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城池
凤台城关镇,古名下蔡镇,俗称下蔡街。据清人萧景云考证,自战国至后周建有“下蔡古城”(即今古城村周围),此城南距磨盘埂(今农水路)数十丈,北距白衣庵(今一中校园后面)数十丈,东距淮岸半里余,西距千佛寺地基数十丈。城南北1里余,东西1里,周径3里余。清嘉庆年间,周围城址存者高一二丈,四城门遗址尚在,无门楼。南濠宽数十丈,西南濠即菱角湖,西濠、北濠宽七八丈,东无濠,去半里有淮河。城垣砖石长期被当地人取尽,现无存。
周世宗柴荣把寿州州治迁徙下蔡后建“下蔡故城”(即今城关镇)。此城南距淮岸20余丈,北距磨盘埂30余丈,东距淮岸半里余,西距二孤堆南麓约40丈。南北东西各距2里余。清嘉庆年间,“故城根址十存五六”,“周围环视九百余丈”。古大南门在普济庵(今新兴建筑公司)右,门楼久废。古小南门在大南门右半里,即三官楼,门内侧上额嵌一石,横列“连城保障”四字。古北门直对张家坝,距磨盘埂30余丈(今市政楼门前)。古东门在文殊寺(老县委院内)东岗右。古西门在二古堆左孟家洼右,门楼俱废。北城濠东端在磨盘埂与黄铜山(今县委招待所)之间入淮,西端在大、二古堆之间入淮,宽七八丈,深两三丈。由黄铜山之南至东门旧濠被淤,旧迹隐约可见。
清咸丰二年(1852年),为加强城防,开挖了东西两条寨沟(现人民路和淝河路),各长约400米、宽15米、深5米,内筑土垣、雉堞、土堡。土圩面积较下蔡故城已大大缩小。土圩四方各筑一门,另辟小西门。东门位于朝阳街东头;西门位于新华楼右侧;小西门位于火巷出口处;南门位于中山街南端;北门位于中山街北首。唯北门建有门楼,上塑财神像,嵌“拱极”二字。同治四年(1865年)冬,凤台移县治于下蔡。同治七年知县王寅清、光绪十四年知县觉罗锡光等先后多次请修县城,都因缺乏经费未成,仅筑土圩,权宜护卫。又因年久失修,至民国10年(1912年)土圩已夷为平地。东门、南门、西门、小西门均毁坏,仅北门尚存,1958年拆除。由于城防设施极差,每逢淮水暴涨,城区被淹,损失严重。
1955年,为免遭水患,县委、县政府决定修筑城防堤,当年,带领全城干群,筑起东自航运站、西抵三孤堆全长2800多米的土埂护城堤。此后,每年汛期前,县委、县政府动员城区干群筑堤抗洪,不断将护城堤加宽、加高、加固,确保城区不受淮河洪水侵袭。1975年后,县化肥厂扩建,西城河西段渐被填平占用。1983年,城防堤列入淮北大堤除险加固工程计划,国家淮委投资709.32万元,县集资30.12万元,动用民工1500多人,投工22万个,拆迁房屋118户、394间,垫土10万立方米,用块石24347立方米,狗头石5000立方米,石碴450吨,木材80立方米,钢材10吨。加固后的城防堤两端连接淮北大堤,全长2836米,底宽25米,顶宽8米,为碎石路面,顶标高海拔27.5米,堤内块石砌挡土墙长1700米,标高海拔24.5米,堤外块石护坡,标高海拔26.5米。城防堤共有4个钢混浆石结构的城门,即:望淮门、东城门、南城门和南天桥,城门高3米、宽4米,著名书法家孙逸久先生题写门额。城防堤以堤代路,又名“环城路”,1984年5月1日通车。1985年,市投资10万元,县资助16万元,将城防堤东城门以北改铺为柏油路面,东城门以西改铺水泥路面。是年,始建凤台淮河大桥,占用了东城河东北角。因城区建设逐渐扩大北移,护城河现已处城区中部,面积逐渐缩小,东城河长仅有300余米,西城河长不足1000米,平均宽200米。
周世宗柴荣把寿州州治迁徙下蔡后建“下蔡故城”(即今城关镇)。此城南距淮岸20余丈,北距磨盘埂30余丈,东距淮岸半里余,西距二孤堆南麓约40丈。南北东西各距2里余。清嘉庆年间,“故城根址十存五六”,“周围环视九百余丈”。古大南门在普济庵(今新兴建筑公司)右,门楼久废。古小南门在大南门右半里,即三官楼,门内侧上额嵌一石,横列“连城保障”四字。古北门直对张家坝,距磨盘埂30余丈(今市政楼门前)。古东门在文殊寺(老县委院内)东岗右。古西门在二古堆左孟家洼右,门楼俱废。北城濠东端在磨盘埂与黄铜山(今县委招待所)之间入淮,西端在大、二古堆之间入淮,宽七八丈,深两三丈。由黄铜山之南至东门旧濠被淤,旧迹隐约可见。
清咸丰二年(1852年),为加强城防,开挖了东西两条寨沟(现人民路和淝河路),各长约400米、宽15米、深5米,内筑土垣、雉堞、土堡。土圩面积较下蔡故城已大大缩小。土圩四方各筑一门,另辟小西门。东门位于朝阳街东头;西门位于新华楼右侧;小西门位于火巷出口处;南门位于中山街南端;北门位于中山街北首。唯北门建有门楼,上塑财神像,嵌“拱极”二字。同治四年(1865年)冬,凤台移县治于下蔡。同治七年知县王寅清、光绪十四年知县觉罗锡光等先后多次请修县城,都因缺乏经费未成,仅筑土圩,权宜护卫。又因年久失修,至民国10年(1912年)土圩已夷为平地。东门、南门、西门、小西门均毁坏,仅北门尚存,1958年拆除。由于城防设施极差,每逢淮水暴涨,城区被淹,损失严重。
1955年,为免遭水患,县委、县政府决定修筑城防堤,当年,带领全城干群,筑起东自航运站、西抵三孤堆全长2800多米的土埂护城堤。此后,每年汛期前,县委、县政府动员城区干群筑堤抗洪,不断将护城堤加宽、加高、加固,确保城区不受淮河洪水侵袭。1975年后,县化肥厂扩建,西城河西段渐被填平占用。1983年,城防堤列入淮北大堤除险加固工程计划,国家淮委投资709.32万元,县集资30.12万元,动用民工1500多人,投工22万个,拆迁房屋118户、394间,垫土10万立方米,用块石24347立方米,狗头石5000立方米,石碴450吨,木材80立方米,钢材10吨。加固后的城防堤两端连接淮北大堤,全长2836米,底宽25米,顶宽8米,为碎石路面,顶标高海拔27.5米,堤内块石砌挡土墙长1700米,标高海拔24.5米,堤外块石护坡,标高海拔26.5米。城防堤共有4个钢混浆石结构的城门,即:望淮门、东城门、南城门和南天桥,城门高3米、宽4米,著名书法家孙逸久先生题写门额。城防堤以堤代路,又名“环城路”,1984年5月1日通车。1985年,市投资10万元,县资助16万元,将城防堤东城门以北改铺为柏油路面,东城门以西改铺水泥路面。是年,始建凤台淮河大桥,占用了东城河东北角。因城区建设逐渐扩大北移,护城河现已处城区中部,面积逐渐缩小,东城河长仅有300余米,西城河长不足1000米,平均宽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