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科技干部
民国初期,县无专职科技干部,仅有民间医生和作坊能工巧匠。民国32年(1943年),国民县政府重建姚郢子苗圃,有林业技术人员若干人。民国34年,建立凤台县农业技术推广所,有技政、技士3人。
1949年1月12日,凤台解放,县人民政府录用一批原伪职人员从事教学和技术工作。1951年,安徽省农业技术培训班分配给县2名农技人员。1952年,阜阳地区派3名畜牧技术人员来县工作。1954年以后,省内外大、中专和本科毕业生陆续分配来县工作。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和1966年以后的“文革”期间,科技干部受到较大冲击,一部分人被打成右派、牛鬼蛇神和反动学术权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了全部冤假错案。1979年到1985年间,为899名科技人员评定了技术职称。为119名讲师、工程师、农艺师等中级知识分子办理家属农转非207人;为县以下的农、林、水科技人员164人浮动一级工资;评选科技先进工作者229人次;奖励科技成果63项;优先培养、发展科技人员入党。1984年,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优秀科技人员被选拔担任县、区、乡三级主要领导职务。
1985年,全县共有科技干部2816人,其中:1970年以前的本科毕业生、助理级以上科技人员和中教5级、小教3级以上教师共493人,已入党的257人,担任科局以上领导职务的120人,担任县级领导职务的8人。
附:1979—1985年凤台县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统计表
1985年凤台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分布情况统计表
1979—1985年凤台县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统计表

1985年凤台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分布情况统计表
1949年1月12日,凤台解放,县人民政府录用一批原伪职人员从事教学和技术工作。1951年,安徽省农业技术培训班分配给县2名农技人员。1952年,阜阳地区派3名畜牧技术人员来县工作。1954年以后,省内外大、中专和本科毕业生陆续分配来县工作。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和1966年以后的“文革”期间,科技干部受到较大冲击,一部分人被打成右派、牛鬼蛇神和反动学术权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了全部冤假错案。1979年到1985年间,为899名科技人员评定了技术职称。为119名讲师、工程师、农艺师等中级知识分子办理家属农转非207人;为县以下的农、林、水科技人员164人浮动一级工资;评选科技先进工作者229人次;奖励科技成果63项;优先培养、发展科技人员入党。1984年,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优秀科技人员被选拔担任县、区、乡三级主要领导职务。
1985年,全县共有科技干部2816人,其中:1970年以前的本科毕业生、助理级以上科技人员和中教5级、小教3级以上教师共493人,已入党的257人,担任科局以上领导职务的120人,担任县级领导职务的8人。
附:1979—1985年凤台县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统计表
1985年凤台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分布情况统计表
1979—1985年凤台县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统计表

1985年凤台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分布情况统计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