37公里。清朝中期通航的最大船舶仅是20吨左右的木船,轮船通航起于晚清。民国7年(1918年)正阳关轮船公司为了航运,仅对桥口孜至方家坎段浅滩进行一次清淤疏浚。民国27年始,黄泛9年,航道淤塞严重,每年枯水季节,阻航事故时有发生。
1950年治淮开始。秋末,华东工业部建筑工程公司用挖泥船在桥口段清淤挖浅。1955年3月,方家坎浅滩水位海拔15.75米,水深0.85米,水面宽210米,流量168立方米/秒,直接影响通航。至1958年航运部门对境内的6处浅滩和绵羊石、黑龙潭两处的暗礁先后进行清除,使百吨级以上的船舶畅通无阻。1964年治淮委员会勘测设计院航运组对超河进行多次清障、疏通、拓宽之后,该段便由单向航道变为双向通航的主航道。
1960年淮河蚌埠闸建成,淮河凤台段成为渠化航道,水位受蚌埠闸控制,闸上最低水位为海拔15.50米时,凤台段航道水深2.30米以上,航槽底宽大于60米,曲率半径700米、河面宽500至1000米。可常年通航500吨级轮船。
西淝河凤台段
西淝河是淮河的支流,发源于河南省鹿邑县,经阚疃集流入县境,沿杨村、张集至硖山口的禹王山后入淮,境内长37公里。明万历二年(1574年)寿州知州郑王充督吏目彭希寿监工开引新河,将原经禹山前董峰湖(现名东风湖)内至石湾村前入淮的河段,移于硖石口下入淮,以分水势,使该航道缩短3公里。清末民初,该航道较为稳定,河岸平坦,每年6至9月间高水位时,纳水1米的木帆船可自高公庙以下畅通无阻。一般水位5吨级的船舶可上抵阚疃集;枯水季节,张集至顾桥仍可通航。
民国27年(1938年)始,黄泛9年,由于引黄入淝,致该河淤积严重,平均淤深达2.5米,有的河段几乎成平陆,杨村以上断航。因淮水常年顶托倒灌,西淝河入淮口一段淤积更深,河槽高与岸平,将上游来水拦蓄于姬沟湖、岳家滩、花家湖、汊王嘴一带,仅张集以下航段在枯水位时,尚能保持水深1米左右,可通行5吨级以下的木船。
1951年在修筑淮北干堤的同时,于唐郢村东南200米处的西淝河新引河上修建了防洪闸,引河闸上底宽60米,闸的泄洪量为300立方米/秒,最低控制水位达1.65米,将弯曲的入淮水道取直。经过疏通后的西淝河航道,最浅水深达1.50米以上,可常年通航50吨级轮驳船。同年冬,由阜阳地区集中凤、蒙、涡3县民工对西淝河自瓦寺以下河段进行综合治理,1952年6月竣工。航槽底宽30至60米、底高16.70至13.50米、水深3.25米,可通航150吨级轮驳船。直至1857年冬,境内可通航。1974年至1985年间,先后在老闸北250米处扩建新闸,开挖长1.5公里、底宽54米的内引河,以弥补老闸设计流量偏小的不足;并由国家投资1万元,清理了花家湖、汤店孜、米窑3处浅滩,保持常年通航。
港河凤台段
旧称湿泥河,是西淝河的支流。发源于蒙城县西南高隍庙附近,上游名狮子沟,杜桥以下始称港河。入境后,经尚唐、马店、清泉、顾桥到李嘴孜东注入西淝河,境内长30公里。清末民初,一般水位可通航至顾桥,汛期高水位可通往清泉、马店。民国36年(1947年)因黄泛影响,河槽全部被淤平,枯水断航。1952年冬至1953年春,列入治淮工程进行全面疏通。下游自李嘴孜至港河汊以上开挖新航道,底宽42至49米、底高海拔14.70米(下游),上游加深、拓宽直达发源地。经过治理,港河航道可畅通5吨级以上的木船。1955年兴建淝左堤并建港河闸一座,截断了港河的航道,闸下通航,上游断航。
茨淮新河凤台段
茨淮新河是一条综合利用的人工开挖的河道。上自阜阳茨河铺承接颍河,下至怀远县的荆山南截茨入淮,全长132.24公里。凤台段上自尚塘乡的宋台孜,向东至武集乡的朱圩孜,长37公里。于1970年冬动工,至1977年春竣工。河底最宽处250米,最窄为178.50米,底高海拔17米至15米之间,并设有助航标志。1981年5月,全线通航,河道顺直,断面规则,曲率半径均大于1200米,并设有节制闸控制水位,可通航300吨级,航道枯水季节水深1.50米以上。
永幸新河
为境内人工开挖的排灌、航运综合利用的河道。上自尚塘,下至凤台第一中学后侧500米处,由永幸新河大闸入淮。流经马店、顾桥、桂集、城郊4区10乡,长43公里。早期工程始于1958年,1976年全线竣工通航。河面宽30至40米,永幸闸最低控制水位海拔16.50米,河道水深4至6.50米,可常年通航60至80吨级船舶。
架河、泥河
架河发源于境内古店乡邵集村东南,经古店至顾桥转南,由丁集东、清明孤堆西、刘巴集东、扁担张村西南转东至小黄岗村前黄沟口入淮,长30公里。民国26年(1937年)尚能通航至芦集、丁集。黄泛后,河道淤塞严重,但汛期仍可通航。1949年冬至1950年春,县组织民工2890余人,疏导陈大桥以东、芦集以南至黄沟口8公里的河道,底宽10米、深3米,正常水位可通航5吨级左右的木船。1951年淮北干堤建成,架河航道阻断。1952年春,在修建架河闸的同时,开挖陈大桥以东河段3.7公里。1956年冬又将刘巴集以上河段疏浚至关店乡的小周庄前,下接老犍套,后就以此处(周庄)为架河起点,但不再通航。
泥河(东泥河)发源于县境米集孜西,东流至界沟集的赵圃孜,转向东南至孙庄村东北角,穿过裔沟,经李庙、东刘魏桥进入潘集区,境内长25公里,为季节性河道。下游原可通航至刘隆集,高水位可达潘集。民国21年(1932年),在修筑汤渔湖淮堤时,因无通航设备而断航,同时由县政府集资组织民工对河道进行一次疏通,仅供内地航运,载量不超过5吨级船舶。1954年至1956年由治淮总队先后疏浚米集孜至界沟、刘隆集一段,均为排涝工程。无通航设施,直到1985年仍不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