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人民传统盛大节日。节前准备相当充分,不论穷家富户,各凭财力,即早购置年货。腌制腊肉、咸鱼,制作食品点心,有的还添制家具,制作新衣。年前三五天“家家刀案响,户户升炊烟”,炸炒果点,赶制菜肴,以备节日食用。春节前,家家洗衣洗被,户户室内扫尘,人人剃头洗澡,干干净净过春节。三天过年期间,亲朋好友,相互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见面互道“恭喜发财”,近代互致“春节好”,还有互相请吃“年酒”的。旧时过年禁忌甚多,三天内,不动针线,不拿刀剪,不扫地,不泼水,不得打碎器皿。饭前要燃放鞭炮,烧香磕头,敬神祭祖。因为过年禁忌干活,有些人口众多的大家庭,兄弟姊妹、妯娌叔嫂之间掷骰子、推牌九、下姣姣棋、打麻将,寻求娱乐。解放前,县城一些大商家趁歇市也有座庄在搞赌博的。年初三“送年”,农村在晚间要将除夕在房檐下的“拦门纸”取下烧掉,说什么:“三天烧掉拦门纸,各奔各的旧营生。”
解放后,机关、企事业单位放假3天,文化部门和街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年初一领导干部慰问烈军属、离退休干部及节日期间坚持上班生产的职工。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习俗多数废除,但改善生活、欢聚庆祝、亲友交往等习惯如故。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晚上又称“元夕”、“元夜”、“元宵”。境内城乡过元宵节有玩灯的习俗,又叫“灯节”。解放前,县城几家大姓,自制龙灯,大玩三天,相互竞逐。城内各户请亲戚接朋友进城观灯,热闹非凡,有“正月十五大似年”说法。旧时妇女不能在娘家过节,不得看娘家灯,俗话有“十五不过十六过”,正月十六娘家要接女儿回家省亲。元宵节的食品安排是丰盛的,但其特点是晚上要吃汤圆。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相传为“祭龙”之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象征气候开始转暖,万物复苏。这天拂晓,农村人家在院内院外、屋前屋后用草木灰画圆圈,为粮食圈底,喻意“五谷丰登”。民间尚有“炒虫”吃扁食之说,传有“二月二敲梁头,蝎子、蜈蚣死在梁里头;二月二敲瓢杈,十窝老鼠九窝瞎;二月二敲篱笆,蝎子不叮小娃娃”等消灾降福的谚语。
清明节
每年农历三月五日左右为清明节,是万物萌生,春意盎然的初春时节。民间有上坟祭祖的习惯,培土添坟,焚化纸箔,追念死者。清早门前插柳,相传黄巢起义以戴柳为号,此俗相沿至今。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为纪念春秋时晋国介子推烧死绵山之日,这天不上坟,不动火,吃冷食。解放后党和政府在清明节期间组织祭扫烈士墓,学校组织学生春游,赋予了新的内容。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相传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之日。这天,庭院洒灰,门前插艾。吃糖糕、粽子为特点,喝雄黄酒挂香荷包是习俗。香荷包形状多样,颜色各异,内装香草,儿童挂颈上,成人系腰间,并相互赠送。雄黄入药,掺入酒中,制成雄黄酒,除供饮用外,还用来擦鼻孔、耳孔、肚脐,以防蝎子、蜈蚣、蜘蛛、癞哈蟆、蛇等叮蛟,有“驱五毒”之意。旧时,在淮河中也有龙舟竞渡之举,解放以后逐渐停止,其它习俗依旧。
盂兰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节,又叫“中元节”、“鬼节”。是旧时封建迷信色彩极为浓重的节日。县城还举办盂兰会。旧时晚上,城内有在淮河上放荷灯的活动。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要吃月饼、石榴、糖轱辘馍馍,晚上摆案供果祭月、喝团圆酒。凤台城乡还有晚上“打火把摸秋”的习俗。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九为阳数,故名重阳。有“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灾”之说,气候正是秋高气爽,外出郊游的大好阳光。现今这天仍有结伴外出郊游者。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为腊八节,相传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这天要吃“腊八饭”,“腊八饭”是用黄米、大米、糯米、小米、菱角仁、栗仁、红豇豆、枣泥8个品种合煮为粥。也有在粥里放些白菜、豆皮、豆腐、粉丝等的“腊八饭”,其味鲜美。俗语称“腊八粥、腊八饭,大人小孩都喜欢”,“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意谓春节将近,要办年货了,也兼有五谷丰登,庆祝丰收之意。
祭灶
祭祀灶君之日为祭灶,又称“小年”。境内历来有祭农历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的,有“军三、民四”之说。这天灶前帖灶君牌位,上书“东厨司命灶君之神位”。晚间,家家锅台摆上豆腐、稻草、参合绿豆、黄豆撒在锅台上当马料。家主焚香点烛,跪下磕头,并祷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好话多讲,坏事莫言”,“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二十三日送去灶君,年三十晚上五更接灶,到时同样焚香放爆竹,虔诚接迎。现今除杀鸡祭灶,其余自动废除。
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晚上为除夕。与春节连在一起欢度,因此过“年三十”十分隆重,家家户户上午要张贴春联,整天都为晚上一顿年饭而忙碌。晚上烧香点烛,鸣放鞭炮,而后全家进入宴席,庆贺一年平安过去。饭后点柏枝,烧木柴守岁,直至五更接灶后方能休息。这天晚上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至深夜凌晨,在新旧两年交替之际,家家鸣放鞭炮以示辞旧迎新。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