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桥梁
公路桥
清代及民国年间,县境通往邻县及各区、乡道路上均有桥梁,多系砖砌拱桥或石磙墩台条石平板式桥梁,跨径小,桥面窄,承受压力小,桥凹凸不平。清光绪十八年(1882年)全县有桥梁总计120余座。后因长期失修,或因雨(洪)水冲刷湮没,多倒塌废弃。到抗日战争时期又遭破坏,受损严重。1950年后,由国家投资逐步在主要交通线上,新建和改建部分木结构板桥,维持交通运输。随着县境内大型车辆的增多,木质桥梁逐渐不能适应交通运输的需要。1965年始,自行设计施工,建造一批新型现代化桥梁。到1972年木板桥被拆除,一律按规定的标准建成钢筋水泥和石砖台沙浆水泥灌缝的双曲拱桥,计8座。1985年底,全县共修建、新建公路桥58座。总长1328米。其中大型桥梁4座。
陈大桥:位于城北乡扁担张东南1华里的架河上,兴建于明朝末年,原为砖砌拱桥。系陈圩孜一位京官捐赠修建,故名陈大桥。清末时,该桥被泥沙埋于河底。民国初年,陈大庙和尚募化资金,在桥的原址上重建一座3孔石磙墩墙、桥面8块条石并列,宽3余米的石板桥。民国27年(1938年)黄泛,泥沙淤积更烈,桥面低于河岸0.5米,桥被淤于沙下。1952年春,架河疏浚,从泥沙中挖出使用。1958年县人民政府重修。1973年修建凤芦公路时,拆掉老桥路基,重修1座1孔25米跨径的双曲拱桥。1981年淮南煤炭指挥部投资,在该桥右侧20米处又重新建1座平板大桥,长61.3米,宽8米,每孔跨径10米,共6孔,高6.5米,两边人行道各1.5米,系排架墩工字形桥梁。
顾桥:位于顾桥老街西侧港河上,建于何年不详。相传为当地1名姓顾的卖水工投资修建,故命名顾桥。原是3座15孔的联桥:主桥7孔、二桥5孔、三桥3孔,全长40米,为砖砌拱桥。民国27年(1938年)端午节,日军入侵凤台,顾桥遭轰炸,将主桥炸毁。后在断桥中设渡船通行。1953年于被炸处修1座木桥,接通道路。1985年木桥剥蚀毁坏,影响交通,由县交通部门及顾桥区政府筹资11万元,改建新桥。桥长60米,桥面宽8米,桥孔跨径11、6.5、8米不等。
永幸桥:位于老圈行北100米处的永幸新河上,俗称绵羊桥。3孔,跨径5米,全长15米,为石拱桥,建于1975年春。1977年,永幸新河拓宽时被炸掉,继而由永幸新河指挥部重建一座双曲拱桥。该桥1孔跨径36米,长68.50米,宽7.30米,高7.65米。荷载汽车13吨、挂车80吨。
淮河公路桥:1984年由县委、县政府筹备,经交通部及省交通厅批准兴建,计划投资2800万元。1985年5月1日破土动工,初步拟定工期3年。该桥设计概况为:大桥全长766米,桥宽18.50米,行车道宽15米,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主桥5孔,452米,中间主孔跨度为224米;引桥300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米,设有栏杆、灯柱。大桥荷载按国际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抗震烈度按8度设防,洪水频率300年一遇。桥下通航净空为20年一遇,洪水位净高设计为8.14米。大桥主体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型,在主孔桥两端桥墩竖立1对索塔,用368根钢缆斜吊110块箱梁拼装组成桥面。索塔高程88.43米,斜缆拉起形成扇状。箱梁块体高2.50米,双室封闭,设纵、横、竖三向预应力。桥下可通行千吨船舶。凤台县淮河大桥建成后,将使车辆通过淮河的时间,由轮渡摆运的25分钟缩短为2分钟。
凤台县境内较大公路桥一览表
铁路桥
阜淮铁路凤台段上,共建大小桥梁20座。其中大型的为西淝河铁路大桥,位于张集、彭圩两个火车站之间的朱家岗庄后。全长2476米,100孔,主航道1孔,跨径64米。下承钢桁栓焊梁,双线圆端形桥墩88个,耳桥式桥台2座;上为预应力铪及混凝土梁。该桥于1978年2月由铁道部投资动工兴建,1983年竣工。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其次是架河铁路桥10孔,长257米,应力铪梁;戴家湖铁路桥8孔,长145米,普通铪梁;永幸河铁路桥3孔,长75米。还有彭圩立交桥1孔;凤利路立交桥1孔,位于小储家西;凤蒙立交桥3孔,位于后杨家南。
附:淮河凤台段历次浮桥简史
第一次,梁武帝天监十五年(516年)二月,梁派左游击将军赵祖悦带兵攻魏,占据硖石城,逼魏城寿阳。魏守将李崇急分兵拒敌,又派镇南将军攻打硖石城,令萧宝寅决淮堤,以水拒梁军。次年正月,魏派大将军李平带寿阳各军增援攻打西硖石城。二月,魏将崔亮派将军博陵崔延伯守下蔡。延伯用数10部车轮将车辐削锐,用揉竹做绳,两两对接起来,横排10余道,搭于河中做浮桥。两端拖着大辘轳,出没自如。既阻梁兵,又令战舰不通,阻止梁朝援军。
第二次,梁武帝天监十六年(517年)四月,梁筑淮堰浮山,既成。促使淮水上涨甚烈,虽开有泄水孔道,“致水日夜分流不减”,迫使魏军撤退。因水上涨,致“水所及夹淮方数百里”,李崇做浮桥于硖石戍间。这是李崇为避免淮堰堵塞之水,危及防务而搭的浮桥。
第三次,周世宗显德三年(956年)正月,周世宗率兵攻打寿州,将原来搭在正阳的浮桥移搭于下蔡,便于调遣军队,利于对寿春的包围。次年南唐清淮军节度使刘仁瞻病死,副将孙羽开城降周。
第四次,民国27年(1938年)5月初,国民党军桂系将领李品仙,率十一集团军北上,路经凤台。由国民党县政府集民船数百只搭浮桥于淮河上,北靠三官楼,南接魏台孜庄后(东头)。桥成,该军步、骑、炮、工等兵种,均通过浮桥北进。5月8日,6架日机盘旋于县城上空,轮翻轰炸,浮桥被炸毁。
第五次,民国38年(1949年)3月,凤台县支前兵站在县长丁文山的指挥下,动员100多个民工,借用群众的木头、门板等物,组织百艘民船,在淮河南渡口上筑一浮桥,使南下的解放军顺利渡河前进。
第六次,1954年冬,大雪连下7昼夜,气温骤降为零下20度,当时淮河封冻,冰厚尺余,舟不能驶。行人、车辆,多由冰面通过。为保证群众安全,县人民政府紧急动员干群用门板、木头、毛竹、铅丝等物,在黑龙潭冰上搭起一座简易浮桥,以供行人、车辆过河。数日后,坚冰融化,浮桥拆除。
第七次,1968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6408部队和南京军区舟桥部队来凤台“支左”,在黑龙潭北侧架起浮桥1座。安徽省革委会主任李德生亲自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此通行,运送完毕后拆除。
清代及民国年间,县境通往邻县及各区、乡道路上均有桥梁,多系砖砌拱桥或石磙墩台条石平板式桥梁,跨径小,桥面窄,承受压力小,桥凹凸不平。清光绪十八年(1882年)全县有桥梁总计120余座。后因长期失修,或因雨(洪)水冲刷湮没,多倒塌废弃。到抗日战争时期又遭破坏,受损严重。1950年后,由国家投资逐步在主要交通线上,新建和改建部分木结构板桥,维持交通运输。随着县境内大型车辆的增多,木质桥梁逐渐不能适应交通运输的需要。1965年始,自行设计施工,建造一批新型现代化桥梁。到1972年木板桥被拆除,一律按规定的标准建成钢筋水泥和石砖台沙浆水泥灌缝的双曲拱桥,计8座。1985年底,全县共修建、新建公路桥58座。总长1328米。其中大型桥梁4座。
陈大桥:位于城北乡扁担张东南1华里的架河上,兴建于明朝末年,原为砖砌拱桥。系陈圩孜一位京官捐赠修建,故名陈大桥。清末时,该桥被泥沙埋于河底。民国初年,陈大庙和尚募化资金,在桥的原址上重建一座3孔石磙墩墙、桥面8块条石并列,宽3余米的石板桥。民国27年(1938年)黄泛,泥沙淤积更烈,桥面低于河岸0.5米,桥被淤于沙下。1952年春,架河疏浚,从泥沙中挖出使用。1958年县人民政府重修。1973年修建凤芦公路时,拆掉老桥路基,重修1座1孔25米跨径的双曲拱桥。1981年淮南煤炭指挥部投资,在该桥右侧20米处又重新建1座平板大桥,长61.3米,宽8米,每孔跨径10米,共6孔,高6.5米,两边人行道各1.5米,系排架墩工字形桥梁。
顾桥:位于顾桥老街西侧港河上,建于何年不详。相传为当地1名姓顾的卖水工投资修建,故命名顾桥。原是3座15孔的联桥:主桥7孔、二桥5孔、三桥3孔,全长40米,为砖砌拱桥。民国27年(1938年)端午节,日军入侵凤台,顾桥遭轰炸,将主桥炸毁。后在断桥中设渡船通行。1953年于被炸处修1座木桥,接通道路。1985年木桥剥蚀毁坏,影响交通,由县交通部门及顾桥区政府筹资11万元,改建新桥。桥长60米,桥面宽8米,桥孔跨径11、6.5、8米不等。
永幸桥:位于老圈行北100米处的永幸新河上,俗称绵羊桥。3孔,跨径5米,全长15米,为石拱桥,建于1975年春。1977年,永幸新河拓宽时被炸掉,继而由永幸新河指挥部重建一座双曲拱桥。该桥1孔跨径36米,长68.50米,宽7.30米,高7.65米。荷载汽车13吨、挂车80吨。
淮河公路桥:1984年由县委、县政府筹备,经交通部及省交通厅批准兴建,计划投资2800万元。1985年5月1日破土动工,初步拟定工期3年。该桥设计概况为:大桥全长766米,桥宽18.50米,行车道宽15米,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主桥5孔,452米,中间主孔跨度为224米;引桥300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米,设有栏杆、灯柱。大桥荷载按国际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抗震烈度按8度设防,洪水频率300年一遇。桥下通航净空为20年一遇,洪水位净高设计为8.14米。大桥主体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型,在主孔桥两端桥墩竖立1对索塔,用368根钢缆斜吊110块箱梁拼装组成桥面。索塔高程88.43米,斜缆拉起形成扇状。箱梁块体高2.50米,双室封闭,设纵、横、竖三向预应力。桥下可通行千吨船舶。凤台县淮河大桥建成后,将使车辆通过淮河的时间,由轮渡摆运的25分钟缩短为2分钟。
凤台县境内较大公路桥一览表
铁路桥
阜淮铁路凤台段上,共建大小桥梁20座。其中大型的为西淝河铁路大桥,位于张集、彭圩两个火车站之间的朱家岗庄后。全长2476米,100孔,主航道1孔,跨径64米。下承钢桁栓焊梁,双线圆端形桥墩88个,耳桥式桥台2座;上为预应力铪及混凝土梁。该桥于1978年2月由铁道部投资动工兴建,1983年竣工。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其次是架河铁路桥10孔,长257米,应力铪梁;戴家湖铁路桥8孔,长145米,普通铪梁;永幸河铁路桥3孔,长75米。还有彭圩立交桥1孔;凤利路立交桥1孔,位于小储家西;凤蒙立交桥3孔,位于后杨家南。
附:淮河凤台段历次浮桥简史
第一次,梁武帝天监十五年(516年)二月,梁派左游击将军赵祖悦带兵攻魏,占据硖石城,逼魏城寿阳。魏守将李崇急分兵拒敌,又派镇南将军攻打硖石城,令萧宝寅决淮堤,以水拒梁军。次年正月,魏派大将军李平带寿阳各军增援攻打西硖石城。二月,魏将崔亮派将军博陵崔延伯守下蔡。延伯用数10部车轮将车辐削锐,用揉竹做绳,两两对接起来,横排10余道,搭于河中做浮桥。两端拖着大辘轳,出没自如。既阻梁兵,又令战舰不通,阻止梁朝援军。
第二次,梁武帝天监十六年(517年)四月,梁筑淮堰浮山,既成。促使淮水上涨甚烈,虽开有泄水孔道,“致水日夜分流不减”,迫使魏军撤退。因水上涨,致“水所及夹淮方数百里”,李崇做浮桥于硖石戍间。这是李崇为避免淮堰堵塞之水,危及防务而搭的浮桥。
第三次,周世宗显德三年(956年)正月,周世宗率兵攻打寿州,将原来搭在正阳的浮桥移搭于下蔡,便于调遣军队,利于对寿春的包围。次年南唐清淮军节度使刘仁瞻病死,副将孙羽开城降周。
第四次,民国27年(1938年)5月初,国民党军桂系将领李品仙,率十一集团军北上,路经凤台。由国民党县政府集民船数百只搭浮桥于淮河上,北靠三官楼,南接魏台孜庄后(东头)。桥成,该军步、骑、炮、工等兵种,均通过浮桥北进。5月8日,6架日机盘旋于县城上空,轮翻轰炸,浮桥被炸毁。
第五次,民国38年(1949年)3月,凤台县支前兵站在县长丁文山的指挥下,动员100多个民工,借用群众的木头、门板等物,组织百艘民船,在淮河南渡口上筑一浮桥,使南下的解放军顺利渡河前进。
第六次,1954年冬,大雪连下7昼夜,气温骤降为零下20度,当时淮河封冻,冰厚尺余,舟不能驶。行人、车辆,多由冰面通过。为保证群众安全,县人民政府紧急动员干群用门板、木头、毛竹、铅丝等物,在黑龙潭冰上搭起一座简易浮桥,以供行人、车辆过河。数日后,坚冰融化,浮桥拆除。
第七次,1968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6408部队和南京军区舟桥部队来凤台“支左”,在黑龙潭北侧架起浮桥1座。安徽省革委会主任李德生亲自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此通行,运送完毕后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