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概述
淮北市是一座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位于安徽省北部,苏豫皖三省交界处,总面积2770平方公里(含濉溪县2399平方公里),占安徽省总面积的1.95%。人口168.1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主要民族是汉族,还有回、蒙古、苗、布依、满、壮、朝鲜等32个少数民族3079人。淮北市设相山、杜集、烈山3个区,辖濉溪县。全市共有23个镇,10个乡,580个行政村;市区设有10个街道办事处,151个居民委员会。
1960年建市,初名濉溪市,1971年更名为淮北市。淮北市以煤炭工业立市,电力工业得以相应发展,逐步形成了能源工业为主,拥有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纺织、食品等比较完整的工业门类,为安徽省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华东地区主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建市以来,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市人民的艰苦奋斗、共同努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成就斐然,社会全面进步。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5~40米之间,坡降为万分之十一。境内有相山(海拔342.8米)、老龙脊(海拔362.9米)及一些小山丘,其余为冲积平原,面积达235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平川广野是淮北市地貌的主要特征,以寒武和奥陶系地层形成的山丘,分两列由东北向西南延伸,濉、龙、岱、闸、沱、浍诸河贯穿而过,采煤塌陷而成的矿山湖点缀着市区。市境处于北温带,属北方型大陆性气候与湿润性气候之间的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4.6℃。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无霜期206.9天,年平均降水量854.8毫米。温湿的自然气候和适中的降水量为淮北市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淮北市境内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即有人类在此稼穑耕耘,繁衍生息。公元前21世纪,助禹治水有功而成为商部落首领的契的孙子、商汤十一世祖相土为进一步向东扩张,由商丘迁徙至此,正式命名为相。此后,山即为相山,城即为相城。商汤伐桀,灭夏建商,相城仍属徐州所辖。周武王伐纣更商分封诸侯,将相城附近封给纣王兄微子启以代殷,立国号为宋,建都睢阳(今商丘),相城成为宋与齐、楚争霸的前方重镇。公元前588年至公元前576年期间,宋共公瑕为避水患,将国都由睢阳迁至相城,约历90年,乃古相城繁盛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候相互兼并。公元前286年,“五千乘之劲宋”为齐、楚、魏所灭,相归楚国。秦统一六国,分天下为36郡。在相城和今濉溪县临涣镇设相县、铚县同属泗水郡,相城为郡治所在地。西汉改泗水郡为沛郡,郡治仍在相城。王莽篡汉后,尽易天下郡县名,改相县为吾符亭,沛郡为吾符郡。东汉复称相县,光武帝刘秀改沛郡为沛国,国都仍设在相县。三国时,相城属魏,相县和铚县先后属汝阴郡,归豫州。自此,相城渐趋衰落。西晋时复置沛国,建都相县,东晋皇室南渡后,相县先后归后赵、前燕,归属屡有更易。南北朝时,相县先后归属宋、北魏、北齐,属徐州沛郡。公元556年,北齐废相县为相城乡,属符离县,铚县归梁时改为临涣县,北魏时改为涣北县,北齐时复称临涣县。此后,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中华民国,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共1400余年。相城先后归属符离县、宿州、宿县和濉溪县,一直沦为边远闭塞之地,历史地位一蹶不振。建市前,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村落——相城孜。1960年,国务院批准,析濉溪、萧县两县部分乡镇,置濉溪市,直属安徽省领导,市中心设在相城。1971年4月,濉溪市改名称淮北市。1977年,濉溪县划归淮北市。自1984年起,淮北市辖相山区、烈山区、杜集区、濉溪县。
淮北市人民素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击侵略,抵御外侮的斗争中不屈不挠;淮北这块土地,浸烂过含恨的冤骨,也无数次擎起抗争的大纛。历史上的多事之秋,淮北人民慷慨赴难,屡屡见诸史籍。近现代革命史上,淮北儿女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诗篇,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的战场上淮北籍战士揭竿而起者甚众,诸如太平天国天将马融、捻军的首领之一的夏白都是名噪一时的起义军的将领。他们转战皖、苏、豫一带,影响很大。赵皖江在辛亥革命爆发时,率陕西陆军学堂学生响应起义,秦陇光复后,任秦军两路总司令,后因不满袁世凯独裁,愤而辞职。民国8年(1919年)5至6月,濉溪境内各地师生和各界人士举行集会,罢课、罢工、罢市,声援“五四”运动。从民国8年至13年,市境内先后组建了一些反帝反封建的进步组织“青年社”、“群化团”,组建了共青团临涣小组,开展革命活动。孙中山先生病逝,烈山矿工集会举哀遥祭。五卅运动时,烈山矿工曾募集数千银元支援上海工友。民国14年6月,中共濉溪临时小组成立;7月中共濉溪支部成立,直属中共中央局领导。民国15年上半年,中共临涣特别支部成立,属中共南京地委领导,后改为中共临涣独立支部,辖濉溪、百善等6个支部,属上海区委领导。到民国16年9月,中共宿县临时县委成立,隶属中共徐海蚌特委,辖临涣、百善、濉溪、古饶4个区委和烈山煤矿特支。民国27年5月起,淮北沦陷,由共产党领导的第五战区烈山矿工游击大队、濉西青年抗日自卫队、苏鲁豫抗日游击第一军、宿县抗日游击总队等一批抗日武装在淮北境内建立,积极投入抗日战争。民国33年8月下旬,彭雪枫率新四军四师主力西进,全歼市境内小朱庄国民党顽敌挺进四十纵队1500余人,挺进二十八纵队三支队2000多名官兵起义,豫皖苏边区收复。中共组织大大发展,中共宿西县委成立。继之华东局淮北二地委、二分区、二专署成立,机关常驻濉溪口附近。濉溪市委成立,淮北二地委改为华中八地委驻濉溪口,属华中分局领导。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先后驻扎临涣文昌宫、小李庄等地,邓小平等总前委负责人在此指挥作战,并在市境内双堆集全歼黄维兵团12万人,为淮海战役最后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淮北人民拥军支前,还选派大批优秀青年参军参战,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淮北矿区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的达13种,主要有煤、铁、铜、金、银、钴、硫、石灰石、粘土等,而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2000米以上远景储量为350亿吨,累计探明储量80.47亿吨。
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中叶,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相地筑城时即发现“投火可热”的“石墨”。北宋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苏东坡任徐州知州,在萧县白土镇一带发现“石炭”,并为此作《石炭歌》,把900年前淮北地区发现煤炭后人民的喜悦心情以及煤炭的开采利用及燃烧的方法做了生动的记载,是我国至今所能见到的煤炭开发利用最早的历史文献。
濉萧煤田南部的烈山地区,煤炭的开发也较早。明代中叶的万历年间,位于宿县符离集西北的徐溪口子、烈山一带,煤炭已被开采利用,成为两淮流域规模最大、煤窑最多的采矿区。当时的宿州知州祁承在一些私人信件及其著作《符离弥变纪事》中有过详细的记载。“天启初年(1622年前后)开窑已至七十余处,计众当不下三千”,3000多名矿工,在70余处矿井作业,这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启蒙前后十分壮观的一幕。
清乾隆十年(1745年),朝廷批准在烈山地区重开煤矿。至20世纪初,150年间屡开屡封,绵延不绝。1900年,宿城秀才周绍棠获得开矿权,组建合众公司。1904年,徐州道台袁大化抢占烈山煤矿。1905年,临涣士绅周玉山出资组建普利公司。1908年烈山矿最高日产300吨。民国4年(1915年),倪嗣冲出资20万元,组建普益公司,开挖雷河,水运煤炭到符离集火车站;购买机器,提高生产能力。至民国15年,最高日产2030吨,平均日产近700吨。
民国17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把烈山煤矿收归国有,成为农矿部烈山煤矿总局。此后20年间,官办、商办、官商合办,几经起落。至1949年,已濒于崩溃。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能源的需求大增。1955年5月开始,地质部门在淮北地区开展普查,1957年10月正式提交详查报告。1958年5月5日,全面负责和统一领导淮北地区中央投资和地方投资煤矿的筹备机构——淮北煤矿筹备处正式成立,从而揭开大规模开发淮北煤田的序幕。
淮北矿区建设的初期,经历了艰难困苦的创业阶段,客观条件和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同时,在“大跃进”浪潮的冲击下,又受到“左”倾路线的制约和干扰,建设方针也出现过偏颇。但是,广大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怀着为国家早出煤、快出煤,迅速改变淮北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任劳任怨,务实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推动淮北矿建工程艰难发展,并且攻克了流沙层下建井、采煤等技术难关,至1960年底,先后建成了烈山一矿、二矿和袁庄、沈庄等4对矿井。经过调整巩固,至1965年形成了200万吨的生产能力。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煤矿职工坚守煤炭生产建设岗位,尽可能减少动乱所造成的损失。1969年2月23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徐淮地区“抓革命、促生产”会议代表,专门询问淮北矿务局的代表,了解原煤生产情况,并当即决定从北京铁路局抽调20台机车,由“毛泽东号”机车率领支援徐州分局,解决徐淮地区的煤炭外运问题。1976年,淮北矿区原煤生产突破1000万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淮北地区煤炭生产逐步走上了快车道,中央企业淮北矿务局从1980年起年年突破1400万吨。1984年,省属皖北矿务局成立。至1992年,淮北市共有22对生产矿井,原煤总产量超过2000万吨。煤种全、品位高,煤质为低硫低磷、中等炭份,发热量在5000~8000卡/公斤之间,其中主焦原煤占总产量的近40%,是我国的稀少煤种。全市共建有选煤厂7座,年入选能力1100万吨。年出口精煤150万吨。煤炭企业职工人数22万。就原煤绝对总产量和入选精煤能力而言,淮北矿区已名列全国前茅,并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淮北的电力工业是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解放前,烈山煤矿曾经使用柴油发电。50年代中叶,淮北煤矿筹备处购置1台5000千瓦的小型发电机,成为淮北电力工业的源头。1970年,淮北煤炭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之后,国家投资在相城建立坑口电厂,至1992年,总装机容量达95万千瓦,已成为华东电网的主力军。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淮北第二发电厂已破土动工,以煤矸石为燃料的小型发电厂正在兴建,到下个世纪初,淮北市电力总装机容量将突破200万千瓦。与此同时,高压输变电和安全供电、用电网络已经形成并日臻完善。
能源工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其他工业的兴旺。自70年代以来,多种所有制的工业企业不断涌现,逐步形成了煤炭、化工、机械、建材、电子、纺织、酿造、食品、造纸等工业门类。经过新建、改建、扩建,全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设备不断更新,生产能力和科技含量不断增加,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淮北市的纺织工业是70年代中叶以后陆续建成投产的。起点高,设计技术水平先进。有编织企业17家。拥有棉纺锭14.6万锭,气流纺3112头,粗毛纺锭1200锭,麻纺锭2400锭,缫丝5600绪。职工人数1.9万人,形成了以棉编织、印染行业为主体,针织复制、色织、毛、麻、丝、服装、人造麂皮、非织造等门类齐全的纺织工业布局,是我国重要的轻纺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5大类50多个品种的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淮北市,是我国著名的酒乡之一。酿酒业源远流长。在秦汉时代,这里就有酿酒的记载。淮北市生产的“口子酒”久负盛誉,名播海内外,素有“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美称,曾多次在国际评比中获奖,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名酒。“濉溪牌”口子酒、“口子牌”口子酒等系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年创利税逾亿元。
建材工业,是淮北市的支柱产业之一。石灰石资源丰富,储量达12亿吨,1992年水泥生产能力130万吨,是华东重要的建材生产基地。
以焦化厂、橡胶厂为主的化学工业初具规模。焦化厂的煤气基本上满足了市区管道燃气供应。橡胶厂年产橡胶复合筛板150万平方米,整芯阻燃带91万平方米。电子原器件的关键材料——高压化成箔,年生产能力150万吨。
淮北市也是安徽省重要的铝生产基地之一。年产电解铝5000吨,铝箔1700吨。
80年代中期以后,淮北市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1992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乡镇企业20家,利税超百万元的乡镇企业22家,18家乡镇企业被评为省明星企业。杭淮丝绸厂生产的丝绸产品80%以上出口国外。东方棉织厂生产的产品全部出口,渠沟酒精厂的产品供不应求。近年来,通过优化组合,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结构,乡镇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做到适销对路,市场前景看好。
淮北,地处黄淮海冲积平原,城乡交错,农村地域辽阔。全市(含濉溪县)耕地面积200万亩,人均耕地1.18亩;水面17万亩;果园3.7万亩;牧草地6.7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山芋、大豆。濉溪县被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经济作物有棉花、芝麻、花生;水果有葡萄、石榴、桃、杏、苹果、梨,梨尤为著名。1992年,淮北市粮食总产量67.3万吨,棉花总产量1.46万吨,油料总产量2.38万吨,水产近4000吨。全市森林面积570199亩,森林覆盖率16.7%。农业总产值87267万元,林业总产值3448万元。
淮北市坚持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道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兴建重点集镇,以镇兴工、以镇兴农,使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专业户、联户企业、家庭工副业迅速崛起。农业结构正在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由于常年煤炭开采,造成大面积农田塌陷,塌陷区的充填复垦作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突破性成就。淮北市被国家列为全国五大土地复垦示范区之一。
淮北市交通便利,符夹线路穿越全境,全长83.1公里,北接陇海、南接津浦,为全市最主要的交通干线;青阜铁路自市境内的青龙山至阜阳,与京九铁路、阜淮(南)路衔接。矿区内有铁路专用线218公里,自备机车28台。全市各类公路84条,总长度986公里,徐州至郑州、合肥至徐州、合肥至北京的高速公路横穿市内,即将动工兴建;青龙山港口的船舶经新汴河可以驶入京杭大运河。
淮北是一座能源城市,城市建设带有明显的工矿城市特征。先有煤矿,后有城市,依矿、依厂建镇,点多线长。整个城市大分散、小集中,形成杜集、相山、烈山3大区片,相山位居中枢,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商业中心。建市初期,市区仅有一条马路,人们形容淮北是“一条马路两盏灯,一个喇叭两头听”,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遍地泥泞。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政建设有所进展,至70年代末,一座新兴的能源城市初步形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指导思想,投入大量资金,以道路建设为突破口,先后新建、拓宽了一批市区干道,淮海路、古城路、人民路等干线宽40至60米之间,五横六纵的大道不仅使相山区经纬分明,布局合理,而且连接了杜集、烈山和濉溪县城,沟通了城乡联系,改善了市区面貌。到1992年,全市(含濉溪县)共拥有公路通车里程总长度1257.6公里。
与此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综合功能大大提高。市内公共交通方便,12条公交线路联络各个集镇、矿区。市自来水厂水源井34眼,企业自备水源井244眼,年供水量1845.2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80%以上。燃气生产能力为1094万立方米,用户24046户。邮电、通讯事业突飞猛进,全市于1992年实现程控化,市内程控交换机总容量8192门,开办了168服务台和语言信箱,开通了电视会议网和数字数据网,900兆移动电话,扩容30个信息道并入全国联网;开通了“129”无线传呼全省自动联网系统;完成了郑州至徐州光缆干线淮北境内的工程量,并开通使用;完成了淮北至蒙城光缆敷设工程。淮北市也成为全国邮电、通讯枢纽城市之一。
市内相王府宾馆、相山宾馆等星级饭店的建成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淮北市旅游住宿条件,改善了投资环境。相山公园、水上公园的修造和开辟,为人民群众创造了优美的娱乐、休憩环境。市区内以园林、街心花坛、社区小园景、道路绿化带所组成的点、线、面、体相结合的绿化格局已经形成,煤矿城市的黑、乱、脏、臭现象已从根本上改变,硬件设施、卫生状况、文明程度不断加强和提高。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至1992年底全市共建成城市居民住宅527万平方米,人均6.73平方米,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数。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居民广开就业门路,就业人数达90.43万人,收入来源增多,负担系数降低,生活逐年改善。1992年底,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710元,全市城镇居民银行存款余额19.34亿元。淮北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居全省各地市之前列。
经济的增长,带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淮北市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获得巨大发展。全国煤炭系统唯一的文理综合师范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有教职员工4000余人;专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生1876人,教职工285人;技工学校3所,在校生3475人,教职工409人。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共88所,在校学生42092人;小学182所,在校学生74383人,小学教师4001人;幼儿园352所,入园儿童1.34万人,幼教人员1235人。另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70人,教职工20人。业余学校和成人教育也得到健康发展,全市有5所成人高校,常年招收在职职工和成人进修培训。全市已经普及九年制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9.3%。农村扫盲常年坚持不懈,文盲人数逐年减少,城乡广大居民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
科技工作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大方向,大力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工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逐年增加。至1992年,全市拥有科研机构14所,企业及民办科技所(站)47个,科技人员2.1万人。从50年代攻克流砂层,“三下采煤”,到70年代的“大钻头”建井,80年代的瓦斯抽排、“U”型钢支护、金属防锈等一系列重大的科研成果,不仅极大地推动煤炭生产,而且向全国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78年以来,全市共获得科技成果227项,推广应用率达70%以上,其中部分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人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全市共有医疗、卫生、保健机构253个、床位5862张,卫技人员7554人。淮北矿工总医院、淮北市人民医院、淮北矿建公司职工总医院、淮北市中医院等均为大型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淮北矿工总医院“心脏血管血栓病防治和研究”、“以骨髓内给药为主治疗再障的研究”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不仅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能力大大增加,而且,重点疑难病症的治愈率也有明显提高。全市人口预期寿命已由解放初期的35.3岁提高72.6岁。市区及濉溪县主要流行的传染病得以消灭和有效控制。与此同时,人口盲目增长的状况基本上得到改变,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市区人口增长率降到19.59‰以下,一胎率达90.4%。
文化艺术事业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得到健康发展。市辖歌舞团、豫剧团2个艺术表演团体;有电影院、戏剧院6座。大型厂矿企业都拥有大型职工俱乐部或礼堂。相城有图书馆大楼和群众艺术馆大楼,市辖三区有文化馆(站)32个。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在普及中提高,各大企业及郊县形成了基层文化工作网络。一批又一批文艺人才崭露头角,一大批文化艺术精品在省内外获奖。
新闻事业进步很快,《淮北日报》扩版为对开大报,《淮北矿工报》在全国煤炭系统享有盛誉。电视台、电台的自办节目深受群众欢迎。
体育事业长足发展。全市有体育学校2所,各类体育运动场馆180个。田径、排球、足球、射击、武术、摔跤、举重、拳击等8个项目被列为全省重点运动项目,并在全省历届运动会中获得好名次,其中射击、武术、摔跤及乒乓球运动员曾多次在亚洲和世界体育盛会中获奖,为国家争得荣誉。
淮北市山水秀丽,风光宜人,名胜古迹甚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倍受称道。共姬墓、显通寺、渗水涯、饮马池、钓鱼台掩映在相山公园的绿树丛林之中。相山南麓的显通寺,又名相山庙,始建于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曾加以修膳,建筑古朴,典雅,气势宏伟,庙内有碑廊,收藏历代碑刻数十筒,清乾隆皇帝御笔“惠我南黎”置放于大殿之上。农历三月十八日,为古相山庙会,邻近各省、市、县群众到此进行物资交流。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总前委在此开会拟定了歼灭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方略。饮马池相传为春秋时代宋共公饮马之处,水池长宽不过2米,但一年四季积水盈盈,从不干涸。相城古墓群出土了大批夏、商、周、秦、汉时代的文物;秦砖、汉瓦俯拾皆是。临涣铚城古城墙遗址保存完好,隋代古运河大堤依稀可辨。
淮北,不仅蕴藏着丰厚的矿产资源,而且还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先秦时代,淮北地处卫、宋、楚、鲁诸国边缘,是邹鲁(儒家)文化、三秦(法家)文化、楚文化几大文化板块相接址的地区,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哲学家桓谭、戴逵曾在相山讲学,竹林七贤之一的大文学家嵇康世居临涣。古往今来,这里孕育了为数众多的往圣先贤、伟器英华;100多年来,在历次战争中,这片国土发生大小战斗近千次,掩埋了数千名将士的忠骨。置身在这片国土上,缅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面对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建设,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过去的岁月里,淮北作为皖北重镇,能源基地,为国家贡献了滚滚不尽的乌金墨玉,也为自己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她必将迈开更加坚定的步伐以更加辉煌的业绩,为共和国的历史谱写出新的篇章。
1960年建市,初名濉溪市,1971年更名为淮北市。淮北市以煤炭工业立市,电力工业得以相应发展,逐步形成了能源工业为主,拥有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纺织、食品等比较完整的工业门类,为安徽省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华东地区主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建市以来,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市人民的艰苦奋斗、共同努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成就斐然,社会全面进步。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5~40米之间,坡降为万分之十一。境内有相山(海拔342.8米)、老龙脊(海拔362.9米)及一些小山丘,其余为冲积平原,面积达235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平川广野是淮北市地貌的主要特征,以寒武和奥陶系地层形成的山丘,分两列由东北向西南延伸,濉、龙、岱、闸、沱、浍诸河贯穿而过,采煤塌陷而成的矿山湖点缀着市区。市境处于北温带,属北方型大陆性气候与湿润性气候之间的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4.6℃。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无霜期206.9天,年平均降水量854.8毫米。温湿的自然气候和适中的降水量为淮北市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淮北市境内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即有人类在此稼穑耕耘,繁衍生息。公元前21世纪,助禹治水有功而成为商部落首领的契的孙子、商汤十一世祖相土为进一步向东扩张,由商丘迁徙至此,正式命名为相。此后,山即为相山,城即为相城。商汤伐桀,灭夏建商,相城仍属徐州所辖。周武王伐纣更商分封诸侯,将相城附近封给纣王兄微子启以代殷,立国号为宋,建都睢阳(今商丘),相城成为宋与齐、楚争霸的前方重镇。公元前588年至公元前576年期间,宋共公瑕为避水患,将国都由睢阳迁至相城,约历90年,乃古相城繁盛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候相互兼并。公元前286年,“五千乘之劲宋”为齐、楚、魏所灭,相归楚国。秦统一六国,分天下为36郡。在相城和今濉溪县临涣镇设相县、铚县同属泗水郡,相城为郡治所在地。西汉改泗水郡为沛郡,郡治仍在相城。王莽篡汉后,尽易天下郡县名,改相县为吾符亭,沛郡为吾符郡。东汉复称相县,光武帝刘秀改沛郡为沛国,国都仍设在相县。三国时,相城属魏,相县和铚县先后属汝阴郡,归豫州。自此,相城渐趋衰落。西晋时复置沛国,建都相县,东晋皇室南渡后,相县先后归后赵、前燕,归属屡有更易。南北朝时,相县先后归属宋、北魏、北齐,属徐州沛郡。公元556年,北齐废相县为相城乡,属符离县,铚县归梁时改为临涣县,北魏时改为涣北县,北齐时复称临涣县。此后,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中华民国,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共1400余年。相城先后归属符离县、宿州、宿县和濉溪县,一直沦为边远闭塞之地,历史地位一蹶不振。建市前,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村落——相城孜。1960年,国务院批准,析濉溪、萧县两县部分乡镇,置濉溪市,直属安徽省领导,市中心设在相城。1971年4月,濉溪市改名称淮北市。1977年,濉溪县划归淮北市。自1984年起,淮北市辖相山区、烈山区、杜集区、濉溪县。
淮北市人民素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击侵略,抵御外侮的斗争中不屈不挠;淮北这块土地,浸烂过含恨的冤骨,也无数次擎起抗争的大纛。历史上的多事之秋,淮北人民慷慨赴难,屡屡见诸史籍。近现代革命史上,淮北儿女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诗篇,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的战场上淮北籍战士揭竿而起者甚众,诸如太平天国天将马融、捻军的首领之一的夏白都是名噪一时的起义军的将领。他们转战皖、苏、豫一带,影响很大。赵皖江在辛亥革命爆发时,率陕西陆军学堂学生响应起义,秦陇光复后,任秦军两路总司令,后因不满袁世凯独裁,愤而辞职。民国8年(1919年)5至6月,濉溪境内各地师生和各界人士举行集会,罢课、罢工、罢市,声援“五四”运动。从民国8年至13年,市境内先后组建了一些反帝反封建的进步组织“青年社”、“群化团”,组建了共青团临涣小组,开展革命活动。孙中山先生病逝,烈山矿工集会举哀遥祭。五卅运动时,烈山矿工曾募集数千银元支援上海工友。民国14年6月,中共濉溪临时小组成立;7月中共濉溪支部成立,直属中共中央局领导。民国15年上半年,中共临涣特别支部成立,属中共南京地委领导,后改为中共临涣独立支部,辖濉溪、百善等6个支部,属上海区委领导。到民国16年9月,中共宿县临时县委成立,隶属中共徐海蚌特委,辖临涣、百善、濉溪、古饶4个区委和烈山煤矿特支。民国27年5月起,淮北沦陷,由共产党领导的第五战区烈山矿工游击大队、濉西青年抗日自卫队、苏鲁豫抗日游击第一军、宿县抗日游击总队等一批抗日武装在淮北境内建立,积极投入抗日战争。民国33年8月下旬,彭雪枫率新四军四师主力西进,全歼市境内小朱庄国民党顽敌挺进四十纵队1500余人,挺进二十八纵队三支队2000多名官兵起义,豫皖苏边区收复。中共组织大大发展,中共宿西县委成立。继之华东局淮北二地委、二分区、二专署成立,机关常驻濉溪口附近。濉溪市委成立,淮北二地委改为华中八地委驻濉溪口,属华中分局领导。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先后驻扎临涣文昌宫、小李庄等地,邓小平等总前委负责人在此指挥作战,并在市境内双堆集全歼黄维兵团12万人,为淮海战役最后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淮北人民拥军支前,还选派大批优秀青年参军参战,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淮北矿区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的达13种,主要有煤、铁、铜、金、银、钴、硫、石灰石、粘土等,而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2000米以上远景储量为350亿吨,累计探明储量80.47亿吨。
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中叶,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相地筑城时即发现“投火可热”的“石墨”。北宋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苏东坡任徐州知州,在萧县白土镇一带发现“石炭”,并为此作《石炭歌》,把900年前淮北地区发现煤炭后人民的喜悦心情以及煤炭的开采利用及燃烧的方法做了生动的记载,是我国至今所能见到的煤炭开发利用最早的历史文献。
濉萧煤田南部的烈山地区,煤炭的开发也较早。明代中叶的万历年间,位于宿县符离集西北的徐溪口子、烈山一带,煤炭已被开采利用,成为两淮流域规模最大、煤窑最多的采矿区。当时的宿州知州祁承在一些私人信件及其著作《符离弥变纪事》中有过详细的记载。“天启初年(1622年前后)开窑已至七十余处,计众当不下三千”,3000多名矿工,在70余处矿井作业,这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启蒙前后十分壮观的一幕。
清乾隆十年(1745年),朝廷批准在烈山地区重开煤矿。至20世纪初,150年间屡开屡封,绵延不绝。1900年,宿城秀才周绍棠获得开矿权,组建合众公司。1904年,徐州道台袁大化抢占烈山煤矿。1905年,临涣士绅周玉山出资组建普利公司。1908年烈山矿最高日产300吨。民国4年(1915年),倪嗣冲出资20万元,组建普益公司,开挖雷河,水运煤炭到符离集火车站;购买机器,提高生产能力。至民国15年,最高日产2030吨,平均日产近700吨。
民国17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把烈山煤矿收归国有,成为农矿部烈山煤矿总局。此后20年间,官办、商办、官商合办,几经起落。至1949年,已濒于崩溃。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能源的需求大增。1955年5月开始,地质部门在淮北地区开展普查,1957年10月正式提交详查报告。1958年5月5日,全面负责和统一领导淮北地区中央投资和地方投资煤矿的筹备机构——淮北煤矿筹备处正式成立,从而揭开大规模开发淮北煤田的序幕。
淮北矿区建设的初期,经历了艰难困苦的创业阶段,客观条件和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同时,在“大跃进”浪潮的冲击下,又受到“左”倾路线的制约和干扰,建设方针也出现过偏颇。但是,广大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怀着为国家早出煤、快出煤,迅速改变淮北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任劳任怨,务实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推动淮北矿建工程艰难发展,并且攻克了流沙层下建井、采煤等技术难关,至1960年底,先后建成了烈山一矿、二矿和袁庄、沈庄等4对矿井。经过调整巩固,至1965年形成了200万吨的生产能力。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煤矿职工坚守煤炭生产建设岗位,尽可能减少动乱所造成的损失。1969年2月23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徐淮地区“抓革命、促生产”会议代表,专门询问淮北矿务局的代表,了解原煤生产情况,并当即决定从北京铁路局抽调20台机车,由“毛泽东号”机车率领支援徐州分局,解决徐淮地区的煤炭外运问题。1976年,淮北矿区原煤生产突破1000万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淮北地区煤炭生产逐步走上了快车道,中央企业淮北矿务局从1980年起年年突破1400万吨。1984年,省属皖北矿务局成立。至1992年,淮北市共有22对生产矿井,原煤总产量超过2000万吨。煤种全、品位高,煤质为低硫低磷、中等炭份,发热量在5000~8000卡/公斤之间,其中主焦原煤占总产量的近40%,是我国的稀少煤种。全市共建有选煤厂7座,年入选能力1100万吨。年出口精煤150万吨。煤炭企业职工人数22万。就原煤绝对总产量和入选精煤能力而言,淮北矿区已名列全国前茅,并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淮北的电力工业是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解放前,烈山煤矿曾经使用柴油发电。50年代中叶,淮北煤矿筹备处购置1台5000千瓦的小型发电机,成为淮北电力工业的源头。1970年,淮北煤炭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之后,国家投资在相城建立坑口电厂,至1992年,总装机容量达95万千瓦,已成为华东电网的主力军。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淮北第二发电厂已破土动工,以煤矸石为燃料的小型发电厂正在兴建,到下个世纪初,淮北市电力总装机容量将突破200万千瓦。与此同时,高压输变电和安全供电、用电网络已经形成并日臻完善。
能源工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其他工业的兴旺。自70年代以来,多种所有制的工业企业不断涌现,逐步形成了煤炭、化工、机械、建材、电子、纺织、酿造、食品、造纸等工业门类。经过新建、改建、扩建,全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设备不断更新,生产能力和科技含量不断增加,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淮北市的纺织工业是70年代中叶以后陆续建成投产的。起点高,设计技术水平先进。有编织企业17家。拥有棉纺锭14.6万锭,气流纺3112头,粗毛纺锭1200锭,麻纺锭2400锭,缫丝5600绪。职工人数1.9万人,形成了以棉编织、印染行业为主体,针织复制、色织、毛、麻、丝、服装、人造麂皮、非织造等门类齐全的纺织工业布局,是我国重要的轻纺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5大类50多个品种的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淮北市,是我国著名的酒乡之一。酿酒业源远流长。在秦汉时代,这里就有酿酒的记载。淮北市生产的“口子酒”久负盛誉,名播海内外,素有“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美称,曾多次在国际评比中获奖,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名酒。“濉溪牌”口子酒、“口子牌”口子酒等系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年创利税逾亿元。
建材工业,是淮北市的支柱产业之一。石灰石资源丰富,储量达12亿吨,1992年水泥生产能力130万吨,是华东重要的建材生产基地。
以焦化厂、橡胶厂为主的化学工业初具规模。焦化厂的煤气基本上满足了市区管道燃气供应。橡胶厂年产橡胶复合筛板150万平方米,整芯阻燃带91万平方米。电子原器件的关键材料——高压化成箔,年生产能力150万吨。
淮北市也是安徽省重要的铝生产基地之一。年产电解铝5000吨,铝箔1700吨。
80年代中期以后,淮北市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1992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乡镇企业20家,利税超百万元的乡镇企业22家,18家乡镇企业被评为省明星企业。杭淮丝绸厂生产的丝绸产品80%以上出口国外。东方棉织厂生产的产品全部出口,渠沟酒精厂的产品供不应求。近年来,通过优化组合,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结构,乡镇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做到适销对路,市场前景看好。
淮北,地处黄淮海冲积平原,城乡交错,农村地域辽阔。全市(含濉溪县)耕地面积200万亩,人均耕地1.18亩;水面17万亩;果园3.7万亩;牧草地6.7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山芋、大豆。濉溪县被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经济作物有棉花、芝麻、花生;水果有葡萄、石榴、桃、杏、苹果、梨,梨尤为著名。1992年,淮北市粮食总产量67.3万吨,棉花总产量1.46万吨,油料总产量2.38万吨,水产近4000吨。全市森林面积570199亩,森林覆盖率16.7%。农业总产值87267万元,林业总产值3448万元。
淮北市坚持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道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兴建重点集镇,以镇兴工、以镇兴农,使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专业户、联户企业、家庭工副业迅速崛起。农业结构正在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由于常年煤炭开采,造成大面积农田塌陷,塌陷区的充填复垦作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突破性成就。淮北市被国家列为全国五大土地复垦示范区之一。
淮北市交通便利,符夹线路穿越全境,全长83.1公里,北接陇海、南接津浦,为全市最主要的交通干线;青阜铁路自市境内的青龙山至阜阳,与京九铁路、阜淮(南)路衔接。矿区内有铁路专用线218公里,自备机车28台。全市各类公路84条,总长度986公里,徐州至郑州、合肥至徐州、合肥至北京的高速公路横穿市内,即将动工兴建;青龙山港口的船舶经新汴河可以驶入京杭大运河。
淮北是一座能源城市,城市建设带有明显的工矿城市特征。先有煤矿,后有城市,依矿、依厂建镇,点多线长。整个城市大分散、小集中,形成杜集、相山、烈山3大区片,相山位居中枢,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商业中心。建市初期,市区仅有一条马路,人们形容淮北是“一条马路两盏灯,一个喇叭两头听”,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遍地泥泞。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政建设有所进展,至70年代末,一座新兴的能源城市初步形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指导思想,投入大量资金,以道路建设为突破口,先后新建、拓宽了一批市区干道,淮海路、古城路、人民路等干线宽40至60米之间,五横六纵的大道不仅使相山区经纬分明,布局合理,而且连接了杜集、烈山和濉溪县城,沟通了城乡联系,改善了市区面貌。到1992年,全市(含濉溪县)共拥有公路通车里程总长度1257.6公里。
与此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综合功能大大提高。市内公共交通方便,12条公交线路联络各个集镇、矿区。市自来水厂水源井34眼,企业自备水源井244眼,年供水量1845.2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80%以上。燃气生产能力为1094万立方米,用户24046户。邮电、通讯事业突飞猛进,全市于1992年实现程控化,市内程控交换机总容量8192门,开办了168服务台和语言信箱,开通了电视会议网和数字数据网,900兆移动电话,扩容30个信息道并入全国联网;开通了“129”无线传呼全省自动联网系统;完成了郑州至徐州光缆干线淮北境内的工程量,并开通使用;完成了淮北至蒙城光缆敷设工程。淮北市也成为全国邮电、通讯枢纽城市之一。
市内相王府宾馆、相山宾馆等星级饭店的建成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淮北市旅游住宿条件,改善了投资环境。相山公园、水上公园的修造和开辟,为人民群众创造了优美的娱乐、休憩环境。市区内以园林、街心花坛、社区小园景、道路绿化带所组成的点、线、面、体相结合的绿化格局已经形成,煤矿城市的黑、乱、脏、臭现象已从根本上改变,硬件设施、卫生状况、文明程度不断加强和提高。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至1992年底全市共建成城市居民住宅527万平方米,人均6.73平方米,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数。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居民广开就业门路,就业人数达90.43万人,收入来源增多,负担系数降低,生活逐年改善。1992年底,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710元,全市城镇居民银行存款余额19.34亿元。淮北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居全省各地市之前列。
经济的增长,带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淮北市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获得巨大发展。全国煤炭系统唯一的文理综合师范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有教职员工4000余人;专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生1876人,教职工285人;技工学校3所,在校生3475人,教职工409人。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共88所,在校学生42092人;小学182所,在校学生74383人,小学教师4001人;幼儿园352所,入园儿童1.34万人,幼教人员1235人。另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70人,教职工20人。业余学校和成人教育也得到健康发展,全市有5所成人高校,常年招收在职职工和成人进修培训。全市已经普及九年制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9.3%。农村扫盲常年坚持不懈,文盲人数逐年减少,城乡广大居民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
科技工作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大方向,大力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工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逐年增加。至1992年,全市拥有科研机构14所,企业及民办科技所(站)47个,科技人员2.1万人。从50年代攻克流砂层,“三下采煤”,到70年代的“大钻头”建井,80年代的瓦斯抽排、“U”型钢支护、金属防锈等一系列重大的科研成果,不仅极大地推动煤炭生产,而且向全国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78年以来,全市共获得科技成果227项,推广应用率达70%以上,其中部分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人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全市共有医疗、卫生、保健机构253个、床位5862张,卫技人员7554人。淮北矿工总医院、淮北市人民医院、淮北矿建公司职工总医院、淮北市中医院等均为大型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淮北矿工总医院“心脏血管血栓病防治和研究”、“以骨髓内给药为主治疗再障的研究”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不仅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能力大大增加,而且,重点疑难病症的治愈率也有明显提高。全市人口预期寿命已由解放初期的35.3岁提高72.6岁。市区及濉溪县主要流行的传染病得以消灭和有效控制。与此同时,人口盲目增长的状况基本上得到改变,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市区人口增长率降到19.59‰以下,一胎率达90.4%。
文化艺术事业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得到健康发展。市辖歌舞团、豫剧团2个艺术表演团体;有电影院、戏剧院6座。大型厂矿企业都拥有大型职工俱乐部或礼堂。相城有图书馆大楼和群众艺术馆大楼,市辖三区有文化馆(站)32个。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在普及中提高,各大企业及郊县形成了基层文化工作网络。一批又一批文艺人才崭露头角,一大批文化艺术精品在省内外获奖。
新闻事业进步很快,《淮北日报》扩版为对开大报,《淮北矿工报》在全国煤炭系统享有盛誉。电视台、电台的自办节目深受群众欢迎。
体育事业长足发展。全市有体育学校2所,各类体育运动场馆180个。田径、排球、足球、射击、武术、摔跤、举重、拳击等8个项目被列为全省重点运动项目,并在全省历届运动会中获得好名次,其中射击、武术、摔跤及乒乓球运动员曾多次在亚洲和世界体育盛会中获奖,为国家争得荣誉。
淮北市山水秀丽,风光宜人,名胜古迹甚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倍受称道。共姬墓、显通寺、渗水涯、饮马池、钓鱼台掩映在相山公园的绿树丛林之中。相山南麓的显通寺,又名相山庙,始建于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曾加以修膳,建筑古朴,典雅,气势宏伟,庙内有碑廊,收藏历代碑刻数十筒,清乾隆皇帝御笔“惠我南黎”置放于大殿之上。农历三月十八日,为古相山庙会,邻近各省、市、县群众到此进行物资交流。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总前委在此开会拟定了歼灭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方略。饮马池相传为春秋时代宋共公饮马之处,水池长宽不过2米,但一年四季积水盈盈,从不干涸。相城古墓群出土了大批夏、商、周、秦、汉时代的文物;秦砖、汉瓦俯拾皆是。临涣铚城古城墙遗址保存完好,隋代古运河大堤依稀可辨。
淮北,不仅蕴藏着丰厚的矿产资源,而且还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先秦时代,淮北地处卫、宋、楚、鲁诸国边缘,是邹鲁(儒家)文化、三秦(法家)文化、楚文化几大文化板块相接址的地区,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哲学家桓谭、戴逵曾在相山讲学,竹林七贤之一的大文学家嵇康世居临涣。古往今来,这里孕育了为数众多的往圣先贤、伟器英华;100多年来,在历次战争中,这片国土发生大小战斗近千次,掩埋了数千名将士的忠骨。置身在这片国土上,缅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面对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建设,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过去的岁月里,淮北作为皖北重镇,能源基地,为国家贡献了滚滚不尽的乌金墨玉,也为自己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她必将迈开更加坚定的步伐以更加辉煌的业绩,为共和国的历史谱写出新的篇章。